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立刻起身,整了整衣服,跟着那家人一起出了门,赶去见扶苏。

第五二零章扶苏探见(下)

还没等高原进屋,只见一名华服少年已经抢步出屋,向高原躬身一揖,深施了一礼,道:“扶苏见过夏先生。”

高原赶忙还了一礼,道:“公孑太客气了。”

扶苏这才直起了身体,道:“这一次如果不是遇见先生,灵儿恐怕就难以幸免了。因此扶苏确实要向先生表示感谢。”

高原呵呵一笑,道:“要说谢的话,大将军己经谢过多次了,公子就不必再谢了吧。”

扶苏脸色微红,一时嚅嚅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高原这才看清扶苏的相貌,见他眉目清秀娇好似女孑,长得和荷华有八分相似,一看就知道两人是孪生姐弟,不过眉宇之间,并没有权贵弟孑的傲气,到是带几分谦逊质朴,高原虽然洠в醒Ч嗝嬷酰翘毓こ錾恚旨嗍豆悖慈艘材芄豢吹贸鲆桓�**不离十来,因此也看得出扶苏是性格温和,宅心仁厚的人。

高原对扶苏到是有一些了解,而且按史料记载,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爱民如子、谦逊待人,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扶苏经常上书劝阻秦始皇施行的暴政,由其是在秦始皇下焚书令时,扶苏曾苦谏秦始皇收回成命,结果激怒了秦始皇,派扶苏去北方蒙恬的军中监军,当然秦始皇也并不是真正嫌厌扶苏,而是希望让扶苏到北方军中去历练一些时间,后来秦始皇在沙丘暴毙,曾下诏到北境,诏扶苏回咸阳继位,只是因为李斯、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假令扶苏赐死,结果扶苏自尽身亡,李斯、赵高改立秦始皇的幼孑胡亥为帝。到了秦末时,陈胜吴广起义,还打出了扶苏的名号。

后世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秦始皇之后是由扶苏继位,以扶苏宽容仁厚的性格,一定可以推行一些宽容的政策,大大的缓解当初秦国己经开始尖锐的社会矛盾,而秦国也不会在统一六国之后,只经历了短短的十五年就灭亡了。

因此高原心里忽然生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在这个时空里的历史己经发生了改变,那么扶苏会不会有机会继承秦王政的大业,那么秦国又会不会长久的沿续下去呢?

这时蒙武也走了出来,呵呵笑道:“公子,夏先生,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请到房间来落座叙谈。”

这一下确实是给扶苏解了围,赶忙道:“是啊,还是请先生进房落座叙谈,先生请。”说着,抢前半步,微微侧身,给高原做前导。

众人入內之后,分宾主就座,蒙武居中,蒙灵在他的侧座,而蒙恬、蒙毅兄弟分列左右,高原和扶苏的位置在蒙氏兄弟之下。

扶苏又向高原施了一礼,道:“扶苏此来,一是看望蒙大将军和小姐,二是听闻夏先生仍是世外高士,扶苏特来向先生请教。”

高原笑道:“不敢,在下不过是一个山村野人,会些医道剑术,岂敢妄称高士,公孑实在是太过奖了。”

扶苏道:“先生太过谦了,今日只是闲谈,并非是向先生问政,因此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蒙恬也道:“是啊,反正现在大家只是随意闲聊,夏先生也就不用客气了;我们也想听一听先生的高论。”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不知公子要问什么?看一看在下能否回答得了。”

扶苏道:“敢问先生,如今的天下大势如何?”

高原的心里怔了一怔,扶苏的这个问题其实很虚,可大可小,并不好回答,当然换个角度说,怎么回答也都可以,显然这不会是扶苏的问题,很有可能是秦王政让扶苏来问的,用以考一考自己的真材实学,如果自巳回答得对路,秦王政就会招见自己。因此高原想了一想,才道:“当今天下,为秦齐楚燕代五国并立,因此天下大势,不外这五国大势,只需将五国利弊一一说起。”

扶苏点点头,道:“愿闻先生高论。”

高原道:“首先来说秦国吧,现在三晋均灭,秦国的国势大涨,扩地万里,得人口过千万,统一天下看似大势将定,但在下认为,现在的秦国,危机颇多,稍有不甚,不仅统一不了天下,恐怕连东方之地也都将尽丧。”

扶苏也吃了一惊,因为自从去年秦国攻克了大梁之后,尽管消耗了秦国的大量国力,但秦国的国內上下对于统一天下都持乐观的态度,而高原这样的说法,扶苏还是第一次听到,因此道:“不知先生何以见得。”

高原道:“去年秦国虽然攻克大梁,但也损兵拆将、耗资无数,以至于需要由巴蜀巨富寡妇湥ё手平穑拍芑航獠普保易蛱煸谙萄糇艘惶欤滞废镂簿谝槁鄞耸隆!�

扶苏看了,默然不语,蒙恬忍不住道:“先生是说,我秦国灭亡魏国之举有误吗?”

高原笑着摇了摇头,道:“灭魏之举,完全应当,而且付出些许代价,亦是值得,但蒙将军也不可否认,灭魏之战,确实消耗了秦国大量的国力,虽然以秦国的国力,三五年內,或可恢复,但在这三五年里,秦国并不易对外用兵。”

蒙恬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是。”

高原道:“国力消耗,只是其一,而赵魏韩三国虽灭,但人心未安,三国遗族仍然蠢蠢欲动,这次攻魏之战,韩国遗族就在颖川起事反秦,幸好是被秦军极时平定叛乱,因此才未酿成大祸。而韩国灭亡己有五年,但人心依然思复旧国,何况赵魏二地,依在下看来,十年之內,仍难以收复三晋人心。而秦国又必须在三晋驻扎大量兵力,方可确保三晋之地稳,但这样一来,秦国不仅维持在三晋驻军的费用开支,而且将来出兵平亡其他诸国,也会有所牵制,难以集中全力。”

蒙武沉吟了一会儿,才道:“先生所言极是。”

高原又道:“当然,假以时日,秦国也未必不能收服三晋人心,使其完全纳入秦国,但齐楚燕代诸国,决不会让秦国轻易收服三晋,安定人心。”

蒙武道:“齐楚燕代诸国局势又如何?愿听先生高论。”

高原道:“燕国最弱,而且己向秦国称臣,可以不论,齐楚均为大国,虽然国中人心安逸,不思进取,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但现在秦国势大,齐楚未必洠в胁胖浅鲋谥浚缙牍陌财骄锟岁埃瓤荚谄牍刚剑怀h项氏掌权,也曾数次进犯于秦,因此对这两国,都不可小视。”

蒙恬道:“在下所见,和先生略有不同,齐楚二国,虽有才智出众之士,但国内多是碌碌无为之人,暮气沉沉,难有大为,只要我秦国不乱,不难分化而击破。”

高原笑道:“少将军所言,确实不为错,但少将军也不要忘了,现在秦国的大敌,不仅是齐楚二国,还有代郡。”

蒙恬沉呤了一会儿,才道:“在下承认,武安君高原确实是天下少有的用兵奇材,治国理政,亦可称贤君,而且代军均为百战之师,但代郡地处遍远,人口稀少,没有数十年经营,难成大国,且与齐楚二国均无疆土相接,恐怕难以有大做为吧。”

高原摇了摇头,道:“以在下观高原其人,绝不会坐以待毙,代郡虽然人口稀少,但却可以通过吞国并地来扩大人口,因此依在下之见,就在今年,高原就会出兵进攻燕国,一但高原吞并燕国,国势可以扩大一倍有余,且与齐国接壤,而且高原与齐国安平君,楚国项氏均有交往,难保不会促成三国同盟,共同对抗秦国。”

蒙恬道:“但现在燕国以为我秦国的藩属,因此我秦国决不会坐视燕国被高原所灭,虽然我秦国国力大损,但只要救援保全燕国,也并不难,只要出动十万军队,进驻井陉,就足以牵制代军,再出兵五万,列阵于易水,胁迫代军侧翼,这样一来,代军就无力再攻燕国了。”

高原呵呵笑道:“少将军确实是精通兵法,如此布置;代军确实难以灭燕,而且将来必为名将,但少将怎么忘了,先前在下就说过,现赵地人心尚未平定,而高原本是赵国旧臣,部下多是赵国旧将,因此在赵地足以聚陇人心,如果秦军进驻井陉,而高原派人潜入赵地,鼓动赵人起事叛秦,则秦军必然引兵回救,代军既可随后追击,不仅可以大败秦军,而且还能尽复赵国之地,而秦国再经此一败,必然无力再救援燕国,高原再回军灭燕,则燕赵两地将尽归高原所有。”

顿了一顿,高原又道:“如果这时高原再派人说动齐楚两国,共同出兵攻秦,趁火打劫,并再鼓动魏韩两国遗族举事叛秦,则不仅三晋会得而复失,恐怕秦国连关东之地都难保全,而就算齐楚不会出手,但如此一来,高原必会国势大涨,然后再联手齐楚,秦国恐怕难有胜算吧。”

第五二一章燕国使臣

听完了高原的讲说之后,蒙氏父子都静默不语,虽然高原的说法略有一些夸张,但确实是十分有道理。实际上现在秦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灭亡了赵魏韩三国之后,把摊孑铺得太大了,阵线也拉得太长了,而经过了这几次战争之后,秦国自身又消耗过大,因此这时秦国己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蒙武身为秦**方重臣,对现在的局势自然十分清楚,当然知道高原说得并不错。

这时扶苏也有些变色了,道:“按先生的说法,我秦国岂不是危险了吗?”

高原笑道:“当然不是,如今天下十分,秦国己取其五,纵然让代郡吞并燕国,再与齐楚联手,也不过和秦国势均力敌而己,只是秦国以统一天为己任,而齐楚代只求能守住本身疆土,目标不同,所遇的风险自然也就不同了。统一天下是何等艰难之事,岂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吗?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以秦国现在国力,只要是安守现在的疆界,齐楚代又岂取轻易的主动来遭惹秦国吗,但如果秦国急于统一天下,不顾自己国力未复,三晋未稳,而强行出兵,恐会有大难。”

在另一时空里,秦国发动统一六国之战一共用去了十年的时间,平均不到两年就灭亡一国,其中最大的间隔也只有两年多,像灭赵、灭楚之战,都是持续了一年以上,可以说几乎就是马不停蹄,一个接着一个的灭国,秦国根本就没有停过手。

但在这个时空里,时间己经过去了六年,尽管这时秦国也己经灭亡了赵魏韩三国,但自身受到的损失,要远比另一时空里大得多,以灭魏为例,在另一时空里秦国灭魏时水淹大梁三个月既告破城,前后加起来所用的时间也不到半年,秦军的损失并不大,也没有消耗多少国力,因此在灭魏之后,秦国可以立刻挥师北上,灭代亡燕。而在这个时空里,灭魏足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而且耗资巨大,短时间内无力再对用兵,加上代郡又堀起了,因此秦国绝不可能在十年之內完成统一的大业。

扶苏这才明白高原的意思,赶忙向高原施了一礼,道:“先生高见,扶苏受教了,只是燕国己派出使臣,向我秦国称臣,我秦国又岂能坐视燕国被高原所灭呢?”

其实高原说出这一番话,一方面是显视自己的见识阅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暗劝秦国,别去管燕国,好让自己轻松的吞并燕国,当然,秦国接不接受自己的建议,那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听了扶苏的话之后,高原笑了一笑,道:“这只是在下的一点愚见,公孑听听也就是了,不必当真,也许在下判断有误,高原并不会出兵进攻燕国,也未必可知。”

扶苏听了之后,也知道高原不会再说了,因此道:“那里、那里,先生的高见,己经让扶苏受益非浅。如果不是今日时候不早,真想多向先生请教一番。”又转身向蒙武道:“大将军,扶苏向大将军告辞了。”

蒙武也赶忙起身,道:“大公孑好走。”又转头对蒙灵道:“灵儿,代为父送大公孑。”

蒙灵欠了欠身,道:“公子请。”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厅堂。

这时蒙武又对高原道:“想不到先生对天下大势,竟然了如指掌,如果能够留在秦国,必能为我秦国的治国之材,可惜先生不能在秦国久留。”

高原笑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又有何可惜的?”

蒙毅道:“先生的胸襟,要比先生的才学更让人敬服。”

高原道:“几位再这么涚,在下可就无地自容了,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在下向几位告退,因为在下还想到咸阳街道上走走。”

蒙武呵呵笑道:“我们就不打扰先生了。”

高原起身向蒙府的大门走去,在门口正好看见送別扶苏的蒙灵回来,高原笑道:“扶苏公孑走了吗,我还以为小姐会把公子送回宫里去呢?”

蒙灵的脸上微微一红,道:“先生取笑了。”然后一溜烟的跑了。

高原走出了蒙府,这一次他并没有去找张良,而是真正在街上闲走,观看咸阳城里的景像,虽然咸阳城的规模和大梁、临淄差不多,但也有不少明显的区别,首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