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举,也并不是为自己的私人复仇,要么是受主使人的恩惠,怀报达之心,要么就是认为刺杀的目标是大凶大恶之人,自己是在为天下除害。但也不会轻用武力,滥杀无辜。其实他们和前一类游侠剑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荆柯本身就是文资武备之材,只是因为时机不当,才智无用武之地,最终只能做了刺客。如果遇到好的环境和适合的君主,他们也都能成为前一类人。
不过这两类游侠剑客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游侠剑客其实都是学过一些剑术,但才学见识有限,而又没有明确主人的武士,他们并没有绝对的是非观念,也没有自己的信念,虽然也游走天下,但并不为了排解天下危难,只要是有人给钱,什么事情都做,包括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或者是希望自巳的武力被某权贵世族看中,成为他们的门客,进而搏得一官半职,因此这类游侠剑客,更接近于雇佣军一类的人员,只不过多是独来独住,或是二三人组成一个小团伙行动。
当然在某些时候,他们也会做一些行侠仗义的事情,不过没本钱的买卖也做过不少,善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次高渐离带来二百多游侠剑客,基本就是这一类人。他们中间有人确实是被荆柯刺杀秦王的精神所激励,但也有人是看中了太孑丹给的报酬,还有人则是希望借此混个一官半职,从而走上仕途。
但太孑丹己死,又眼看着现在局势大乱,燕军自相残杀,蓟京城里一片混乱,看来燕国是不能久留了,不少人心中阴暗的一面也暴露了出来,开始为自己的利益盘算,一般的燕兵不会故意去砍杀平民,也不会轻易杀入街道边的住宅店铺,而这些游侠剑客可没有这些顾忌,相反还趁着混乱,撞开住宅店铺的大门,杀进屋里去抢劫财物,居民稍有反抗,就毫不留情的进行斩杀。
而人是有群体效应的本能,见到有人撞入街道边的住宅店铺,抢夺财物,有些燕兵见了,也都立刻校枋起来,结果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燕兵都加入到了抢劫财物。结果无数的房屋店铺被砸开,越来越多的燕国百姓被杀,甚致还有士兵强暴妇女,放火烧房,人喊声,怒喝声、斥骂声、哭号声响成了一片。
城外的燕军大约有四万余人,而城内驻守的燕军也有三四万,本来相差并不远,而且蓟京是燕国的都城,自然也居住不少宗室世族,这些宗室世族家里都养着不少门客、家奴、私兵,全部加起来也有数万之多,因此论人数要比杀入城中燕军多了一倍有余,但城內的燕军同样也不忿太孑丹被害,不想为世族宗室拼命,结果有不少本是守城的燕兵,不仅不制止杀入城中的燕兵,反而也来趁火打劫,加入到抢掠财物,打杀平民的行列中来,由其是将矛头对准了世族宗室的府邸。
虽然宗室世族家里虽然有不少的门客、家奴、私兵,但他们毕竞不是正式士兵,战斗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人数也有限,一家最多也不过二三百人,加上各自为战,自然不是对手,结果一家一家宗室世族的府邸被攻破,士兵们纷拥而入,抢掠、杀戳、施暴、放火,等等无恶不为。
仅仅只过了不到一个多时辰,蓟京城就有近一半的地区陷入到混乱当中,被攻破的宗室世族府邸己有二十余家,还有十几处地方燃起了大火,平民、士兵、宗室、世族都死伤了无数,而且混乱的局面己经无法得到控制。
虽然燕国的王宫在蓟京的最中心地区,还隔着几重宫门院墙,但喊杀哭号的声音仍然传进了王宫的深处,而且冲天的浓烟,在王宫中更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尽管这时混乱还洠в新拥酵豕矗龉幸咽侨诵幕袒蹋诖拇椿乇甲撸腥松踔赂纱嗵映隽送豕�
燕王喜正在惶惶不安的时侯,弘高,骑劫、公子元三人匆匆的走进了王宫里,一见三人来了,燕王喜赶忙道:“三位爱卿,外面到达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弘高道:“大王,大事不好,太孑丹的党羽煽动士兵,发动叛乱,要杀害大王,为太孑丹报仇,现在叛军已经快要杀到王宫来了。”
燕王喜心里想着,如果真的是要为太子丹报仇,就应该先宰掉你们三个才对,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因此燕王喜道:“那么现在应该如何是好,三位爱卿,赶快调集军队,平定叛乱,千万不可让叛军攻入王宫。”
弘高摇了摇头,道:“大王,现在大部军队都己经参加了叛乱,我们的能用之兵己不足万人,跟本不足以平定叛乱,因此现在的唯一可行之计,就是立刻离开蓟京,逃出这是非之地,到辽东去安身,才是上策。臣等巳经准备好了车马队伍,只请大王立刻出发,不可迟务。”
燕王喜怔了一怔,道:“逃到辽东去?现在的局面还不至于如此危急吧。蓟京仍是我燕国的都城,岂能够轻易放弃。”
弘高立刻道:“大王,现在蓟京巳乱,万难平定,大王如果不及早抽身,等到叛军攻入王宫之时,大王恐怕悔之晚矣。”
骑劫也道:“是啊大王,就算是能够平定蓟京的叛乱,又能如何?现在秦军己然渡过易水,不日就将杀到蓟京城前,如今蓟京大乱,士兵皆叛,我们还能够守得住蓟京吗?因此当务之急,只能退到辽东去,重新聚兵存国!卧薪尝胆,其后光复故地,依旧还能够复兴燕国!否则大王困守在蓟京城中,不是被叛军所杀,就是被秦军所擒,请大王千万不可自误。”
燕王喜呆了一呆,也知道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道:“好,就依三位爱卿之见,马上离开蓟京。”
第五五七章代军出动
太子丹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代郡,高原得知以后,也唏嘘不己,原来他还希望太子丹能够回到蓟京,带领着燕军抵挡一阵,也消耗一下秦军的兵力,这样以后代军突袭蓟京,也可以轻松一些,但现在看来,是不能对燕军抱以什么希望了。
虽然现在高原还不知道随后燕国发生的事情,但也十分清楚,太子丹一死,整个燕国恐怕都没有人能够出面来号招组织军民,抵抗秦军的进攻,因此秦军杀到蓟京城下,基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蓟京了。
不过高原在制定突袭蓟京的计划时,虽然也希望燕军能够消耗一下秦军的兵力,但并没有把燕军的抵抗计算在计划以內,因此燕国发生的变故,并不影响高原的计划实施。
就在三天以前,司马尚和陈咨就带领着人马从代郡出发。人马包括上谷、云中两个军团共计八个军,兵力为五万人,并从雁门军团中又抽调了两个军约一万人,同时高原还从蕃勇军中分出一个分队,有五千人马,再加上征集组成的七个新军,共计总兵力约在十万人左右。
而且司马尚和陈咨经过了认真的商议,对高原的作战计划进行了细化和深化,两人认为,突袭燕国的十万人马可以分为两路进军,由司马尚带领三万人马,以骑军为主,轻装出行,绕到蓟京东北的峡谷埋伏,准备突袭蓟京;而由陈咨带领着剩余的七万人马,由上谷郡出击,沿治水进军,从西面进攻蓟京,吸引秦军的注意力。两路人马互相呼应配合,达到突袭蓟京的最终作战目地。
高原审查两人提出的详细计划,认为这个方案完全可行,因为以大批军队吸引秦军的注意,而以少量精锐军队,伺机突击蓟京,可以轻装简行,加强突击的隐蔽性,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见高原批准了自已提出的计划,司马尚立刻和陈咨分兵,由司马尚带领,上谷军团的威骑军、骁武军、平远军、广德军,加上雁门军团的威边军,蕃勇军共计六个军,分别由两个全骑军和四个混编军组成,共计三万人马,突袭蓟京。这一支人马不仅所有步兵均配战马,而且随军不带车辆,另配三万匹战马为他们驮运粮食物资,轻装简行。
而陈咨带领剩余的七万人马,从上谷郡出兵,本来陈咨打算大造旗鼓,大张声势,以吸引秦军的注意力,但高原却认为,这样做是欲盖弥彰,反而会弄巧成拙。因为王剪可是当世名将,精通兵法,不会不明白“欲强,故示之以弱;欲弱,故示之以强”的道理,因此如果陈咨做得太过头,一定会引起王剪的怀疑。
于是高原建议陈咨领军,也同样按照突袭的要求进军,在一路上尽量隐藏行踪,不要声张,因为王剪谨慎的用兵之道,决不会不防着代军,一定会派出大量探子,严密关注上谷郡的方向,七万大军的行踪,根本就隐藏不住的,而让秦军自己发现代军,才显得是合情合理。
陈咨听了之后,这才恍然大悟,高原考虑得确实比自己更周全,因此也按高原的意见行事。
所有的细节方案都搞定了,司马尚和陈咨这才告别高原,分别领军出发,而在代郡这一线,高原也决定领军出发,到鸿上塞去迎战秦军。
就在十余天以前,姜桓武己经带领着武安军团的威骑、蕃勇二个军,加上两个新组建的军从代郡出发,赶奔鸿上塞去驻守,再加上原本驻守在鸿上塞的清朔、胜捷二个军,共计约有三万人马。
这一次高原从代郡出发,又从武安军团中抽调了骁骑、背嵬、女军、斥候四个军,并从雁门军团中抽调了劲勇、奉节二个军,加上新征集的十六个军,共计大约有十二万五千人马,总计迎战秦军的人马达到十五万余人。
而在代郡还留下武安军团的劲勇军、奉节军、神机军、威宁军四个军,和新征集到的十个军驻守,共计约八万余人,做为预备和轮换的兵力,并且付责粮草物资的供应。
代郡的政务事情,全部交给宁戚、申慎、耿忠三人付责处理,而这一次李瑛鸿随高原一起出征,不在留在代郡主持政务,因为鸿上塞离代郡并不远,并且建有完善的道路驿站交通系统,如果有重大事故发生,可以用飞鸟传书,最多两三个时辰,就可以到达鸿上塞了。因此这次并不需要李瑛鸿留在代郡坐镇。
而在高原的妻妾当中,随高原一起出征的还有云瑶,她是付责管理所有的白灵族人员,在这段时间里,白灵族的众人驯服了各种野兽八百零九头,分别是狼四百三十三头,豹二百一十六头,老虎八十七头,熊七十三头。其中狼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在草原上狼群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一支庞大的野兽军团,每天至少要消耗四百头羊,或是八十头牛,这可是一个庞大的消耗,好在是现在代郡的畜牧业发展的很快,到是不缺这些野兽的吃食。
不过供应野兽军团的食物,还并不算什么大问题,但野兽军团是不可能和大队人马同行用住,只能和大军分开行走,并且单独驻扎,而白灵族的两位祝师留在代郡,并不随军出征,因此只能由云瑶来领导其他的白灵族人最为合适,而且还要和白灵族人同行同住。
高原对此到并洠б煲椋皇谴映夂蚓谐槌鲆桓鋈傥溃对鸨;ぐ倭樽宓闹谌耍蛭琢樽宓闹谌怂淙荒芄谎凳拗瘟疲蕉妨Σ⒉磺浚枰腥嘶の溃铉枰泊优纬鑫迨珊闳荽欤;ぴ蒲陌踩�
另外随高原一起出征的人还有淳于博、淳于钟秀父女。而鬼谷孑仍然留在代郡,和白灵族的两位祝师暗中坐镇,以防止韩腾派高手潜入代郡城中捣乱。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就绪之后,高原和李瑛鸿才带领着大军,从代群出发,赶奔鸿上塞。
三天以后,高原和李瑛鸿带领着人马,到达了鸿上塞,其他诸军也陆续到达,各自在指定的地点驻扎,而姜桓武出塞将高原和李瑛鸿一行迎接进塞。
鸿上塞本是赵国的北方边境关隘,建于两山的夹谷之间,依托着恒山山脉的山势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过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使赵国的实力大増,灭楼烦、并胡林、北击匈奴,设上云中、雁门、代、上谷四郡,扩地千余里,才使鸿上塞成境内关隘。
但高原入主代郡之后,也使鸿上塞又再度变得重要起来,这几年以来,高原一直都在修筑鸿上塞,并在鸿上塞外约二十里的范围以內,又修建了两道外围的防御工事,也使鸿上塞的防线更为坚固。可以说只要是有数万军队在这里驻守,并有足够的粮食供应,鸿上塞足可以抵挡百万大军。
一行人进塞之后,姜桓武才向高原汇报了自已进驻鸿上塞这段时间以来的战况。
姜桓武进驻鸿上塞之后,秦军也在井陉集结了超过十万的人马,并且向鸿上塞的方向层层推进,并在沿途修建了不少要塞驻点,保护秦军的后勤供应线。
其实代军也在鸿上塞防线以外也驻有军队,并建立了营寨,不过兵力并不多,每个营寨都是以一个千人队为单位,主要的目地当然不是要阻挡秦军,而是牵制和拖延秦军的进军速度。因此当秦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