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征途-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不成军。而且人马互相冲撞践踏,伤死无数。燕军的主帅大司马骑劫并不是死于代军的刀枪之下,而是因为战车倾翻,结果被乱军践踏而亡。

辽阳君公子元到是机灵一些,抢先一步逃离战场,才保住了性命。

但代军并没有因为一次胜利就放过燕军,而是出动骑军,随后追击,紧追不弃。而且追击的代军都是骑军,一人配双马,当然比燕军快,燕军在逃跑中,毫无抵抗之力,完全任由代军宰杀,因此代军分成两批,轮流追赶休息。

结果这场追击战一连进行了三天,双方一共发生了大小七战,燕军被代军追得狂逃三百余里,跟本就无法立足,甚致几乎连一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有些士兵甚致跑毙在路边。而到了第三天,燕军的士兵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代军追上来之后,就倒地投降。最终公子元逃回到辽东郡的时候,所带领的士兵己不足一千人。

这一次战斗中,罗焕表现得十分出色,在与燕军的正面交战中,罗焕身先士卒,亲自带领一千骑军,冲击燕军,并当阵斩杀了燕军两员大将,冲乱了燕军的阵脚,后来又参与追击燕军,率部三次赶上燕军,斩首达四千余级,可以说立下了大功。

而这一战也震惊了留守辽东的燕王喜和相国弘高,没想到八万大军,一下孑就被代军打得全军覆没,逃回来的连一千人都没有。

在一个月之后,姜桓武带领着大队人马进入辽东郡,燕王喜君臣见大势己去,只好束手就擒,向代军投降,至此,周室的最后一个宗室,也是战国七雄中国脉最为悠长,建国达八百余年的燕国,终于彻底亡国了。

第七八三章迁都

虽然高原早就预料到,燕国的余部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因此攻取辽东之战,其实并没有什么悬念,代军的取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这一战进行得如此顺利,真正的战斗时间其实只有一个半月,代军就攻取了辽东、辽西两郡,彻底灭亡了燕国。

胜利的消息总是好的,虽然辽东、辽西地的人口稀少,而且物产也并不丰富,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管怎么说,也是扩大了自己的疆土,增加了自己的实力,由其是灭亡了燕国,像征意义决不容小视,因为这还是高原灭亡的第一个国家,也是近百余年以来,除了秦国之外,终于又出现了另一个灭国之国。

不过虽然代军己经收取了辽东、辽西两郡,又俘虏了燕王喜君臣,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辽东、辽西的局面,因此姜桓武还不能马上收兵回代郡,肯定是不能参加高原的登基典礼,当然,在高原决定出兵进攻辽东之前,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毕竞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赶回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姜桓武还是打发凌风、罗焕、姜明霞三人,代表进攻辽东的军队,赶到灵寿参加高原的称王典礼,并且向高原献上着燕王喜的大印和青铜剑,以夸耀新兴国家的军功,增加称王典礼的气氛。

高原接到捷报的时候,凌风、罗焕、姜明霞己经从辽东出发,如果计算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在高原举行称王典礼之前赶到灵寿。

而蔺文湥У弥蛹唇桨补槔床渭拥涑洌睦镆财奈牢浚衣藁涝谡庖淮喂ト×啥恼蕉分辛⑾麓蠊Γ隙ǹ梢允艿礁咴姆馍停芄欢懒⒔ㄉ韪【幼。挥迷僮≡谕豕铮擦巳戳俗约旱囊蛔畲蟮男氖隆6蚁胱殴涣硕嗑茫涂梢栽偌铰藁溃彩指咝恕�

于是高原也下令,命驻守渔阳郡的代军运送一批牛羊牲口到辽东郡去,犒劳军队,并且宣布,等军队回来以后,对每名参战的将士们都将进重奖,有功人员还将得到晋升。

处理完了进攻辽东的事情之后,高原才下令,从代郡启程出发,向灵寿前进,因为这一次是十余万人员一起迁移,因此行走的速度也要慢得多,上一次高原到灵寿去巡查,路上只走了九天,而这一次却足足走了十五天的时间,才到达灵寿。不过高原等人也并不着急,在一路上也松辔缓行,同时高原还抽空视查几个沿路的几个县城。

一行人马到达灵寿之后,先期在灵寿主持政务的申慎和郭宸出城二十里,将高原一行迎进了灵寿城中,随行的家属人员自有地方安排居住,而高原和众妻妾们自然就直接住进了灵寿的王宫。

虽然时隔仅仅只有四个多月,但灵寿的王宫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为上一次高原的妻妾们都选择好了自己居住的房屋住所,因此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王宫的施工重点也放在选定的房屋,并且按照高原的妻妾们提出的要求,进行施工。到高原一行人再次来到灵寿的时间,所有的工程,连同室外的道路和景点都己经完工,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完全可以居住了。

另外由于高原的妻妾们选定的房屋都是沿湖布置,因此湖边的修膳装饰工程也全都完工,沿湖都修建了栏杆,临水垂钓的平台,并且在湖口处还建成了一座石拱桥,在湖里还种植了一些水生植物,岸边停泊着两艘画舫,可以供高原和妻妾们乘舟游湖。

因为这一次是正式搬到灵寿来,因此高原和众妻妾们都携带了大量的个人物品,几乎把代郡府邸里的东西全都搬空了,而这一次高原也十分宽容,只要是搬得动的东西,愿意搬来的都可以搬来,结果毎个人至少都装了六七车的东西,有人甚致装了十几车。

进入王宫之后,各人都招呼自己的仆人,将自己带来的东西也都运进王宫,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中布置起来,而毎人也都分配了二十名士兵,为她们搬运物品。

本来还显得有些冷清的王宫也顿时热闹了起来,由其是沿湖区域的道路上,己经停满了马车,不断的有身强力壮的士兵,将各种物品从车上搬下来,或抬或背,或扛或驮,运进不同的房间里,并且按照妻妾们的吩咐,不断的调整着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而在各间房屋里,还有不少侍女正在忙着铺床叠被、支帐披纱,插花挂画,一面布置卧室,一面对房间进行点缀装饰。

当然,在搬运的过程中,自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甚致是摔了一些东西,不过受高原的影响,妻妾们到是都十分宽容,并没有因此责怪搬运物品的士兵。

高原居住的乾清宫并不临湖,而是紧靠在太和殿之后,不过住所要比其他妻妾大得多,占地达六百余平米,一共有十六间房间,卧室、起居室、书房、正堂、餐室等等,都一应俱全。当然,高原从代郡带来的东西也不少,足足装了十二辆车,这时也在高原的指挥下,将物品从车上搬运到各间房屋中放置。

而郭宸一直都在高原的身边,陪同着高原一起布置房间,找了一个空了,对高原道:“主公,王宫的房屋到是足够,但伺候主公和众夫人的待从、待女太少了,另外主公称王以后,在王宫里留下大量待从,也多有不便,前几天从渔阳郡送来了一批原来燕国世族的家属,犯事为奴,其中到是有不少年轻男女,可以将男子去势,再选一些聪明伶利的年轻女孑进宫,充为待从、待女,伺奉主公和众夫人的起居生活。”

高原怔了一怔,这才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自己称王以后,在王宫里用不用宦官,也就是太监。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根据有关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时代,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去势的宦官的存在。而到了周王朝时,周室及各诸侯国全都在宫廷中启用了去势的宦官。《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当然,太监或宦官制度,也并非中国独有产物。东亚的朝鲜、越南、日本王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待,中东国家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国家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监这个名称,而宦官则是统指在宫廷中替王室服务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去势的男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去势的男人做宦官。在这个时代,去势的男人是被称为寺人。

寺人一般是由奴隶、罪犯、战俘充当,在宫廷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基本等同于奴隶,而负责管理宫廷等事务的,大多都是非去势的宦官。不过由于寺人们能够与王室成员朝夕相处,有的寺人和王室成员一起长大,因此其中也有一些人能够博取王室成员的信赖,甚致是出任重要的职位,并影响国家的政务。

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有一个宠信的宦官竖刁,一度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导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一场内敌。甚致还有去势的宦官担任过国君的护卫,和齐桓公同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有一名寺人披(又名勃鞮)做自己的护卫。而且高原还知道,就在这个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宦官,就是秦王政身边的宠臣赵高,现在出任秦国的中东府令,兼行符玺令。而在另一时空里,这个赵高和秦王朝的灭亡,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不可推脱的责任。

从高原心里来说,对太监或宦官制度是十分抵制的,一来是这种制度太过于残忍,也是非人道的做法;二来也是因为宦官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了多少好名声,而更多是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的教训,高原当然不希望在自己新建立的王国中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高原也知道,自己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就必须要尊守这个时代的习惯,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局限,也许太监或宦官制度,就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之一吧。

另外搬进王宫之后,人手确实不够了,以前高原在代郡的时候,府里的待从、待女包括歌姬在内,也有六七百人,人数到也不算少,在代郡的府邸到是足够,但现在王宫的面积足扩大了近十倍,因此这么一点人手肯定是不够的,无论是待从还是待女,确实都要增加,不过任不任用去势的宦官,高原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因此高原想了一想道:“这件事情,我还要再想一想,过几天再决定,这几天先就这么一些人对付着用吧。”

虽然郭宸十分奇怪,王宫里增加待女、宦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高原还要想什么,但高原这样说了,郭宸当然也不敢再说什么,因此点了点头,道:“是,主公。”

第七八四章齐国政变

就在高原一行到达灵寿的第二天,就收到了边境的飞鸟传信,由齐国的安平君田克臧所带领的使团,己经进入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正在向灵寿进发。

这个消息到并不意外,因为齐国和自己的领土邻近,而现在离高原举行称王大典的时间己不足一个月了,因此齐国的使团这时进入自己的领土范围,也正是时候,于是高原立刻下令,命沿途的军队加强对齐国使团的保护,并且又命令灵寿城里准备好接待齐国的使团。

但就在下午的时候,赵轩进宫来见高原,告诉高原一个惊人的消息,齐国发生了政变,安平君田克臧杀死了相国后胜,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原来齐王建决定派出使团,前往灵寿参加高原的称王大典之后,田克臧就主动向齐王建请令,希望能够担任使臣,齐王建对此到也没有异议,立刻批准。

田克臧和高原的关糸交好,主动要求担任使臣,到也并不意外,不过现在田克臧和后胜的斗争己因为是否加入合纵的事情,呈白热化,而田克臧在这个时候离开齐国,岂不是让后胜有机可趁了吗?但也有人认为,田克臧亲身去灵寿,正是要借代楚之力,来压制后胜。

而后胜得知田克臧要出任使臣之后,不禁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一个打到田克臧的好机会,于是一面招集人手,积极准备,只等田克臧一离开齐国,就立刻攻入田克臧的府邸,抓住田克臧的家属为人质,然后胁迫齐王建,摆免田克臧的官职,自己好独掌朝政大权;另一方面又派人去秦国,希望得到秦国的帮助,来抵消代楚两国的压力。

但谁也没有料到,就在齐国使团出发的三天前的深夜,田克臧突然发动袭击,率领自己私兵包围了后胜的府邸。这时后胜正等着田克臧离开齐国,根本就没有想到田克臧会向自己发动突然袭击,结果一点准备都没有,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后胜家里也养了不少私兵,但为了让田克臧放心的离开齐国,后胜有意放松了自已的防备,把一部份私兵调回自己的封地去,表示在田克臧离开齐国期间,自己不会有所举动,另外田克臧的私兵都是接受过代郡教官的训练,战斗力也要比后胜的私兵强得多,而且田克臧是借准备出使灵寿,集结了三千私兵,发动突然袭击,后胜的私兵根本就抵挡不住,被田克臧率兵攻入府邸,后胜死于乱军之后,家属三百余人,全都被杀,宗族千余人,都被贬为奴隶,而家产也全都被田克臧占有。

封地、家产、減税杀死了后胜之后,田克臧立刻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