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之所建不能拔除,有这样的建吗?那就是圣人所建的“无”不能拔除;人之所抱不能滑脱,有这样的抱吗?那就是圣人所抱的“一”不能滑脱。无,一,朴,都是大道的表象,所以,真正不拔不脱的是道。实际来说,任何建有都必然拔除;想抱住任何东西,都必然滑脱。世间都是无常,没有什么可以常在。常在永恒的,只有大道。
2圣人的子孙,由他们的祭祀,能看出大道不绝于世。
因为他们表面是祭祀,实际敬畏的是“无”。子孙后代,如此以“无”去行一切,去观一切,道就不绝于世。
3行无为。
生活中,以无为去“修其身,修其家,修其乡,修其国,修其天下”,这无为之德从一身逐渐普及天下。这就是善建无为之行者。通过这样无为之行,渐渐可以回归大道。
4心观无。
修行中,观,是手段。
观,通过有,观其无,回归虚无。观,是修行方法,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观察。对特定对象,静静去“观”,当达到一定深度时,就会从“有”得见“无”,就如后世《心经》所说,修行到深度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老子说的“戴营魄抱一”,说的就是“观”。老子说,回归大道,“吾以观复”。“观”,乃是本心通过对特定“有”的观,也即“戴营魄”,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彻见“无”相,也即达到“抱一”。可见,老子的观,是修行手段。
老子在本章把修和观写在一起,明显是令众生知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主张自己的生活道,道生活。生活不离修行,修行不离生活;无为不离观,观不离无为。
二,真的可以无身无天下吗?
无身,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是骗人的,以为这是不可能的;或把无身当作大公无私的代名词,这是错误的。实际上,修行达到高度,确实是无身的。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真实,不是骗人的。后世,诸多修行法门,如各大宗教,达到无身,不是难事。所以,老子才说:“修之身,亓德乃真”,这是告诉我们,真能修之身的话,就能证明“不得身”是真实不虚的。
进而以家为身,进而以乡里为身,进而以国为身,进而以天下为身,“一切都是虚无”,这也不是胡说八道的。修行一旦达到玄同境界,老子说:“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总之,修行达到到玄同高度,而不是说到玄同,利害贵贱有无高低上下等等,都是“不可得”的。有一点可得,便不是玄同。此身大到虚无,便可以敲开玄牝这个归还大道门了。
三,通行本问题: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帛书本“子孙以祭祀不绝”,通行本把绝字改成辍字。
2所有亓字都改成其字。
3帛书本“修之身,修之家”共五句话,都加进个于字,达到了骈文化的目的,修改者也能理解了。实际来说,修之身,和修之于身,是不一样的。
4帛书本“修之家,亓德有余”,通行本把有字改成乃字,前后都是乃字,美观一致。
5帛书本“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通行本把兹改成哉。
18(通行本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经文——译文〗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德厚的人,也就是通过无为修行自己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
逢毒虫地弗螫,
(遭逢毒虫之地,毒虫不能螫伤他。螫:音事,毒虫或毒蛇咬刺。毒虫:虫字取帛书乙本,甲本酷似城字,但戊中象是个女字。毒:字取通行本,甲本酷似桔繁体字),
据鸟猛兽弗搏。
(凶狠之鸟,勇猛之兽也不能碰到他。据:〈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颉!冈'」張揖云:据,直項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骨弱筋柔,手反而收握得很紧固。即守其弱守其柔),
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不知道牝牡交媾之事,生殖器官却能怒挺,那是精气自然到来。即无知无欲。也就是圣人做无为之事。朘:音zui,男孩生殖器);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终日呼号而不无声,那是和顺外物才如此的,也即有其声而无其心,为而无为。嗄:字取通行本,甲本上下结构,下酷似日,上不清。〈集韻〉氣逆也。楚人谓啼极无声为嗄)。
和曰常,
(这样的为而无为之和,就叫做常。注意:这就是修行达到“外不住相内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老子说的“婴儿”的无知无欲的境界。如此境界,当然是“常”,也即永恒),
知和曰明。
(也就是老子说的“知常曰明”。这就是正知正见,当然是明。注意:道不可知,悟道之法可知。大彻大悟后,其“知”没有分别,一切平等不二;凡夫之知,落在意识之中,落在分别执着中)。
益生曰祥,
(益生叫做凶。注意,这是有为。祥:〈前漢…五行志〉妖孽自外來謂之祥),
心使气曰强。
(心往有为上使气用力叫做强)。
物壮即老,
(强则物壮,物壮就转向老死),
胃之不道,
(这样谓之不符合道。胃:同谓),
不道蚤已。
(不符合道要早停止。蚤:通早)。
【笔记】
一,本章核心:“不得”到高度,好比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也就是说,不得,达到高度,和无知无欲婴儿是一样的。逢毒虫地弗螫,据鸟猛兽弗搏,这是吹嘘吗?平常人看是吹嘘了,实际不是吹嘘。赤子因其弱小,而有父母保护,才逢毒虫地弗螫,据鸟猛兽弗搏。含德厚者,因其无为,才有天地保护,补其不足。真的达到不可道,不可名,不可欲,也就是不执着道,不执着名,不执着欲,这无住之心是什么?道也。
弟子问耶稣,怎样才能得道?耶稣回答说,当你修行达到婴儿程度,就回归道了。
可见,圣人之心,一也。
二,德厚者无知无欲,做事便为而无为。
德,乃是得也。不得就是上得,所以,老子的德,就是无为。
无为,才“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才“终日号而不嗄”,和而无心,无心而和。
和叫做常,这样的无为之和,乃是符合道,所以常。知道这样和顺外物,为而无为,当然就是明。相反,有为追求益生则是凶险,会强,会壮,会老死,这叫做不道。要早早停止。
三,通行本问题: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帛书本“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逢毒虫地弗螫,据鸟猛兽弗搏”。注意,通行本为了修改成骈文,修改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2帛书本“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通行本把会字改成合,把怒字改成作,更好读懂。
3帛书本“物壮即老,胃之不道”,通行本把即字改成则,把胃字改成谓。都可看出,通行本是在改动帛书本的。
19(通行本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经文——译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对于大道,知的人是不言的;言的人是不知的。知者:这样的人,懂得道只能醒悟,不能靠意识心去知,老子说:道“下知有之”,“无名”。实际上,知和说,知的说的只能是得道之法,不是道本身,和道本身还天地相隔。更重要的是,归还道,关键是行。下面说的就是行),
塞亓闷,
(塞断其烦恼。注意:这是说,离道者,要这样去“行”道),
闭亓门,
(关闭其门户),
和其光,
(大的可见分别处求其和。光:可见之分别),
同亓尘,
(小的不见细微处求其同。尘:不见之微细尘。字取通行本。帛书甲原字是左禾右酷似犀),
坐亓阅,
(坐守内察,也就是内观。坐:犹守也。阅:〈说文〉具数于门中也。一曰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也。根据第四章也可确定为“锉其锐”,但“坐其阅”可解通,因此保留帛书甲本文字不变),
解亓纷,
(分解其纷乱,归于静),
是胃玄同。
(这样无为去“行”,最终能够归根,达到无。达到无,就是与玄相同,也就是回归到玄,也即回归大道。胃:同谓)。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回归到玄的缘故,我们能悟到:亲,不可得;疏也不可得。不可得:老子要求众生不得,原因是修行达到高度,也即归还大道后,就悟彻一切都是虚幻,都是不可得的。想得也得不到的。而:连词。疏:字取通行本,帛书甲乙本字酷似稚字繁体,但右下不是牛字而是舜字下部);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
(贵,不可得;贱,也不可得。注意,这一段是说,修行达到玄的高度,根本没有矛盾对立的存在了,以此类推,有无,美丑,善恶,高低,上下,等等,都是如此。浅:乙本改成贱,视为通贱),
故为天下贵。
(因此,“不得”为天下贵。注意,不得,就是玄德,就是老子的得。老子说“万物尊道而贵德”)。
【笔记】
一,本章核心:一旦修行达到玄同高度,“一切,皆不可得”。
二,道,知不得,说不得。
知与说,已经离道,所知所说都是“非恒道”。因为知与说,都粘缠在意识心上,而意识心尚属有染之假心,不是道。大道永恒,任何意识心之知都非永恒,都是起心动念,所以,道,知不得,说不得。但,道,又非“不可知论”,因为道乃是心,此心除却一切意识知见,除却一切妄想,唯有明明。到那样高度,已经无念无名,没有分别,万物平等不二了。所以,悟道圣人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道,真正有智慧者,是不说,而是去行的。
参见第四十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就如游子还乡,演说再有理也没用,要一步步走回去。往回走,就符合道;不往回走,就是叛道离道。
三,怎样做才能归道呢?
那就是要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坐其阅,解其纷,说穿了,就是无为不争,就是不得。这样无为去“行”,最终能够归根。达到无,就是与玄相同,也就是回归到玄,也即回归大道。
四,悟道后就知道:一切都不可得。
修行一旦归根,回归到玄,就能悟到:亲,不可得;疏也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贵不可得,贱也不可得。有无,美丑,上下,大小,等等,一切都不可得。
老子要求众生不得,绝不是老子头脑发烧,胡说八道,而是他修行达到了绝顶高度,悟彻一切都是虚幻,都是“不可得”的。因此,老子才告诫我们,人世间,真正的最上之得,是不得。因此,要求我们无为,不要有为。因为有,终归都是无的。
无,多可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老子告诉我们,无为,可以归还道,可以长生久视,可以永恒。
因此,“不得”为天下贵,或说德为天下贵。注意,不得,就是玄德,就是老子的得。
五,通行本问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帛书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通行本把弗字改成不字,通俗易懂。
2亓字改成其字,因为其字通用。
3帛书本“塞亓闷”,闷字改成兑字,是不解闷字。
4帛书本“坐亓阅,解亓纷”,通行本改成“挫其锐,解其纷”,并把其提到“和其光同其尘”前面,是照应通行本第四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