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咴纠淳褪钦怨沙迹肯乱不径际钦怨耍谒耐持蜗拢约憾嗌僖材芄徽〉揭恍├妫毓持慰删鸵坏阆范济挥辛耍毓旧碛幸淮笃笔雷搴烂拍兀静豢赡芊指且槐虼瞬还茉跹咴持魏Γ沧芤惹毓靡恍衷谧约翰唤麤'有和高原讨价还价的资本,而且全部的希望也都落空了。
当然,三人马上就想,高原会不会是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以便在谈判中抢占主动权。
因此庞渭立刻道:“武安君此言不妥吧,武安君本是赵国旧臣,代郡也是赵国旧地,因此赶走秦军,恢复赵国旧地,武安君当责无傍贷,何况现在秦军大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军心不振,而且邯郸百姓臣民无不翘首以待,武安君能够挥兵直入,收复邯郸,武安君何故出退军之言,岂不有失天下之望。”
庞渭出身将门,是前赵国大将庞暖之子,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从军入伍,但毕竟也看过几本兵书,因此说起来到也有几分道理,而赵铭、许敬也赶忙随声付合。
高原笑了一笑,道:“三位以为我不想攻下邯郸吗?只是现在我也力有不逮,如之奈何?”
许敬道:“武安君大败秦军数十万,就连王剪也当阵身亡,现在邯郸的秦军不过是一批残兵败将,犹如枯木腐草,不堪一击,武安君何言力有不逮呢?”
高原淡淡一笑,道:“如几位所言,现在邯郸的秦军不过是一批残兵败将,请问三位可知,现在邯郸到底有多少秦军?”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一时谁也答不上来,因为在邯郸的时候,谁会去关心驻守着多少秦军呢?
高原见三人答不上来,又道:“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是打了几个胜仗,也歼灭了不少秦军,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三位可知,为了击败秦军,我们代军又损失了多少人马,而且占领的地方还要派兵驻守,现在还剩多少可战之兵,可以用来进攻邯郸呢。”
三人听了,再次一起摇头。庞渭道:“如果兵力不足,武安君为何不再多征集一些军队高原道:“征集军队,还要整编训练,并不是马上就能上阵作战,至少也要二三个月的时间,何况代郡人口稀少,这时为了迎战秦军,己经将年壮年男子都征招入伍,如果再要征集,只能征招老人幼儿,这些人就算征到百万,又有何用。而且代郡不仅人口稀少,物产迹不丰富,军队征战,人吃马喂,盔甲武器帐蓬旗帜等各种用度物资需要多少,几位可知?现在代郡府库已空,再也难以为继了。我决定撤军,并非是不想攻取邯郸,实在是不得己而为之。如果再打下去,我军必将不战自败,因此还请三位能够体谅我的难处。”
面对高原所说的撤军理由,三人确实找不出一点反驳的道理来,而且从高原所说的话来看,撤军可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因此三人也都不禁有些着急,如果代军真的撤军了,那么三人不是白来了井陉一趟吗?
庞渭道:“难道武安君真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撤军了吗?老实说,邯郸城里的赵国旧民确实一直都盼望着武安君的大军打进邯郸,驱逐秦军。”顿了一顿,道:“如果有用我等之处,武安君尽管直言,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絶不推辞。”
高原笑了一笑,道:“三位的好意,在下心领,而邯郸父老的期望厚爱,在下也感激不尽,因此请三位回去之后,带在下转告邯郸父老,这次虽然撤军,在下攻取邯郸,收复赵地之心绝无改变。在下可以在此立誓,这次撤军之后,在下一定会在代郡励精图治,积草屯粮,训练士卒,等到库府盈满,兵精粮足之后,时机成熟之时,在下一定会再度出兵,进取邯郸,不负邯郸父老之望。”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三人也知道代军的撤军是不可挽回之举,好在是有高原刚才的这一番话,多少也有一个盼头,回去之后也能有一个交待,因此庞渭道:“军机大事,非同儿戏,既然武安君确有难外,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不知武安君是否能够正式立誓,我们回到邯郸,也能对其他人有所交待。”
高原点了点头,立刻命人拿过一筒竹简来,正式立誓,其实高原从来没有起誓当一回事,而且也没说什么时候进攻邯郸,因此根本就不在乎,立誓就立誓。
不一会儿,高原就完成了誓书,并且在竹简上按下了手印,然后将竹简交给三人,又道:“现在秦国势大,虽然经此一败,但元气犹在,不出数年,就可以恢复实力,因此收复邯郸,并非易事,还望邯郸父老能够尽全力帮助代郡,等到真有收复邯郸的那一天,在下一定为论功行赏,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三人都怔了一怔,虽然马上接口道:“那是自然,我等一定会全力支持帮助武安君。”不过三人的笑容都有些免强,因为高原所说“论功行赏,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那么潜台词就是没有立功的人,自然是不可能得到奖励的,因此赵国的豪强世族们想要在未来高原建立的政权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如果再首鼠两端,左右观望的话,是没有前景的。
高原点了点头,道:“详细的情况,我会派人通吿武馆人,由他来组织安排各位的事务,还请各位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早日驱逐秦军,恢复赵土。”
打发了赵铭、庞渭、许敬三人之后,高原又立刻招见武宣,向他详細讲说了自已这一次不能继续进攻邯郸的原因,请他回复武烈,让武烈清楚,自己确实是力不能及。然后高原又招集赵轩、谢楷、吕旷等人商议了一下以后邯郸的情报工作怎样展开的计划。
三天以后,众人向高原告辞,返回邯郸去了。
而这时代军的防线布置也己完成,高原首先向代郡下令,命令宁戚马上驱逐燕国的使臣,不许他们在代郡停留,又命陈咨赶回蓟京去驻守,如果燕军真的敢来进攻蓟京,则给予迎头痛击。又留下司马尚驻守井陉到临城一线,然后才带领着其他的人马,转回代郡。
得知代军撤军之后,韩腾、蒙武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在邯郸做好了一切防守准备,但也不希望代军真的来进攻邯郸,而代军撤军,也表示高原的进攻到此为止了,这一战也终于可以宣告正式结束了。
第六二八章回归代郡(上)
正如高原所预料的那样,秦军现在确实没有能力,当然也没有勇气向代军发动进攻,因此在代军撤军之后,秦军上下也都松了一口气。因此韩腾、蒙武立刻上报咸阳,告诉秦国朝廷,代军退军的消息,并等候秦王政的命令。
大约二十余天之后,秦王政的诏书下到邯郸,命令留下李信及十万军队在邯郸驻守,其他诸将连同剩余的人马全都返回咸阳。
而在这个时候,高原的一行人马己经到达了代郡。
留守代郡的宁戚、申慎、耿忠等人带领着其他的众官员们出城二十里,迎接高原的大军回归代郡,而自发前来欢迎大军回来的百姓更是多达十余万人,在大道两侧,连绵排出了十数里,一直延伸到代郡的城门前,还有一些百姓在大道边上摆起了香案,拜伏叩首。不过在扩建代郡城的时候,将通向代郡城的驰道修建得十分宽阔,而且分设了专用的人、马、车行道,因此前来迎接大军的百姓虽多,但并没有将道路拥堵住。
高原入主代郡己有近六年的时间,由于釆取的治理政策比较得当,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学派划分,高原是釆用法家思想治国,鼓励耕种,奖赏军功,轻税薄役,但在政治上,高原并没有制定严刑厉法,而为人谦恭下士,平易近人,没有豪强士族高高在上的架子,因此代郡的居民对高原的统治十分拥护,而且这一次打败了秦军,大胜归来,更是激起了代郡百姓的欢庆情绪,毕竟胜利永远都是能够鼓舞人心的。于是没有人鼓舞动员,大部份的代郡百姓自发出城,迎接高原。其中有一部份也是迎接自己的家人,也有相当一部份人是想看一看高原的风釆。
好在是高原早有预备,在代郡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另建了一个营地,让白灵族的众人连夜里将兽群带到那个营地中去驻扎,否则还真会引起一场大乱。
等大军到达的时候,宁戚、申慎、耿忠带领着留守的众官员们一起上前,来到高原的马前,向高原施礼,齐声道:“参见主公。”
高原从赤龙背上跳下来,笑道:“什么弄得这么热闹。”
宁戚笑道:“这些百姓都是自发前来迎接主公,并非是我们组织,而且百姓们一片热忱,我们自然也不好拒绝,何况这一次主公大败秦军,大振声威,不仅是我们代郡,就连齐楚两国也派来使臣,庆贺主公大败秦军。”
高原也微微一怔,道:“齐楚两国已经派来了使臣,动作好快啊。”
宁戚道:“两国的使臣还没有到达代郡,不过臣己经命人去迎接他们,再过个三四天,就应该到了。”顿了一顿,宁戚又道:“张良也会随两国的使团一起来代郡,这一次齐楚两国向代郡派出使臣,是他在两国积极活动促成,听说现在齐楚两国都希望和我们结成同盟,共同抵抗秦国。”
高原点了点,这段时间里,张良并没有留在代郡,而是一直都在齐楚两国积极的展开外交活动,因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因此战争的结果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战场,在外交战线上的斗争,也同样十分关建,整个战囯时期所发生的战争,几乎都离不开外交层面的活动。
虽然高原并没有指望齐楚两国能够派兵援助代郡作战,但也不希望这个时候两国来给代郡捣乱,由其是齐国,因为代郡突击蓟京成功之后,就和齐国全面接壤,很难保证齐国不会有所动作,那怕齐国不想和代郡交恶,但趁机出兵占领一些齐燕边境的土地,扩大齐国的地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高原和齐国的大司马安平君田克臧的关系不错,但田克臧毕竟是齐国人,一切的出发点是为齐国的利益,还有齐国的相国后胜,基本就是秦国设在齐国的代言人,鼓动齐国在代郡背后弄出一些事情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在开战之前,高原才派张良到齐楚两国活动,就是争取在外交方面取得主动。
而现在代郡大获全胜,齐楚两国希望能和代郡结成正式同盟,共同抵抗秦国也在情理之中,虽然高原对这种同盟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在这个时代,这种同盟关系十分脆弱,由其是受国君的个人决议影响效大,而国君的个人决议往往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同盟还不如一张擦手纸,撕毀、背叛同盟的事情就像是日常便饭一样。
但能够组成和齐楚两国一个同盟,总比没有同盟好,因为现在代郡的首要对手是秦国,因此有必要和齐楚两国搞好关系,以免多面受敌,还是那句话,高原不会将代郡的安全寄托在这种同盟上,但也不希望在自巳和秦军激战时,别的国家在自己背后捅一刀。另外,现在代郡巳经将燕国的国土基本纳入自已的控制下,这样一来和齐国全面接壤,和齐国进行通商来往,不需要再经过燕国,而商业收入也是代郡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另外还可以通过齐国,再建立和楚国的商业来往,这样一来,也就更有必要组成一个同盟。
当然组成同盟的细节还需要等两国的使团来了以后慢慢的协商,另外还要等张良回来,问一问他在齐楚两国活动的情况,因此也不同急于一时,这时高原忽然又想起来,道:“燕国的使臣呢?他们离开代郡没有?”
宁戚道:“己经按主公的吩咐,将他们驱出了代郡,不过燕国的使团似乎有一些不甘心,在离开的时候,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高原不屑道:“不过是嘴硬而巳,到了这个地步,燕国还能有什么大作为,难到他们敢出兵进攻蓟京吗?把我们惹急了,索性出兵进攻辽东,把燕国彻底灭掉算了。”
宁戚听了,也不禁一笑,道:“话虽如此,但燕国现在毕竟还在,因此也不能不防,臣到是担心燕国会破坏我们和齐楚两国的同盟。”
高原摇了摇头,道:“如果就凭区区一个名存实亡的燕国,就能我们三军的同盟破坏掉,那么这样的同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宁戚也点了点头,道:“主公说的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主公回城。”
于是高原再度上马,带领着大军上路,向代郡城进发,并且不时向沿路的百姓挥手致意。
进城之后,高原下令,士兵中有家人在代郡城附近的,可以就地解散回家,三天之后再回军营报到,而其他士兵暂时回军营驻扎,等接受了奖励封赏,或都是办理正式退伍,休假的手续之后,再解散回家。
安排好了军队,众将也都向高原告辞,各自回府,而高原也带领着李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