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2月16日 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 张妙弟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张妙弟: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刘慧珍: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朱现平: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  鸿: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与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内容简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使得我国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成为摆在我国教育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的讨论话题。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发展便成为瞩目的焦点。其实从整个世界大的趋势来看,高教发展已是一个潮流话题。当然,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当中不仅包括重点大学,也包含着数量众多的新建院校。

    新建院校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立的一批普通高等院校。新建院校和重点院校以及有相当校龄的院校相比,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我国实现大众教育的道路上,它们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入世带来的机遇,使得这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新建院校,获得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它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对中国教育的整体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当众多的焦点和目光都投向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大学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和忽略这些新建院校。

    本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让大众对这些新建院校引起重视,让新建院校重新进入大众关注的视线范围,以形成一个客观正确的理解和评判。本次论坛请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官员和众多著名的新建高校的学院领导,他们将一起就新建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为新建院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寻找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并为新建院校下一步的改革提供思想上的准备。

    本期论坛的话题是《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高校改革曾经一度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很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虽然重点高校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新建高校如何改革,如何突破旧有模式,创造新的模式,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

    我们请来四位新建高校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是: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弟,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慧珍,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朱现平,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与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鸿。四位嘉宾从教育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新建高校探索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建立途径,相信一定会使您有所收获。

    全文

    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您收看《百家讲坛》,也欢迎您收看《新建高校校长论坛》。新建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它在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它们如何地改革创新,又如何地寻求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场论坛的主题。先来认识一下到达我们论坛的四位嘉宾,第一位是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弟教授,欢迎您;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朱现平教授,欢迎您;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与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鸿教授;还有来自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刘慧珍教授,欢迎您,欢迎四位嘉宾来到我们《百家讲坛》的论坛。今天我们的论坛题目是“新建的高校如何改革创新”。其实我在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因为改革创新往往针对的都是一些资深的或者是历史时间很长的这些老的学校,包括我们在各行各业,都是老企业,老单位谈得多。改革创新,我们新建高校历史比较短,这个改革创新对于新建高校很重要吗?或者说它的这个重要性有多大?

    这个题目对于新建高校来说确实具有关键性的一个问题,我先举个例子,举一个北京联合大学的实例,跟大家来讨论。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是1978年北京各高校成立的分校。当时大家都知道,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分校成立之初来不及细致地考虑这个办学的模式,当时就有一条方针,就是这个专业原来在那个学校是怎么办的,搬到你分校,你就怎么办。那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那就是专业的设置,教学的计划,课程的内容等等。基本上都是照搬原来的模式,可是实践下来没有很长时间,在实践当中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于很多的专业,走这条路,非常困难,甚至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情况的变化了的这个形势之下,我们学校很快就走上了一条应用型教育的道路。我想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社会需求逼迫我们这些新建校打一开始就要走改革创新的道路。那么我想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改革创新这个问题的话,我想大体上有这么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发展的三大动力,这三大动力是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和竞争的压力,我想这个问题就是这三个方面。决定或者说规定了新建学校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这是我最基本的一种看法。

    我想补充一下刚才张教授谈的发展的动力的问题,其实他讲发展的三个动力,也是发展的必然性,或者叫做创新的必然性。其实创新我觉得不是目的,创新只是一种手段,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任何一个部门,或者我们在学校内部任何一个学校组织必须把握的一个命脉。你如果没有发展的话,其实就没有生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创新是必然的。创新就是和它的生存是直接相关的,你不可能不创新,刚才张教授谈的就是这三个发展的“动因”。我觉得竞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协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里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它和一个国家社会的任何层面的发展是相匹配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复杂,教育系统本身也是越来越复杂的,那么这个复杂实际同时伴随着分化,伴随着它的功能的专门化,精细化,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这样的一个特点的这样的一个形成的过程。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是存在着竞争的问题,但同时作为整体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它也存在着这样一个合作的问题。那么我觉得高等教育的这样一个,尤其是新建校这个部分就是说要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系统里面,随着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的这样一个分化,和综合化的程度,形成你的竞争的能力。同时呢?也要在竞争的时候,找准你的位置,在一个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那么,应该说是通过创新来定位。其实就是说,学校内部的这样一个分化,我们现在高校面临的应该说是一个,我个人把它看作就是新一轮的分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就是结合刚才张教授谈到的这个外部的变化,还有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重新调整,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新地调整。这些其实都需要高等教育本身从结构上从布局上,从你的功能上或者说作用上,从你能够满足学生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角度,你能发挥的作用这些方面要有一个分化,要重新调整这个格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校其实都面临着一个怎么找自己位置的问题。可能我想这个创新就是必不可免的。所谓创新就是要走一个和你以往不同的路,也许和别人走的也是不同的路,在这样一个新的格局下,因为它新格局本身就是和以往不同的,你没法遵循原来的很多的继承的东西,那么你就必须创新。

    我觉得刚才提到的改革创新,改革是动力,创新是灵魂。对于新建高校来说,我觉得改革和创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创新对于一个新建高校来说似乎是更重要的,因为新建高校我觉得在“新”字上就体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创新的意思,因为大多数的新建高校都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它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它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举个例子来说,就拿我现在所在的大连民族学院来说,它虽然是国家民委直属的一所部属院校,但是它是一所新建的学校。1997年才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那么这五年来,它所走过的路,恰恰就是一条新校新办,快速发展的道路。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发展,它所选择,为什么新校新办呢?它就是从办学的模式开始走这条创新的思路,这所学校全国像这样的民族院校一共有13所,那么新建这样一所学校,又设在沿海开放地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那么,能不能走过去这些民族院校的老路呢,不能。所以过去的民族院校主要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适应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的需要,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人才为主。那么我们现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所以大连民族学院选择了以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全面发展这么一条道路。这在全国13所民族院校当中,是惟一以理工为主的。另外选择在大连,这样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来的学生的这种开放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说明,就是说从一开始按照新校新办,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那么我们这种新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它们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现在不创新,或者我不改革,还走原来的老路,就是说哪怕我改革的步子好像小一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就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现在主要是我们新建高校包括地方院校在内,都是要适应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好,发展特色经济也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向这个方面来努力,那会不会连学生都招不到?也有可能。

    比如说我举一些,我不是说这些专业不需要。比如说中央民族大学,它有民族学专业;有音乐;有舞蹈;有艺术,像这一类的人才,我个人认为,像这样的人才,国家是需要的。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那么这样的人才是不是大量需要呢?我认为不是,在少数院校,培养这一类的人才,国家是需要的。但是,民族地区所大量急需的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

    我觉得新建高校里边,有一批是办学历史比较长的。那么它们是在教育体制改革当中,重新合并的,这样一批高校。比如说像我们江汉大学的话,那么有的合并学校里边它办学历史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那么这样一些高校合并以后,它又是属于地方高校,所以它有很多专业,那么合在一起以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专业学科把它放在一起做一个拼盘。就是说从这些合并的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它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调整它的学科专业,那么这一个迫切性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所以改革创新来说,对于自身的发展来就是很有必要;第二个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地处于中心城市,乃至于特大中心城市。在这些城市里边,有很多的高校可以形容成高校林立,那么其中甚至重点大学也比较多,像武汉的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那么这样一批大学在我们中心城市里边,作为我们地方高校来说,我们的改革主要在于要从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一个迫切性,它历史的包袱也很重。

    我们四位嘉宾这么一说,那么我们非常明确,新建高校它的改革和创新可能从它一诞生开始,就注定它要一直走这条路,那么新建高校如何来寻求改革创新?

    现在咱们这些新建高校,应该说在走应用型道路。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并且大家都在努力地实践,采取了很多的举措,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我想也可以这么认为,就是这些学校改革创新的主要的成果,更多的是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非常地关注。也就是说,跟咱们这些学校相对的,你比如说资深的大学,甚至是名牌的高校。这些年也开始关注或者努力在向应用型方向的发展,教育部已经明确地提出对于我们国家的多数的高校来说,我这里指的是以本科为主的高校,对我们国家的大多数的这类学校来说,如何使普通本科走向应用性本科,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一种转移。在这个形势下,咱们怎么办?咱们这批学校的出路在哪里,那么这里头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这里谈一点我的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朝这个方向去发展是我们这批学校应该取的一个方向,那么大家现在比较熟悉的有一个词,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那么这个层次,在我们国家目前这个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我认为就是技术应用型或者叫技术型教育里面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