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日同盟成立后,一直是日本在亚洲扩张的支柱。英国也限制了俄国的扩张,并确保了其亚洲殖民地的安全。
  然而,第三次英日同盟时,世界局势大为改观。俄国国力凋零,德国几至不国,中国异军突起。英日同盟本来在限制中国方面大有可为。然,美日冲突的加剧,却破坏了这一可能。英美关系密切、利害错综复杂,远出英日关系之上。
  此外,日本对华政策悄悄改变,从而取得了最惠国待遇,并加紧对香港、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甚至印度等地进行渗透扩张——对东南亚的渗透也就算了,对印度的渗透却是英国人所不能容忍的,英日矛盾因此趋于激化。
  不过,英日矛盾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美国。英日同盟在失去目标后,美国觉得这是个针对自己的同盟,便决心要拆散英日同盟。
  英国面对美日矛盾,潜在的中美同盟,以及随之而来的两个同盟的对抗,感到忧心忡忡。
  如果美日之间发生战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只能选择支持美国。而英国迫于同盟条约,支持日本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宗主国英国与日本结盟、同与美国结成同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自治领开战的荒诞景象。
  总而言之,英国最终放弃了英日同盟。英、美、法、日四国签署了《四强条约》,英日同盟结束。
  用日本某政治家的话说,“英日同盟得到了一个体面的葬礼”。
  英日同盟的结束,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国策。
  在中日“满洲”冲突的时候,日本判断,没有速胜的可能。一旦引起战争,美国不会沉默。考虑到随之而来,日本就要对抗中美组合——数量庞大、训练有素的中国国防军,及财力无穷的美国,这样的组合决不是日本愿意见到的。
  这时候,中国提出了一个中日秘密同盟,满足了日本相当部分的要求。注意,这里的关键在于“秘密同盟”。这就使日本在与中国结盟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英日同盟。说白了,日本打算骑墙,在尽可能获取眼前利益的基础上,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然后,再选择倒向英国,还是支持中国。
  可是,《四强条约》结束了英日同盟,也结束了日本骑墙的美梦。而且,英日同盟的废止,强烈的伤害了日本人的感情,认为“西方世界把一个亚洲国家一脚踢开”。这也是“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等思想,在日本迅速传播的基础。
  两个同盟的话,日本可以骑墙。只有一个同盟,日本的选择就不多了。日本大陆派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以后,随着中国的壮大,亲中派逐步主导了日本政策。
  中日交往逐渐频繁,中日关系日益密切。
  日本的外交情况,大致就是如此。“币原外交”推行对英美的敦睦政策和对中国的亲华政策,不过是日本外交政策根据具体情况而作出的改变。
  再说政治。
  二十年代,正是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大正德谟克拉西”的奇异时期。德谟克拉西就是“民主”的音译,就是说,日本正处于议会制民主时期。
  普选,文化自由运动、妇女参政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破天荒地出现了。
  在实际的政治进程中,日本出现了政友会和民政党 这两大政党展开“政党政治”、轮流执政这一政治形态。并且修改了陆海军大臣现役制的规定,预备役、后备役军人也可以出任陆相、海相,军方用以要挟政府的一张王牌也从此消失。
  因为中国实力不可轻辱,且中日关系日益密切,军部没有出头的机会,日本政党政治没有什么大波折。只是一直挣扎于经济危机,努力恢复,再次危机,再次恢复,这一连绵不断的倒霉怪圈之中。
  日本政府作出了很大努力,希望改善日本经济。先后为各财团提供近三十亿日元的贷款,相当于日本二年半的财政预算;并推行了整顿税制、产业合理化和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来振兴日本经济。然,每每有了起色,便会迎来新的打击。
  日本军部的势力,则随着四次裁军而日渐消退,直到大萧条来临。
  欧战以后,由于俄国崩溃、英日同盟废除、中国崛起、中日同盟稳固,以美英为首的华盛顿条约体制等世界新格局的出现,日本在1923年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重大修改 。
  新的国防方针将原来的头号假想敌俄国降为二号,而把美国列为未来的主要敌人。
  简单说,这也是日本国策改变的结果,日本把扩张方向从陆地转向海洋,与其争夺太平洋的主要对手美国自然成为其主要敌人。
  由于头号敌国不再是俄国,也由于中日盟约的限制,日本不必,也不能在陆地上保持庞大的陆军,为了改善长年陈旧的装备,日本陆军建设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
  为了取得更新装备所需的经费,为了缓解中国的压力,也为了清洗陆军长州藩阀势力。二十年代,日本陆军进行了四次裁军,先后裁减军队十余个师团,少壮派军官取代了长州藩藩阀势力。但由于关东大地震的影响,日本陆军加紧装备新式武器、改善军队现状、军备现代化的计划终未实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哈萨克战争之后,日本就派遣了一批军官进入国防军装甲部队学习。这一批来的日本战犯很多,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郎、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等等,都在其中。我没有想太多,这是增加日本信赖的极好机会,一切终究会有回报。但中日第一次军事合作,过于优待,也不好。一切按照规则办理。学习上的,国防军不藏着掖着,该保密的,直接告知“保密”。
  中日军事合作与中美、中德合作不一样。后两者的合作,基本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而中日合作,则是一种日本单方面受益的合作。没办法,日本此时实在贫瘠,中国需要的日本没有,而中国想要的,日本却不会给。
  日本人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同等条件下,一个装甲师能够在平原之上,对抗三个步兵师。也就是说,日本现役陆军十五个师团十八万人,在东北平原上甚至不足以对抗国防军三个装甲师——国防军的编制大。在暗自庆幸中日未曾开战的同时,这些少壮军官也提出了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
  这些军官都是裕仁的亲信,是裕仁一手提拔的。故而有渠道直通上层,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于是,日本进行了第四次裁军,陆军规模再次被裁减了两个师团,陆军规模再次被裁减了两个师团,以获得经费,实现陆军机械化。这就使日本陆军少于中日盟约的要求了。
  但后来发生了经济大萧条,财政发生困难,因此这一设想也未实现。
  中国在奋力追赶后,终于搭上了“二十年代”号黄金列车,日本就很不幸了,他们似乎就要搭上列车了,却终未实现。
  日本工业基础薄弱,远不如欧美等老牌工业国家。20年之前,日本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欧战基础上的。不仅欧洲各国在军需和农产品上有大量的需求。英、法、德等国在亚洲、非洲的市场也空了出来,工业品在这里的价格上涨了三倍以上。中国联省的重工业尚可,轻工产品连国内市场都没有完全占据。日本产品在几无对手的情况下,迅速抢占市场。
  到19年末为止,欧战刚刚结束,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从战时经济恢复,日本又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经济持续繁荣。但是,随着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非市场,日本货一败涂地,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产量下降了16。3%,其中造船业83。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国际收支逆差达3。1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8亿日元。
  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25亿日元。
  其中,与中国的日贸易超过日本对外贸易的半数,带来的年均逆差却不过几千万日元。如果算上亚兴公司的收益,逆差还可以减少大半。日本很清楚其中的意义,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日本的贸易逆差再增加十亿,也不是不可能。
  农业也未能幸免,这一回中日贸易却加深了日本的农业危机。4000个缫丝厂停工, 23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中国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日秘密同盟的存在,日本获得了最惠国待遇,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提前撤离了大部分西伯利亚驻军,裁减了部分军队。所以,日本的经济危机被部分削弱,财政开支也要比历史上小一些儿。
  此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
  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极其深远。关东大地震使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并背负了巨额外债。几年后,日本刚刚摆脱萧条,又因此爆发了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和萧条再次袭来。然后,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
  整个二十年代,日本经济都非常之困难。在1921~1929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只增长3%。不要说与中国的增长速度相比,在英、美、法、德等主要工业国家中,也仅仅高于英国的1。7%。故而,在日本基本不存在投资过热的情况。
  但是,由于其外向型经济结构的限制,经济危机一来临,日本经济就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出口商品大量滞销,商品价格锐跌,投资者失去信心,日本的股票市场也随之暴跌。
  更是让日本就受不了的是,稍后中国《贸易法案》的公布。
  第一、第二大贸易国同时出现问题,等于说日本70%的对外贸易出现问题。对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来讲,这不亚于灭顶之灾。
  美国那里,没有办法了,那是天灾;中国这里,日本当然要全力以赴,这还算是人祸的。
  对于日本大使芳泽谦吉的约见,唐绍仪早已准备就绪。我们商议后,觉得危机好,有危险才有机会,决定趁此机会,解决台湾问题。
  当天,唐绍仪根本就没有去外交部办公。推迟一天是一天,如今是日本人着急,不是我们。
  这时候,就看出私人关系在外交中的作用了。如果日置益在,他就会直接去拜访我,一般也不会被拒绝。芳泽谦吉犹豫之下,也去八角厅(内阁所在地)约见我。但被蜿蜒拒绝了。
  第二天,12月9日,芳泽见到了唐绍仪。
  唐绍仪的解释很有力,一来这是国会通过的法令,只怕不会轻易废除;二来这是大势所趋,所有的国家都会陆续采取这样的政策,中国也莫能例外……
  但这样的说法,除了火上加油以外,并不会减轻芳泽的压力。
  唐绍仪最后说,中国很愿意与日本协商解决此问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途径。
  话说到这个地步,芳泽谦吉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12月10日,日本方面传来消息,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希望访问中国,中国表示了欢迎。
  12月14日,币原喜重郎一行抵达安庆。
  PS:这一章写起来很麻烦,却不能不写,过渡一下.本章数据和资料都来自<日本海军史话>,我做了部分改动,以适应我的世界.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96章[全]
  众所周知,中日之间民间交流和经贸往来极为频繁,还在中美之上——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在官方交往上,也是如此。但真正的高层互访,却不多见。一般地说,日本访问中国的,多于中国回访的。就如同中国访问美国的,要比美国回访的多一样。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交往。
  1925年,日本裕仁出访欧美,回国时顺便访问了安庆。
  我接见到了裕仁,相谈甚欢,此后,两国高层交往日益频繁——这是官方说法。
  裕仁是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也很有学识修养的样子。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他。
  日本人与众不同,是名副其实的“半兽人”,就是这样的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并公开在报纸上宣扬“杀人比赛”。日本人似乎没有什么是非道德可言。
  这一次,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来华访问,大家都清楚其中缘故。
  日本方面报着很大的诚意,但中日贸易谈判进展却很不顺利。
  这不是由于中国不配合,唐绍仪亲自出马,一周七天,每天八小时,与币原喜重郎展开会谈。但是,谈判始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