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不反兮水维缓。

继而歌曰:

河汤汤兮激潺缓,

北渡污兮浚流难。

搴长茭兮沈美玉,

河伯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

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颓林竹兮楗石菑,

宣房塞兮万福来。

汉武帝晚年巡行各大河流,秋日泛舟于汾河,与群臣宴饮,胸中腾起悲
壮之兴,乃作《秋风词》,配以楚歌: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赵飞燕的歌喉与舞姿并美,她在太液池上仙女般的歌舞被千古传颂。汉
成帝命工匠造了一座合宫之舟,浮在太液池上,为歌舞之台。成帝曾以文犀
簪击瓯,伴赵飞燕歌《归风送远之曲》,船随歌声飘荡,歌正酣时,大风起,
赵飞燕顺风高扬歌喉,举袖唱道:仙乎仙乎,

去故而就新,

宁忘怀乎?

赵飞燕能够用“气”以轻身,作盘中舞、掌上舞。一次赵飞燕在舟上轻
舞时,又值大风扬起,赵飞燕在风中展袖,舞姿若随风升飞状。汉成帝担心
赵皇后真要随风而去,急命侍者抓住她的裙裾,裙子为之绉。反来宫女们效
仿其绉裙,号称“留仙裙”。西汉的倒数第二个皇帝汉哀帝一举取消了乐府
机构,他对乐府的燕乐采取了“圣人”态度,在诏书中说“孔子不云乎‘放
郑声、郑声淫’。其罢乐府官”。汉哀帝天性不喜好音乐,即位之前就对成
帝时名倡的骄奢淫逸极为不满,即位不久就罢除了乐府。此事并不能说明哀
帝通达大义,却显示了皇帝对宫廷燕乐兴衰的决定作用。汉代还有一支经常
出现在宴会上的乐队——黄门鼓吹。“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
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东汉的燕乐舞机构就是黄门鼓吹署。

鼓吹的乐器包括箫、笳、笛、觱篥、铙歌,主要用笳、箫、铙,“鸣笳


以和箫声”,“短箫铙歌”是军乐的代称,所以鼓吹乐本来就是军乐,偶然
用于宫廷宴会上以助兴。汉武帝尤其鼓吹振奋情绪的军乐,才更多地将其引
入宫廷娱乐中,除在饮宴上使用鼓吹外,还令宫女们在游戏中演奏,宫女们
乘着龙头形的船,游荡在昆明池中,唱着《棹歌》,吹奏箫、笳,武帝在豫
章观上欣赏这幅悦耳悦目的景象。

黄门鼓吹乐与短箫饶歌乐是同一种乐曲与乐器的两种名称,在宴享时出
现的自然叫黄门鼓吹。汉代鼓吹铙歌有十八曲,曲目是:

《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翁离》、《战城
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
所思》、《雉子》、《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
留》。以上诸曲,歌词均载在史书而曲调杳然,如《圣人出》。

圣人出,

阴阳和。

美人出,

游九河。

佳人来,

騑离哉何,

驾六飞龙四时和。

君之臣明护不道,

美人哉,

宜天子。

免甘星筮乐甫始,

美人子,

含四海。

《远如期》

远如期,

益如寿,

处天左侧,

大乐,

万岁与天无极。

雅乐陈,

佳哉纷,

单于自归,

动如惊心。

虞心大佳,

万人还来,

谒者引,

乡殿陈,

累也未尝闻之。

增寿万年亦成哉!

凡乐曲都可以配以舞蹈。《诗经》中说“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歌、舞共表达一种情绪。周代及以前的六代雅乐都有舞,叫做
“六代舞”。汉代的乐府、黄门鼓吹署的燕乐,也应配以舞蹈,但舞姿似无
严格规定。西汉的两位舞蹈家戚夫人和赵飞燕,舞技很高。戚夫人擅长“翘


袖舞”、“折腰舞”,赵飞燕擅长“掌上舞”,舞技由她们独创独擅,未见
传授他人。她们多在乐曲声中即兴起舞或边歌边舞,哀则折腰,遇风则扬袖,
仍无一定章法。汉高祖刘邦歌罢《大风歌》,情不自禁地起舞,汉武帝与长
沙定王宴乐时也即兴起舞。

群舞不能不有章法,有一定章法和名称的群舞乃能流传于后世。刘邦非
常欣赏蜀地崈人的舞蹈,其舞表现强悍而又敏锐的精神,刘邦将它命名为“巴
渝舞”,命乐人学习,在宫廷表演。巴渝舞的舞曲有《矛渝》、《安台》、
《弩渝》,歌词古涩,汉人已不能洞晓其意。汉代宴享时常以鞞舞助兴,汉
代傅毅、张衡在赋中提到过鞞舞,曹植作《鞞舞歌》序中说“汉灵帝西园鼓
吹有李坚者,能鞞舞”。鞞舞者持鞞鼓(一种军中乐器)而舞,舞时有歌。
汉代鞞舞曲辞有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
方星》、《殿前生桂树》。巾舞又叫做公莫舞,表现鸿门宴时项庄舞剑欲刺
沛公刘邦,项伯起舞用袖阻隔项庄,舞者用巾代表衣袖,出语:“公莫”。
鞞舞、巾舞、铎舞、拂舞、杯鞞舞、白鞞舞流行于汉魏南朝宫中,各舞均有
曲、辞(歌诗)。


四、魏晋宫廷乐舞

魏晋南朝皇帝对于能够娱情的事物大多感兴趣,在歌舞上的用心自然不
少。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和魏文帝曹丕对诗歌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所
作的诗大多是乐府诗,用以配唱。曹魏宫廷将汉代流传的相和歌改编增删为
十三曲,大部分用曹氏父子创作的乐府诗歌唱。采中原旧曲和吴、荆楚民歌
作为宫廷音乐的清商三调中,曹氏父子和魏明帝的新词占了绝大部分。曹丕
仍用诗表现乐人演唱乐府新诗的情景“弦歌奏新诗,游响拂丹梁。繁音赴促
节,慷慨时激扬”。


五、南北朝宫廷乐舞

每一个王朝在继承前一个王朝的乐曲时,往往改换曲目名称和曲辞,以
适应于本朝并标明新的朝代有新的一套。例如南梁将汉曲《朱鹭》改名为《本
纪谢》、《思悲翁》改为《贤首山》、《艾如张》改为《桐柏山》。。《上
陵》改为《昏主恣淫慝》、《上邪》改为《惟大梁》,用以歌颂梁师的战功,
渲染齐东昏侯的丧道以衬托大梁的德业。

梁武帝是南朝皇帝中最懂音律的,他曾“按十二律制十二笛以写通声,
较古钟玉律并周代古钟皆不差”。主持制定了梁王朝的礼乐,由于笃敬佛法,
又制成述佛法的十篇乐章,为《善哉》、《大乐》、《大欢》、《天道》、
《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
在欲断尘念的同时,梁武帝又创作了许多以闺情为主题的艳歌,这是南朝宫
廷诗歌的一种风尚,梁武帝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他在《春歌》中咏道:

阶上歌入怀,

庭中花照眼。

春心一如此,

情来不可限。

他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都是艳歌的热心创作者,轻浮绮
靡的阴软之歌中了“亡国之音”的圣贤判断,继之的短命王朝南陈,又被陈
后主的软歌送掉。陈后主也擅长诗歌、音乐,创作了《玉树后庭花》、《堂
堂黄鹂》、《留金钗》、《两臂垂》,《玉树后庭花》的曲子似应是陈后主
亲自谱写,也可能是采自江南歌调,极其哀婉,其辞有:“玉树后庭花,花
开不复久。。”。大臣何胥也奉命从事艳曲的创作和配制,教习宫女们歌唱。

南齐的东昏侯整日溺于欢歌之中而不知难将临头,当萧衍(梁武帝)起
兵进攻建康,宫廷侍卫叛变,欲捕捉东昏侯时,东昏侯却在含德殿吹笙歌作
《女儿子》。

南北朝皇帝在饮宴上自娱性的歌舞属于常事。宋武帝曾在宴席上酒酣意
适,对范晔说:“我欲歌,卿可弹”。宋武帝乃引喉高歌,范晔弹琵琶伴奏。
宋武帝很想单独听范晔弹琵琶,然而范晔不肯献艺,范晔此时不得已奉旨伴
奏,武帝的歌声一止,他的弹琵琶的手指也停住了,未免显得不够尊重。宴
乐时起舞是允许也是应该的,但在一次宴席上不宜屡次起舞,起舞时一般属
(邀请)他人一起跳舞。孙权曾设宴款待顾雍父子及孙顾谭,顾谭当时很受
孙权重用,任选曹尚书,君臣欢宴,顾谭酒醉,三次起舞并且舞的时间很长。
顾雍在席上一团恼怒,回去后斥责孙子:“君王以含垢为德,臣下以恭谨为
节。汝何以三舞且不复止?虽为酒后,亦由恃恩,损吾家者必汝也!”

北魏孝文帝在大飨群臣的宴席上,为表示对冯太后的尊敬,离席起舞于
太后前,群臣全部离席,随皇帝一起欢舞,孝文帝且舞且歌,向冯太后拜寿。

孝文帝是位贤明、崇尚风雅的君主,他在酒宴上与各臣高歌,文辞雄浑、
雅致。孝文帝唱道:“日月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兮独未照”。彭城王元
勰接唱:“愿从圣主兮登衡,会万国兮驰诚”。郑懿接唱:“云电大振兮天
地辟,率土来宾兮一正历”。邢峦接唱:“舜舞干戈兮天下归,文德远被兮
莫不思”。郑道昭接唱:“皇风一封兮九地匝,戴日依天兮清六合”。孝文

帝又领唱:“尊彼汝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宋弁唱道:“文王政


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兮光四表”。

琵琶、笛是北方胡人的常用乐器,北朝皇帝有不少能够娴熟地吹奏。北
魏节闵帝元恭曾经与大臣在酒席上吹笛、奏弦管。北齐后主高纬人称“无愁
天子”,对音乐耽爱无已,他能弹奏许多乐器,自制曲调,“悦玩无惓,倚
弦而歌”。常在后宫自弹琵琶领唱,和唱者百余人,高纬创作的《无愁曲》,
“音韵窈窕,极于哀思,使胡儿阉宫之辈,齐唱和之,曲终乐阙,莫不殒涕”。
乐极而悲,恐于来日无多。北周宣帝也是荒淫的短命皇帝,常与宫女们深夜
连臂蹋蹀而舞,并唱道:“自知身命促,把烛夜行游”。

北齐的王朝的奠基者高欢也曾闻歌堕泪,那是因征战受挫,又被传闻中

弩,高欢心情沉重,勉强出见众将,佯装无疾,令斛律金唱《勒歌》。


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欢也唱了起来,苍凉、感伤,竟涕泪横流。

由于隋唐承接的是北朝而非南朝,北朝引入宫廷的西域民族乐舞为隋唐
的燕乐舞灌注了新血液,也成为隋唐燕乐舞的特色。

北齐的杂乐有《西凉乐》、《龟兹乐》,为西域音乐,北周君主喜欢在
宴飨时演奏高昌音乐,后来突厥人又带来了康国和龟兹音乐,隋取代了周朝,
也继承了其音乐。《玉海》中说“周隋管弦杂曲数百,皆西凉乐也,鼓舞曲
皆龟兹乐也”。元代学者马贵与认为,隋唐所谓燕乐,西戎之乐居其大半。
另一位郑夹漈认为,凡清乐妙舞未有不自西出者,八音之音以金为主,五方
之乐惟西是承。此话虽有些偏颇,但无法否认胡乐舞在隋唐燕乐中的优势,
就连盛唐第一曲《霓裳羽衣曲》也是采用西凉音乐的作品。


六、隋唐宫廷乐舞

隋朝建立后,将魏、齐、周、陈乐人子弟征集于长安,并录用新人,空
前扩大了音乐机构。将乐舞伎按乐舞种类分为七个部分,称为七部乐。一为
国伎。吕光占据凉州时将龟兹音乐改编而成的,号力“秦汉伎”,北魏北周
时谓之“国伎”,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分为许多段落的曲子)有《万
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国伎就是西凉乐。二为清商伎。清商乐从汉
代流传下来,隋朝灭陈时得之,其歌曲有《阳伴》、舞曲有《明君》、《并
契》。三为天竺伎。张重华占据凉州时,印度通过四重翻译进贡的男伎,歌
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四为高丽伎。歌曲有《芝栖》,舞曲有
《歌芝栖》。五为安国伎。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未奚》,解曲有
《居和祗》。六为龟兹伎。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三
部。七为文康伎。隋炀帝将七部乐扩为九部乐,即清商、西凉、龟兹、疏勒、
康国、安国、天竺、高丽、礼毕。以龟兹乐为一大宗,炀帝以龟兹乐为曲调,
填制艳词,命太乐令白明达配制成歌曲,曲目有《万岁乐》、《藏钩乐》、
《七夕乐》、《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
《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
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调“掩抑摧藏,哀音断绝”,炀帝
则“悦之无已”。

歌曲以哀调动人,平调、欢调显得单薄,越是哀调越是委婉,曲调多变,
如曲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