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萄地区则是地地道道的缅北重镇了。
  然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在中国困难的时候,英国不断蚕食,侵占中国领土,反之中国自也如此。
  这样一来,中国领土扩大了六七万平方公里,与印度阿萨姆省直接接壤了。
  面对中国的威胁利诱,英国大使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不过,说是“丧权辱国”,损失的也是缅滇。对中国民众而言,中国已经扩张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早不是我与日本签订《青岛条约》赔款的时候了。大家觉得这只是个平等条约而已,不算什么。
  有的报刊公开认为,缅滇(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唐绍仪应该都收回来。“()”里的曾字是我加的。民众虽多付之为笑谈,却也以为,未尝不可。
  7月,中国要求与法国维希政府,及越南政府进行划界谈判。中国的调子很高,为了避免边境纠纷,睦邻友好,中国愿意与越南、法国,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当然也不会是什么公平的了。法国断然拒绝。
  唐绍仪口口声声说:“愿意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签订一个合理的条约”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法国不愿意与中国友好,那就是法国不识时务,那中国也不会客气的。
  于是,配合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8月7日中国在北部湾举行了“居心叵测”的演习,并在演习中使用了错误的地图,登陆了永租给越南的京族三岛,并登陆了白龙尾岛。
  错误是错误,但中国登陆了,再想让中国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中国正在两岛上修建海军基地,以控制北部湾。
  面对法国的强烈抗议和各国的压力,中国声称,该地本来就是中国领土。中越边界未定,中国又提出了各种证据,这就是边界纠纷了。随后,中国又宣布要在广西举行军事演习,法国和越南被迫同意开始划界谈判。
  这才有晚些时候,中法越三国共同举行的边境谈判。显然,国内外对法国的前景,并不看好。
  各国对中国的行为,谈不上喜欢,一个庞然大物把注意力从陆地转移到海洋,在当地有着利益的国家,自是警惕心大起。
  对美国大使马克谟的询问,唐绍仪明确指出,“中国对东南亚没有企图,但在边界等问题上,应该保证中国的合理权益。”
  这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边界总是要划的,中国要求划界,也不能说不对,只是时机的选择,就显得居心不良了。但谁都会选择有利时机,开始谈判的。
  不过,日本人以己度人,判断“中国要求划界,是寻求借口,企图在东南亚扩展势力”,也是很合理的推论。
  众所周知,边界划定是最容易发生纠纷,进而导致战争的敏感问题。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但谈判结束后,也是如释重负,松了口儿气。
  日本人野心勃勃,行动却很谨慎。柿子要挑软的捏。日本没有直接针对英国,而是先对法属印度支那动手,试探各国的反映。
  日本人是下定决心,不惜一战了。然而,军事行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往往要经过无数次的权衡。战争毕竟是最后手段,能够用谈判取得的利益,谁也不想开战。
  8月,日本人也试图与法国,就印支问题进行谈判。
  日本外长松冈向法国驻东京大使亨利提出在印度支那建立军事基地和特殊权益问题。亨利犹豫不决,松冈扬言,维希若不迅速答应下来,日本将诉诸武力。
  维希政府的处境很是困难,法国北部还被德军占领中,也没有能力单独与日本开战。其外交部长保罗·博杜安提议,拒绝日本的最后通牒,同时表示愿意同日本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博杜安还通过法国驻华盛顿大使圣…康坦伯爵,将松冈的要求告知美国政府,请求美国政府支持。随后,美国政府给予明确的答复,暂时不能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但是,国务院确也指示美驻东京大使格鲁通知松冈,美国政府对日本提出的要求感到非常不安。
  面对美国的压力,松冈表示,日本的外交备忘录不能看作是最后通牒,这意味着日本同意继续谈判。
  博杜安认为,法国必须向日本作一些让步,因为在他看来,印度支那本身没有力量抵御日本的进攻。尽管如此,他并不打算接受日本所坚持的各项要求。
  ……
  日本与法国之间的外交交涉,牵涉面很广。我就简单说描述一下。
  凡事有赞成的就有反对的。博杜安主张对日本让步,魏刚将军和殖民地事务的官员都反对这一主张,印支总督也是如此。但法国无力抵抗日本,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日法的谈判,不是取决于法国,而是由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态度决定的。
  美国正在为英国提供武器、飞机什么的,不仅拒绝了军事支援,也拒绝对法国出售武器。国务卿赫尔激烈反对给日本在印度支那的特权。但是,他除了提抗议和采取一些经济上的报复手段之外,不愿采取进一步行动。
  英国自顾不暇,正在与德国空战中,也管不得许多。
  德国袖手旁观,无意采取具体行动。
  中国更不用说,还支持泰国趁火打劫,对湄公河位于泰国一侧的岛屿主权,提出要求。
  最后,博杜安还是说服了法国内阁,作出让步。
  9月初,亨利与松冈在东京互换照会。
  法国承认日本在远东的经济和政治上地位,并同意给予日本优于其他国家在印度支那享有的经济特权。法日双方达成谅解,日本所要的军事特权,由日本军方与驻印支的法军军方,继续谈判。
  反过来,日本尊重法国在远东的权利和利益,尤其是尊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主权和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
  兵不血刃,日本就在印支获得了军事基地和经济特权,却没有让日本满足。与此相反,日本似乎更贪婪了。
  日本的政策,在这里有些混乱,是继续要挟,以谋求掌控东南亚;还是直接动用武力进攻东南亚。日本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进攻,有可能发生与美国的战争;不进攻,英国依仗着美国,靠威胁利诱,多半不会取得实效,还会暴露日本的意图。
  日本人是很独特的民族,往好了说,可以说他要强;往坏了说,就得说他便执。
  就像华盛顿限制海军条约,日本仅排在美国和英国之后,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换个国家都会觉得高兴,这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承认自己的实力了。世界第三强国,怎么也是件可以自豪一下的事。
  但日本人不行,日本人觉得,这是对它的侮辱,堂堂“大”日本帝国怎么能排在世界第三?!说日本人“不自量力”,都是在夸他了。
  小小的日本,大大的理想。日本人胸怀大志,想要“征服世界”。中国已经不现实了,但东南亚还是有机会的。日本此时全无后顾之忧,在东南亚占据压倒性优势,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中国,却也不反对日本扩张。形势一片大好,日本人便不顾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悬崖峭壁,一心一往无前了。
  扩张的具体政策未定,但增加在印支地区的驻军,总是对扩张有好处的。很快,日本便开始谋求增加驻扎在印支的军队。
  日本刚刚签署了条约,就得寸进尺,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引起了英国和美国的警觉。我们先把日本放下,说说各国的情况,以及在日本扩张上的立场。
  美国的处境很糟糕,不列颠空战的后果严重,美英对控制大西洋尚没有把握。罗斯福坚持认为,要保持克制,美国还没有作好开战的准备,如果可能的话,无论如何要避免同日本交战,美国首先要关心的是保证击败希特勒。
  而且,罗斯福还要考虑国内民众的意愿,他刚刚因发表了除非遭到攻击决不参加战争的演说而被提名第三任总统连任候选人,若引起与日本的冲突,且会危及自己的政治前途。
  国务卿赫尔的态度强硬,却不肯采取进一步措施,以阻止日本在印支的扩张,即反映了罗斯福的想法。即使日本控制了金兰湾等地,从三面对菲律宾成包围之势,美国也要克制。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的态度也逐渐强硬起来。九月,不列颠空战胜负已定,英国胜利了。美国和英国已经有余力,在东南亚做点儿什么。
  美国一向视日本为大敌。如果日本掌握东南亚,再全力向东,就会严重威胁到美国利益。美国海军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对日本的野心,心知肚明。
  美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国。因为中国不是很愿意对外出口矿石等基本原料,那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更愿意出口钢铁,出口产品到日本。不过这又不符合日本的利益了。加之历史原因,美国的废钢铁,一直是日本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当然,美国废钢铁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不小,却不是决定因素了。
  日本在美国禁运之后,立刻加大了中国废钢铁的进口量。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的钢铁大国,与美国所差无几,超过美国也是分分钟的事。根据工商部的报告显示,中国钢铁产量即使今年不能超越美国,明年也一定会超过美国了。
  日本从中国大量进口废钢铁,使中国废钢铁的价格一路上扬,但考虑到运费的因素,并不比美国贵多少。也就是说,美国的禁运影响不是很大。
  然美国在40年下半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日本贸易的制裁措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不小,令日本政府很不满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日本现在是石油输出国,不存在石油禁运问题。贸易制裁影响更多的,是日本的经济,而不是战争潜力。
  美国对此也是不满意,试图拉拢中国一同“为亚洲和平而努力”唐绍仪婉言谢绝了。中国意图在太平洋保持美日平衡,扩大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美国一目了然,心中暗恨,中美关系也就冷淡下去。
  我清楚,中国与美国合作,是极有可能压制日本,“保持亚洲和平”。但是,“保持亚洲和平”,维护的是既得利益者,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搞不好,还可能与日本交战,我自是敬谢不敏了。
  英国的情况又有不同。
  40年,英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只是打乱了美国的阵脚,对英国来说,就是生死攸关了。所以,别看英国在东南亚占据着最大的利益,日本的野心对英国威胁最大,狼狈不堪的丘吉尔却顾不得了,力所不能及也。
  但丘吉尔的态度自与受孤立主义困扰的罗斯福不同。丘吉尔强烈要求美国派舰队去新加坡,以阻止日本进行新的侵略活动。10月,丘吉尔再次邀请美国舰队访问新加坡,他的态度十分迫切,希望美国舰队“越大越好”。
  罗斯福考虑再三,还是觉得时机尚未成熟,美国需要时间,最后还是决定不接受英国的邀请。但是,按照总司令理查森海军上将的意见,美国舰队没有返回美国本土的太平洋海岸,而是停泊在珍珠港,结果落了个悲惨下场。
  至于法国维希政府的态度,我们根本不用考虑。一个傀儡政府,没有独立的武装,也就没有发言权。另一个法国政府,即流亡政府,更是无须理会,就象是一直在中国活动的朝鲜流亡政府一样,没有发言权的。
  中国政府的态度,就是各扫门前雪,一概保持中立。我反正是全副武装好了,原子弹都预备好一堆了。说“武装到牙齿”,一点儿也不夸张,谁来打我也不怕,哪儿还管他们打生打死的?各国都是一团和气,可就不符合中国利益了,那我还怎么浑水摸鱼呀!
  中国崛起后苏联的远东舰队就没了,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也在欧战失败后被瓜分一空,两国离的都比较远,不能直接干涉到这里。但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牵一发而动全身,苏联和德国谁也没有闲着。
  限于篇幅,我们下章再说。  ?
  第120章[全]
  苏联的处境十分险恶,东方是中国,西方是德国,单独与任一国作战,斯大林都有信心战而胜之。现在嚒,斯大林依然信心十足。但这信心却已不是来源于苏联的实力,而是斯大林的自身——更困难更危险的处境,斯大林也经历过,这算不了什么。
  苏联经济和工业生产要比另一个世界弱些儿,武力却要强点儿,也算有得有失了。在外有强邻的威胁下,这也是自然而然。
  斯大林提前结束了大清洗,不少将领逃过一劫。在芬兰惨败以后,苏联红军中政工人员的权力,被大大削弱,部队战斗力有所恢复。加之,苏联红军吃过机械化部队的大亏,两面受敌也不能不重视,斯大林并没有停止装甲部队的建设。苏联红军陆续更新了装备,许多新式武器正式列装,如新坦克和新飞机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