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真赢家-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肩上的手也很是可靠。

甄应嘉不由得又加了加手上的力气,然后看见两个女儿也往他身边坐了坐,就是两个女儿年纪稍长,倒是没哭出声来,只是拿帕子抹了抹眼泪。

甄应嘉笑了一声,将宝玉抱了起来坐在自己腿上,道:“你看你两个姐姐,要笑话你了。”

甄宝玉对于自己这种小孩子的行为有点羞涩,将头狠狠埋在父亲怀里不肯抬起来,声音闷闷道:“我看不见,她们没笑话我。”说着,还用头在甄应嘉怀里一阵乱蹭。

甄应嘉在他背上稍稍用了点力气拍着,扭头跟坐在身边的女儿们道:“父亲这些日子……没顾上你们。”

这话听起来很是有几分道歉的意思,听在二女儿芷兰耳朵里让她不免有些着慌,母亲死了之后,父亲跟以前……可真是大不一样了。

“父亲……”芷兰想说点什么,不过连着十几天没好好休息,脑子已经不怎么动了,于是只动了动嘴皮子,没怎么说出话来。

甄宝玉埋在甄应嘉怀里又抽了几声便止住了哭泣,不过被父亲抱着很是暖和,又很是舒服,还特别安心,就这么一小会,他便困了,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父亲,”他将头从甄应嘉怀里抬了起来,“晚上我能跟你一起睡吗?”

第4章

“怎么不能?”甄应嘉笑着反问了一句,抬眼看站在一边的雅茹,示意她去准备东西。

只是雅茹脸上有点为难,道:“老太太她,”说出来这四个字她急忙打住,又劝道:“老爷您自己也是劳累许久,跟少爷睡怕是两个人都睡不好了。”

甄宝玉撅起嘴来,一脸不高兴。

甄应嘉也冷了脸,一双明目似利箭一般看着雅茹。虽然是打着为他好的旗号,不过甄应嘉这辈子是不打算让别人替他做主了。

雅茹心里一慌,将那句“也是为了老爷好”咽了下去,道:“我这便差人去安排。”

甄应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表情稍稍缓和。

虽然原主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孩子们对他的感情也是恭敬有余,亲密不足,不过既然亲妈死了,只剩下他们几个相依为命,多亲近亲近也不为过。

况且又不是没地方。

虽说原主自打原配死了之后就不去主屋了,生怕触景伤情,而是搬到了书房,可是这地方虽说是书房,其实也是个两进的院子,面宽七间,左右还有厢房,院子里还有假山和池塘。

这地方别说留儿子住了,再来上几十口人也住得下的。

虽说得偿所愿,不过甄宝玉抓着这难得的亲情紧紧不放,生怕一个眨眼,父亲又变回那个不苟言笑的人了。

所以他还是坐在甄应嘉怀里,拉着父亲衣襟,偷偷看着两个姐姐,似乎在问这是不是真的。

只是父亲的手臂一直在他背后拍着,拍得他心里的感情都要满溢了出来。

不多时,雅茹交代完下人准备少爷睡觉用的东西,又蹑手蹑脚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两盏宫灯,她道:“这是下边新上来的琉璃灯,我挑了两个颜色素净的,轻轻巧巧的,一会两位姑娘回去也好照亮。”

甄应嘉微微点了点头,对雅茹这番补救还算满意。

天色已经全黑了,劳累的一天的甄家三个儿女都已经很是疲惫了,甄宝玉更是坐在甄应嘉怀里不住的打哈欠,歪歪靠在父亲身上,连头都直不起来了。

芷兰跟芷琦两个站起身来,看了看桌上已经点好的宫灯,小声还有点犹豫道:“父亲,我们两个这就回去了。”

家里地方虽然挺大,不过两个女儿都还没过十岁,还是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甄应嘉点了点头,道:“路上小心,别走太快。”

两人点头,微微屈身行了个礼,一人手里拿着一盏灯,转身往门口走了。

只是前面的丫鬟刚掀开门帘,走在后头的小女儿芷琦便回头了。

“我也要住在这儿!”她两步又走了回来,飞快的将灯吹熄了,故作镇定,但是眼神里又夹杂了些讨好的意味,看了甄应嘉一眼。

芷兰愣在门口,下意识也往父亲那里看去。

甄应嘉想了一想,跟儿子能同床共枕,女儿年纪虽然不大,不过这个时代还是有点过了,于是他微微点头,吩咐雅茹道:“宝玉跟我住,芷兰跟芷琦住在西侧间。”

芷兰嘴角微微上翘,只是心里还记得嬷嬷教的大家闺秀的行事作风,很是镇定提着灯也回来了,直到又坐回甄应嘉身边,才轻轻呼出一口气。

甄应嘉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酸之余不免又有点欣喜和轻松。

心酸是因为怜悯这些才死了亲妈的孩子,而且严格来说,他们的亲爹也不见了。

至于欣喜和轻松,对于甄应嘉来说,夫人不是必需品,可是孩子,他想了几十年了。

现在一下来了三个,还是如此的软萌,又依赖父亲,虽然还有一个在京城里,不过对他来说,接回自己身边应该也不是太过困难的事情。

甄应嘉笑了笑,道:“都睡这里。”

说完,他吩咐雅茹道:“差人去给老太太说一声,免得她担心。”

这次雅茹再没有反驳了。

专门等到雅茹出去,他抱起宝玉,虽然原主留下这个身子体力着实一般,不过他才睡了一个下午,力气回来不少,而且因为守灵这十几天,宝玉也轻了不少,所以还算是显示了一个父亲的可靠和沉稳,将他安安稳稳的抱到了卧室。

看着几个孩子亮晶晶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敬,甄应嘉道:“再重父亲可就抱不动了。”

甄宝玉坐在床上得意洋洋的看着两个姐姐,道:“你们都比我重!”

与此同时,甄应嘉脑海里又浮现几行小字。

甄宝玉关注了您。

甄芷兰关注了您。

甄芷琦关注了您。

甄宝玉给您点赞。

……

舒舒服服睡了一夜,精神又好了许多,甄宝玉带着几个孩子往甄母屋里请安去了。

甄家原本就是钟鼎之家,皇帝出巡又曾三次住在他家里,整个院子在江南也是上等的,已经到了他说老二,没人改称王的地位。

一路上欣赏了不少美景,听着儿子还有女儿稚嫩的声音,还有很是奇思妙想的话语,甄应嘉轻松了许多。

虽然原主夫人才死,这两三个月不好有什么大动作,不过所谓润物细无声,他一路走来不过点头,或者几句询问,便又收获了粉丝四名。

到了甄母院子,请完安又一起用了早饭,几个孩子被带走,甄母留了甄应嘉说话。

“看着你有了精神,母亲也放心了。”甄母欣慰道,说完又转到几个孩子身上,“只是他们几个才死了娘……”这句话说到一半甄母便后悔了,略停了停又去看儿子的脸色。

看见甄应嘉虽然脸色稍微黯淡了一些,但是却没前些日子那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甄母才继续说下去,“虽说功课不能落下,不过却是不好请先生来家里了,这一年需得安安静静在家里待着,省得别人笑话。”

甄应嘉答应一声,甄母继续道:“宝玉跟着你识字,两个孙女儿在我这儿学针线,怎么也得过了这一年才行。不如先将先生辞退了?”

说完这句,甄母不做声了,看着甄应嘉。

甄应嘉自然也没什么可反对的,他自然也明白甄母的意思,虽然家里那个先生是进士出身,不过进士这东西在北方是稀缺物品,在江南就很是常见的了。

更别说原主的夫人是青松书院的人,原本就是打算让宝玉七岁之后去青松书院读书的,那地方的讲师虽然没有进士,不过每三年的殿试上,头三甲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出自青松书院。

“就依母亲所说。”

看见儿子同意,甄母也放下心来,又道:“我让账房将这些日子亲自上门吊唁的人整理了出来,回头你得了空,得亲笔写信去感谢……”

这些事儿原主光顾着悼念亡妻了,一点没想到,只有甄母虽然伤心,但是还不至于乱了手脚,基本上从李氏弥留之际到现在,家里的事情都是她在操心,才不至于乱了手脚。

甄应嘉正想着,突然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念头。

甄家请的先生,似乎姓贾来着。

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贾雨村,就是那个受了甄士隐的资助,考中进士做了知府,后来被罢官,因为林如海和贾政的举荐又起复,最后在应天府做了知府的贾雨村。

甄应嘉突然想起来似乎贾雨村从甄家出来之后就去了林家教林黛玉了。

表面上看,不过是换先生而已,而且这先生还曾中了进士,不管是教甄家的五岁小童,还是教林家从小充作男儿教养的姑娘,教这些孩子都是大材小用了。

要知道不仅仅是学生挑先生,先生也可以挑学生的。

这个时代的学子,就算出来教书,首先一条,肯教女孩子的怕是不足一成,以状元之资,肯来教小儿启蒙的,原主活到这么大,也就只见过贾雨村一人了。

再加上贾雨村最后从林如海手里拿到了举荐信……他这书教的可不单纯。

甄应嘉摇了摇头,回想起原主跟贾雨村的交往。在他眼里怎么都好的小儿子,在贾雨村嘴里是顽劣,原来是应在这儿了。

原主不是科举出身,又深受皇宠,对于这些科举出身的士子们内心还是有一点嫉妒的,面对他们的时候甚至还有些自卑,于是表现在脸上,就是若有似无的敌意了。

不像林如海,他可是实打实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又曾金榜题名,被当今圣上亲自点名为探花郎,贾雨村跟他自然是更有共同话题了。

贾雨村啊贾雨村,甄应嘉叹息了一声,若是他好好的去林家教书,横竖不关他的事。不过若是他敢去外面败坏他儿子的名声,那可就由不得他了。

甄应嘉正想着,突然发现甄母如同背景音乐一般的声音消失了,抬眼望去,只见甄母正看他。

目光里满是心疼和怜惜。

她这是误会了?

果然,甄母小声试探道:“你忙了这些日子,精神怕是不好,先回去休息,辞退先生的事情交给母亲去办,写信的事情也不着急,横竖才过了二七,都是平常里交好的人家,不会觉得你失利的。”

原本甄应嘉还想借着辞退先生的契机跟贾雨村见个面,不过就是方才,他想到了一条很好的路。

科举!

这个年代识字的人都不足一成,更别提身上有功名的人了。

甚至还有一条:以身上有功名之人的儿女为奴为婢,是要杖责三十的。

若是他中了状元,那怕只是中了举人,太子也不得不把女儿还回来了。

想到这一点,甄应嘉暂时顾不上别的事情,打算先去书房好好合计合计,他究竟能不能考上状元。

没错,要玩就玩个大的。

虽然心里有些急切,不过甄应嘉还是不慌不忙站起身来,道:“我先回去了。”

甄母点点头,甄应嘉刚走出去两步,便见二门上的婆子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老爷,老太太,不好了!”

“慌慌张张的做什么!”甄母立即训斥了一声。

那婆子吞了吞口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巡盐御史林家来人报丧了……林大人才三岁的儿子于昨夜过世了!”

第5章

母子两个同时一愣,甄母慌忙间站起身来,“这是怎么搞的,过年的时候林夫人还带他来给我拜年,好好的一个孩子,都养到三岁了,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甄应嘉叹了一声,道:“吩咐管家准备东西,我们家里也有丧事,却是不能亲自去了。”

“省得冲撞了。”甄母补充一句,不知道想起什么,小声又补充道:“小心避着宝玉,别吓着孩子!”

甄应嘉下意识接道:“还有芷兰和芷琦,也别叫她们知道了。”

“对对对。”甄母迭声道:“都得瞒着。哎……前些日子他们还说要去林家玩呢。”

这些事情甄应嘉不过嘱咐一句,让下人们知道好好办就是了,至于该送些什么东西,都有旧例,也不用他操心,况且还有母亲看着,他便放心去了书房,仔细思考他的科举大业了。

要说科举这一条路,原主肯定也是想过的,甚至甄母也动过这个念头。

单单从娶了李氏这一条就能看出来。

甄家在金陵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别说江南一带了,就是京里的功勋人家也动过将女儿嫁进甄家的念头。

至于最后娶了李氏,她身上首当其冲的优点,就是她家里是读书人。

还是非常牛逼的读书人。

李氏的祖父现在是青松书院的山长,至于青松书院的地位……

这么说吧,三年一次的科考,三甲一共录取大约三百人左右,其中大约有一半都是来自于江南一带,而这来自江南的约一百五十人,又有大约一半出自青松书院。

三年一次的科举,三百名进士里有七十名出自青松书院。

青松书院就是金牌补习班。

或者说是个录取率高到不行,以至于周围的学区房价格飙升到十万一平米的牛逼学校。

当然这么牛逼的学校不是那么好进去的,何况甄应嘉现在换了个灵魂,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