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安保工作做好之后,张安乐才从车厢中下来。这倒不是他摆谱。因为他太知道现在的世道。暗杀发生的概率,比在街认错人小不了多少。

张之江和李鸣钟看到张安乐下了火车,连忙迎了来。

“张主席,您一路车马劳顿受累了。”李鸣钟作为河南省省长。首先前和张安乐握手。

“呵呵,这算不什么,倒是麻烦你们车站等着,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啊。”

“哈哈,张司令这是在批评我们呢。”张之江笑着打趣道。

“张督军真会开玩笑。”两位姓张的握了握手,张安乐感觉到张之江的手和李鸣钟的手完全不一样,李鸣钟的手,是典型的文人的手。很温暖柔和。张之江的手则是典型的军人的手,有些粗糙。

三个人分别坐汽车车直奔省公署,到了省公署见到了早就在那里等着的石敬亭和杨虎城。

“张司令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国民军原来的参谋长。现任西北军第二十二师师长石敬亭。”

“石师长,幸会幸会啊,早就听说你的大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啊。”张安乐跟石敬亭打了个招呼道。

“不敢,不敢啊,张司令您太客气了。我对您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啊。”石敬亭见张安乐这么说,连道不敢。

“这位是第二十三师师长,杨虎城。”张之江继续介绍最后一个人。

“杨师长我也是久闻大名。”望着这个后世因为西安事变而闻名的将军,张安乐说的这可是实话。

“张司令您好!”杨虎城给张安乐行了个军礼。然后两人握了下手。

张安乐理所应当的坐到了首,他们四人左右分座。

“这次我来河南。一是回西安经过这里,所以过来看看。第二就是和你们商讨一下河南的发展问题。”张安乐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张之江和李鸣钟相视一眼。都露出丝丝不解。按照他们之前的预计,张安乐这次前来主要是看一下裁军的情况。没想到张安乐只字不提裁军的事情,这让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河南地处陇海铁路和卢汉铁路交汇之地,又是中原腹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河南工业的发展对于国防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不知道你们对于河南的工业建设有什么规划没有。”张安乐一来并没有直接说,我准备投钱建设河南,而是问张之江他们有什么打算。

“正如张主席所说,河南是连接直隶、湖北,山东、山西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可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南在战乱的年代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年的战乱,没有人敢在这里建厂。”李鸣钟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无奈,本来是优势,结果在战乱时期成了桎梏。

“还有就是河南属于中国关税区;外省市产品进入河南不用征关税。咱们中国的税制一直是生产地征税;河南的资金一直是外流,这也是河南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现在战事缓和,要发展河南的经济,得从河南的自身出发,河南有丰富的矿产,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依靠矿产发展工业,工业带动商业,这只是我们初步的计划,具体还没有规划。”李鸣钟说了不少,但是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就是最后的那几个字有用,我们没有规划。

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之前一直在忙着打仗或者准备打仗,根本没有心思搞建设。

“李省长的思路很好,和我的想法一样。河南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的先天条件非常的好。在我的规划中,河南将成为山东、直隶、湖北、安徽、江苏后勤基地。你们都是河南人,或者在河南一段时间,都知道平顶山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那是一个天然的重工业基地,所以我打算在平顶山建设一个不亚于包头的重工业基地。发电、水泥、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全都要有,然后辐射周边的地区,建立一个类似西安工业园的免税区,带动轻工业的发展。更何况河南距离北京、天津很近更利于吸引人才。这个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会比包头还要大。当然这个计划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但是我相信有在座各位的支持,这些都将会实现。”

张安乐的一番话,让下面几个人激动不已,包头的西北重工大家都知道。投资2亿美元合3亿大洋的重工业基地。平顶山如果能有那种支持力度,建成一个重工业基地自然不成问题。

“张主席的计划是非常的好,可是您也知道,我们河南缺钱,哪有资金搞这种大规模的建设。”李鸣钟向张安乐哭穷,目的是让西北区政府拨款建设。

他的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张安乐,张安乐听了他的话笑了笑。

“呵呵,李省长不要向我哭穷了。如果我是空手来的。我又怎么有底气和你们谈论这些。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亿美元,也就是一亿五千万大洋。这么多钱不能一下子放给你们,我准备成立一个河南发展银行,用这些钱做底。请专门的人来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马,必须讲过严格的审查和核算。这个银行也可以给想自己建厂的人发放贷款,不是我不信任你们,而是这么一大笔钱给了你们难保有人不会动歪念头。我丑话说在前头,以后谁要是敢动这笔钱。别怪我张某人翻脸不认人!”

张安乐的话,大家都能理解,毕竟这笔钱不是一万两万的小数目,而是整整一亿多大洋。可以说面对这么多钱。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发展银行的建立,可以防止有人动歪念头。张安乐最后的表态更是让大家知道。就算你们动了这笔钱,也是有命拿没命花。

“张司令放心。我张之江在这里保证,如果有人敢乱动一分钱,我第一个饶不了他!”张之江见张安乐这么说了,第一个站起来表态。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纷纷表示,绝不乱伸手,保证将这笔钱用在河南的建设。

“刚刚我的话说的有些重了,大家莫怪。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我也不藏着掖着,不管是咱们河南、还是最早的蒙古,或者现在的陕西。在我看来都是一样,不会有厚此薄彼的事情。当然了,也绝对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如果明天江苏要重工业基地,我是肯定不会答应的,你那里什么都没有建什么重工业基地。希望大家以后都支持李省长的工作,将河南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大省!”张安乐做了一下最后的发言。

“张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会支持李主席的工作,为河南的建设保驾护航。”其他的人纷纷表态。

“张主席舟车劳顿先休息一下,下午我们准备的接风宴。为您接风洗尘,也给河南的乡绅名流一个见您的机会。”李鸣钟见张安乐的话讲完了,说起了接风宴的事。

“你们费心了。”张安乐确实有些乏了。

李鸣钟几人起身告辞,张安乐洗了个澡也去休息了。

接风宴的人,张安乐认识的不多,杨虎城介绍他认识了李虎臣、张之江介绍他认识了张自忠。这都是历史的名人,但是现在张安乐的身份地位比他们都高,也不会有什么激动地感觉。

反倒是他们见到张安乐有些激动,毕竟张安乐现在有些传奇色彩。再加可以说是中国现在几个掌权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比张作霖、吴佩孚等人,更受年轻军官的欢迎。

接风宴,张安乐也发表了讲话。首先是谢谢大家的厚爱,然后希望大家支持政府的工作。最后透漏了河南的发展规划,基本就是把和张之江他们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能参加张安乐接风宴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听说张安乐愿意出钱建设河南,一个个都非常高兴。有些有眼光的人已经看到未来河南可谓是遍地是商机,就看怎么把握了。

张安乐讲话结束,大家的掌声非常热烈。让张安乐不禁感慨还真是一切都向钱看啊。

接风宴之后,张之江提出请张安乐去部队看看,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张安乐可以不提这事,可是他不能不请,更何况他还有从张安乐那里要装备的心思呢。未完待续。。

—://。。

第六十八章我们不服

更新时间:2012…10…310:47:33本章字数:4829

张安乐对于去看国民军的部队没有什么兴趣,他知道这支部队的装备并不好,他也能猜到张之江的心思。&&不过张之江盛情难却,张安乐也不想在张之江的手下面前拂了他的面子,只有点头应允。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想就这么离开部队,咱们国民军普通士兵一个月是块大洋,西北军则是1钱买米能买500斤,足够一家老小的吃喝了。可是西北军要不了这么多人,只要三个师的编制。可是咱们就比留下的那些人差么!今天张司令带着西北军的张总司令来我们这查看,旅长说了,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大家要打起精神来!不想回家的都挺直你们的腰杆,把平时操练的东西拿出来给张总司令看看,咱们并不比那些人差!好了,大家都先回军营,打扫打扫卫生,擦擦枪,拾掇拾掇谁要是这个时候掉链子,别怪老子对你们不客气!”

一大早在军营赵二楞子就咋呼了起来,他是江苏人,后来听说河南招兵,就来当兵。刚开始一个月只有6块大洋,可是赵二楞子打仗有股子楞劲,屡次立功,才两年多久升为了排长,现在他一个月能领14块大洋。

谁都知道这年头当兵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可是你不这样干,全家老小都得挨饿,就靠家里那两亩薄田,收的一点粮食交了租就没有多少了。自从赵二楞子当了兵一个月能往家里寄五块、六块的,足够一家老小用的。他老爹用这两年他给家里寄的钱买了2亩好地。

这下子部队要裁军,不当兵自己还能去干什么?自己的脑袋不灵光,手还笨,要是去工厂当学徒工。还不得被师傅骂死,再说了,当惯了排长的人,再被人成天吆喝着,也吃不下那口气啊。

昨天连长把手下几个排长叫去,说张总司令要来查看,如果你们能好好表现,说不定裁军的事还有转机。要知道西北军的普通士兵一个月就有12块大洋。排长能领到1块大洋。

赵二楞子一听起了心思,第二天一早就把士兵叫到一起,好好的训了一遍。

士兵们一听说西北军的士兵一个月12块大洋,自然十分眼红。刚才还松垮垮的。现在一个个的挺直了腰杆。

随着赵二楞子一声解散,所有的人都回到军营,收拾了起来,都想给张总司令留个好印象。&&

张安乐在张之江、杨虎城和李虎臣的陪同下一起到杨虎城的第二十三师去视察,二十三师是由国民军的精锐部队第三师和第十师整编而成。两个师原来3万余人,现在是标准的12500人。现在的第二十三师,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比起西北军也毫不逊色。

张安乐和张之江一起检阅了第二十三师的部队。士兵们端着步枪,迈着整齐的步伐。16个一列,依次走过。当然这时候的检阅比不后世的检阅。其水平也就相当于大学生军训之后的方队。而且由于人数太少,气势也不够。胜在是近距离观看,也还不错。

检阅完部队之后,是打靶表演。参加表演的肯定是挑选出来的神枪手,一个个打得都很准。

“我一直有个想法,挑选出全军最好的神枪手,组成一直专门的狙击部队。给他们配最好的枪,装瞄准镜,这样的部队在伏击的时候能够很大程度杀伤敌人,特别是没有重火力志愿的时候。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枪支,现在我西北军的编制里每班射击水平最好的人就是这个班的狙击手。”张安乐听着不断报出的10环的靶数,对旁边的张之江说道。

“这个编制当然很好,只是我们的武器装备跟不啊。”张之江终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不会,袁大总统当年兴建的巩县兵工厂可是与太原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海兵工厂并称四大兵工厂啊。”张安乐惊讶的问道。

巩县兵工厂是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军队提供军火而建的巨型兵工厂,其规模之大已经不能用大型来形容了。兵工厂占地2700亩,投资1127万银元,职工超过12000人,仅在厂西所建的宿舍就有24幢,其规模可见一斑。

“这您有所不知,虽然厂子10年前就开始修建,但是真正能投产是在1919年,几年前制枪厂从美国布莱德公司订的机器设备,由于运输中多次转移,机件锈损,直去年才安装投产。产量也非常低,根本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张之江向张安乐吐起了苦水。

“既然你说的这么不堪,那巩县兵工厂让我接手如何?西北军的枪支弹药都是统一补给的,自动步枪、手动步枪、机枪的子弹都是通用的。枪支的授权我们也拿到了,巩县兵工厂只要更换一下设备就可以生产。你觉得怎么样?”张安乐顺着张之江的说法说道,他心想张之肯定不会乐意。

“可以啊,您愿意接手的话那就太好不过了,我们只管领枪就行了。”张之江脸的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