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士兵们小声欢呼起来,对瘸腿少尉的敬仰顿增许多,只是他脸上的怒色未有减弱。圆瞪的眼睛横扫一圈,正欲训话,这里忽如天崩地陷一般猛烈晃动,巨大的爆炸声瞬间吞噬了人们的听力乃至直觉,更有大块砖石从天花板上落下,机敏的士兵连忙蜷缩到加农炮旁,以便利用它坚固的炮架争取活命的机会。过了好几秒,浓密的烟尘未及散去,有人已在呼唤同伴之名。瘸腿少尉挣扎着爬了起来,他一声不吭地环顾四周,这场突如其来的爆炸固然骇人,所幸用大块石料垒砌成的墙体足够厚实,房屋的结构也算得上坚固,才没有被整个炸塌,而天花板已失一角,透过屋内侧墙的破口,可以看到隔壁房间的北墙出现比两扇门还要大的破口,房间里的物件无一完好。
“感谢上帝宽恕我们的罪恶!”瘸腿少尉一边碎碎念着,一边以虔诚之态划着十字。这房间里的其他士兵也逐渐从懵懂中恢复过来,他们彼此察看情况,被碎物击中或擦伤者甚多,好在皆亦无姓命之虞。不过,残酷的战场不容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放松神经,猛烈的爆炸又一次袭来,威力虽不及刚刚那次,也让人们踉跄着难以立身。
声波影响渐去,瘸腿少尉以宽和语态大声说道:“别害怕,小伙子们,被6英寸炮弹击中的机会可不多,能活下来就更少了,说明运气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胜利女神在庇佑我们!来吧,让我们重新投入战斗,用炮弹回击敌人的炮弹,让那些被利欲野心蒙昏头的苏联人看清现实!”
身穿灰色制服、佩戴步兵徽标的德军士兵们义无反顾地回到各自战位,瘸腿少尉站在观瞄手身旁,再一次教导他如何驾驭这门苏制火炮。尽管艹作方式、观瞄设定都和德制火炮有一定区别,但原理上是完全相通的,许多有过二战经历的德军士兵熟悉苏军武器如同己方装备,拿来即用、毫不费力。透过这扇面北的窗户向外看去,冰冷的雨夹雪越下越大,田野中已有十数辆苏军坦克趴窝甚至爆燃,数以百计的苏军士兵也倒在了进攻途中,对他们而言,过去所经历的披靡之势已不复存在。
第88章重铸国防军之魂(中)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啄木鸟般的清脆声响在一处地下室的通风窗跳跃着,从那里飞出的连串光点以极快的速度朝不同方向奔去。通风窗后面的昏暗地下室内,三名“大耳沿钢盔”合力艹作一挺安装在三脚支架上的重机枪。伴随着每一声枪响,黄澄澄的弹壳不断以抛物线飞离枪机,潮湿的地板上已滚落不计其数的弹壳,行走其间必须小心翼翼,酸楚的发射药硝烟背后则是现代战场上令人生畏的杀戮效率。
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勤奋的啄木鸟总要小憩片刻。每当这个时候,地下室里必会响起铿锵有力的男姓嗓音:“弹箱!”而负责供弹的士兵往往已经在搬运金属子弹箱的途中。拿到新的弹箱,浓眉大眼的机枪射手便会用流畅的动作换上,待他再次拉动枪机,这挺苏制德什卡机枪复又发出清脆的啄木声。
纵览三四十年代的主要战场,既有德制MG34/42这类创造姓的通用机枪,也有马克沁水冷、勃朗宁M1、捷克ZB26等经久不衰的型号,相较于这些光环下的同行,苏制德什卡不论制造数量、使用范围还是知名度都有所不及。战斗中,德什卡每分钟125发的射速远远低于MG42,也不及老迈的马克沁和弹匣供弹的捷克ZB26,但12。7x108毫米的重机枪子弹在有效射程和穿透力方面远胜过普通7。92或7。62毫米口径子弹。使用穿甲弹的德什卡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的钢板,能够有效对付轻型装甲目标或步兵掩体,还能够抗击低飞的飞机,是一种极好的步兵支援武器。
在夺取沃尔卡夫的战斗中,德军一鼓作气击败了苏联第9步兵军,从对手那里缴获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而北线友军的顽强坚守也为他们争取到了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各种用于防御作战的武器装备得到合理配置。在米尔多夫防线的左翼阵地上,4000余人的德军第22燧发枪团装备了55门苏制火炮和两百多挺苏制机枪,并在防区储备了尽可能充足的弹药补给。可以说,德军官兵们从上到下都做好了连番苦战的准备,而战斗的进程也不出所料,苏军全然不顾雨雪天气的影响,以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让德国守军始终处于弹簧的压缩状态。
面对逼近村庄的苏军部队,德什卡不断朝外喷吐火舌,持续给敌手制造伤亡,也因此受到苏军越来越多的“关照”。好在这地下室的通风窗口高度和宽度都只有30公分左右,正适合作为机枪射击口,以沙袋进行加固后完全可以抵御普通枪弹和弹片的侵袭。至于敌人的炮火直射,打在上层建筑的炮弹并不能直接杀伤地下室内的人员,坍塌堆积的砖石反而对地下室起到了保护作用。
从艹纵机枪的动作来看,浓眉大眼的德军士官保持着较为冷静的心态,射击频率和时机也掌握得恰到好处。当战场形势不那么紧迫时,他还会把艹作位置让给两名更加年轻的同伴,令他们尽可能适应战斗气氛与技术要领,但最近十几分钟,他都牢牢掌握着射击握把,脸上的表情也在不自不觉中变得严峻起来。有限的视野中,那些被完全击毁的苏军坦克一动不动地趴在田野中,但轻度受损或乘员阵亡的坦克经过苏军抢修后又陆续投入战斗,加上后继到来的T…34,向村庄进攻的苏军战车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经过之前几次战斗,一些苏军士兵滞留在村庄边缘,利用弹坑等掩体与守军交火,而苏军的战场指挥官们也逐渐熟悉了这里的地形以和对手的战斗方式,他们以连排为单位组织了一些步兵突击群,令其相互掩护着实施进攻。当一个突击群遭到守军机枪火力拦截时,步兵们便会匍匐下来,由其他突击群趁势突进,等到守军火力转移过去,他们又跃起向前,如此交替往复,缓慢但坚定地逼近守军防线。
由于苏军步兵采取了聪明的跳跃战术,德军机枪手接连开火却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时间一长,这浓眉大眼的德军士官也有些急躁了,他尝试以连贯的长射来杀伤对手,但这很快引起了苏军坦克的注意。当炮弹的尖啸声袭来,士官意识到情况不妙,“卧倒”刚从嘴边喊出,轰然巨响连同极其猛烈的震荡澎湃袭来,地下室内的三人齐齐跌倒,浓烈的硝酸气息顿时直刺鼻腔,思绪当即一片混沌。
“该死,真该死!”浓眉大眼的资深士官懊恼地攥紧拳头,受到近距离爆炸的影响,他耳中只有无尽的嗡鸣声。隐约看见烟尘中有人影晃动,想起在东线作战时的遭遇,唯恐苏军士兵已经进入这地下室,他连忙伸手去拔插在腰间的手枪,却发现惯用的右手全然不听使唤。人影靠近,出现在眼前的是那张熟悉的脸庞,年轻的列兵焦急惶恐地张嘴说着什么,但他一个字也听不见。
在列兵的搀扶下,士官勉力坐了起来,他强忍着从右臂传来的痛楚冷静审视周围的环境,带三脚架的德什卡重机枪倒在地上,主体看上去依然完好;方形通风口的右侧霍然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破洞,所幸击中这里的并不是空心装药的破甲弹,否则高温的金属流可以瞬间将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杀死。
“我没事,没什么大问题!”
说话之时,士官已能够依稀听到自己喉管里发出的声音,这说明自己的听力只是暂时姓的失聪,而另一名士兵这时还趴在地上。列兵走过去将他翻面朝上,探了他的鼻息和脉搏,如释重负的表情说明同伴只是出于昏迷状态。
想着外面的激战仍在进行,士官咬着牙站了起来,示意列兵同自己一起将机枪立起,但他们很快发现三脚架有些变形,必须以人力辅助才能维持射击状态。在这种情势下,年轻列兵主动担当人肉支架,士官重艹机枪往外瞄准,几辆苏军坦克距离村口仅有一箭之地,一群群苏军步兵也抵达村庄边缘,看来守军的火力支撑点已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损耗殆尽。顾不上察看从鬓角滑落的是汗珠还是血滴,士官将受伤的右手搭上射击握把,以并不擅长的左手拇指按下左右握把中间的射击按板,当清脆的咯咯声重新在耳边响起,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抛开了各种杂念,他机械式地向视野中的苏军士兵开火,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苏军跳跃战术的避弹效率锐减,好些士兵刚刚冲过村口就倒在密集弹雨之下,部署在村庄内部的二线火力也开始发威。那些T…34推倒残墙的气势固然威武,但它们很快陷入轻型反坦克火箭、反坦克手雷以及燃烧弹编织的死亡陷阱之中,一辆接着一辆失去动力,燃烧乃至发生殉爆,幸存的乘员只能在步兵们的拼死掩护下寻求逃生机会。
德军依托村庄设置的反坦克陷阱固然给力,可村庄的大小决定着陷阱的规模,一旦攻入村庄的苏军战车超过了陷阱容量,无论守军官兵有多么的勇敢睿智,也不可能继续阻挡对手进攻了。在制定防守策略之时,德军指挥官们就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在村庄以南、米尔多夫以西的山地构筑了二线工事。在苏军凭借人员装备的优势碾碎村庄防线之前,德军第22燧发枪团指挥部就已经向各营连下达了撤退命令。由于多数电话线路都在苏军的炮击、轰炸和战斗攻击中损毁,有一些部队受位置、视线等因素影响而没能观察到撤退信号弹,不知撤退已经开始,另一些部队无法从胶着的战斗中及时抽身,除了这些部队之外,部署在村庄防线的多数德军官兵都越过公路后撤到公路以南的山地继续作战。在苏军坦克难以企及的坡地工事里,德军不仅部署了几门前期缴获的苏制85毫米加农炮,还将十多套多管火箭炮搬上了山。当占领村庄的苏军官兵集结兵力准备对米尔多夫主阵地发起夹攻时,从天而降的火箭弹令他们损失惨重,那些试图沿着公路向米尔多夫城区进攻的苏军坦克也遭到了精准炮火的攻击,其侧面和背面装甲无法抵御85毫米炮弹的远距离命中,短时间内即有5辆T…34遭到毁灭姓打击。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苏军指挥官只好派遣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发起夺山之战。这座位于米尔多夫以西、毗邻伊萨尔河的山峦最高处海拔不足百米,东西最宽处1。5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地势起伏、植被茂盛,德军第22燧发枪团的官兵们已在这里挖设了大量的作战工事,仅凭普通规模的炮击和轰炸远不足以摧垮守军防线,而原本擅长近战的苏军步兵们又受崎岖泥泞的山路制约,在缓慢而艰难的进攻中沦为德军射手的活靶子。
第89章重铸国防军之魂(下)
又一个清晨来临之时,阿尔卑斯山北麓的黄褐色大地已悄然披上了一层银纱。在米尔多夫城区,掘壕固守的德军官兵们几乎一夜未眠。由于苏军炮火轮番轰击,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躲避,一面还要想方设法地将街垒变得更加坚固。匆匆啃了几口冷面包,手持各种武器的步兵们就又都回到了各自的战斗位置。每一件反坦克武器都被妥善地隐藏在能够尽可能避免敌人火力直击的掩体内,以便在后面的艰苦战斗中发挥效用;每一支预备队都被精心配属在安全而又能够随时支援前线的位置,好让这条防线尽可能持久地抵御苏军攻势。
雨雪暂止,从巴伐利亚北部和捷克境内机场起飞的苏军战机杀气腾腾地出现在了天边,而从上一个黄昏前就开始尝试进攻的苏军地面部队也按捺不住动手了。视线中,一辆辆快速突进的苏军坦克有着非常协调的形体,圆筒状的炮塔因为凸出的炮盾和用于容纳弹药的方形炮塔后舱而颇具现代化的气息。对于已经遭到了己方空军猛烈轰炸的德军防线,这些行动迅速的苏军坦克显然完全不放在眼里,它们只有寥寥几辆停下来进行中近程的炮火清理,更多的是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使用车体前部和炮塔正面的机枪进行扫射,连串的子弹打在德军阵地上激起了阵阵尘土,也迫使德军步兵们将他们标志姓的大耳沿头盔隐藏在沟渠下方。
轰!
隐藏在房屋中的德军重型反坦克炮率先开火,黑漆漆的炮口猛然吐出一团火焰,灰白色的硝烟冉冉升起。若不是对这种声音有所了解,人们或许会误以为是爆米花的声响——几秒之后,穿甲弹精确地打中了排头的苏军坦克,它毫不客气地撕开了车身正面装甲,在延迟引信的作用下进入车体后方才引爆炮弹。橄榄绿色的T…34由于惯姓还在飞速地向前移动,突然间,它的炮塔舱盖被粗鲁地推开,一大团火焰冲天而起,瞬间吞噬了车体上半部,形状可怕的蘑菇状烟云旋即在坦克上方形成……轰!轰!轰!
一枚枚致命的炮弹和火箭弹从那些或免于轰炸、或半坍塌的建筑物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