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将十七岁的皇太孙其实有些尴尬,他知道怜香和江月聊得都是一些姐妹们闺中的话,自己在这坐着实在是不太对劲儿。

但是,他又舍不得走……

朱允炆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就是觉得不舍得离开。

江月被朱元璋册封为绮筝郡主已经都快两年了,朱允炆却一句话都还没和她说上,向现在这样离她这样近,还是第一次。

而且,朱允炆说不上原因,但却觉得越靠近她,越想一直这样下去。

“对了,殿下你待会儿有事儿吗?”

朱允炆回了回神,看到江月笑眯眯的盯着自己。

少年尚有些稚嫩的脸上一下子就红了,他撇开眼神,答了句:“呃,我,大概要回东宫去,还有些功课没做完。”

江月吐了口气出来,道:“啊,真没劲。还说邀请你一起去玩儿呢。看来这皇太孙当着也挺无聊的,每天还要做作业啊!”

朱允炆看着江月这个样子,突然就从心底生出一些想要敲掉下午的功课去陪她玩儿的冲动。

但他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做了,一定会被母妃训斥。

可是……

“如果……只是一会儿的话,我想应该可以的。”朱允炆咬咬牙,头一次说出这样的话。他这辈子几乎都没有违抗过母妃的意思。

“诶?”怜香颇为意外的看着朱允炆。

江月却抬起头,笑着冲他点头,道:“这就对了!我告诉你啊,姐姐我原来上学的时候天天逃课,有什么大不了的?”

江月笑的开心,朱允炆看着她,突然也不自觉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那一天之后,朱允炆开始更加留意江月的动向,偶尔在宫中碰到,江月还会向他打招呼,这让他从心底生出一种暖暖的感觉。

江月比朱允炆大很多,朱允炆知道自己未来的正妃一定不会是她,但是他却还是不能控制的对她越来越上心。

第一百八十章 东宫密议

作为皇太孙,朱允炆每日要学习的功课有很多,所以他的日程排的也很慢。而自从被皇帝朱元璋点过名之后,朱允炆对黄子澄可谓愈发的信任了起来。

每日早课后,都要留下黄子澄再请教一些问题。

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高考成绩相当好,朱元璋非常的赏识他,委以他东宫伴读的职位。这些年下来,黄子澄始终兢兢业业,朱标在世时辅佐朱标,如今朱允炆为皇太孙,又一丝不苟的为朱允炆设想规划。

所以,朱允炆对他十分的信任。

这一天的早课后,朱允炆站在东宫主殿信阳殿门口,看着外面怔怔的出神。

黄子澄见他这样,心中略略疑惑,走过去轻声问了问:“殿下,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朱允炆却好似没听见一般,依旧看着外面发呆。

“殿下?”黄子澄又试探性的叫了他一声,可朱允炆却还是没有反应。

这下黄子澄有点儿稳不住了,他提高了嗓音,又叫了声:“皇太孙殿下!”

朱允炆这才如梦初醒,他怔怔回头,看到是黄子澄站在自己身边,忙问道:“先生?先生叫我有什么事么?”

黄子澄皱了皱眉头,关切的问道:“臣见殿下一时失神,可是有什么心事?”

朱允炆低了低头,沉默不语。

黄子澄见他这副样子,心里有点儿着急。他也不是傻子,朱允炆毕竟还是个少年,心里在想什么黄子澄多少也能看出来点儿。偶尔他跟在朱允炆身边,发现每每在宫中遇到那位绮筝郡主时,这位主子都会有一瞬的失神,那样子那神态像极了情窦初开的少年。

这种现象让黄子澄不得不在心中警惕了起来,虽说江月如今荣宠正盛,又是九公主所看重的义姐,自然便与九驸马府上沾着关联,而今看着皇上的意思,九驸马未来大掌兵权的日子指日可待,透着这层关系,都让江月的身份显得十分的贵重起来,京中大大小小的皇亲贵胄们也多有向朱元璋求亲的,都想跟这位绮筝郡主联姻。

然而,其他人可以,倒是朱允炆却不可以。

先不说江月年岁比九公主还要长,朱允炆将来的正妃人选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她。单单就说江月的身份,就足够尴尬了。

皇帝的义女,九公主的义姐,燕府出身的民间女子。

这三条身份,哪一条都是阻碍朱允炆与她在一起的绝对原因。

所以,如今看到朱允炆在这愣神,让黄子澄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

“殿下?您……”黄子澄咬咬牙,说了句:“您若是信得过微臣,有什么心事都可以跟微臣讲……微臣、微臣定会为殿下解忧……”

他这话说的有点儿犹豫,但朱允炆显然不会在意。

稍稍想了想,朱允炆终于有意无意的提了句:“孤的那几位叔叔……”

黄子澄听他嘟囔了这么一句,起先是一愣,随机总算是放下了心。他原先担心的是朱允炆在想江月的事儿,如今听他想的完全是别的事情,不由得便放下了心。

“殿下是在担心……诸位爷?”

朱允炆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众位叔叔领藩在外,一个个都拥重兵,如今皇爷爷在位,他们定然是不会做什么。但若他日……他日……他们一个个在封地称以惯,若稍有异心……唉,孤可该如何?”

朱允炆的语气十分担忧,这件事始终是横亘在他心中的一道坎,无论如何也是过不去了的。

哪知黄子澄听罢,却是突然呼了口气,显得如释重负一般。

朱允炆正不懂黄子澄为何如此,他刚要发问,黄子澄却笑眯眯的先开口了。

“原来殿下是在担忧这件事,不过据微臣了解,此事却不像殿下想的这般难办。”

朱允炆诧异的问了问:“哦?先生可有想法?”

黄子澄眯着眼睛,一副淡定自信的样子,他缓缓说道:“诸所拥兵力,大多数为府兵护卫,哪里有什么战力?他们这些兵力,也就尽够自保,哪里还能有不轨之心?若真有哪位爷这般不识轻重,殿下您自京师挥军平定,他们哪里是对手?想当年汉朝七国之乱不可谓不凶险,然而亦被帝师剿灭。由此可见,藩再势大也只是一方之,而帝坐拥天下,如此比较,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是天差地别啊!”

朱允炆听他这样一说,一颗提着的心突然就放下了些许。汉朝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不可谓不强悍,但依然被景帝压制了下去。由此可见,果然正统帝位是顺应天意,而藩造反断难容于天理之中。

“先生不知,真正让孤担忧的,其实也不过就是燕叔罢了。”朱允炆此刻心中稍定,他转念一想,又道,“还有宁叔。”

燕朱棣倒是在黄子澄的意料之中,至于宁朱权,倒是让他有些不解。

“殿下此言何意?”

朱允炆也知道黄子澄不是问朱棣的事,于是他轻轻皱着眉,转身向信阳殿中的书案后走去。

“宁叔辈分高,但其实比孤还要小一岁。但是先生也该能看出,他十五岁即统领辽东藩务,这一年多来,无论是藩领政务还是辽东军事,他都一手操持,并且规整的井井有条。不仅如此,他按照皇爷爷的指示施行与朵颜三卫的互市通商,如今已大有成效,就连朵颜那位刁蛮的郡主都对他恭敬有加,皇爷爷每每提起也是大为赞赏。”

朱允炆担忧的说着,“皇爷爷一向喜爱宁叔的聪慧,对他疼爱至极。”

黄子澄静静听着朱允炆的话,也略略能够体会朱允炆的担心。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便册立为储君,面前站着的都是些能征善战且经验丰富的叔叔,让他怎能不天天提心吊胆?

“殿下的担忧微臣明白,不过宁殿下嘛,手段十分柔和,倒是没有燕那般的强势。而且,想如今辽东诸事顺遂,一切太平,倒还是九驸马的功劳,宁殿下也不过就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黄子澄这般说着,其实是为了开解朱允炆,他却不知朱允炆这孩子十分早熟,心思太过深沉。

朱允炆一听黄子澄这话,心里却丝毫没有松懈的感觉。

其实黄子澄这番话他也十分清楚,若无当初九驸马在辽东镇守那两年的时光,单凭朱权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怎么可能震慑的住?

九驸马叶羽,朱允炆想着这个人,他总是一袭白衫举止潇洒,对人对物总是浅笑包容,举手投足间尽是儒雅。但朱允炆也知道,那是个扔在战场上就很可怕的人,他奇兵绝谋、诡战制胜,往往出其不意,虽看上去清瘦,但内里却是个十足的厉害角色。

而且……他出身燕府。

这才是朱允炆真正在意的事情。

其实叶羽成为驸马这些年来,被朱元璋屡屡提拔,屡屡委以重任,朝中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忘了,他并非是朱元璋亲手培植起来的。

朝臣们只记得叶羽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女婿,最信任的朝廷新贵,但已经渐渐忽略,他其实是燕的心腹。

朝臣们忘了,朱允炆却从不敢忘,也一刻都不能忘。

朱元璋曾跟朱允炆表达过对叶羽的放心,“你放心,只要有你九姑姑在,叶羽便会为了大明的江山肝脑涂地。”

朱允炆明白朱元璋说的是事实,叶羽绝对会为了九姑姑做任何事。

但是,朱元璋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九姑姑注定会得到平安富贵,无论谁当皇帝。

对于怜香来说,朱棣当皇帝或者朱允炆当皇帝都无所谓,所以怜香并不能成为叶羽绝对忠心自己的筹码。

反而是朱棣,他与叶羽更加亲近,与怜香也更加亲厚!

朱允炆危险的眯了眯眼睛,但他现在也不想再多谈这件事,于是只说:“自我入主东宫以来,先生便与我最为亲厚,我也不瞒先生……对于燕叔……我觉得他绝不会就这样沉寂着……”

黄子澄明白朱允炆的意思,他连忙正了正衣襟,对朱允炆恭敬的表示道:“殿下放心,微臣绝对誓死效忠殿下!”

朱允炆点点头,对于黄子澄,他自然是十分信任的。

朱允炆此时仔细分析着自己的势力,东宫一脉自不必说,方孝孺还未到启用之时。军中自有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相助,至于长兴侯耿炳文,似乎有点儿老了。朱允炆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屠刀挥舞下偏偏留下了耿炳文,但他也不愿多想,朱元璋既然留着他,那恩养在朝中也没什么。

而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允炆倒也是不担心。毕竟锦衣卫的宗旨就是绝对忠君,到时候自己登基之后,蒋瓛自然会效忠于自己。

“黄先生,你觉得先发制人是不是总比落了下风更加高明?”

黄子澄怔了怔,一下子就明白朱允炆的意思。他拱手行礼,正色道:“殿下所言甚是,既然有心,自当运筹帷幄。”

“既如此,待那一日到来,便请先生为孤分忧吧。”

“微臣谨记!”

第一百八十一章 塞上行

洪武二十七年初,朱元璋收到了来自辽东的奏章,主笔人是宁朱权。

原本朱元璋还在诧异,朱权因何事自藩国上奏,待他看过之后,竟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当众大大赞扬了朱权,并赐下金银以示恩赏。

朱权在奏章中提出修改茶制,他认为自古传下来的制茶方式不妥,将茶叶制成茶饼成本高、耗时长,浪费人力物力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所以,他特意上奏朱元璋,希望可以将制茶方式由之前的茶饼式改为散茶式,茶叶采下后只需要经过方便的加工便可以投入市场中,无需再像之前那般繁琐。

朱元璋看到朱权奏折中的建议后,龙颜大悦,在早朝时极力夸赞。

许多朝臣们都附和着皇帝的话,皇帝高兴他们也跟着高兴。

但是,黄子澄却突然站出来问了句:“陛下,臣有些不解,宁殿下身处北境边疆,如何对南方制茶制度如此清楚?”

黄子澄此话一出,奉天殿内一下子就安静了。

其实黄子澄这句话倒也算是问出了很多朝臣的心中疑惑,但他们都碍于朱元璋此时的心情而不敢过多言语罢了。

朱元璋面色稍稍露出不快的神色,看得出来,他并不想理会这个问题,黄子澄却依然一副坦然的样子站在殿中。

站在武将第二位的叶羽眯了眯眼睛,他实在忍不住想要打个哈欠,但此时正值早朝,怎么也不能那么不雅。

斜了一眼笔直站在殿中的黄子澄,叶羽心中叹息,这帮文人真是够了,没事儿较这个真儿干嘛,也忒不知深浅。

由于叶羽在后世书中对黄子澄其人有一些了解,他虽然如今记忆消减,但好歹也还存留一些印象,于是对这帮建文帝时期的重臣十分看不上眼,觉得书生误国当真不错。

所以今日黄子澄居然在早朝问出这么没水平的问题,叶羽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反正他一向鄙视建文重臣们的智商水平。

叶羽自洪武二十三年成为驸马后一直跟随在朱元璋身边,对自己这位岳父也算是了解,此时见朱元璋脸色阴郁,心中略略叹息。

“黄大人这话问的,莫不是昨晚公事繁忙,导致现在还未彻底醒转?”

黄子澄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