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鏖兵西北-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平解放夏河之事宜。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黄正清看完信,欣喜万分。

他对眼前的形势,又重新作了分析:王恩茂政委的信,带来了解放军
向临夏进军的喜讯。更重要的是,藏军和解放军接上了头,下一步就好办了,
甘南草原也有希望了!

但转念,他又犯愁:解放军保护了藏军的人和车辆,还发了通行证,
而且自己也曾专程拜会过习仲勋,如果风声传出去,马步芳会不会派骑兵从
青海奔袭藏军?想到这里,黄正清决定尽快将司令部迁到夏河县城东南100
华里处的阿木去乎,那里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可以集结藏兵,加强警戒,
以防不测。

当天,黄正清只留下拉卜楞保安司令部第2 团团长黄祥,对他交代了
一番,便率司令部机关和警卫部队300 余人,于8 月31 日撤出夏河县城,
进驻阿木去乎。

很快就得到临夏解放的消息。黄正清即派保安副司令张子丰率3 人,
作为他的代表前往临夏。此时,他并不知道,他的副司令张子丰就是一名共
产党员。

张子丰3 人到临夏,见到第1 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呈述了黄正清
愿率部起义参加革命,接受和平改编的意愿。

王震听后大喜,当即写了一封信,谈了有关藏军起义的具体事项,并
向张子丰当面交代了一番,最后再三叮嘱道:“这封密信,你一定要当面交
到拉卜楞藏军保安司令黄正清的手里!”张子丰火速赶回阿木去乎,将信交
给黄正清,并如实陈述了王震将军接见情形。

黄正清看了王震的信,高兴得眉飞色舞,激动地说:“一连几十天,我
日夜都为甘南草原的出路在费心,总怕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发生战争和流
血!这一下,我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了!”张子丰满面笑容,兴奋地说:
“王震司令员还决定给我们发一批枪支弹药,让我们把部队掌握好,提高警
惕,随时保卫拉卜楞寺和甘南草原!”黄正清将王震的信仔细收藏好,对张
子丰说:“立即集合部队,执行王震司令员的命令,藏军司令部从速迁回拉
卜楞!”张子丰应了一声,跑步出去传令,通知部队紧急集合。

黄正清拿出习仲勋送他的左轮手枪,用红绸子反复擦了一阵,深情地
望着闪着蓝荧荧光亮的手枪,禁不住自语道:“这支心爱的小枪,是习政委
赠我的珍贵礼物啊!”一阵嘹亮的集合号声之后,他将左轮手枪珍藏在随身
背着的牛皮文件包里,走出了屋子。警卫员早已将一匹枣红骏马牵到院子当
中等着他了。

黄正清带着藏军司令部和300 人马,连夜赶回拉卜楞,已是东方发白
了。

人刚下鞍,战马一夜奔跑,宛似从河里刚L 岸一样,一匹匹浑身水淋
淋的,呼哧呼哧,扑扑扑地直喘粗气喷鼻涕。

黄正清没进房子,就对传令兵下命令道:“吹号!紧急集合!”一阵嘟嘟
哒哒的紧急集合号声冲破了黎明时分的寂静。随着号声,藏军士兵边挂腰刀,
边牵马背枪,很快就集合在一片长满青草的练兵场上了。

这是一队藏兵,虽然人强马壮,威武剽悍,但服装和武器都很混乱。
因而不如正规军那样整齐雄壮。

藏军士兵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都以为是马军奔袭到草原上来


了,一张张黑红的面孔充满一种少有的紧张和严峻的神情,眼睛里齐刷刷地
喷射出一种临危不惧的火焰一般的目光,人人手握腰刀,个个紧系马缰,只
要一声令下,即可万马奔腾冲杀而上。这是一支能冲能杀的勇猛骑兵队伍。

黄正清来到方方正正的队伍前,胸中不由得泛起一股激情,他的目光
扫射了一下队伍,声音洪亮地说:“同胞们!弟兄们,今天清早紧急集合,
不是有仗打,而是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听是好消息,部队紧张的气氛
一下消除了。

黄正清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展开来,举在手中,说:“解放军第
一野战军第1 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给我们来信了!我们藏军决定起义!”他
宣布了起义决定后,宣读了王震的信,问:“同胞们!弟兄们!大家信得过
我吗?”藏军士兵一齐抽出腰刀,举在空中,连连挥动着,齐声呼喊道:“信
得过!信得过!。。”黄正清打着手势,让部队静下来,又问:“好!信得
过,就跟着我投奔共产党,起义!”士兵们再次挥动着腰刀,喊着回答道:“起
义!起义!。。”呼喊声中,夹杂着呼哨声和马的嘶鸣声。

黄正清又讲了几句话,部队解散后,他亲自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
彭德怀的,一封是写给王震的。

信写好后,黄正清找来张子丰,吩咐道:“你作为我的代表,带上我的
信,二次去临夏,欢迎解放军进驻夏河。再带上一排人马,把王震司令员拨
给我们的枪支弹药领回来,充实藏军!”张子丰带着信和一排人马,立即出
发了。

黄正清又派了一个亲信作为自己的代表,带着信,乘车去兰州,晋见
彭德怀。

没过几天,张子丰就和解放军第18 兵团第62 军第186 师第556 团一
起,由团长刘光奇率1 营部队前来夏河,进行接管工作。

解放军来到夏河时,黄正清亲自出面,组织了两万多藏族群众,沿夏
河城外的马路两旁,列队4 里多长,夹道欢迎。同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
式。

不几日,黄正清派往兰州晋见彭德怀的代表,带回一句口信:彭德怀
让他立刻赶到兰州去,要跟他面谈一次。

黄正清乘车来到兰州,当即见到了彭德怀、贺龙、习仲勋。张德生等
领导同志,并应邀参加了宴会。

在宴会上,彭德怀先把黄正清介绍给参加宴会的人士,然后,举着一
杯酒,对黄正清说:“你这次率部起义,参加革命,为全国少数民族走上革
命道路做出了表率,是值得学习的!”贺龙左手握着烟斗,右手举着一杯酒,
笑着走到黄正清面前,说:“你与我虽是初次见面,可仲勋送你的那支左轮
手枪,还是我的呢!当时,仲勋把枪送给你,我还怨了他一通,现在,我们
都走到一块儿来了,往后大家都是同志了嘛!我贺龙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
肚子里没什么弯弯道道,有错也是当面认,从来没赖过帐!来来来,仲勋也
过来,我们几个碰一杯!”习仲勋忙端起酒杯,笑嘻嘻地走过来,说:“贺老
总当初要是跟我打赌,这回你可就输定了!”贺龙哈哈一笑,说:“甘南草原
回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怀抱,莫说送黄正清一支枪,就是再送他一汽车枪支弹
药,把翻身的藏族同胞全都武装起来,保卫胜利的成果,我贺龙举双手赞成!
今天,我就多喝几杯,怎么样?啊!”说着,三人“(口当)”地一下碰过杯,
都笑着一饮而尽了。


彭德怀举起酒杯,站在宴会厅的中央,高声说:“同志们,今天举行宴
会,欢迎黄正清将军率部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大家干了这一杯!”黄正清
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见过大场面,也接触过社会上的各界头面人物,参加
过许多宴会,可以说是应付自如的。但是,在这次宴会上,共产党解放军的
平等作风和亲热气氛,彭德怀等高级将领的言谈举止和风度气质,都在他的
心灵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动,使得他总有点儿拘束,说话也有点儿语不达
意了。

他见彭德怀说得真诚、很受感动,举着酒杯说:“我这么做,是为了自
己的父老兄妹,还有甘南那片美好的草原免遭战火。。”彭德怀跟黄正清碰
过杯,喝了一杯酒,对他说:“我了解到,你和甘南藏族同胞深受国民党政
府和青马匪军的压榨和盘剥,曾进行过不妥协的斗争!”黄正清干了一杯酒,
脸色更加黑红了,兴奋地说:“那是没路可走了,只得跟他们拼。。”彭德
怀见黄正清性格豪放,为人直爽,很能饮酒,便又劝了他一杯酒,语重心长
地说:“现在解放了,甘南草原真正回到藏族同胞自己的手中了,你们就是
草原上的主人了!掠夺和欺压你们的事,从今往后再也不可能出现了!告诉
藏族同胞,团结起来,和全国被解放了的人民群众一道,跟着共产党,更好
地合作共事,把我们的国家,当然包括藏族同胞的草原,建设得更好,更加
美丽富强!”黄正清听了彭德怀的一席话,心里一热,用感激的目光久久地
望着彭德怀,诚心诚意地说:“彭大将军,我诚恳地向您表明,我十分感激
共产党对我的宽厚待遇,从今往后,我愿意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一
份微薄的力量。”彭德怀望着他,举起酒杯,声音平静地说:“好。我相信你
说的全是真心话。”黄正清双手举起酒杯,十分有礼节地和彭德怀再次碰过
杯,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他想了一阵,终于打定主意,很诚恳地请求道:
“彭大将军,我有个想法,想请你赐教于我。我长期处在落后地区,不懂政
策,文化水平低,今后工作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我请求批准我参加
学习,待有了提高之后,再参加工作。”彭德怀听了,嘴边稍稍出现了一点
笑意,声音和往常一样平静,不紧不慢地说:“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嘛。你
可以和我一块儿学习。你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我是共产党的中央委员,过
去处境不同,但今天坐到一块儿了,我们应当在一块儿学习,工作。”黄正
清听了这番话,又高兴,又激动,又有那么一点儿不安,便说:“彭大将军,
能和你在一块儿工作,跟着你学习,那当然很好。不过,我总担心,我不经
过学习就工作,恐怕不行。”彭德怀摆了摆手,声调平和地说:“你是长期在
国民党中工作的。你在国民党里,是通过了学习才工作的,还是在工作中学
习的?你现在要是不工作。会有人以为你是不想和我们共产党合作,那样就
不好了。”彭德怀说服了黄正清。

黄正清欣然从命,开始工作了。对这位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拉卜楞保
安司令的黄正清来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新的生活,令他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然而,这时有人还在黑暗的深渊里往下继续跌落着。国民党第119 军
军长王治岐,仍知迷不悟,躲在陇南一带的崇山峻岭间,与国民党蒋介石的
特务头子赵龙文暗中勾搭。他究竟打算向何处去呢?

43



枪声,打破了军统特务的梦幻盘踞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国民党(四)
川、陕(西)、甘(肃)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扶眉战役兵败汉中后,
匆匆忙忙在甘肃省武都设立陇南分署,派其秘书长军统特务头子赵龙文为分
署主任,带第338 师驻防武都,妄图死灰复燃,负隅顽抗。

赵龙文一到陇南,正值解放大军逼近兰州,国民党在西北的反动统治
早已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但是,这个见了棺材不落泪的铁杆死硬分子,到
陇南便做了三件事情:头一件是精心策划,大肆活动,组织陇南反共工作团,
自任团长;第二件是举办国民党党员、三青团团员的救党签名登记,拼凑反
动骨干力量;第三件是大办陇南军事政治学校和陇南民众组训讲习班,成立
武都、礼县、岷县边区游击区,收编上匪,妄图阻止解放大军胜利前进的步
伐。

就在这时,奔走陕甘两省,历时4 月之久的国民党第119 军残部,在
王治岐和蒋云台的率领下,逃窜到武都。

赵龙文当天晚上就将王治岐部进驻武都的情况,发电报告胡宗南。

胡宗南立即来电指示赵龙文:“注意搜集王部情况,密切监视其动向,
严防其暗中破坏!”王治岐第119 军突然来到陇南,胡宗南当然很不放心,
除原驻武都的第133 师外,又将第12 师由成县移驻武都,加上赵龙文带来
的第338 师,从三个方向对王治岐的第119 军实施监视和控制。

王治岐和蒋云台都看出了胡宗南的阴谋。王治岐为了靠拢胡宗南,以
释疑虑,便携眷住进武都城里,和赵龙文勾勾搭搭,打得火热。

但是,蒋云台心中自有算盘,说什么都不肯进城,随第244 师师部驻
在距城50 多里的安化镇,始终未敢进城一次。

一天下午,卫兵报告说,有一个老百姓要见蒋云台,有事面谈。

蒋云台犹豫了一下,便让卫兵将来者带进来。这是一个陇南山区老百
姓装束的中年人。

蒋云台打量着他的浑身上下,问:“你姓什么?”“我姓王”说着,他从
内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交给蒋云台。

蒋云台展开纸条,两行遒劲隽秀的字,跃然眼前。

我已回到家乡,一切都好。我有病,你将你那里的药拣出来交给来人。

练成这是韩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