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城山道茶-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城山这座秦汉时皇帝所定祭祀山川的圣地,为道教的创立奠定了悠久的仙源。中国道教发祥于此,渊源自有,它的教义和精髓体现在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之中,幽幽青城遍布着道教的踪迹。青城山是天师道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那里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的道教文物,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其中包括道教和佛教的文化遗产,尤以道教文化最富有代表性。天师洞(古为常道观)正殿左侧有古银杏树,高六七丈,粗五人围,老干盘空,传为张天师所植。唐开元十一年在天师洞有三皇中的神农造像,《神农本草》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天师洞现存有不少名人为青城山书写的联对,很富于哲理:“山居深处无尘俗,境过幽时到客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师洞三皇殿还有副茶联对:“既登福地仙宫,且放下从前俗虑;尽有花笺茗碗,试拓开到此诗情。”此联意境深邃,极写踏入仙地,遁世绝俗,幽隐山林,抛弃一切俗念,从茶中体悟到大自然的道理,吟咏起来,可获得一种淡然无极的美感。青城山留下的大量的文化遗产,不但反映了道家的思想文化,也反映了道家的饮食习俗,无不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  青城山自古有被称为“神仙都会”、“天师祖庭”、“天下第五名山”、“昆仑下都”的美誉。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历来都是羽人道士隐逸修炼的地方。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高道大隐、仙道方士深居其间,修身养性,体真悟道,深研教理。从东汉顺帝道教入青城山,至今1800多年的历史中,古今道教杰出人物,许多在此扬名。仅青城山道教界在清代以前见于记载的高道,即达五十人之多。青城山作为道教发祥地,传道至今,高道辈出。文中所列羽人道士都是高道中人,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道教文化的传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天师道第一代宗师张陵  张陵,公元34年~156年,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七岁始研学老子《道德经》,成年后漫游名山古迹,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公元59年任江州(今重庆市)令,公元62年辞官去洛阳北部邙山隐居修道,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入蜀,“闻蜀民朴素可敬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后来到青城山赤诚崖舍,结茅传道,将黄老的经义论典同西蜀的原始宗教结合,创立了天师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陵在青城山教区传道十一年之久,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登仙,享年122岁。天师洞现存有隋代石刻天师像。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一代道门先贤范长生(图)

  范贤名长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四川涪陵丹兴人,蜀汉初年率众千余户迁居青城山。晋时为天师道首领,长生善天文,深研易理,有术教,民奉之如神。公元303年,为反抗益州刺史罗尚对李流、李雄流民集团的镇压,范贤慨然资助粮草,辅佐李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称帝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加封天地太师、西山侯,百姓称之为山中宰相。  范长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蜀汉时“先帝征之不起”,被封为逍遥公,得长生久视之术,刘禅易其宅为长生观。青城山以范长生为首的天师道,成为“成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得到各族人民的崇奉。经过系师张鲁(张陵之孙)和范贤先后数十年的经营,天师道奠定了牢固的根基。自晋以来,青城山因范长生而更为显赫。从此,道观林立,其中的长生宫为专祠,且以其名为宫名,为晋代范贤修真之地,长生得道之所。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道教著名学者杜光庭(图)

  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浙江人氏,从少学习儒学,后入天台山学道,为上清派著名道士。在他的清修中,曾游学各地久居长安。他博学多才,晓通经书,融前人知识贯通为己所用,名声远播道里道外。唐僖宗仰慕他的才名,召入宫中,赐他紫袍玉带,成为麟德殿文章应制。公元881年,他随僖宗入蜀,赐号“广成先生”。僖宗返京,杜光庭见唐王朝日渐衰败,观蜀山多峻奇,遂辞官留蜀隐居青城山白云溪,并以青城山为中心重振道教。对此,唐张令向《寄杜光庭》诗赞曰:“试向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做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清昼眠。”杜光庭修灵宝道场,潜心研究道学和道乐,总结出道教斋醮法事中所使用的音乐,他又是一位著名的道教音乐家。  杜光庭居青城山近五十年,一生著述颇丰。他不仅对道教教义有研究,还通晓《易》理,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精辟地分析了老子学说中“理、导、通”三者的关系,阐明了“通生万法,变通无壅”的大易之道,他本人曾对道教科仪及其音乐进行过规范整理,他在《蜀王青城山所祈雨醮词》中说:“天师演教,有章奏之品,有祈醮之科。”他还对修道方术等方面也做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继老子道德经的六十余家注解诠释进行了比较考察,概而分为“五道”、“五宗”,对“重玄之道”尤为推崇。他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  他还著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教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数十种著作,在道教中影响非常之大,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不愧为道教著名学者、一代宗师。他的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人称“扶宗主教,海内一人而已”。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一代道门画手张素卿(图)

  青城山的独特景观和宗教魅力,让登临者和画家们接踵而至。唐五代时期,因唐朝对道教的推崇,使道教进入了一个全盛期。这时期,由于来青城山作画的道人张素卿所绘的道门神像,被当时的学者称他为“一代画手”。道教画以“恶以戒世,善于示后”为主题,让生动逼真的神像画逐步形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宗教画的一大门类。  张素卿,四川简州人,生活在唐武宗、僖宗、昭宗年间(公元884~927年),他出身卑微,少孤而贫困,但却对绘画有着执著的爱好。他在节席使夏侯孜家做差役时,有机会见识了许多隋唐名画。张素卿经过刻苦学习,绘画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厌倦喧扰红尘,进入了清静无为的道家之门。  僖宗年间,张素卿居青城山,青城山的绮丽和幽深又进一步拓展了他的视野和胸襟,成就了一代画师。  张素卿善画道门神像,曾在青城山丈人观绘有《老子过流沙图》、《二十四化真》、《八仙朝真图》、《五岳四渎》、《十二溪女》。所绘道门尊像、天帝星宫,构图奇古,屡有创新,而且惟妙惟肖;所绘树木诸神及岳渎曹史,其像诡怪而逼真,让观画人都会感到恐惧。道教一代宗师杜光庭在《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碑》中,盛赞张素卿的道画:“复命赐紫大德张素卿,图九江五岳之主,十山四渎之神,妙极丹青,弥加焕丽。”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碧洞真人陈清觉(图)

  青城丹台碧洞宗陈清觉,湖北武昌人,字寒松,号烟霞子,少年习儒学。明末世道多乱,陈清觉在武当山太子坡拜龙门派道士詹太林为师,出家修道。据青城山道家大师彭鹤年、傅圆天言传:陈清觉还曾与幼时的康熙帝同在北京白云观受过戒。    

  清康熙八年,陈清觉与师弟陈清湖来到青城山,住天师洞主持庙务。他招集道众,修桥铺路,重建常道观;重兴法事,重振玄坛。他除了让青城山各道观用全真道科仪音乐外,还派人学习北京白云观的戒律仪制和经韵音乐。经过陈清觉的努力,使青城山破败的局面焕然一新。四川察使赵良璧遇陈清觉于青羊宫,见他谈吐不凡,有出世之姿,非平常人也,十分尊敬他,特建二仙庵,迎陈清觉住持。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因赵良璧奏闻,陈清觉奉诏进京。康熙帝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还亲笔书写了“丹台碧洞”的匾额(现存天师洞三清大殿),并赐有象牙朝笏(现存都江堰市文物局)。陈清觉借机献上道家青城茶。康熙品后,备受赞赏,认为青城茶其汤如玉,其味悠长,便下令地方官,岁供青城茶,御定为贡茶。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古琴大师张孔山(图)

  张孔山,清代青城道士,著名古琴大师。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后寓居二王庙,自号半髯道人,祖籍浙江。  张孔山在悟道的同时,潜心研究古蜀琴艺术。他曾上溯岷江,登达源头的弓杠岭,听山水轻咽;登临青城山,望云海汹涌。最终他将山水林泉,谱入琴曲,创作出了古琴曲《流水》,成功地攀上了古蜀琴艺术的顶峰。此曲创用了“大打圆”及大量“滚沸”与隐伏复调,由于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滚”、“沸”指法,以及流水的各种形态,故又称《七十二滚沸流水》。  《流水》中运用的“七十二滚沸”的技巧,在乐曲的弹奏中可得到全面的展现。悠扬的古琴声有如巍巍高山、荡荡流水,动人心魂。此曲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被录入镀金唱片,选为全球优秀乐曲之一,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携入太空,在茫茫宇宙中寻觅人类的知音,让宇宙倾听到人类心灵与自然的美妙对话。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殊荣,也是青城山道教文化培育出的一颗粲然明珠。    

  张孔山一生作品很多,由他传谱的琴曲还有《高山》、《化蝶》、《孔子读易》、《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潇湘夜雨》和《渔樵问答》等,皆渗透着道家的旨趣。他在成都与唐彝铭共同搜集古琴秘谱,合编为《天闻阁琴谱》共一百四十余曲,为明代以来琴曲刊本收曲最多者。古琴大师张孔山为收集古琴资料,整理创编增强古曲的表现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人为张孔山修建的纪念馆就建在二王庙后山门入口处。  青城山道人会古琴者不乏其人。青城山今存的诗碑就有清人黄云鹄《光绪六年谷雨长生观晓起听仰之道人弹琴》的诗云:“山深晓宜睡,入帘花气香。起来面层嶂,万汇熙朝阳。道士弹高山,使我百虑忘。范贤傥可即,千秋共徜徉。”青城山长生宫道士龚仰之以古琴知名。青城山现存古琴两张,1990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的中外琴家曾来山瞻仰。首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期间,青城山道人弹奏的古琴曲《流水》,悠扬声声,响彻在青城山道教文化节的会场内外。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著名道士学者彭椿仙(图)

  彭椿仙(1883年~1942年),法名至国,贵州省毕节县人,青年时曾入云南讲武堂求学。他见清廷腐败,萌学道之意,遂来青城山拜常道观道士程明星为师。观主何元清见其朴厚,故拒而折之,以考验其志。彭椿仙再三恳求,入观后又勤奋过人,道众识为人才,被公推为住持。清末,四川劝业道周孝怀提倡蚕桑,彭椿仙恳请其特设方外班,前去就读,毕业后回青城山推广蚕桑,成绩斐然。1919年他曾受到当时的四川省长杨庶堪表扬,颁发了“道在养生”提额,以资鼓励。  20世纪初叶,军阀们在防区内巧取豪夺,侵吞庙产。彭椿仙亲赴成都告状,触怒军阀被拘捕,后避地外乡,出省游历,遍涉五岳。他念及青城山庙观颓败,毅然回山,振兴庙务。自1919年从斋堂的建设开始,到1939年建成常道观全部殿堂,直至1941年采料重修玉皇楼(即今黄帝殿),彭椿仙费尽心血,因积劳成疾,后由易心莹接替完成建筑工程。  彭椿仙兴利革弊,建沿路茅亭,培植风景,广接十方人才,重视诗文刻石,对道教文物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道教学术研究者易心莹(图)

  中国道教协会前副会长易心莹,少时在家读私塾,受其老师影响,立下学道的念头。他1913年独自来青城山观里做杂活,最初担任司炉烧水,为游人当向导等。后来,易心莹拜常道观道士魏至龄(松遐)为师,法名理轮,正式皈依道教,后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住持彭椿仙为培养道徒文化,将他送往本山朝阳庵吴君可门下学《五经》,通读《云笈七签》。  1926年,著名学者颜楷来青城山,见易心莹勤学好问,将他收入成都崇德书院深造,攻读儒家经史。易心莹学成回山,担任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