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真赢家-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应嘉不免又抬头看了一眼,只是不知道怎么,这一眼就跟康和对上了。

要说两人这些日子见面虽然不多不少,但是都在宫里,前前后后围的都是人,别说互诉衷肠,就是言语里头都是正经到不能再正经了。除了天气午饭这等话题,似乎再没说别的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两人心里的那一点情愫也没减多少,反而因为求而不得越发的火热了。

就像现在,甄应嘉对上康和的视线,在他眼里只看见了一团火。甄应嘉急忙将眼神别开,心里不免生了点别样的感觉。

甄应嘉将头低下,心思转到屋里这几个人身上。

户部尚书在这儿,说明这事儿跟钱粮有关,至于工部尚书……管的是营造工程,还跟江南有关。

剩下两个一个内库总管,一个江南来的也都是皇帝的人。

皇帝在江南有什么?行宫!

正想着,皇帝开口了,脸上很是阴沉,“正好你来了,你再说一遍。”

虽然皇帝这句话里头一个名字都没有,不过在场的人无一不是人精,谁都明白皇帝说什么。

第一个“你”是甄应嘉,第二个“你”就是江南来的那人了。

“是。”江南来人冲皇帝一躬身,转身过来。

这人甄应嘉见过,正是当日接替他行宫总管一职之人的副手。看来真是行宫出事了!

“……前些日子夏汛,又下了几场大雨……”

那人又重复了一遍,甄应嘉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怕是为了重修堤防而来,至于内库总管……这是要重修行宫的。

皇帝的行宫选的地方虽然靠近河边,不过地势稍高,而且这一段的大堤修得又高又坚固,而且年年户部都拨钱粮加固。

原本不是遇上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怎么都不会淹上行宫,只是今年这大堤被人动了手脚。

谁会动皇帝行宫门口的这一段大堤?本来损坏大堤就是死罪了,又是这么关键的一段,只听那人又道:“总兵和知府专门派了人管这事儿,只是眼下还是汛期,人手难免不足,进度稍稍慢了些。”

皇帝冷哼了一声,道:“不过一处行宫,自然是百姓重要。等汛期过了——”说完又狠狠一拍案台,“查!给朕好好查!敢破坏大堤,诛九族!”

几人急忙称是,又道“陛下息怒。”

皇帝胸口起伏几下,又道:“朕决定今年大修堤防!”

户部和工部两位尚书一躬身,“臣等这便回去拟个章程出来。”

皇帝点头嗯了一声,道:“你们下去吧,这里没你们什么事儿了。”

两位尚书离开,皇帝看了甄应嘉一眼,“朕打算派你去江南一趟。”

“臣遵旨!”甄应嘉上前,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行宫出了问题,他绝对是不二人选,只是康和也在,难道……皇帝也想派他同去?

甄应嘉不免看了康和一眼,康和倒是装得正正经经,只是眼神里还是难掩的火热。

“你监管行宫多年,一直没出什么乱子……”皇帝的语气里夹杂着隐隐约约的怒气,“这才不过一年——”

正说着,方才带甄应嘉进来那位高公公,又猫着腰低着头小步进来,道:“陛下,几位皇子进来了。”

皇帝冷笑一声,“宣!”

只见一行六位皇子鱼贯而入,除了义忠亲王,皇帝剩下的六个儿子全来了,甚至连才十一岁的七皇子也在。

甄应嘉不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只听见皇帝又道:“行宫要重修,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皇帝顿了顿,“只是朕年岁已高,有生之年怕是再去不了江南了……便想问问你们,这行宫该怎么修才好?”

皇帝说完,甄应嘉看见这一排皇子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

甄应嘉也是一样!

通向皇位之路上头的第一个考验,这便开始了!

甄应嘉下意识看了康业一眼,只见他还算平静的表情下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能被留在这里,就算皇帝原本只是想用他试一试这些皇子,但是如果回答的好……甄应嘉心头一热,又去看在场的几位皇子。

甄应嘉能想明白这是皇帝的考验,这些皇子也都不笨,自然也一清二楚,眼神里的火热怎么都挡不住,原本被皇帝训斥过的四皇子甚至都控制不住自己脸上的狂喜了。

不过却没人开口说话,一时间大殿里寂静无比。

第60章

皇帝脸上闪过一丝嘲讽,甚至连语气里也有不少,“平日里一个个的高谈阔论,在朝臣面前不少的真知灼见,怎么在朕面前就哑了声呢?”

甄应嘉听的分明,高谈阔论和真知灼见这两个词说的很是刺耳。

不过就算知道这是个圈套,这些皇子们也都不得不跳了。横竖大家一起,有了垫背的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当下几个皇子半低着头交换了视线,按照长幼顺序,年长的二皇子先开口了。

“父皇的行宫被水淹了,自然是要修的,只是江南水患未除,大堤也要修补,不如等到来年春天再重修行宫。”

二皇子说的不怎么出彩,不过也没犯什么错误,配合他一直以来的莽汉形象,很是能让人放松警惕,看出来他想走的是中庸之道。

不过甄应嘉觉得上回他中探花这事儿,已经让二皇子暴露了不少,甄应嘉小心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点点头嗯了一声,什么意见都没发表。

二皇子退后一步又回到队伍里,三皇子上前,“儿臣觉得也是要修行宫,而且还要大修!”

他说的很是斩钉截铁,皇帝来了兴致,连身子都微微直起了几分,问道:“怎么个大修?”

甄应嘉心里暗叹一声,三皇子这是对皇帝的心里揣摩得很是入微,别说是皇帝了,是个人就希望自己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全天下有能力达成这个目标的只有皇帝了。

“父皇登基多年,天下太平,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父皇的功劳。”

果然皇帝笑了笑。

“可是父皇的行宫却还是几十年前修的,依儿臣看,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先派工部善营造的大臣去量了地方,花了图纸,等到大堤修整完毕,明天开春再去好好的修整一番。”

皇帝听了很是若有所思,三皇子得意一笑,紧跟在他后头一个说的四皇子脸色立即暗沉了下来。

不过甄应嘉却是觉得皇帝多半不会答应的,依他看,在这些皇子们进来的时候,皇帝已经拿定了主意,现在不过是试一试这些皇子罢了。而且看皇帝脸上的表情,前头这两位皇子没有一个说到皇帝心里去的。

这两个皇子说的都是要修整行宫,所以皇帝的意思……怕是这行宫将要不保了。

甄应嘉眯了眯眼睛,他很是能理解这一点,当年皇帝下江南,接驾过的人家,还有跟行宫有关的人家都已经成了地方一霸,江南又是重中之重,钱粮的大产地,却被几大世家把持,皇帝想必早就已经后悔了。

说不定……皇帝难道要趁着这个机会做点什么?

想到这儿,甄应嘉抬头看了康和一眼,却发现不管他什么时候偷偷看康和,康和都在偷偷看他。

只是现在甄应嘉心里一点旖思也没有,只是表情严肃冲着康和摇了摇头,至于康和能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只能看老天爷了。

“有点意思,”半晌,皇帝抬起头来说了一句,脸上有点笑意,道:“老四你觉得呢?”

四皇子性子虽然冲动,不过已经因为这个被皇帝训斥过一次,当下强压心中不快道:“儿臣觉得二哥的主意不错,三哥的……太过兴师动众,也有些劳民伤财了。”

三皇子脸上显现出不快来,皇帝脸色也有点阴沉,四皇子情急之下居然想了个借口出来,“开春正是春耕时节,江南又是产量的地方,虽然壮丁多,不过要是按照二哥的主意,征召上两三万的壮丁就行,这对春耕不会有太大影响,若是按照三哥的主意,怕是……”

“朕明白了。”皇帝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丝毫看不出来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者是哪怕一丝丝的情绪。

四皇子冲三皇子回了一个张扬的眼神,退下了。

“老五,你觉得呢?”皇帝又问。

五皇子原想着四哥遭父皇训斥,该是再起不来了,所以丝毫没有犹豫接手了他手下的势力,谁知道这一年还没过去,父皇议事又叫上老四了,心里难免有几分心虚,当下道:“儿臣觉得四哥说得有理。”

甄应嘉心里又是叹了一声,皇帝这一招,直接让四皇子跟五皇子反目成仇,四皇子又是个极其傲慢的性子,这么一来,这两位再无结盟可能,私下里又互相捏着把柄,相互提防,相互算计,多半是要一起跌出夺嫡的行列了。

五皇子说完便是六皇子。

前头四个人的意见都一样,六皇子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便道:“儿臣想着不如改成书院?”说得不是很确定。

看见皇帝还在看他,六皇子吞吞吐吐道:“江南文人盛行,又是科举大省,不如改成书院给学子们一个读书的机会。”

皇帝难得和蔼的笑了笑,道:“你这主意倒是新奇。”

六皇子松了口气。

皇帝又看年仅十一岁的七皇子,七皇子露出个略显天真的笑容来,道:“父皇还没带儿子一同下过江南呢,再去一次不好吗?”

皇帝笑出声来,却让在场诸位皇子越发的嫉妒老七了。

皇帝站起身来,道:“朕知道了,你们该上学的上学,该出宫的出宫,朕再好好想想。”

几位皇子又是鱼贯而出,不过人人走之前都回头看了看依旧留在御书房里头的甄应嘉和康和。

出了御书房,老三讪笑一声,“怎么父皇留了他们两个在里头,一个不过是个翰林院编纂,一个……连世子都不是了。”

老四一仰头,道:“怎么不留他们两个,一个是江南土生土长的,前头又管着行宫,一个在江南住了一年有余,不留他们难道留你不成?”

老三脸色一沉,哼的一声甩了袖子走了,临走时还不忘讽刺一句,“老四你也真是赔了夫人,白白舍出去一个侧妃的位置,可什么都没捏在手里。”

老四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只是嘴里却不肯认输,“究竟是不是赔本的买卖,咱们等着瞧!”

御书房里就只剩下甄应嘉和康和两个,皇帝看了他们两个一眼,缓缓道:“朕想将这行宫改成太庙。”

甄应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立即低头道:“一切都听陛下的吩咐。”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事儿就派给你和康和两个做了,过两日就离京。”

两人除了遵旨之外再无二话。

谁料皇帝忽然让康和出去,转眼御书房里就剩下甄应嘉和皇帝两个人,皇帝声音很是沉稳,问道:“当日你说想做御史,朕再问你一次,可是真心话!”

甄应嘉自然是无比的诚恳的又说了一遍。

只听见啪的一声,皇帝忽然甩了张奏折下来,狠狠道:“那你跟朕好好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甄应嘉将奏折捡起,扫了一眼只看见两个字:盐税!

他现在无比感谢康和老早就给过他提醒,让他知道有这么张折子,于是甄应嘉二话不说跪了下来。

“陛下!这消息是故意漏出来的!”

果然,皇帝愣住了。

甄应嘉自然是担心的,不过皇帝既然能将奏折压了这么久,那就证明还是想瞒下这等事的,不管是对他的关乎,还是处于要稳定大局的考虑,总之这就是甄应嘉脱身的机会。

“前年臣家中惊变,臣痛定思痛之余不免权衡起这些年的得失,发现早年虽误入歧途,却还有悔改的机会!”甄应嘉以懊恼却又加了点释然的语气说出了这番话。

“你是说这消息是你故意放出来的?”皇帝声音里不免带了几分狐疑。

甄应嘉点了点头,皇帝一下子愣住了,过了片刻从案台后头绕出,两步走到甄应嘉面前,一字一顿道:“你给朕好好说说!”话说完,亲手将甄应嘉扶了起来。

见了皇帝这等反应,甄应嘉越发的放心了。消息虽然不是他放出来的,不过显然林如海没查到真正的消息来源,又或者王子腾等人手脚极其干净,所以皇帝现在肯定是不知道这是王子腾的栽赃陷害了。

甄应嘉心里暗暗一喜,既然王子腾打算让他背锅,他也就不客气了。

况且就算没他,等到新皇帝上位,一样要处理他们。

“臣早年同江南的几户人家卷到了私盐买卖里头……”甄应嘉沉着脸,一点点将记忆里的东西全讲了出来。

他很是有几分信心能脱身的。

毕竟皇帝这番举动就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况且再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过了皇帝这一关,这就不算是什么了。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本来就不是他做的,怎么也怪不到他头上。

“……只是臣放出消息,心里却又有点后悔。”甄应嘉故意顿了顿。

皇帝面色一沉,甄应嘉又道:“臣与林大人并无交情,不过借着儿女一事见过三四次面,对他的脾气秉性并无了解,臣生怕他得了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