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春,在元旦的稍前或稍后时,是为古人的春节。春天将万物生发,阳
气上升,一片绿色,所以在立春来临时,有迎春、迎气的习俗。东汉时,迎
春的使者打着青幡,头裹青帻,到东郊迎春。在此之前先把一位童男装扮成
春天的象征,一身青色衣,青巾罩头,藏于东郊外的田野中。迎春使者至,
童男在田野中出现,使者拜之,把“春天”带回。明代宫中派出的迎春使者,
到东直门外迎春。汉、唐时,皇帝要亲自前往东郊迎气,祭祀青帝。清代皇
帝在宫中延庆殿九叩迎春,为民祈福。

以农业为民生之本的古代中国,立春一到,就要准备春耕。在立春时节,
京城的地方官要向朝廷进献春牛,以示劝农。例如北宋由开封府造进大春牛,
南宋由临安府造进,明清由顺天府造进。春牛用土制成,又称土牛。在内廷,
宦官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宋代)或由进献春牛的顺天府尹击牛(明清),民
间这种仪式叫做“打春”。明清进春牛的同时还要进春山(明代称春花),
春山用金银珠翠等物制成。

宋代,立春日皇帝赐给京官和仆从各色幡胜,幡胜是用金银箔罗作成的
彩色装饰物,唐宋时盛行。宫中的风俗食品是春盘,上盛烹豚、白熟饼、大
环饼及糖果,以生菜萝卜为装饰。明代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食春饼,
春饼即簿饼,夹菜肴卷成筒状而食。宫中除吃春饼外,以“咬春”为名吃萝
卜。

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社会分工,深居皇宫中的帝、后每年都要象征性
地耕田、采桑,在大礼中称为藉田礼、亲蚕礼。

耕藉在孟春时节举行,皇帝在三公、诸王、尚书等大员的陪同下,来到
祀先农之所。庄重地祭祀先农之后,皇帝按照繁密的礼仪规定,站到耕位上,

面向南。侍中从司农卿手中接过耒,奉进给皇帝。皇帝抓耒,耕三推,侍
中再接过耒,交司农卿收回。陪同仪式的三公诸王耕五推,尚书、卿耕九

推,以符古礼。然而皇帝为了显示谙凉农耕之辛苦,常常逾礼多耕,如唐玄
宗就曾一直耕完一垅。

皇后于季春时节举行亲蚕礼。在此之前,先行斋戒,陪同亲蚕的有命妇、
嫔妃、公主等。亲蚕地点在后苑或宫外的先蚕坛,清代的先蚕坛在西苑之东
北隅。皇后先按照复杂细密的规则祭祀先蚕氏。之后,在女官的引导下来到
采桑处,从女官手中接过钩,按规定采下三条桑叶,另有女官拿着筐接住皇
后采下的桑叶。皇后采完,把钩交还女官,命妇、嫔妃等开始采。皇后采下
的桑叶被拿到蚕室,由负责养蚕的妇女饲蚕,有时皇后亲自饲蚕。在“礼毕”
声中,皇后返回。


二、上元灯火

正月十五日是古代的上元节,亦称灯节。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元宵赏灯始于汉祠太乙。西汉朝廷在正月望日(十五日)祀太乙神,祭
祀过程从当日天黑到第二日天明,灯火燃一整夜,此后形成正月望日夜游观
灯的习俗。然而,在上元节以灯为主要形式庆元宵,唐以前并不常见。

以前,除了张灯歌舞宴乐外,此日还有登高之习,北方朝廷较重视。石
虎在邺都曾设正月十五日登高之会。隋文帝常在此日与近臣登高。有次登高
时,文帝发觉元胄没有跟随,派人驰马召来。见到元胄,文帝说:“公与外
人登高,未若就朕也”。登高后,赐宴欢饮。

在北朝登高的同时,南朝张灯庆元宵之风渐盛。隋时,民间正月十五日
夜欢闹通宵,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
一时。

唐朝开始,京城正月十五日前后三夜解除夜行之禁,于是寺观街巷,灯
明若画,山棚高百余尺,神龙(唐中宗年号)以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
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唐代以宫廷为引导的上元灯火极盛。
唐玄宗曾在东都洛阳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
炬,连属不绝。巧匠毛顺,做缯彩灯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
微风一至,锵然成韵。灯呈龙凤虎豹腾跃之状,时人惊叹非人力所能为。早
在登基的第二年,唐玄宗意气高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夜,于京
城安福门外设置高二十丈的灯轮,灯轮披挂锦绮,饰以金银,错杂五万盏灯,
灯轮如万花开放的巨树。宫女上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
又从长安、万年两县少女、少妇中挑选千余人,在灯轮下踏歌,三夜纵欢,
这是古人少见的狂欢场景。为装点这盛大的场面,唐廷耗费巨赀,一花冠,
一中帔,价值万钱,场中每一个女艺人的装费就达三百贯,民间少女少妇的
衣服、花钗、媚子也都由朝廷支出。

宋代上元观灯成为固定习俗,前后五日城中张灯,皇宫正门结彩为山楼
影灯,设置路、台,教坊陈百戏。徽宗在位时,元宵之盛在北宋空前。正月
初,彩山已经搭好,灯光与彩丝相配,金碧交射。宫门前设三大牌坊,彩结
为饰,金书大牌,中间是“都门道”,左右是“左右禁卫之门”,最上面的
大牌上写着“宣和与民同乐”。彩山之沓上画着神仙故事。山的左右是传神
的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每位的指或爪各涌出五条水道,而且还不停地
摇动。灯山的高处有一水箱,用辘辘绞水上去,贮于箱内,水从上喷下,如
同瀑布,又构成一景。用草编成的戏龙卧于左右门上,用青幕遮笼,草上密
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前面的大街,约百余
丈的地方,有一个用棘刺围起来的演出场所,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绘
彩结扎,各种纸糊的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随风摇动,宛若飞仙。一旁的乐棚
内,由官府乐人作乐、演杂戏,左右军也在这里演百戏。

宣德楼上、黄缘帘后,徽宗皇帝坐在御座上观赏盛景。帘外有黄罗搭成
的彩棚,侍卫官执黄盖掌扇。两旁的朵楼上各挂灯球一枚,直径接近一丈,
内燃椽烛。帘内,乐声与宫嫔的嬉笑之声此起彼伏,飘于楼外。楼下用枋木
垒成露台一座,彩结栏槛,台上演戏,两边站列着身着锦袍的禁卫,个个头


簪上插着皇帝赏赐的花。露台面对着乐棚,露台弟子与教坊钧容直艺员,竞
演杂剧。露台下面是争睹盛会的百姓,乐人们不时率导百姓山呼万岁,如此
更添一景,宣德楼上的徽宗皇帝能不喜上眉梢?

上元设灯,宋代由三日扩为五日,到十八日夜方收灯。传说是因吴越王
钱俶来朝,献土纳钱,以买后两夜。此说不无道理,吴越王为求自保,常向
宋廷贡进财物,这笔收入,宋廷自然愿意用在节庆上,加上为昭示天下承平,
扩展两夜灯会顺情顺理。

迁至临安的南宋朝廷,一进入新年灯火就日盛一日。由宦官机构置办的
内廷灯盏,竞出新意,年年不同。专为陈灯立起的鳌山,灯品极多,其中以
“苏灯”最具风采。灯中,圈片大者直径三、四尺,用五色琉璃为框架,其
上有山水人物、花竹鸟雀,奇巧动人。后来福州进献的白玉灯更奇,灯围全
用白玉,光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之后,新安又献上“无骨灯”,
整个结构形同玻璃球,其实是用粟为原料烧成的。

上元节的奇巧之物层出不穷。宫中制作的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
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又于殿堂梁栋窗户间为涌壁,作为诸色故事,
龙凤噀水,蜿蜒如生,遂为诸灯之冠。前后设玉栅帘,宝光花影,不可正视。
仙韶内人,选奏新曲,声闻人间。殿上铺连五色琉璃阁,皆球文戏龙百花。
小窗间垂小水晶帘,流苏宝带,交映璀璨。中设御座,恍然如在广寒清虚府
中也。

上元夜间二鼓,皇帝乘小辇,到宣德门观鳌山。为使皇帝便于观赏,擎
辇的内官们要倒行。这一夜,宫中五色荧煌炫目,天空也被映得发红。鳌山
上的灯千百种,精巧奇特,无所不有。鳌山正中以五色玉栅簇成“皇帝万岁”
四个大字。上面是伶官奏乐,称念口号、致语;下面是露台,百艺群工,竞
呈奇技。教坊女艺人和宦官百余人,皆巾裹翠蛾,仿街坊流行的清乐和傀儡
戏,在灯月下弹奏、舞弄。他们的表演比不上街市中的名艺人,有时皇帝下
旨,宣唤市井舞队,在此之前临安府尹已经做好了准备,挑选貌美和善歌者
在宫外谨候。

欢腾的气氛延至深夜,最后一个节目是施放烟火,百余架烟火隆响,乐
声四起,皇帝在烛影纵横中起驾,还于内寝。而宫外市井上的歌舞喧闹仍未
止息。

明代,朝廷明令允许民间自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放灯十夜。明宫每逢
上元节,宫女、宦官皆穿灯景补子蟒衣,宫中张灯,有牌坊灯和鳌山灯。节
前,宫女和宦官们在乾清宫丹陛上安放牌坊灯,在寿皇殿安放方圆鳌山灯。
牌坊多至七层,鳌山至十三层。这一夜,皇帝于午门赐大臣观灯,“九门灯
火云霄上,午夜山河锦绣前”。在鳌山之顶,点放神器三具,待“霹雳一声
开夜色,九重星斗九重天”。

宫中燃放烟火之事,由钟鼓司太监负责,自岁暮二十四日起至正月十七
日止,每晚在乾清宫丹陛下扎烟火,种类有“寿带”、“葡萄架”、“珍珠
帘”、“长明塔”等。

清代正月十五的烟火最盛,施放烟火之地常在圆明园。圆明园的“山高
水长”是皇帝与王公大臣、外藩观赏烟火之所,其地处园西,俗称“西厂”,
地势开阔,宜陈火戏。皇帝在筵宴上先观赏摔跤、玩艺(杂技)、外藩音乐、
歌曲之后,再放花盒。侍卫将左右柱上所系盒子线焠火引之,于是金蛇电掣,
倏忽间至十余丈外,火焰如鹤翅翻飞,而且色彩斑澜。烟火盒子有大小方圆


多种,上绘人物花鸟。诸侍卫手执花筒,络绎点放。最后一盒烟火叫做“万
国乐春台”,俗称“炮打襄阳城”,每一年都由这盒烟火压轴,方法是“沿
河编花篱,遍置花炮,星火乍然,万响齐发。”然后圣驾还宫。

舞灯,是清宫庆元宵的一个精彩节目。舞灯又叫转龙灯,表演者一人持
一竿,竿上再横一短竿,横竿两头各系一红灯,舞灯的队伍盘旋行走,参差
高下,如龙之宛转,康熙年间曾在元夜大放灯火,地点选在南海子(南苑),
令臣民纵观于行殿外。康熙皇帝与诸王大臣饮酒观灯,出场的是宫女五十人,
虹裳霓衣,覆以杂彩,人担两灯,各据方位,高低盘舞,若星斗撒在夜空,
如珠光闪烁海面。乾隆时圆明园的灯舞结合传统的宫廷字舞,规模更大、更
具观赏性。三千人列队舞灯,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依其程
序,忽而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忽又形成“万”字、“岁”
字。

康熙皇帝和王公大臣以及周围聚观的民众,欣赏完灯舞,继而聆睹火药
的壮美:“火发于筒,以五为耦,耦具五花,抡升递进。乃举巨炮三,火线
层层,由下而上。其四箱套数,若珠帘焰塔,葡萄蜂蝶,雷车电鞭,川奔轴
裂,不一而足。又既则九石之灯,藏小灯万,一声迸散,万灯齐明,流苏葩

瑵(花形的装饰品),纷纶四垂。箱中鼓吹并起,鞉觱篥,次第作响,火

械所及,节奏随之。霹雳数声,烟飞云散。最后一箱,有四小儿从火中相搏

堕地,炮声连发别有四儿花裆,杖鼓拍板,作秧歌小队,穿星戴焰,破箱

而出。”康熙皇帝通晓科技原理,不知上述烟火是否出自他的设想。

明清宫中与民间同样以浮圆子为上元之夜的特定食物,遂称“元霄”。
这一时节,宫中好尚的珍味食物自然不止是元霄,刘若愚在《酌中志》上,
对明宫中上元节的各种食品作了介绍:“斯时所尚珍味,则冬笋、银鱼、鸽
蛋、麻辣活兔;塞外之黄鼠,半翅鹖鸡;江南之密柑、凤尾桔、漳州桔、橄
榄、小金桔、风菱、脆藕;西山之苹果、软子石榴之属;冰下活虾之类,不
可胜计。本地则烧鹅鸡鸭、烧猪肉、冷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

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猪膂肉、黄颡管耳、脆团子、烧笋鹅鸡、醃鹅鸡、
煠鱼、柳蒸煎煠鱼、煠铁脚雀、卤煮鹌鹑、鸡醢汤、米烂汤、八宝攒汤、

羊肉猪肉包、枣泥卷、糊油蒸饼、乳饼、奶皮、烩羊头、糟腌猪蹄尾耳舌、
鹅肫掌。素疏则滇南之鸡;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蔗菇;东海
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蒿笋、糟笋、香菌;辽东之
松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