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262-秋天死于冬季-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弃)的感觉实在太痛苦也太屈辱了。于是她觉得伤痛欲绝无路可走。而结束这一切的唯一方式就是结束生命(她当然不会有路德维克那样的算计,把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发泄在一个无辜者的身上)。埃莱娜确实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她的自杀却客观上成为了对那两个伤害过她的男人声讨和惩罚,甚至是对他们丑恶灵魂的永恒的审判(如果埃莱娜自杀成功的话)。    
    这一点被充分地表现在了路德维克的恐慌中。当他接到了埃莱娜写给他的那封信,当他读到了埃莱娜的那字字血声声泪:“现在我的心灵和肉体都没有理由再活下去……我对你说永别了……”埃莱娜的如此决绝果然报复了路德维克,以至于这个原本自命不凡的男人只能不顾一切地朝着埃莱娜自杀的那个地方跑去。在那一刻路德维克真的害怕极了。那种恐惧甚至超过了他终于占有了埃莱娜的那如愿以偿的喜悦。埃莱娜的遗书不仅让路德维克看到了这个女人的悔恨和失望,还听到了那个来自女性世界的反抗和宣言:一个供您用来实施报复的生命的消失,将会让您的后半生永远被纠缠在那永无尽头的罪恶中。    
    幸好埃莱娜的报复没有成功,就如同路德维克的报复没有成功一样,整个过程不过是早就有了结果的被小说家昆德拉描述的一场相互追逐的游戏。埃莱娜因为误将轻泻药当做安乃近服用而使她死里逃生(又是一个“玩笑”)。在这个她已然视死如归的行为中,她至多受到了腹泻的某种折磨。而路德维克的恐惧却是致命的,因为他恐怕只能在罪恶和忏悔中了此残生。    
    这就是昆德拉从报复到报应的整个过程。    
    报应是存在的。无论是在宗教教义中,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还是在昆德拉的小说中。    
    不过昆德拉的报应是轻喜剧。    
    而他的最有创意的地方,就是将生命中所有沉重的东西都化为了“玩笑”。 昆德拉的乡愁 昆德拉的乡愁    
    许均先生新近翻译出版的《无知》,是迄今为止,昆德拉唯一未曾在中国翻译出版过的小说。所以较之昆德拉以前的各种翻译文本,《无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部彻底陌生化的文本,读过能够让我们了解昆德拉的种种现在。    
    如同读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一样,《无知》依然给了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这不是说昆德拉作品的风格本身,而是,他所描写的生活与我们的境况竟是如此接近,甚至如出一辙。这大概还是因为他曾经的捷克社会主义的背景,所以我们才能对他的“布拉格情结”感同身受。而这一次昆德拉的乡愁,又为如今我国大量的移民群体提供了一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精神范本。近二十年间,中国在世界各地的移民数量突飞猛进,以至于那些移民即或不是我们自己,也是我们的亲戚朋友,或者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总之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你可以经常地听到他们思乡之苦痛、奋斗之艰辛的种种喜怒哀乐。于是读昆德拉的《无知》就更有了一种亲和的感觉。昆德拉简直就是那些四海漂泊的新移民最杰出的代言人。    
    移民问题一定曾深深地困扰着昆德拉。他不得不离开布拉格,而又无时无刻不深深思念着这个他曾经生活过很多年的美丽城市。于是,昆德拉除了在许多小说中竭力彰显他对故乡的眷恋,还对移民问题做过许多专门论述。此番在《无知》中,他还特别请来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古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尤利西斯),以他回归的英雄史诗作为整部小说的一个伟大的笼罩。昆德拉之所以要以古希腊在特洛伊城下的那场著名的战争为背景,就是为了描述英雄尤利西斯为了这场战争不得不告别亲爱的妻子帕涅罗泊,踏上离乡背景的不归路。然而昆德拉真正要说的还不是尤利西斯的思乡之情,而是他怎样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英雄回归。最终回到了家乡伊塔克海边的橄榄树下,完成了他伟大的德奥德赛之旅。    
    便是在《奥德赛》笼罩之下,《无知》中的女主人公伊莱娜也完成了她普通人的现代回归。尽管伊莱娜不能和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相比,他们的结局也迥然不同,但是他们流落他乡二十年的经历、深邃绵延的思乡之情以及最终踏上归途的行为却是相同的。只是伊莱娜的时代已经没有了英雄史诗,所以奥德修斯慷慨悲歌的回归神话,才会成为作品中那个大气磅礴的覆盖。一切都在回归这个主题的指引之下。一切的思维,一切的行为。唯一不同的是,当代的伊莱娜最终没能像尤利西斯那样回归故乡的怀抱,而是继续异乡的漂泊。这是让人不能不悲哀的。    
    昆德拉在《无知》中所完成的是一个悖论。而小说中的人物所演绎的故事,其实在他的《被背叛的遗嘱》中已有过明确的阐释。昆德拉以世界著名作家、艺术家康拉德、纳博科夫、勋博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移民的经历作为参照,来解析移民的种种利弊得失。其实那也是昆德拉本人的经历。他人生中的那个令他最为不堪的部分。自从他移民法国,这一份痛苦就始终煎熬着他,以至于移民问题成为了他很多作品的母题,并由此衍生开去各种人生的故事。在“故乡”与“异乡”之间。在乡愁与失落之间。在巴黎与布拉格之间。究竟何处是家园?    
    于是昆德拉认为,移民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仅要忍受思乡之苦,还要面对异国他乡种种的陌生。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双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幸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陌生的东西最终会变得熟悉,甚至可爱……可是,昆德拉小说中的那些移民,却为什么还要被乡愁和回归的思绪苦苦缠绕呢?     
    阅读《无知》,觉得其中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细微的感觉,都是昆德拉本人的亲历。无论是伊莱娜从捷克移民法国栖居巴黎,还是她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重归布拉格。即或小说中的昆德拉是隐形的,但是在每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状态的背后,都好像能看到昆德拉的影子。那些依然生活在波西米亚的捷克人,那些移居巴黎的布拉格人。那些忧戚悲伤的怀旧者或者形形色色的男女寻根族。是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昆德拉,或者,昆德拉就是他们每一个人。在小说中,是昆德拉肢解了他自己,也是他通过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述了他本人对移民问题纷繁而斑驳的思考。只是,昆德拉论证的结果依然没有结果。于是悲哀。因为对于昆德拉以及他小说中的人物来说,无论回归还是移民都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所以他们已经没有了家园。他们此生所能拥有的,就只剩下流亡的精神旅程了。    
    阅读《无知》,觉得小说中人物关系的设置虽然是虚构的,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却是真实的,它们不过是昆德拉阐述移民思想的一个载体。


《秋天死于冬季》 第四部分蒸发在生命的瞬间(31)

    其实《无知》的故事非常简单,无非是女主人公伊莱娜在移民巴黎二十年后,在强烈的思乡情绪的驱动下,踏上了回归故乡布拉格的旅程。当年伊莱娜跟随丈夫流亡巴黎,是因为受到当时社会制度的迫害;而今天伊莱娜决心回归故乡,也是因为布拉格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天翻地覆,沧海桑田。于是被驱逐者终于得以重新被祖国接纳。伊莱娜是怀着深邃的眷恋重归布拉格,去找寻那久违的田园牧歌的。但可惜她记忆中曾经熟悉美好的一切却已经不复存在。面对如此陌生的故乡,伊莱娜惶惑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昆德拉这样描述他迷乱的女主角:伊莱娜走在她所依恋的布拉格宁静的小街上,有那么几秒钟,她想到了巴黎。较之布拉格的温暖,她想到的是第一次对她露出敌意的巴黎,街道那冰冷的几何形状,香榭丽舍的傲慢……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能有一丝她在这里感受到的那种可爱的亲密接触,那种牧歌般的气息。    
    然而,当伊莱娜真的回到了这个她梦绕情牵的地方,回到了亲人和朋友身边,她才意识到,她的回归究竟有多难。她当然可以重新和她的同胞生活在一起,但前提是必须把她和法国人一起所经历的一切庄严地放在故乡的祭坛上,亲手点上一把火,随着这神圣的仪式,她二十年的国外生活将灰飞烟灭……只有付出这样的代价,伊莱娜才能被同胞所接受,才能重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就是伊莱娜的两难,她既热爱着她的故乡,又不想将她巴黎的旅居生活一笔勾销。所以她不能留在布拉格,陷入这个城市正在为她编织的生活之网。为了能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她只能忍痛做好再次失去这座城市的准备。有了二十年移民经历的伊莱娜已经不属于布拉格。她也已经无法像荷马史诗中的那位伟大的英雄奥德修斯那样,历经重重磨难,重归他的故乡伊塔克了。伊莱娜的时代已经是高度物质的时代,无需再去追求那种充满了冒险的回归理想了。所以,伊莱娜最终还是选择了重返巴黎。    
    然而对于伊莱娜这样的移民,巴黎又是一处怎样的所在?    
    尽管伊莱娜已经把巴黎当做了自己的家,而巴黎却始终没有真正把伊莱娜当做自己的家人。即便是伊莱娜在巴黎最好的女朋友西尔薇,也只是把她当做一个流亡者来对待。巴黎人有他们判断的眼光,直接而简洁,那就是斯大林主义是一种邪恶,流亡国外是一个悲剧。于是他们竟然也像伊莱娜故乡的那些朋友一样,对伊莱娜的思考和生活毫无兴趣,而只对她的流亡者身份感兴趣,甚至把她当做他们自己一些奇思怪想的证据。于是当伊莱娜不再是流亡者,他们便失望了,甚至不再热衷于和伊莱娜交往。因为伊莱娜使他们的想法破灭了,能够证明他们想法的伊莱娜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    
    这便是伊莱娜的处境。她不仅失去了物质的家乡,也失去了她二十年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是什么使伊莱娜既不能融入自己的血肉同胞,又不能深入巴黎的主流社会?伊莱娜的这种边缘状态也许并不是因为什么重大的政治的分歧,而仅仅是身边人的一种极为细微的冷漠态度所至。对她毫不关心的人首先来自于她的同胞。在她与他们二十年后的再度聚首中,竟没有一个人问起她的流亡生活,更没有人想知道她的心路历程,甚至,对她从法国 带回的波尔多红酒嗤之以鼻,而以大杯大杯的家乡啤酒来抵抗她。于是温暖的田园牧歌般的怀旧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伊莱娜不知道,在布拉格为什么没有人真正关心移民的生活,没有人认真地对她说:“你讲讲吧”,甚至包括她的母亲。也许这样的冷遇只是伊莱娜聚会中的一个偶然,但却是伊莱娜决定再度弃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她对来自同胞的冷漠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同为移民的约瑟夫为她指点迷津,化解了她对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恐惧。    
    约瑟夫说: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    
    这很正常?真的很正常?    
    这就是当今社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人们不再关心他人,不再关心自身以外的事情,甚至连倾听都不愿意。在文明社会,倾听原本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教养,是否有风度的一个标志,甚至一个人是否有同情心的一种体现。但是伊莱娜故乡的那些朋友,不知曾几何时已经失去了这种倾听的能力和同情的心理。或者他们已经无法沉下心来,日新月异的生活已经让他们无比浮躁了。    
    足见,昆德拉反复而郑重地提出“你讲讲吧”,在今天是何等必要。“你讲讲吧”,就意味着“我会倾听”,而如果连“你讲讲吧”这样的邀请都不能发出,那只能证明被异化了的人类是怎样的可悲。    
    《无知》的人物关系显然是戏剧性的。伊莱娜为了摆脱母亲,嫁给了母亲的一位老朋友马丁。而后来她与之同居的男友,又是曾经认识已然去世的马丁的一个瑞典人古斯塔夫。古斯塔夫之所以离开瑞典来到巴黎,是为了逃避他已经厌倦的妻子和家庭。后来古斯塔夫在布拉格开办了一家公司,说他再也不想回法国了,因为他甘愿成为伊莱娜和她失去的祖国之间联系的纽带。然而伊莱娜对家乡却已经十分陌生,她不愿放弃自己用整整二十年来熟悉的巴黎,再去重新适应那个曾经是她的城市的布拉格。伊莱娜在飞往布拉格的飞机上,与流亡前曾有过短暂激情的约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