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点了点头,道:“起来吧,不必客气。”

刘弘起身,高原见他大约三十四五岁的年级,面色微黑,颇有几分风霜之色,高原道:“刘弘,你在齐国住过很快的时间了吧。”

刘弘道:“回禀主公,小人在五年以前接手家族在齐国的生意,每年都会到齐国去一趟,而每一趟在齐国居住短则两月,多则四五月。”

高原道:“听说你在齐国结交过不少人,而且对齐国的情况十分了解。”

刘弘道:“回禀主公,小人在齐国确实结交了不少人,不过主要是商家,齐国的官员到是也结识了几个,不过都不是要员,最大也就是下大夫。因为小人的身份低微,不可能结交最大的官员了,而对齐国的情况,小人到是略知一二,不知主公想要知道些什么?”

高原想了一想,道:“现在田氏、端木氏、陶朱氏、管氏四家派出代表,来到代郡和我们商谈合作的事宜,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合作,才能最好的争取我们的利益。”

刘弘听了,也怔了一怔,欲言又止,高原笑道:“你有什么想法,尽说不妨,那怕是说错了也洠в泄佤椤!�

蔺文湥б驳溃骸傲鹾耄憔」苤彼蛋桑鞴换峁肿锬愕摹!�

刘弘定了定神,才道:“主公,依小人的一点愚见,大凡商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已生产一种或几种货品,做为自己的主要商品,以为根基,如秦国的邬氏以蓄牧为业,魏国的白氏以产米为业,齐国的田氏以产盐为业;而另一类不事生产,完全就是易地转运,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而大凡豪商之家,多以前者为主,后者多为中小商家,能够以易地转运发展成为豪商之家的,在列国之间,大概只有陶朱氏一家,其余纵然能暴富一时,但因根基不牢,终难长久。”

高原点了点头,道:“说得不错,我们代郡应该算那一种呢?”

刘弘道:“自然是前一种,我们代郡的蓄牧业兴旺,牲口、皮毛都是主要的商品,现在又有了纸和纸书,由其是后两种,只有我们代郡独有,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可以成为我们代郡特有的经商利器。”

高原笑道:“那么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刘弘道:“这次四家派出代表来到代郡,正是一个大好机会,我们可以和这四家协商,在齐国临淄建立我们的商铺,由我们将商品运抵齐国,然后分散销售给他们四家,同时还可以将我们代郡出产的牲口、皮毛等物一并运到齐国出售,然后利用他们四家在齐国的关系人脉,购买我们自己所需的商品,这样虽然会冒路途运送的风险,但却是由我们代郡自己主导,一切都由自己掌控。”

高原又点了点头,刘弘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虽然有纸和纸书的优势,可以吸引别国的商人到代郡来购买,可以增加代郡的税收收入,但代郡毕竟地处偏远,能够提供的商品也有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商业中心,因此能够给代郡带来的收入也十分有限。

另外光是收入钱财不行,代郡还需要大量的购买其他的物资,别国的商人当然可以把代郡所需的物资运来,但别国的商人能够运来的物资还有种类毕竟有限,难以及时供应到位,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吗,代郡就受制于人了,万一那一天,别国的商人不来了呢,代郡岂不是要断档了吗?因此无论是购是销,这个渠道必需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基于这样考虑的话,在齐国建立自己的商铺,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现在代郡出售商品,购买物资的最大市场都是在齐国。

高原道:“那么你认为,我们在齐国建立商铺可行吗?”

刘弘立刻道:“当然可行,现在田氏、端木氏、陶朱氏、管氏四家对我们代郡生产的纸和纸书十分看好,而且代郡的牲口、皮毛也是齐国所需要的商品,如果我们把商铺建在齐国,直接将这些物品运到齐国去售销,这四家也能省了许多的麻烦,这四家自然是何乐而不为。而以这四家在齐国的权势,帮助我们在齐国建立商铺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且有这四家的照应,还能少了许多的麻烦,比如官吏的刁难,地方势力的讹诈等等。”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你就协助文清夫人,就应照这个思路,去和这四家的代表谈判协商。”顿了一顿,又道:“另外,你再做一个计划,在齐国成立商铺,怎样进行,又需要多少费用,然后交给我看。”

刘弘听了,心里也大喜,虽然高原只是让他做一个计划;但如果真的在齐国成立商铺,很有可能就是派自己去负责经营齐国的商铺;因为计划是自己做的,当然由自己去实施最好。这可是一个难的机会,如果做得好,那么以后也不难在代郡谋取一个一官半职,从此就彻底发达起来,因此赶忙道:“是。”

第二七一章齐国来使(五)

高原又问道:“刘弘,你在齐国呆过不少时日了,依你看来,在齐国内部,朝廷民间,对现在列国之间的争斗又是怎样看的,由其是现在朝赵两国亡灭之后,齐国内部的议论,发生过什么变化没有。”顿了一顿,又道:“关于这一件事情,你要俱实回答我,不必有任何的顾虑。”

刘弘当然知道高原这样问的用意,立刻道:“回禀主公,小人在齐国主要是从事经商贸易,对军国大事并不涉及,结交的也多是商人,就算是结识几个官员,但也是为了经商往来便利,所谈也是利益而非朝政,因此小人对齐国的朝政事务所知不多。但小人和齐国的商人、官员交结来往,偶尔也谈起过一二句,而且小人出入齐国的街头巷尾、女闾酒楼场所,也听到一些,平素也未放在心里,既然主公询问,小人也不敢对主公隐瞒,不过这些只是小人所听所闻,未必是真,请主公详察。”

高原笑道:“好吧,你就将在齐国的所有见闻都说出来。”

刘弘道:“齐国自田单复国之后,国内厌战之意极盛,齐襄王在位十九年,齐国仅仅只发生了三次战斗,都是别国攻齐,而齐国从未对外进行过征战,而齐襄王死后,齐王建继位,君王后辅政十四年,事秦谨,与诸候信,故齐国四十年不受兵。但在齐国内部,一直都有人反对这种应策,早在赵秦长平之战时,是齐王建六年,赵国曾向齐借粮,当时齐国的大臣周孑就曾齐王建进言,借粮于赵国,以拒秦军,只是被君王后拒绝,可见齐国国内,并非所有人都赞同君王后的决策。而赵韩两国灭亡之后,秦国己与齐国连壤,不少有识之士都认为列国相争,齐国不能在置之度外了,因此在齐国国内主张和各国合纵抗秦,或者是修整兵戈,整军备战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这些人多是民间之士,或是齐国的地方官员,而现在齐王建和相国后胜仍然坚奉行君王后之策,而且相国后胜独揽大权,党羽遍及朝堂,因此齐国改变决策的可能并不大。”

高原想了一想,道:“现在主张合纵抗秦,整军备战的大臣有那些?”

刘弘道:“主要是即墨大夫安平君田克臧,此人是齐国最坚定主张要参与合纵,整军备战的人,最近几年以来,每年都会上书齐国朝廷,如果是别人,恐怕早就己经丢官罢职了,但田克臧是齐国的名将田单之孙,田单为齐国立下复国大功,在齐国威名极大,他的孑孙后代世袭安平君,并以即墨的封地,田克臧在齐国国内不仅权力极大,而且也颇有贤名,素有继承孟偿遗风之称,因此威信颇高,就连后胜也奈何不得他。另外还有阿城大夫匡章、聊城大夫种牟,都是支持田克臧,而在民间主张合纵抗秦的人,首推沧海君。”

李瑛鸿道:“沧海君是什么人?我好像洠в刑倒牍姓庋晃还影。俊�

刘弘道:“回禀夫人,沧海君并非齐国公子,原是东夷族人,本来是在海岛上居住,以经营海运为业,家资巨富,后来归复齐国,性格豪爽,喜结交名士高人,以纵横家自诩,仗义疏财、挥金似土,因此世人称他为沧海君,现在就居住在齐都临淄,但家中养士万人,虽是一介平民,但齐国朝廷也不敢将其如何。而且韩赵两国灭亡之后,有不少世族孑弟都逃到了齐国,希望说服齐国朝廷参加合纵抗秦,其中有不少人都投奔到沧海君的门下,声势也颇为浩大,不过无论是田克臧还是沧海君,在齐国民间虽然影响巨大,但却没有办法影响到齐国的朝政,因此以小人看来,要说服齐国改变国策,恐怕并不容易。”

高原又道:“那么齐国的商界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

刘弘道:“两种态度都有,有一部份商人认为齐国现在的决策很好,数十年不受兵事,因此国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但卷入合纵与秦国为敌,说不定会再有一次灭国之灾;而另一部份商人则认为唇寒齿亡,如果诸国匀灭,齐国又岂能独存,合纵抗秦,并非为其他各国,仍是为齐国自救,莫衷一是。”顿了一顿,他又道:“不过无论是事秦还是抗秦,都只是商人们私下交谈,洠в猩倘讼蚱牍某⒎⒊鼋ㄒ椤R蛭锸暇褪且跃潭鹗疲虼怂淙辉诠诓唤蹋囱辖倘烁缮嬲拢ツ暾怨鹜龅氖焙颍缀>蛩懔弦恍┥倘耍蚱牍⒔ㄑ裕跋煺吡攘任藜福虼酥荒茏霭铡R佬∪酥鞘乔鼐俪窍拢裨蛏倘耸遣换崆嵋椎牟迨殖!�

高原点了点头,刘弘的讲说语言清楚,条理分明,讲述齐国情况时,用语颇为中肯得当,并没有偏向性,这样就不会影响听者的判断力,但最后又提出一点自已的意见,可以让听者做为参考,仅从这一点来看,刘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材。因此高原也对蔺文湥α艘恍Γ溃骸拔那宸蛉耍闶窒碌绞钦嬗懈刹闹恕!�

蔺文湥Φ溃骸爸鞴绷耍芄坏玫街鞴目浣保翟谑橇鹾胫摇!庇肿范粤鹾氲溃骸傲鹾耄共桓厦Χ嘈恢鞴隳芄坏弥鞴脑扪铮丈硎芤嫖耷睢!�

刘弘赶忙跪下,道:“多谢主公夸奖。”

高原笑道:“起来吧,在我这里不问出身的高低贵贱,唯材是举,不拘一格,因此只要你以后能够好好的做事,有所成就,就必然会有你的出头之日的。”

蔺文清这才起身,向高原告辞,和刘弘一起离开了高原的府邸。

等她们走了以后,李瑛鸿才道:“你觉得怎么样,这一次去齐国会有用吗?”

高原道:“当然有用,至少齐国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举国上下都主张事秦,看来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数并不再少数,就算是无法改变齐王建和后胜,但如果能够团结好这一批人,也是抗秦的一大助力,只要他们能够给其他各国提供物资上的支援,就己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李瑛鸿也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当年齐国肯借粮给赵国,那么长平之战的胜负,还真的未必可知。”

高原道:“其实当时齐国不借粮给赵国,完全可以通过民间购买。何况齐国还有田克臧、沧海君这样的人,能量极大,在关建时刻说不定能够发挥大作用,像信陵君窃符救赵,完全有可能在齐国再实现。现在离赵国灭亡己过去近二年,最多再过一年的时间,秦国就能够恢复国力,再度出兵,因此这一次齐国之行,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虽然说动各国再次组成合纵抗秦的可能性并不大。其实我并不指望齐国能够出兵抗秦,因此齐国己有四十余年未经战事,四十年没有打过仗,再强的军队也会荒废了,而我们代郡到是不缺军队,如果全部动员起来,我们可以征集出五十万大军,而且大多都有实战经验,缺的是人口和物资供应,因此如果我们可以说动齐国的商人,还有像田克臧、沧海君这样的人,在我们和秦军交战时,保证我们的后勤物资供应,那么到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资本和秦军抗衡。”

李瑛鸿道:“你的意思是说甴我出动军队,和秦国交战,而齐国给我们提供后勤物资供应。”

高原点了点头,道:“对,其实不仅仅是齐国,其他各国也行。而且我们并不是直接和国家来往,而是通过民间的渠道,这样其他各国也好向秦国推托,而秦国想施展离间计也会困难一些。”

李瑛鸿知道,其实在长平之战时,齐国为借不借粮给赵国,确实引起了一番争论,秦国也怕齐国会借粮给赵国,因此发出威胁,谁借粮给赵国,那么秦国接下来就打谁,结果齐王建和君王后害怕了,才拒绝借粮给赵国。如果像高原所说,赵国走民间商业的渠道那就不同了,因为齐国的商人势力极大,就是朝廷也没有能力管住所有的商人,而秦国也洠в邪旆ㄒ源死粗冈鹌牍�

不过要完成这个任务,也不容易,因为一但开战起来,那么物资就是白送的了,商人都是重利的,谁愿意把自已的财产白白的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