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龋故谴似甙俦斫钔艚叵拢财涮热糇啾ǔ⒉槲薮耸拢蚍帕怂裨蚓蜕绷怂Q钔敉涎邮奔涞鹊搅嗽褡允且虼吮簧保镉杏Φ茫裳钔舸蟾乓蛭还獯蔚氖虑椋故亲嗾派笏啬狈础=峁派笏乇徽叮黄浼遥礁錾形闯赡甑亩恿髋淞肽稀U獯问撬橇傩星袄辞笪椅堑母盖咨煸胰粗荒芨诵┣!�
  杜士仪没料到这桩案子竟是如此惨烈,脸色不知不觉郑重了起来。
  “我真没想到他们兄弟两个竟然会求到我头上来。御史台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有的是比我有名的,也有的是比我更得圣眷的,可是,他们竟然堵上了我家的门!呵呵,早年我也曾经下过决心,一旦为官,要为民做主,伸张正义,可真正当了法吏却只觉得束手束脚。而且,我不想也不敢因为别人的事情,让自己掉进万丈深渊,如阿兄这样黯然请辞当个闲云野鹤,因为我不甘心!”
  借着醉意,王缙一口气把心里头的话倒了个干干净净,随即又拿起酒壶,竟是揭开盖子将其一口气全都倒入了嘴里。潜意识中,他告诉自己此事和他一分一毫关系也没有,就算是冤案,始作俑者是杨汪,而纵容的是御史台那些高层,甚至还有当朝宰相。可他毕竟不是那些在官场厮混了几十年的老油子,心里的沟坎过不去,一纠结就是整整十几日。尽管张家兄弟早已经踏上了流配岭南的路途,崔九娘还不解地追问过,可他一个字都没吐露过。
  可这一次,他对杜士仪一股脑儿全都倒了出来。不但因为当年兄长的事,杜士仪曾经多方奔走,而后又处心积虑为他报了原以为一辈子都报不了的仇,而且也因为,自己相交的这许多友人当中,真正在官场步伐稳健的,也只有杜士仪一个人。他本能地想听一听,如果杜士仪碰到这种事,他会怎么做。
  “杨汪是谁的人?”
  听到杜士仪这一问,王缙的酒意醒了一半。他盯着杜士仪看了好一会儿,方才蠕动嘴唇,吐出了三个字:“李林甫。”
  三个字后,他又不禁解释了一句:“此人看似耿介清高,但吏部侍郎李林甫在国子司业任上,与其相交颇多。”
  “我知道了。”杜士仪在心里暗叹了一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随即看着王缙说道,“此事既是能通过大理寺审核,御前覆奏,宰执批可,足可见暂时是翻不过来了。但既是明知其冤,今日翻不过来,并不意味着就会一直无法昭雪!夏卿,与其为此耿耿于怀,还不如想着,至少获得能够翻案的能力再说!”
  王缙陡然惊醒,见杜士仪意味深长地看了自己一眼,继而起身离去,他顿时明白,自己心中深处的真正不甘心,却是被杜士仪看出来了。他耿耿于怀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只能坐视而无法伸出援手,而是……和兄长当年被人陷害遭贬一样,他根本没有插手此事的能力,无论权势地位资历等等,他尽皆不够格!
  把喝多了的王缙独自一个人丢在屋子里醒酒,杜士仪信步走到外间,心中知道,凭借王缙的一点就透,恐怕是立时三刻就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了。可平心而论,他自己此刻所思所想,和王缙又有什么分别?别看王缙如今不过刚刚踏入中层的门槛,而他已经摸到了朝廷中枢高层的边,可是,在这个诡谲多变的圈子里,他那点资历权势地位根本什么都算不上,换言之,他也不可能因为那一对和自己全然无关的兄弟,而贸贸然掀起一场风波。
  可如果换成是自己真正的亲人朋友,他还会忍否?
  “杜十九郎。”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杜士仪本能地回过了头,这才看见身后不远处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下,赫然站着一个风姿绰约的丽人。肌肤微丰的崔五娘早已经不再年轻了,在这个年纪,有些贵妇人兴许已经有了孙儿孙女,而她却依旧孑然一身。只是,十几年过去了,她不再是当年装扮成赵国夫人时的假作成熟稳重,而是真正显得成熟而内敛,那股曾经不容置疑为人做主的傲气和决然,已经在岁月的沉淀下,变成了一种沉静而怡人的气息。
  “五娘子。”
  杜士仪终究还是走了过去,含笑向她拱了拱手:“黄昏来访,没能和赵国夫人以及五娘子多叙旧几句,就被夏卿拖去喝到这么晚,实在是抱歉。”
  “夏卿这些天精神不好,真真也对我抱怨过多次,如果和你这纵酒谈心后,他能够解开心结,阿娘也好,我也好,真真也好,都会更加感谢你才是,何来抱歉之说?”崔五娘用一句得体的话回击了杜士仪的致歉,随即就用灿若晨星的眸子打量了他许久,随即微微笑道,“一别五年,你不但成婚,很快就要儿女双全了,时光实在是过得太快。阿娘这两年已经记性很不好了,可她提起你的次数,仍然比提起十一郎更多。”
  “是吗?”杜士仪对那位体弱却柔韧的赵国夫人,一直都印象很好,此刻闻言便苦笑道,“我自幼丧母,和十一郎情同兄弟,而夫人又对我多有照拂,在我心里,她便和我阿娘差不多。倘若有什么我能做的,还请五娘子一定要明言。”
  “多谢你了。”崔五娘仿佛知道杜士仪会有这样的回答,欣然颔首之后,随即方才低声说道,“还请杜十九郎得空早些去探望金仙观主,自从此次随驾洛阳之后,她身体一直有些不好,深居简出,很久没见人了。”
  不管是因为王容的缘故,还是因为别的,这个消息都震得杜士仪一时为之色变。
  金仙公主如今不过四十出头,而且他当初在云州见到人的时候,对方不但康健,人也精神奕奕,怎么会现如今突然身体不适,甚至都到了崔五娘要特意提醒他去看一看的地步?想到王容还在云州待产,他顿时整颗心都乱了,勉强对崔五娘拱手道了一声谢就匆匆离去。
  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崔五娘忍不住背过身来面对树干,一手支撑着树干,深深吸了一口气。
  多少年了?是十四年,还是十五年?她以为能够顺理成章地把他当成生命中的过客,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等到长弟的弟妇能够完全执掌这偌大的崔家,她不如也仿效那两位金枝玉叶,遁入道门罢了。那时候不能见到他,也许就能够摆脱这种思念和惦记。
  尽管很想尽快去拜见对王容亦师亦母的金仙公主,可夜半不得出坊门,杜士仪竟是半分睡意也无,硬生生等到了天明。他这个中书舍人虽然已经到吏部以及中书省点了卯,但要真正上任却还没这么快。因此,次日一大清早,他便匆匆离开了永丰坊崔宅,赶往道德坊景龙女道士观。果然,这里大门紧闭冷冷清清,他亲自上前叩门报名,门上那个童子却不认得他,有些犹豫,直到他反反复复地陈情后方才答应去通报,这一等又是整整一刻钟。
  最终,大门打开,里头迎出来的霍清一见杜士仪,便立时如释重负地上前躬身行礼道:“杜中书来得正好,我本就打算今日去请你!快跟我来!”
  杜士仪见霍清甚至不解释自己身为玉真公主的侍婢,却在这金仙公主的景龙观,心中不禁咯噔一下。等到他快走几步紧紧跟上了霍清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金仙观主的情形,真的不好?”
  此话一出,霍清顿时脚下一滞,随即又继续前行。足足好一会儿,她方才轻声说道:“杜中书一会儿就知道了。”

  ☆、677。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这个一会儿就知道,却让杜士仪在见到金仙公主的刹那间,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和时不时薄嗔浅怒的玉真公主不同,年长妹妹三岁的金仙公主大多数时候都是稳重而谦和的。他至今还记得和王容成婚之后去拜见金仙公主这位长辈,请罪之后金仙公主说的那些话。而前次司马承祯和这两位金枝玉叶并玉奴一块同游云州,面对云州外敌围困之际的危险,金仙公主也是不慌不忙,可这会儿见到他的时候,这位金枝玉叶竟是下意识地别过了头去。
  “霍清,你怎么回事?你带杜君礼来竟然也不早知会我一声?让他看到我这般形销骨立的模样!”
  尽管是呵斥,但那疲惫无力的声音听在耳中,杜士仪又看到玉真公主黯然对自己摇了摇头,他连忙快步上前去,就在榻前施礼道:“观主是幼娘的师尊,于我来说,便形同岳母,身为女婿,我侍奉病榻前都是应该的,难道还不能面对岳母的病容?”
  这岳母两个字让金仙公主的肩头微微颤抖了两下。良久,她终于艰难地侧过身子,已然有些黯淡的目光仔仔细细打量着榻前的杜士仪,好一会儿方才挤出了一丝笑容:“没想到病重待毙的时候,我竟然多了一个女婿……所幸我当初和元元一起远游过云州,见到了你们夫妻恩恩爱爱的样子,如今你又正好调回朝中,否则,也许我就是走了,也要留下遗憾……君礼,你之前写信说玉曜又有了身孕,此次她是否没有随你回来?”
  杜士仪第一次生出了深深的后悔。就算王容身怀六甲不能乘车上路,他怎么也该把长子杜广元带来,让金仙公主好好看一看才对。现如今,他只能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继而讷讷说道:“不但幼娘因为身上不便没能跟我一块回来,就是广元也因为太小,我把人送去云州了。”
  玉真公主也是才知道此事,一时遽然色变,随即不忍地侧过了头。然而,金仙公主却牵动嘴角又笑了笑,柔声说道:“你们多年方成正果,又已经有了儿子,如今很快就会有第二个孩子,小心一些也是正理。你既然自认是我的女婿,我很高兴,虽说没能亲手抱一抱我那小外孙,却也已经心安了。”
  “观主放心,你好好养病,我会立时快马加鞭派人回云州,把广元接过来!”
  听到杜士仪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如此承诺,玉真公主登时一喜,但随即就露出了一丝忧虑。小小年纪的孩子身体最弱,倘若路上有个什么闪失,虽则满足了阿姊的愿望,可岂不是害了其他人?果然,金仙公主也在片刻失神过后,立时坚决摇头道:“不,不用了!别看我病成这样,但还没到那地步!君礼,不许你写信告知幼娘,也不许你去把广元接来,这是我对你的吩咐,你记下了没有?若是我早想告诉你们,也不会拖到现在!”
  面对金仙公主那坚决的态度,杜士仪只能无奈答应,但心中却打定了主意。眼见得金仙公主精神渐差,他又安抚了其几句,眼见得玉真公主亲自从霍清手中接过药碗,一口一口喂其服下,又眼看着金仙公主闭上眼睛渐渐睡去,他方才揉了揉眉心。下一刻,他就察觉到有人走到了自己身边。
  “跟我来。”
  玉真公主撂下这句话后,便径直往外走去。等出了门来到宽敞的院子里,她回头看见杜士仪已经跟了上来,这才沉声说道:“自打玉奴跟着其叔父杨玄珪去了雅州,阿姊的精气神就渐渐差了,说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起头随驾到洛阳时,还突然好转过一阵子,我以为说不定就此痊愈,谁知道过年之后又每况愈下。而且,得知玉曜正好有孕在身,她又不肯写信告知你们,若非你此次正好调回来,兴许……”
  兴许就见不到最后一面?
  杜士仪心中沉甸甸的,见玉真公主默然垂下了眼睑,他忍不住问道:“司马宗主也颇通医术,我记得登封嵩岳观孙太真道人也精通医术,难道就……”
  “你以为我没想过延请名医?尽管阿姊不肯惊动太大,可阿兄只有我们两个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在求医问药上头也不遗余力,师尊甚至也亲自给阿姊诊过脉,说是体内脏腑之气渐弱,而孙太真也来调治过,可同样没多大效用。太医署那些御医几乎都来看了个遍,没有一个能让阿姊的身体有所起色的。阿姊常常说,到了这份上药石罔效,可我不甘心,不甘心!要不是阿娘生下阿姊的时候,正当祖母当权,她落地时没能调养好,怎么会让阿姊先天不足!”
  玉真公主终于忍不住泪盈于睫,脚下一个不稳,下意识地往前一跌。当觉察到自己正靠在一个坚实的怀抱中时,她恍惚中想起当初王维被贬出京,自己多方设法仍然毫无用处的时候,也曾经借着杜士仪的膝头痛哭疏解心中苦痛,眼泪一时就更加忍不住了。她就这么靠着杜士仪的肩膀,从呜咽到抽泣,继而渐渐哭出声来,浑然没感觉到面前的人最初肌肉僵硬,许久方才渐渐舒缓下来。
  上次借的是膝头,这次借的是肩头么?
  尽管知道此情同样无关风月,可是,杜士仪仍然情不自禁地想要叹气。尤其看到霍清从屋中出来见到这一幕时,竟是微微一笑悄然退走,而许久没有半个闲杂人等进入这院子时,他这心里顿时百感交集。绮念全无的他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