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导演批判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的路线,最后一定要是冯小刚式的。观众当然都会喜欢圆满的结局,但有时也不觉对这样的情节产生一些厌烦,为什么小人物一定要从某个侧面、某件事上显出他的真善美?为什么两个人产生的误会,就一定会冰释前嫌,而不是愈演愈烈?    
      冯小刚的电影情节,永远无法使人产生猎奇的欲望。在《没完没了》的一开头,就觉得葛优和吴倩莲肯定产生感情;看《手机》就知道后来严守一肯定鸡飞蛋打。不能让观众在你的电影中历险,那么观众一定不会在走进电影院之后开始做梦。    
      好的导演不是匠人,在拿到剧本后,他是进行第二次创作的人。可惜冯小刚的工作只做到了剧本而已,剩下的事情,他也全交给剧本就算完。据说一些电影在开拍前,冯导也是参与了剧本的创作的,但在创作完剧本以后,他似乎就成了一个懒人,以为工作就可以只做到这里为止了。    
      比起做一名导演,冯小刚可能更适合当编剧。不过他做了导演,而且很遗憾地成为了一名匠人导演。一个导演如果逐渐在丧失着创造力,或者天生就不具备创造力,他的电影,也只有在中国这样不成熟的电影市场上才能得以生存。    
      没有创造力的导演的惟一出路,聪明的做法,也只有树立他的品牌。品牌就是固化的另一个称谓,无非是好听了一些。在这方面,冯小刚显然是聪明的,他明白什么能赢得票房,也是一个票房的痴迷者,所以对他有利的东西都不会换,比如葛优,比如每片必出的“经典台词”,比如一成不变的情节套路。这些都是票房的有利帮手。    
      票房固然是重要的,但过分痴迷只能使导演沉浸到矫枉过正的自大中去。因为票房说的话,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准确。观众和电影的关系,永远是后者引导前者。只有先拍出了好电影,才会有观众喜欢。所以作为导演的惟一功课,就是用影像来编织梦。    
      固化的电影必然有一天会丧失生命力,那时就算商业运作得再好,也是无法创造奇迹的了。而习惯于固化的导演,即使想转型,恐怕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另一个固化的门路。《一声叹息》应该算是冯小刚的转型之作,我所佩服他的是,他敢于说自己拍了一部悲剧,因为我看到的喜剧不象喜剧,悲剧不象悲剧(莫非是想有悲喜交加的效果),镜头所过之处,该贫嘴的一样贫嘴,该煽情的一样煽情。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叹息了一声——要么是我没有听见,要么就是这叹息憋在冯小刚和王朔自己的心里没能发出声来。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氏幽默的硬伤(3)

    所谓什么型不型的,其实也是一个伪概念,说到这儿我有要搬出那套“好导演万能论”了,虽然不尽准确,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能验证问题的。一个导演如果到了只能以风格论之的地步,他的戏也就快到了尽头。    
      硬伤三:没有疮疤就没有笑料?    
         
      《手机》上映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崔永元发火了。北京某娱乐报刊有报道说:“京城某周刊记者就电影《手机》采访了原《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对于这部直接影射自己和当初那个让自己疲惫不堪的栏目的影片,小崔发火了。甚至在文中他建议应该把《手机》这部影片划为三级片。”《英雄》的制片人张伟平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崔永元说的话是比较准确客观的。几年前,我就同葛优说到过冯小刚的人品。我觉得他做人做事目的性太强,属于心理比较阴暗的类型。看了《手机》之后,我认为他就是在影射崔永元。如果冯小刚影射我,我也会像崔永元这样站出来炮轰他。冯小刚是很爱开玩笑,但他的玩笑很少有善意的。冯小刚用这种手法去影射或诋毁一个人,已经不止一次了,这不是一个导演应有的做法。我今天说出这番话来并不代表我自己,这些话一定会引起圈内人的共鸣。”接着他又趁机提起了一件往事,1996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在北京电影学院礼堂首映,“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冯小刚。他见到艺谋立即热情无限地扑上去,一脸真诚地赞美这部片子,还请艺谋到家里共同探讨。可是第二天我就听一个朋友说,在一个没有张艺谋的场合,冯小刚不屑一顾地说:‘张艺谋拍了一个什么烂片呀,我夸他就是哄着他玩呢!’”    
      娱乐圈内的是是非非,我们这些圈外的观众,也无法下什么定论,无非是茶余饭后瞎琢磨琢磨而已。且先不论到底谁是谁非——其实这也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冯小刚揭人疮疤是揭惯了的,他自己不也说吗,无所谓,还要继续揭下去。不管是揭谁的,反正是揭了某人的就是。    
      只是苦了我们的观众,还要跟着冯导一起开涮。《甲方乙方》里无聊的有钱人、《没完没了》中的吝啬鬼傅彪、《大腕》里商家和媒体的丑态,到了《手机》,就完全是为了调侃所有手机拥有者而做的。冯小刚俨然成了一个批判现实派:“我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深挖生活,甚至揭生活的伤疤。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向前走。我们作为导演,在观众面前,还是有那么一丁点责任,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真相。”    
      说这话的冯小刚还真是显得无比严肃。难道这就是“冯氏幽默”的精髓所在?我们的观众难道就真的对生活有这么多不平,非要到电影院里寻求共鸣,发泄一下吗?现实不是不可以调侃的,只是以批判现实为创作根源的电影,就肯定首先失去了它的电影性,也就是失去了使电影成为电影的东西。    
      这样的先天性贫血,在中国电影里并不少见。我们的观众已经看得够多了。只是冯小刚的方式方法更聪明一些,他选择了调侃,而不是硬生生的批判。可是对于“生活的疮疤”,观众大可在生活里揭就是了,如此大费周章的花钱拍摄一部电影,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吗?    
      然而像冯小刚这样拍电影的态度,在中国是十分讨巧的。评论界会觉得这是一个真诚的电影人,观众会觉得这个导演有深度。中国的电影市场浸泡在这样的说辞里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原本以为冯小刚应该是个异数,可谁知他除了比那些学院派的导演看起来顺眼一点之外,骨子里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从贺岁喜剧一路走来,走到《一声叹息》,然后是《手机》,他原本掩饰得很好的“伪市民”面孔,逐渐显露了出来。我们不禁要怀疑冯小刚的真诚:你真的是在给大众拍电影吗?还是在总结你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看法?您为什么就偏要在让大家笑过了之后,还要回去“深思”呢?观众并不都是苦大仇深者,看电影多数也就为了娱乐,您这样今天批判一下现实,明天映射一下某某,真的就能如你所说,引发公众的共鸣吗?知识分子确实是会共鸣的,因为您正撞到了人家的心坎上。    
      中国的导演就是无法跨过评论界的这道坎儿,抹不下脸来拍纯娱乐片,好不容易弄出个冯氏贺岁片,还要似是而非的在那里讲道理,实在是把大家都逼到盗版市场上去。    
      笑料明明是有很多的,只是在把笑料摆上来的同时,还要附加上道德标准,就怎么看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原本冰激凌要冷着吃,您非要费那个神,把它化成了汤汤水水,喝起来倒是比吃着容易,可那还是冰激凌吗?    
      这种道德批判式的冯氏幽默,幽完了大家,再给个高高在上的背景审判,面貌也确实可恶得紧。冯导,您的冯氏幽默什么时候能不严肃或者不温情一次呢?我也学着您说一句大白话:我们观众就爱看娱乐片。否则,对于“影射受害者”小崔来说,不就没这码子麻烦了吗?    
      说到这个,最后还得给贺岁代言人冯小刚提个醒:点票房和广告商给您的钞票的时候,别忘了影片字幕一概先出“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小刚是如何拍电影的(1)

    这个小标题起得有点耸人听闻。我没去过冯小刚的片场,怎么胆敢告诉大家,他是如何拍电影的?其实我也并不是想告诉你,冯导在片场抽了几根烟、喝了几杯水,我们只消将他的电影拖出来,细细地切割了罢。    
      过于依赖剧本    
         
      剧本是电影的第一生命力,这谁都知道。能把一个苍白的剧本拍成票房不错的电影,也只有类似《骇客帝国》才做得到。不过观众那都是看高科技去了。京味调侃的对白是冯小刚电影的特色,当然也就是剧本的特色。如果去掉了那些温情以及道德味儿,冯导的剧本相对于国内其他很多电影的剧本,还是不错的。    
      所以冯小刚看重剧本,也曾经表示过,中国的编剧,即使在重金悬赏下,也没有几个能写出优秀的剧本来。能写的,又都不愿意写。足见冯小刚对剧本的挑剔。然而有了好的剧本,是不是就等于一切了呢?从道理上讲,人人都会说不,连冯导本人也会说不,可是电影是会说话的,在剧本变成电影的过程中,冯小刚做的,似乎总是有些不尽人意。看完冯导的电影,除了乐一乐,记住几句对白,还能印象分明的回想起几个画面呢?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看完电影都要记住电影的画面。只是作为一门影像艺术,优秀的电影一定会不自觉地给观众的脑子里画上点什么图案。这图案不是刻意的,是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    
      我这里所说的,也并非是指镜头的优美,而是导演拍电影的方式。比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回想起整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不是它们有多优美,而是它们确实对导演说故事起到了近乎精确的作用。所谓导演的第二次创造,就是对于镜头的创造,让每一个镜头成为会说故事的画面,而不是靠剧本上的对白。为什么同一个故事让不同的导演来拍,一定就有优劣之分?就是因为有的导演会说故事,而有的不会,或者说得不好。    
      冯小刚的电影可以说是完全由对白说出来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即使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是剧本的成功。电影的叙述脉络也几乎是由演员的对白带出的,如果没有对白,我们根本无法从画面上获得关于整个电影的一丝信息。而好的导演却会用镜头告诉你,现在这里发生着什么。    
      所以对于导演的一项最佳考验方案,就是拍默片。默片是真正完全用镜头说话的。只是不知道冯小刚能不能经受得了这个考验。    
      乏味的镜头画面    
      这次我们说的是真正的“镜头”了,也就是摄像的活儿,不过说到底还是导演的活儿。在镜头上面,冯小刚确实是没下什么功夫。推拉摇移,就那么几个镜头变化,多少年来换也没换过。虽然在这上面,或许可以说冯导是个老实人,不爱弄那些花里胡梢的玩意儿,但看久了,还是觉得这些镜头总是显得那么沉闷无聊,要不是演员的对白引起了观众的兴趣,恐怕大家就要在电影院里睡着了。    
      本来在《一声叹息》中,沙滩上对张国立和刘蓓的跟拍摇晃幅度之大、画面交替之晕眩让我以为冯导果真改变了风格,可惜的是,这种刻意的改变没过多久又回到了老路上,依然是冯导特别偏爱的升降镜头,老生常谈般的讲述着《不见不散》和《甲方乙方》式的煽情段落。倒是中间有一段张国立和刘蓓在房间里拿着摄像机嬉戏的戏,跟随音乐摇晃的镜头以及有节奏感的剪切让我有一些沉闷外的惊喜。    
      我也不是什么技术至上者,我一直觉得镜头就是为影片服务的一项工具而已,某些状况下,它反而越简单越好。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它就不需要变化,这全要看影片的需要。有时它需要美感的,有时需要有视觉冲击力的,有时需要朴实无华的,这都没有什么定式。但如果一个导演拍电影拍了这么多年,用的镜头反反复复也就那么几个,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的电影是否在准确的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说,他的故事是否说得很精彩?    
      冯小刚是可以把故事说得很精彩的,只是他的精力并非放在这里。如果他对于镜头的运用有一丝一毫的思考的话,在电影中,就会被我们看到。可惜,这样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    
      影片对于镜头的需要总是有无限的可能,然而在这一点上,冯小刚缺乏一个导演最基本的完美主义情结,这不能怪他的摄像师不好。摄像师再好,没有好的导演对号入座,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