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的白宝山部下午对海州进行攻击,早有准备的毕庶遮有充足的弹药储备,双方交战一整夜,白宝山部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到了白天,白宝山部后退,休息了一夜的郑俊彦部开始攻城。毕庶遮部打了一夜士兵都有些累了,毕庶遮见敌人势头太猛,发电报向邢士廉求援,同时向在徐州的张宗昌汇报。张宗昌告诉他让他去找张安乐。
张安乐回电,坚持3个小时有援军到达。
毕庶澄有些纳闷这个时候除了邢士廉的部队哪里还能有援军,就算是孙殿英3个小时也赶不过来吧。
张安乐是空口白话忽悠毕庶澄的么?当然不是,快到中午的时候,郑俊彦接到报告,东面有部队正在逼近,郑俊彦连忙让人通知白宝山。
白宝山一听有部队从东面过来,知道不是自己这边的援军,肯定是奉军又从海上来了。连忙让人集合部队前去迎敌,部队一面往前走,白宝山一直在考虑来的这股部队是哪里的部队呢?
山东一共20余万部队,蚌埠一战,损失了2万多,光在徐州和海州的部队就有将近10万,其余的部队应该再河南和山东一带防着冯玉祥才是。这到底是哪里来的部队呢?
这个部队不是别人的部队,而是姜登选的部队。姜登选的部队被张作霖召集在天津附近休整,更换了枪支弹药、被服给养之后。东北的部队也整编的差不多了,张作霖便将部队编成了四个方面军。
第一方面军是李景林部和郭松龄部,李景林人军团长,郭松龄任副军团长。
第二方面军是西北的张安乐的部队,张安乐任军团长,魏洪军为副军团长。
第三方面军是张学良和韩麟春部队,韩麟春任军团长,张学良任副军团长。
第四方面军是张宗昌部和姜登选部,姜登选任军团长,张宗昌任副军团长。
接到任命书之后,姜登选调了自己所部三个军,六个师,9万多人,其中两个军乘坐火车沿着津浦线南下,姜登选也在车上。另外一个军的两个师在天津港上了渤海舰队的军舰,从海上直奔海州。白宝山要迎战的正是这只部队。
—://。。
第二卷三足鼎立第三十三章海州解围
更新时间:2012…9…2722:10:28本章字数:3459
白宝山在心里大概的算了一下张宗昌现在的部队兵力,认为这支部队是一支小规模的部队,顶多也就是一个旅,想到这里白宝山就不怎么着急了。自己三个旅的兵力,岂会怕对方的一个旅。
两支部队相遇,白宝山对方的规模也就是一个旅。
“哈哈哈哈,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对面的敌人顶多也就是一个旅的兵力。张宗昌的家底也就这些了,等到冯玉祥一出兵,山东就算是完了。告诉兄弟们,打完这一仗,咱们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白宝山高兴的对自己的参谋说道。
“呵呵,师座果然是神机妙算啊,这个张宗昌自以为兵多讲过,却不知他手下20万的部队,过了今年还能剩下多少!”参谋陪着白宝山干笑了两声,感慨道。
“今年?!根本就用不了那么久,顶多到12月你就会听到张宗昌兵败下野的消息,不信就等着瞧吧!”白宝山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回参谋嘴上没有说什么,心中却道你也太自信了,20万部队哪有这么容易就打败的。
双方各自摆开了阵势,白宝山见对方并没有忙着进攻,而是不紧不慢的修起来防御工事。他们的行动让白宝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对方是要牵制我们这部分兵力吧,让我们不回援,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参谋给白宝山分析道。
“你说的有道理,海州西边有孙殿英的一个旅,背面有邢士廉的一个旅,他们还可以凑出一个旅来。”白宝山听了参谋的想法,点了点头。
“那咱们要不要尽快解决这部分部队,然后准备回去海州。”参谋问道。
“急什么,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一会,昨天都忙活一夜了,也没合眼。让郑俊彦忙活去吧,反正他有4个旅的部队呢,咱们就在这里和这里的部队好好耗着,等兄弟们休息好了一鼓作气拿下这支部队,到时候再回海州也不迟,说不定那个郑俊彦已经拿下了还会走了。”白宝山白了一眼参谋,然后吩咐道。
“哈哈,还是师座高明,那我下去准备了。”参谋又拍了白宝山一记马屁,敬了个礼去,给传令兵传达命令去了。
白宝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对方的额援军根本就不是一个旅的部队,而是一个军,六个旅。
当然了,他看见的只有一个旅,那是姜登选派来的诱敌之兵,大部队直奔海州增援去了。
姜登选的第三军训练有方,又是新换的部队,部队到了海州也没有停歇,马上就从郑俊彦的背后发起了攻击。
郑俊彦听到后方出现了枪炮声非常震惊“怎么回事,咱们的后方怎么有枪声,白宝山不是去阻击敌人了么?”
“现在还不清楚,相信一会就有回报。”
参谋的话音刚落,一个士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报……报告师长,大事不好了,敌人从我们的后面攻了过来,我们被包围了!”那个士兵说话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被包围,你胡说什么!我们有四个旅,想要包围我们对方得有多少兵力?!”郑俊彦根本不相信,四个旅的部队哪能说包围就就被包围,这不是笑话么。
“是真的师长,这支部队人数大概有5个旅,将近三万人。”那个士兵一听郑俊彦有些不信,连忙说道。
“将近三万人!”郑俊彦听了这个数字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是东北的奉军乘船南下了?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命令第三旅撤出战斗立刻到后方迎敌,命令第一和第二旅抓紧时间攻城!”
郑俊彦这个时候还不想放弃海州,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了海州,那么以后想再夺回来可就难了,现在可以说是最好的机会。
城内的毕庶澄也听到了苏军后面的枪炮声,心道难道是援军来了。
不一会士兵来回报,南城的攻城火力弱了很多,敌人调走了一些部队。
听士兵这么一说,毕庶澄心里感觉踏实多了,虽然海州有粮食也有枪支弹药,可是正是因为什么都有他心里才胆颤心惊。现在的海州可以说是,现在江苏的奉军的后勤基地,如果这里被敌人夺去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报告旅座,西北军张司令来电,来援的是安徽军第三军的部队一共两个师3万多人。”一个参谋拿着一张电报说道。
“3万多人,哈哈,这下好了,不管是白宝山还是郑俊彦,让他们一个都跑不掉。告诉部队准备反击!”毕庶澄一听说援军有3万多人顿时来了精神,哈哈一笑命令道。
“是!”
城墙上的守军听说来了两个师的援军,士气大增,火力仿佛也猛了许多。
反观下面攻城的部队,知道自己的后方有敌人的援军到来,一个个的开起了小差,很多开始想什么时候撤退。
“报告师座,敌人的火力太猛了,兄弟们快顶不住了,要不咱们先撤吧。”一个参谋从外面走来进来,脸上都是土,也顾不上擦。
“咱们怎么能这么就撤了,这海州城眼看就要攻下来了!”郑俊彦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师座,再不走,恐怕敌人前后夹击啊,等到那个时候想走,可就来不及了啊!”参谋见郑俊彦这个样子,连忙再劝道。
“是啊,师座咱们先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其他的参谋也开始劝郑俊彦。
“哎!命令部队撤退到大伊山!”郑俊彦气的一锤桌子,命令部队撤退。
见郑俊彦下了撤退的命令,他手下的参谋一个个的忙着收拾东西。
“对了别忘了给白宝山报个信,告诉他这儿的情况。”郑俊彦这个时候还能想着白宝山,这人还算不错。
白宝山接到郑俊彦派人送来信的时候,正准备让让吃了点东西的部下一鼓作气拿下对方的部队。
看了看对面的部队,白宝山知道自己中了人家的声东击西之计,可是为时已晚,海州是没有办法夺回来了,只有先往南撤,再想办法。
就这样白宝山的部队和对方的部队大眼瞪小眼对峙了几个小时,然后灰溜溜的撤走了。
海州无恙之后,安徽第三军留下了一个师在海州,另外一个师赶往清江浦支援张陆峰。
—://。。
第二卷三足鼎立第三十四章中原大战爆发
更新时间:2012…9…288:08:55本章字数:3051
孙传芳得知姜登选的部队休整完毕返回战场十分生气,当即给冯玉祥发了电报,措辞十分严厉。
“当日君主动联络表示痛改前非,今我与敌激战月余,未见君发一枪。君欲做渔翁夫?!”
孙传芳猜的没错,冯玉祥联络了吴佩孚、孙传芳之后后悔了。这段时间张作霖不断地派人去游说他,给他许以好处,以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的地盘作为条件换取冯玉祥的支持。还说愿意推荐他为副大总统,华东区主席。
冯玉祥听到这些条件十分心动,自古以来苏浙就是富庶之地,能有这两块地方作为地盘自然是再好不过。不过他也知道张作霖现在有可能是拖延时间的说法,只待大军一到就会动手收拾自己。
就在自己举棋不定的时候,孙传芳来了这封电报,说实话这个电报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可是紧接着一份电报的到来让他下定了决心出兵!
前文说到郭松龄开始对奉系内部的老旧势力不满,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原本张作霖计划让他当安徽督军,姜登选当江苏督军。可是后来一直担任参谋长的杨宇霆想下去当个督军,张作霖对杨宇霆十分信任,也更亲近一些,便把江苏给了杨宇霆。好死不死,张学良早就把郭松龄能当安徽督军的事情和郭松龄说了。
郭松龄知道自己能当督军很高兴,毕竟奉军五虎现在只有他还没有着落。正当他欢欢喜喜等着上任的时候,正式的命令下来,郭松龄傻眼了,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被杨宇霆截胡了。
他怎么能不恨的牙疼,然后给张作霖写了信,内容大概是:现在咱们东北的地盘已经足够大了,没必要南下占领江苏、安徽等地。毕竟这些地盘已经许给了段祺瑞,你再去占领会让段祺瑞不痛快不说,还会刺激到吴佩孚和孙传芳,这不是一件好事。咱们再东北发展咱们的实力,等到中原有变再入关,到时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张作霖怎么会听他的,张作霖认为郭松龄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没有理会他。
得知郭松龄写的这封信之后,本来对他就不满的杨宇霆、姜登选等人此时更加不待见他;处处受排挤的郭松龄借口去日本观看秋操军演出国了。得知奉系内部这些事情之后,冯玉祥派韩复榘也去日本观看秋操军演。暗地里,韩复榘不断的派人以及亲自和郭松龄联系。
时间一长两人之间关系亲密了许多,郭松龄言语之间透漏了对张作霖的不满。韩复榘就开始拉拢郭松龄。郭松龄虽然对张作霖不满可是没想过要反奉,可是慢慢的随着韩复榘的影响,他的思想开始转变。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韩复榘告诉他李景林已经答应反奉,冯玉祥也会在后面鼎力支持。
郭松龄权衡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同意反奉,但是要选一个合适的时机。
孙传芳出兵苏、皖,杨宇霆不战而退,损失了三个整编师,引起全国震动。张学良发电给他让他赶紧回国,可是郭松龄借口有病,不便启程。
张学良知道他还是闹别扭,于是命人带着他的亲笔信赶往日本。这样郭松龄才答应回国,到了奉天,他再次向张作霖建议将部队全部撤回关内,他的想法是这是给张作霖的最后机会,如果他答应那么自己就不反,如果不答应,那就只有反奉一条路走。
郭松龄的建议让张作霖十分生气,他现在一门心思是怎么出兵关内。你张口要把所有的部队都退回来,那这两年的仗不是白打了。再说了哪有偏居一隅的大总统!张作霖根本没有采纳郭松龄的意见,反而将李景林和郭松龄部编为第一方面军,准备南下。
郭松龄最后的努力泡汤,回到了天津,就在三方密约上签了字。
对于此事张作霖并不知道,他坐飞机飞到北京,准备指挥作战。如果冯玉祥识趣,那固然很好,联合作战,如果冯玉祥不识趣,那么自己30万大军南下,先把他收拾了再说。
冯玉祥得知郭松龄同意反奉就决定出兵,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也愿意结成同盟,冯玉祥更加安心了。这个人正是阎锡山,阎锡山原本在山西几年的发展已经兵强马壮,正准备时机一鸣惊人。
冯玉祥和张作霖同时派人拉拢他,张作霖许给他的是河南,而冯玉祥则将整个西北都送给了他。阎锡山并不认为自己直面西北军,有多大的胜面,但是当得知郭松龄和李景林也同意反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