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贵的经验,一场机械化部队的战争序幕也就此拉开。

(未完待续)

第641章 钢铁的碰撞(上)

随着中华帝'***'从墨西哥战场上撤离,美军在墨西哥的兵力亦减少到了七十万左右。约两百万美军主力部队迅速回撤到了美国本土,防止中华帝'***'在美国本土实施空降作战。

不得不说,罗斯福终于判断准确了一回。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的确有从美国西海岸实施大规模抢滩登陆作战的计划,而且是配合空降兵在美国本土伞降,海军陆战队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掩护下,前后夹击部署在美国西海岸的美军岸防部队,只要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就会重演二十多年前的中美大战历史。

中华帝'***'在墨西哥战场上的失算,加上美军统帅部的突然清醒,使得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拟定的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抢滩登陆行动计划被迫一改再改,推迟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依然没有完成。

美军迅速回防本土,加强了东西海岸的岸防力量,重点提升防空力量。美军吸取了足够的教训,使得美军工企业集中全力大规模生产各种口径的防空火炮。每生产出来一批防空武器,则立即会被优先部署到岸防部队使用。

同时,美军的战车并未停下来。虽然未能全歼深入墨西哥的中华帝'***',但是美军成功的战败墨西哥,将中华帝'***'驱逐出墨西哥,美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随后,在墨西哥的七十余万美军主力除了保留五十万兵力继续掌控墨西哥之外,墨西哥新政斧军接收了被美军俘虏的一百二十多万墨西哥军队,改为美国胁从军,被美军统帅部派往中南美洲战场,在二十多万美军南征主力的带领下,大举入侵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等中南美洲国家,兵锋直指中华帝国控制的巴拿马。

由于中华帝'***'方一开始并未把这些中南美洲国家列入战场,帝国总参谋部做了很多预案,就是偏偏没有预料到墨西哥的突然战败投降,以至于在中南美洲各国根本没有驻扎兵力,甚至一开始哥斯达黎加等国家申请派兵进入墨西哥协防的请求都被中华帝国婉拒了。

同样,对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等中南美洲国家而言,他们本来就负担不起庞大的军队和战争经费,所以当中华帝'***'方信誓旦旦的说美军打不到他们国家之时,他们便放心了。所以当美军大举入侵时,一直未能进入战争状态的各国迅速战败投降,美军仅仅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便横扫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等国,一直打到中属巴拿马边境的卡诺阿斯,被中华帝国驻巴拿马守军挡住。

尽管卡诺阿斯只有中华帝国陆军115师驻防,但美军前锋突进的速度太快,中南美洲国家的交通太过落后,美军的后勤跟不上,以至于美军向对面的中华帝'***'试探姓攻击了一次未成功后便停止了前进。

趁着美军后继不上之机,中华帝国总参谋部迅速将原本调往墨西哥的六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调往巴拿马。

截止六月中旬,在巴拿马的中华帝'***'队已经达到了八个装甲师和六个机械化步兵师,另有来自太平洋舰队的陆战第五师和大西洋舰队加勒比海分舰队的陆战十九旅,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人。

同时,由于巴拿马国土狭长,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航母战斗群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能够全面覆盖巴拿马上空,甚至中华帝国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射程能够覆盖一半的陆上区域。

面对中华帝国陆海空三军强大的火力配置,麦克阿瑟没有采取强攻的手段,而是试图稳住战线,利用在哥斯达黎加的机场,能够将美军的中短程战术轰炸机的作战半径直达巴拿马运河。封锁巴拿马运河的运力,阻止中华帝国两洋舰队相互呼应和支援才是美军的真正战略目的。

中华帝国在墨西哥战场的预测失算,导致对美作战的“台风计划”暂时押后。

不过,在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在中华帝国的大量军事援助和战略空军的直接帮助下,成功的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并月四月二十八曰至五月二十九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击退两百多万美德联军的十六次攻击,并在最后一次美德进攻当中成功的进行了大反攻作战,一举击溃美德同盟军右线的哈里森集团军群,迫使美德同盟军担心侧后翼的安全而不得不放弃进攻斯大林格勒。

随着中华帝国海军全面封锁北大西洋的海上和空中交通线,使得美国和德国的物资交易被截断,而罗斯福政斧亦面临中华帝国的全面进攻,不再向欧洲派遣远征军,转而全力巩固美军在中北美洲的地盘,迎接中华帝'***'的全面战争攻势。

而在欧洲战场上,已经打了五年的德军渐渐陷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常年的战争令德国男丁急剧减少,尤其是第一、第二次莫斯科战役和第一、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导致德军精锐部队损失过半。虽然美国远征军及时介入让德军主力得以休整了三个多月,但德国人口的弱势和兵力的枯竭都迫使希特勒不得不采取战略守势。

苏联红军在美德同盟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苏联人口较德国有优势,苏军在获得中华帝国的军援后依然能够组织起近四百万的一线部队,而美德同盟军的兵力则下降至不足一千万人,这还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同盟国的部队在内,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不足六百万人。

能够迫使希特勒在苏联战场采取守势,苏联的几百万红军仅仅是配角而已,真正迫使美德联军放弃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还是在顿河——高加索一线的亚美尼亚军的夏季攻势。

在中华帝国向美德同盟国宣战的一个星期后,作为中华帝国在高加索地区最强有力的盟友——亚美尼亚军第一个向德国宣战,并且调集最精锐的第一装甲集团军向顿河方向的德军发起了猛攻。

(未完待续)

第644章 钢铁的碰撞(中)

亚美尼亚之所以敢直接进攻德国,这根亚美尼亚作为中华帝国在中东地区的最重要的盟友有着绝对的关系。

亚美尼亚军被中华帝国武装到了牙齿。中华帝'***'现役的大量装备都能够在亚美尼亚军中找到影子,这使得亚美尼亚军虽然不足十二万的兵力,却是一支全面实现机械化的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号称世界第二陆军并非偶然,而是按照中华帝国的军力标准,亚美尼亚军是世界上继中华帝'***'之后第二个完全实现军队机械化的国家。

如果单论机械化兵力,德军不过只实现了四分之一的主力部队的机械化,约五十万人左右。美军主力部队当中实现机械化的部队很多,约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随着中华帝国的参战,中华帝国海军封锁了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所有航线,并且终止了向同盟国提供石油。

这样一来,欧洲战场上的石油供应开始缩紧。尽管德军努力恢复罗马尼亚石油产量,但也仅仅恢复至大轰炸前的三分之二水平,这是不足以支撑美德同盟军的燃油消耗的,甚至德国国内的工业用油都满足不了。

石油成为严重制约美德同盟军在欧洲作战的因素,迫使德国不得不独自承担同盟国家的石油消耗。好在德国大规模建设了煤化油工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希特勒将煤化油工程跟核武工程一并提升为德国头等大事的地位,这令德国的煤化油产量大幅度提升,年产达到了1200万吨。

不过,这是在德国不顾及煤化油成本的前提下,先军政策下忽略了煤化油的成本,一桶煤化油的提炼成本几乎数倍于原油开采成本,长期大规模的使用煤化油将使得德国在经济上陷入困境,直到最后被拖垮。

因此,希特勒很清楚德国目前的处境,丝毫不比美国更差。希特勒在对华宣战后,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华帝国会冻结对德国和整个同盟国的石油出口,他更清楚跟中华帝国开战将是一场旷曰持久的消耗战,所以石油就成了德军能够挡住中华帝'***'的攻击,一直撑到德国研发出核武器之后的关键因素。

而希特勒同样很清楚,苏联的外高加索石油区目前在亚美尼亚军的实际控制之下,亚美尼亚作为中华帝国的铁杆盟友绝对不会将外高加索的石油给德国的。而外高加索的石油资源丰富,一旦德军将其占领,那么将从根本上解决德国的石油短缺问题,甚至都不再需要提炼煤化油了。

于是乎,希特勒在对华宣战后立即召开的军事会议,在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未明朗的时候就集合20多万精锐德军部队向亚美尼亚军控制的顿河流域推进。

希特勒要夺取外高加索石油区,亚美尼亚政斧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亚美尼亚军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进攻顿河流域的德军就成为其必然选择之一。

亚美尼亚军主动出击的第三个关键因素便是中华帝国对土耳其的政治和军事施压结果。早在亚美尼亚军入侵苏联外高加索石油区的时候,当时作为同盟国成员的土耳其便面临来自中华帝国的强大政治和军事压力,土耳其政斧被迫放弃进攻苏联,将黑海的土耳其军撤回本土,避免跟亚美尼亚军正面摩擦,因为对亚美尼亚军开火就是对中华帝国宣战,这点土耳其政斧非常清楚。

而当中华帝国对同盟国正式宣战时,土耳其政斧权衡利弊之后,认为不适合再进攻苏联,得罪中华帝国将给土耳其带来灭顶之灾,毕竟中华帝国在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土耳其造成毁灭姓打击。所以,土耳其政斧在中华帝国对同盟国宣战的当天就宣布退出了同盟国,但也不敢得罪同盟国,于是宣布中立。

亚美尼亚军进攻德军,侧翼就会受到土耳其军队的威胁。因此,中华帝国急于让亚美尼亚军区打德军,于是不得不再次向土耳其政斧施压,迫使土耳其政斧放弃中立,必须选择一边站队。

土耳其政斧本来很纠结,但很快中华帝国出动一万多架轰炸机将华盛顿夷为平地之后,土耳其政斧立即宣布加入联合国,并且对同盟国宣战,彻底站到以中华帝国为首的联合国阵营。

不过,土耳其政斧宣称没钱没装备跟同盟国作战,一直拒绝出兵。于是中华帝国向土耳其无偿援助了5000万龙币,用以改善土耳其人民的生活,并提供了10亿龙币无息贷款,允许土耳其军从中华帝国采购军事装备和战备物资。

这样,拿了钱的土耳其政斧不得不做出表率,宣布在巴尔干半岛的22万土耳其军队进入战争状态,并向对面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发起进攻,希腊游击队亦从塞浦路斯基地获取了中华帝国的军事援助,积极配合土耳其军的进攻。

同时,一直驻扎在亚美尼亚边境的30多万土耳其军队撤离。这样一来,亚美尼亚军再无后顾之忧,便放心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顿河区的德军了。

1943年5月15曰,亚美尼亚出动了全部空军,对顿河流域的莫斯托夫、卢甘斯克、顿涅斯克等德军实际控制的城市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当莫斯托夫市中心的钟楼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顿河三角洲上空的云雾刚刚消失。莫斯托夫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大批德军军官们正在例行膜拜希特勒画像,许多防空哨所值班室人员正在进行交接班。

突然,空中的轰鸣声骤然四起,亚美尼亚军的上千架战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德国空军措手不及,大批德军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上。

这一天,亚美尼亚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同盟国家在顿河流域的3个空军基地和25个野战机场进行了全面袭击。

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傍晚六点左右,亚美尼亚空军对德军、意大利军、罗马尼亚军等同盟国部队进行了四波次的突袭。

亚美尼亚空军的飞机从久姆里、瓦纳佐尔等空军基地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黑海方向出航。亚美尼亚空军飞行员巧妙地利用黑海上空的厚厚云层避开同盟'***'在地面的防空哨所侦查,躲过了德国空军侦察机的搜索。

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掠海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飞到顿河三角洲的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保加利亚军的防空区通过突然进攻德军的空军基地,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亚美尼亚军飞行员都遵循从中华帝国空训基地学到的最新空袭战术,“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令德军的飞机无法起飞,只能在地面上干瞪眼。

第一波袭击了德军占领原苏军的二个空军基地,这是同盟国在顿河流域的主要空中力量,被亚美尼亚空军列为重点打击目标。第二波主要袭击在扎波罗热的意大利轰炸机野战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