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36章东线
更新时间:201211410:30:22本章字数:6887
(绝世人的推荐票上涨得很快,对已经投票,准备投票,或者是计划投票的书友表示感谢。)
数百辆坦克以不可抵挡的气势冲进了乌索利耶夫火车站,其他数万士兵迅速占领了乌索利耶夫来不及被破坏的粮库。由于之前要满足伊尔库茨克防线一百几十万大军所需,这一带的城镇虽然不大,不过却屯积了大量的粮食,棉衣等物品。苏军败得太快,在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又被民国的轰炸机炸毁了许多,并没有运出去多少。
坦克一路轧过去,国防军3个师迅速接管了乌索利耶夫,街道上到处是霍枪实弹的士兵在巡逻。
“这边的情报工作就交给你了。一定要配合好蒋市长共同维持占领区的稳定。”此次战胜对民国来说意义重大,阎宝航在叶重的授意下,亲自乘专机抵达混乱的乌索利耶夫。
“局长放心,卑职一定会将隐藏在乱民中的苏联间谍连根拔起。”留西科夫以苏联上将军衔叛逃至民国,是苏联叛逃过来军衔最高的人,由于曾经当俄过苏联在东面的内务部部长,熟悉苏联间谍的活动方式,叛逃至民国后,带去了苏联在伊尔库茨克及西面十几个城镇的工事分布图,让国防军作战时有如神助,顺利地摧毁苏军工事,每次打击都打在了最为薄弱的地方,苏联安插在民国北湖等四个省份以及东三省的间谍机构几乎被连根拔起,留西科夫带来的情报被一一验证之后。立即被委任为西伯利亚军情处处长,专门负责对苏联进行情报渗透和反苏间谍工作。
像留西科夫这种人物,胆子很小,做什么都会留上一手,他在瑞士,花旗,汇丰等洋行都有上百万美元的存款。一旦在民国呆得不乐意,很快便会销声匿迹,隐姓埋名。不过在民国呆了一段时间后留西科夫暂时放心了下来。在苏联的时候,自己人比敌人要来得更可怕,在民国也许原来的俄国人多少受到了些歧视。种族偏见不是这么好消除的,自晚清以来,老毛子大肆攻打清朝,在东北犯下的罪行总有些人记在心里。
即使如此,加入民国国籍的白俄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许去肤色相近的美国情况会稍好一点,可不少俄国人在民国生活了十几二十年,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手里有技术有钱的大多也还过得不错,此时的民国是除了苏联之外,俄人最多的地方。大多数人还是爱热闹的。少许的偏见并不至于影响俄人的生活。
苏联最多的便是土地,国防军每占领一地之后,迅速对当地实行军事管制。
此时的乌索利耶夫残破的街道上,数千个苏联平民都被驱赶到了一处略微平坦的土地上。
“你们好,我是库塔霍夫。相信眼下的处境不用我再多说了,这里已经被民国国防军占领,苏联红军已经被击败,以后这里也不再属于苏联。这场战争是苏联主动挑起的,战败者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从今往后,你们。都将在民国的治下生活。下面,由我来宣布以后乌索利耶夫的规章制度。”
“解散集体农庄,将十五户编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面出现一人串通苏联红军的,首犯全家枪毙,全组给民国押去做苦役一年。举报一人者奖粮食百斤,每多举报一人,多奖励一百斤。超过五人者,增加一匹马。灾荒年份可以享受政府救助,每5组编成一个区,由对区贡献大的人担任区长。每人可以分得田地10亩,每年上交三成税赋。其余的可以自行支配。不得偷盗,不得非法占有他人私有财产……”
随着上面的库塔霍夫将话讲完,下面已经开始小声议论起来,那些早早投靠到了民国的俄人更是在人群在向这些苏联平民宣扬民国政策的好处。另外在听闻民国的西北大旱,长江水灾数百上千万人受灾也无人因饥饿而死后,这些经历了大饥荒,看惯了遍地饿殍的苏联平民也惊叹不矣。
后方民国的政务人员紧锣密鼓的对占领区实行新的统治,前线国防军追击的步伐也丝毫没有停滞下来。朱可夫原想撤退一段的距离之后,再行休整,因为这一场大战下来,许多部队建制都被打散了,迫切的需要重新被整编。部队只有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出现才会有巨大的战力。一盘散沙的情况下人数再多也只是添乱。
可是经验老辣的国防军指挥官丝毫不给苏军喘息的机会,往往苏军刚刚抵达一个城镇,龙鹰便会携带着大量的轰炸机接肿而至。路上许多在铁路上行进的火车也被飞机炸毁。只要是没有跟上大队的苏军不是四处逃散开,就是被后面追上来的民国国防军所吞没。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苏联东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自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相继完成之后,苏联在这里建立了数量不少的化工,机械工厂,为了加强对东面疆土的控制,苏联这些看了在加大向东面的移民力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里的人口密度迅速增加。作为叶尼塞河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处,拥有水运,铁路运输的双重便利。使得这里迅速发展为横跨叶尼塞河两岸的城镇。按朱可夫的想法,只要抵达这里,再将河面上的桥炸断,沿江设防,便可以将民国国防军阻挡在叶尼塞河以东。
对于俄国领土进行过深入了解的国防军指挥官自然了解朱可夫的意图。与此同时,一支超过460辆全部由改装过发动机的方块4和自行火炮以及3个机械化师利用杰出的机动性能。一次性调动载重军用卡车2千多辆,自外蒙古与苏联交界的边境库苏古尔湖西北侧出发,绕过苏军的主力,直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重镇。
破坏铁路并不是苏联红军的专利,大量的铁路地段,或者列车在民国空军无孔不入的轰炸下被炸毁,中间要不时地抢修铁路。列车,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朱可夫听着流水线一般传来的不利消息,只能三翻两次的发电报催促援军尽快赶上前线。彻底控制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战场上异常的贴切,民国的迂回部队规模太大。很快便暴露了行踪。只是后面生产出来的方块4发动机性能更为卓越,再加上方块4的吨位本来就比较轻,越野时速已经超过了惊人的45公里。苏军必须赶中民国迂回部队之前彻底稳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局势,保障朱可夫大军的退路不被截断。否则朱可夫的近百万残军将会全部被围歼在叶尼塞河东岸。
双方的军队在和时间赛跑。不过苏军终究还是有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便利。民国得到的铁路却是被炸得千疮百孔的。
对苏联领土有过深入了解的民国国防军再次拿出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手笔。蓝天白云之下,如同大片乌云飘来的机群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进行不间断地轰炸。大量的工厂,建筑在腾起的烟柱中化为废墟。
在机群的掩护下,超过560架大型运输机一次性空投了一个师的兵力和装备,空投的地面部队在特战队以及俄奸的接应下迅速集合投入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战事中。大型的运输机群返航,时隔不到4个小时,再次进行第二次空投。早已经得知消息的苏军战机拼死阻拦,但与龙鹰的交战让苏军飞机行根本无能为力。除了给国防军带来一定的伤亡之外,阻挡不了战事的恶化。到了下午三点多,国防军再次进行了第三次伞降。
一天之内将超过3万人的军队空投到作战地点,能做到这点的放眼整个世界。能做到的国家不超过5个,这便是国力,而能在激烈的战事中付诸实践的暂时只有民国。
朵朵白花绽放在苏联领土天空中,3万人的部队在上百万人的追逐战中并不显眼,不过此时在战局混乱之中却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民国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就如同在中亚那次一样。有如神来之笔。
三万多人的大军在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动大举进攻。苏联红军主力被国防军攻打得有如丧家之犬,后面增援的部队一时间还赶不上来。1万出头的军队在民国空降部队和轰炸机群的攻打下虽然竭力顽抗。但仍然在国防军三个空降师不计伤亡的攻打下节节溃退。不过国防军也伤亡重大。已经无力应付苏联方面援援不断开过来的大军。
空降部队炸毁了叶尼塞河上的大桥,并且拆毁了几公里的铁路之后,便匆匆往南方国防军迂回过来的部队方向撤离。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几座大桥的被炸让听到消息的朱可夫一时间如遭雷击,愣住好半晌没有回过神来。大桥被炸,眼下已经接近夏初,叶塞尼河流域积雪融化,河水开始增多,没有了大桥,在国防军疯狂的追击之下,朱可夫实在没把握将军队都带回去。
只能指望增援部队在短时间内搭建好可以让军队通行的浮桥了,否则时间上迟上一点,对于这撤离的败军都将是灭顶之灾。
苏联的援军抵达没有多久,民国国防军的迂回部队也赶到了距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不足百公里的季夫诺戈尔斯克。
在国防军的全力攻打下,朱可夫将残部带到叶尼塞河以西进行整编的时候已经只剩下37万出头。光是伊尔库茨克战役,苏军超过80万军队或死或降。损失的飞机,大炮,坦克更是不计其数。
中亚方面,国防军也相继占领阿斯塔纳。图尔盖,科克舍套等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城镇,将战线向北推到哈萨克斯坦北部与苏联交界地带。中亚苏军损失的人数稍小,也达到了47万人左右。
当最新的战果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立即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轰动。这场亚洲大战无疑已经决定了亚洲霸权的归属。苏联和民国同为两个新兴大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碰撞,苏联已经彻底落在下风。
民国的动员已经初见成效。五个师,七个师。不停地有部队被投放到战区。
苏联的溃败让日本高层大感恐慌,苏联败退到叶尼塞河以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无力威胁民国本土,即使爆发大战,也是在苏联领土上进行。经此一战。苏军已经伤及到元气,更重要的是被民国国防军打掉了胆气。
三次与民国的战争一次败得比一次惨。前两次交锋的时候感觉差别还不大,唯独这次已经能明显感受到双方兵器的差距。飞机,坦克,还有士兵装备的步枪都比不过敌人。地面火炮很强,但失去了空中的掩护,在轰炸中损失惨重,根本没有发挥出实力的机会。反倒是民国的火炮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空军的协助下有如神助。炮击的效率比起苏军要高出一截。
国防军袭卷哈萨克斯坦,若是加上此时民国控制下的中亚,以及新占领的叶尼塞河以东的东西伯利亚这片辽阔的区域。此时民国直接控制的土地已经超过了苏联,跃居世界第一。
不过苏联虽然大败,伤及了元气,但战争潜力仍然还在,苏联的工业规模。并不比民国逊色多少,叶重并不想在此时进一步刺激斯大林的神经。苏联的举国体制下所形成的恐怖战力还是让德国去消受吧。
在叶重的命令下,国防军前线追击的部队开始停止下来,中央开始紧急培训在中亚,以及叶尼塞河从政的内政官员。
民国国防军暂时息止兵戈让斯大林也松了一口气,这次惨败让他认识到和民国实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工业规模。而是武器的性能。根据前线的战报,苏联的飞机,坦克,火炮装备数量都要超过国防军。投入的兵力也更多,但却取得让人沮丧的结果,除了指挥官的水平下降得厉害外,主要是武器的差距。若是苏联的战机能与民国的龙鹰一较高下,这场战争就算因为指挥官的失误会败,也绝不至于会如此难看。
民国国防军占据了叶尼塞河东岸和哈萨克斯坦,中亚相比国防军退出军事缓冲区之前,此时已经向北推近了一千余公里。而伊尔库茨克一带也向西推进了七百公里左右。若是强行攻打,此时以国防军的后勤能力还能承受得住。不过再推进几百公里,压力会呈直线上升。
历史上德国入侵苏联不便利的交通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德军的进攻。否则在冬季来临之前,德国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进入苏联后,德国和苏联的铁路有些细微的差异,德国的火车不能直接在苏联的铁路上面跑。而且苏联的公路建设十分的滞后,使得德军不得不调用了数十万匹的骡马,苏联欧洲部分的公路建设尚且滞后,在东面的亚洲部分更加不用提了,民国遭遇的困难比起德国还要更甚几分。虽然民国能调用的马匹数倍于德国,但苏联在东面的战略纵深比起俄欧本土要广阔得多,民国的战线拉得太长了。
再多的领土消化不了也没用,当然,战事虽然停下,不过前线的国防军仍然在一刻不停地补充兵力,就地整顿,储备弹药,粮食,医药,棉衣棉被等军用物资,而那超过80万的苏军战俘,也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