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导演批判书-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的题材,诸如性,毒品,暴力等,而更多围绕着友谊、爱情、寂寞、生存和交谈——没有了同性恋、变性,也没有了壮烈的情杀和崩溃的主人公的电影,不仅影像风格渐渐趋于平实,或许人物与情节也更加朴素。至于李安自己,从没有在影片中把想表达的观点成功得托生给影像艺术,他把自己藏在重重叠叠而极其复杂意念中,缺乏勇气和观点。所以在这方面的实践上,李安的性格注定他无法清楚,更无法借此转型。    
      回到“态度是个新名词”下看这个问题,李安是谨慎有余的。从他一贯对性爱选题的规避来断定,《断臂山》虽然是一次作为他个人另类题材的涉猎,但依旧会沿袭一贯的叠绕和隐涩习惯。也就是他不会去给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做任何剖析和定义。风景加上内敛到无形的情感,大概会是影片全部。这只是猜测,到底如何还是要等拍出来再看。打个比方而言,同样关于同性性爱话题,忠实于记录的导演会拍纠缠的身体,也许桌子上还有吃剩的饭盒,苍蝇在平民的生活里爬上主角赤裸裸的身体。唯美派的导演会把背部皮肤处理成绸缎一样的流畅,只看到美丽却感觉不到情色。至于李安,另类的出位镜头让他为难。夹杂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对自己个人公众形象的怜惜,让他束手束脚,不能做一个纯粹的导演。    
      如果说纽约大学电影系求学期间,纽约电影学派的现实主义观念深深影响了李安的创作,那么犹太知识分子电影或多或少地也应该影响到李安。据说“伍迪·爱伦的无厘头风格对李安电影的幽默感大有裨益”。对这个说法,我一直心存疑虑,也一直无法在李安的影片里得到求证。早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伍迪·爱伦拍了一部电影《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直译的话,就是这个“关于性的那些你老想知道而羞于问出口的一切”,而通常的翻法是《性爱宝典》。在影片中,伍迪·爱伦淋漓尽致得挥霍了自己的幽默,首次大胆地进行公开性教育课,甚至不惜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带黑框眼镜有着淡淡忧伤的精子。提出一些诸如 “性冷淡的原因”,“同性恋异装癖”,“何谓性异常”,“性博士的实验可信吗”,“高潮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的命题。无独有偶,1998年起在美国有线电视台HBO开播的《欲望城市》讲述了现代女人的情与欲,亦某种程度鼓吹了“身体的天然设计便是为了自由的体验”。热播六年多,终因四位女主角在年龄上抵达了但丁笔下的“人生的拱顶”而收尾。用深入人心和畅快淋漓形容,戏虽然收尾了,但欲望都市里的男女依旧沉浸于《欲望都市》的余波里。中庸是一种长久,热辣也是。    
    


第五部分 李安批判又要做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2)

    长久以来,李安所努力呈现的两代人对传统的不同态度,彼此的情感交流,或者对生活的不同追求乃至整个华人社会对性的态度,亦存在无法超脱的局限性和软弱无力。虽涉及,但无法深刻插入便嘎然而止。这种自我的斗争的痕迹让人无法非议他本身,某种程度上而言,他沿袭的中西两种思维模式让他既不可能用纯粹的中国思维叙述也无法抛却自己的伦理观念。在影片题材深度挖掘上,“因为不懂得,所以慈悲”,但在自我突破上, “因为太懂得,所以无法慈悲”。跟时代有关,跟年龄成比例。就连美国影评界也开始认为李安电影一个      
    共有的主题就是感情的压抑,李安对此并不否认,    
      压抑让我直接联想到“感觉剥夺”这个心理实验。感觉剥夺是由美国心理雪茄赫布首创,控制或驱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者被要求一天24小时躺在小房间的床上,除了吃饭和去洗手间之外。同时尽量减少室内有意义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各类刺激。心理学研究结论是短暂的感觉拨拖有轻微的快乐和放松感。而长时间的感觉剥夺会使人难以忍受。并产生感知上的扭曲,出现幻觉、神经质、恐怖症。    
      天气不热,气压很低。不出汗,不过也无从排解情绪。在城市里隐忍的压抑体验类似儿时经历过的星期天综合症。米老鼠和唐老鸭一过六点就结束了,也意味着星期天的提前结束。急着补作业的中学生。匆匆忙忙背着双肩包返校的大学生,包里通常是一个礼拜的换洗衣服,去的时候是干净的,到周末拿着同样体积的脏衣服回家。男人翘着腿在沙发上看报纸,女人都成了沙发土豆。比看连续剧有觉悟的开始看DVD。不停的快进。完成任务一样,等时钟一过11点就上床睡觉。很多的不耐烦,象成头发和骨头缝里发散出来的气味。浓重的,略有差异的。男性和女性的。连狗都感觉到了不安。它蹭,撕咬沙发和地毯。发出类似哭泣的呜呜声。    
      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强调焦虑重要性的学者。虽然他的理论听上去很古怪。他认为焦虑来自力比多受到压抑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以及恋母而害怕失去爱,对阉割的恐惧,对超我和良心的内疚感。影碟快进完了,焦虑还在弥漫。不耐烦看着时间。时间并无区别。他抽着烟。狗继续呜呜低咽。车子开过去。商务办公楼的等不知道为什么还亮着。便利店的女人站着看杂志。快睡着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为什么看得见不耐烦。    
      压抑,成为李安不可摆脱的中庸色彩。    
      而父权无所不在的痕迹,也是李安不可摆脱的个人桎梏。    
      九十年代,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把他带到了自己电影生涯的第一个顶峰。而后使得他彻底征服英美影坛的新“三部曲”:《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依旧可以看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父权如何走向衰落。    
      自九十年代以来,采用电脑科技效果的风气迅速在全球影坛掀起热潮。虚拟动漫《哈利波特》、《魔戒三部曲》等影片在尖端技术的协助下成为世界票房新宠。回溯电影史,不难发现美国电影在九十年代大幅度扩展全球版图,其原动力主要是源自于“数码科技”。 李安对虚拟动漫的尝试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李安凭借《卧虎藏龙》在全球掀起中国武侠的惊涛骇浪之后,自己却潜心沉寂了两年之久,其间只拍了一部宝马汽车的商业广告片。出人意料的是——2003年李安忽地玩起了所谓的美国漫画英雄。影片《绿巨人》 (“The Hulk” 2003年)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初期的拍摄,然后把接下来的任务交给了工业光魔进行后期制作。据说在《绿巨人》后期制作中,业界顶尖的电脑特效公司总共动用了69位技术人员,41位特效人员,35位合成技师,10位制作肌肉的特效人员,9位动画模型师,8位动画总监,6位皮肤绘画师,5位动作捕捉人员和3位技术指导。除去那些刺激震撼的视觉糖果,正如李安自己所言,在数码科技创造荧幕奇迹的《绿巨人》中,导演的角色只是给电脑特技人员“打下手”。    
      一个导演的世界:    
      很多声音,男人女人。这个角度刚好看得到她的粉红色小内裤/主管摆明了在压她,重要的项目都交给别人。这个老女人,脸色黄的跟老太婆,还容不得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她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就是比你年轻怎么着”。/20岁的男孩子:要是我先说爱她,她会拒绝我吗。她要是拒绝了我,我怎么办。要是不说,要是不说,偏偏她也不说呢。/如果这期彩票中了,他怎么花那么多钱。买房子。是的,不要买太偏僻。不要高层,也不要选抗震性很糟糕的错层。一定要木地板。这样夏天可以赤脚走在地上。以后进房间一定要所有客人脱鞋。要是他们不脱呢。不会的。鞋子是一定要脱的。/快年底了,他要给儿子的班主任送点什么去。挂历好象太单薄,还得加点什么,一篮水果还是别的什么。/这个穿浅蓝毛衣的女人:为什么和他在一起都没有高潮,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他小心翼翼跟人们保持着距离,他带着体味,浓重的腋臭,他怕吓着周围的陌生女人。空气往这个方向流动。默默扩散。犹如放了一个屁的人,总喜欢若无其事东张西望或者假装对异味的义愤添膺。/空气里只有欲望的味道——诗人。    
    


第五部分 李安批判又要做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3)

    这个琐碎的呓语世界当然不是李安的世界,李安已经飞到另一种生活里去漂泊。不喜欢肉体横陈的激越;不喜欢艺术作品色彩无声宣告理想的破灭;不喜欢人们反思后的清醒;不喜欢愤怒青年大声疾呼“一切垮掉了,精神的无所归依”……    
      李安很难被界定是哪里人。祖籍江西的李安,生于台湾屏东潮州,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我们虽然无法分析骨子里他受何种文化影响更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电影却是不折不      
    扣的美国电影。一直在东西文化差异上敲敲打打的李安,究竟为什么突然对电脑特技随大流起来,甚至甘心在科幻电影的拍摄中退居二线,不可谓不“与时俱进”。    
      如果把李安定位在艺术片和伦理片导演的位置上,那么与影音声效和特技攀亲的举动,是一个导演的没落。可是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尤其是美国生产的商业片导演,那似乎又是极其合乎情理的。抛开绝对的划分,仅仅从李安的种种尝试的决心,从执导华语片到执导三部西语片——《理智与情感》(1995年) 、《冰风暴》(1997年) 、《与魔鬼共骑》(1999年),乃至科幻电影《绿巨人》(2003年) 以及新近开拍的涉及不伦之爱的影片《断臂山》(2004年),可以隐约看出李安的野心,想把所有可能的题材都做全。然而“伤其十指,不如短其一指”,能把其中任何一样做好都是很困难的,又何况想博得十项全能。李安其人如同针尖,只可以在一点上深深插入,等针尖长成铲子,一铲之下收获的恐怕是良莠参半。    
      大众说:娱乐。    
      于是世上有了娱乐。    
      李安声称要在影片中拍出娱乐性的深度,并在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说法里寻找“绿巨人”这个角色的学术依据。关于对影片融合了哲学、心理学和对人生因果的探讨,他说:“我称《绿巨人》是我绿色的命运,《卧虎藏龙》则是我的剑,两部电影都是关于真实,我想用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性去解决的真实。” 真真是书生的可笑习气。    
      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一个主义于之匹配,也不是所有事件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说法。李安正襟危坐片刻不敢松懈自己的文人架子,哪怕这个架子只是虚妄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想到友人说的一个小幽默,友人说“伪淑女,专在打折时往名牌店里钻,然后想法把商标穿出来给人看见。很谦虚地说美国真没劲,欧洲不好玩,只有澳洲可去了,然后欣赏无知少女的羡慕眼光。 手袋里备有诗集或哲学著作,随时看给别人看。 在男人间无情还似有情地游移,不轻易钓谁,也不轻易放谁。”格调是伪叉叉头衔的人物用以区隔自己和你我他的砝码,可是区隔开以后,被隔离在大众之外,他的伪格调就更显眼、更明确。想必,所有有伪叉叉头衔的人物都是大同小异。对别人倒无妨碍,于自己却是噩梦一样的操劳和疲倦。    
      截取东西文化而合成的温床,种出色相好看内里苦恼的番茄;试图在多元里勇敢实践,又要刻意保有自己的标签本身。李安就是这个不幸的番茄。跟某人聊天时,我提到了“态度”。然后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词。特别革命。革命现在不叫革命。热血沿袭下来,就成为先锋。先锋电影,先锋音乐,先锋话剧。当然,有时先锋也被“实验”这个名词所替代。于是有了实验电影、实验音乐、实验话剧。要界定主流和非主流,或者仅仅界定实验主义和荒诞主义,已经足够麻烦。    
      在某一个时间结点上,人所能看的太有限。结论总是事后才能给出。虽然大众需要娱乐,但不是愚弄。庸俗的电影,俗媚就开始盖过了清澈。真实世界在割裂的断章取义的歧途上走到一个退无可退的绝境。如果说李安依旧沉溺于自己的大导做派间,或者他并未曾看见民间智慧的日益崛起。DV于今时今日而言,代表的是一个电影的迷你版本,或一次私下的排练。凡拿起DV,或准备拿起DV的,都怀着对于电影的梦想。作为一种全新的记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