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但小龙女这个妹子,显然是不能按照前世的处理办法来的。就算他想,小龙女也不肯。况且他也没想,只是玩笑开过了火,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不知道该怎么出来了。
你说是开玩笑随便说说的,只能更得罪人。可要当真罢,他还真没做好这准备。他可好多年都没正经谈过次恋爱了,何况对象还不是他特别钟爱的类型。他对小龙女是有点儿想法,也有点儿喜欢。可这只是正常男人对漂亮女人的那种喜欢,可没到男女之情的地步,更没上升到就瞧准了是她,想要跟她结婚生子的地步。
所以,他最后只能选择冷处理,趁着重阳宫的钟声响起,先回避。然后任由时间,把这份儿感情的萌动渐渐冷冻。当然,是小龙女的,他绝对没问题。
他觉着,小龙女对他的感觉,应该和她对小龙女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他是穿越过来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怎么见女的,猛一见到小龙女这级数的美女,那自然是免不了会要有点儿念想的。
这也是为何他除夕夜那晚,走出重阳宫后,会下意识地走到古墓。一边是一帮杂毛儿道士大男人,一边儿是青chūn无敌美少女,他的潜意识也知道该怎么选择。想见小龙女,并不是出于什么感情,瞧着美女本来就是种赏心悦目。与美女相处,自然也要比与一群男人相处要有趣与愉快。
这是尹治平回到重阳宫后,当晚想明白的。
至于小龙女,那是十八年都没怎么见到男人。之前年纪小,那也不去多说。但现在已经成年,明显到了情窦初开,少女思chūn的年纪。这是女人的天xìng,不是只靠练清心寡yù的内功就能压下的。
况之前没怎么见过男人,没与男人多说过话那也罢了;可现在遇到了尹治平,当rì初遇,就互相动手碰撞了一番,之后又发生了好一番纠葛。这自然让尹治平在小龙女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仇恨也罢,总归是印象深刻。在此之后,小龙女自然也会免不了想到他。
最重要的是,尹治平让她破功了。因为他,她生了怒与喜。喜怒一生,她多年修炼的内功便露出破绽,不再那么圆满了。内功不圆满,她的心防也就不圆满,被尹治平这个破功者给闯了进去。
尹治平想明白了自己的情况,也推想了小龙女的情况。这就是他认为的小龙女的情况,所以他觉着小龙女现在对他的这种萌动之情,也就是稍微多些念想罢了,也不至于就到男女之情的地步。
如果他想要与小龙女进一步,那现在自然就要抓住机会,然后好好经营培养这点萌动之情,让其发芽壮大,茁壮成长。可他现在不想,那就避让开去,两不相见,不再给其发芽的机会。然后让时间冲淡这点萌动,让小龙女继续修炼她克制心意的内功,把破绽补上,重新修炼圆满。如此,她心防自然也会圆满,又照样恢复到古井不波。
可现在小龙女连等两rì,就是为了等着能够送他下山的举动,却让尹治平不由得有些动摇了对小龙女现在情况的猜测。如果他不是今天下山,而是正月二十,乃至正有三十,小龙女又会不会一天天地都来等,连等上半个月。
这让尹治平有点儿心头发苦,心下暗道:“希望情况还是如我所料。而且,我听说这种冰冷型的女xìng,一旦动情,就会与以前截然相反,比寻常女人更加热情。希望小龙女现在的举动与表现,就是这种热情的反映与体现。不然……”
他也不知“不然”的话该如何,心下想着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下的道路,有些恍恍惚惚地行到山下,方才渐渐收摄了心神,不再去想小龙女。
“自古儿女情长,不免就英雄气短,哥当以楚霸王为戒。”尹治平心中为自己鼓气地暗道了一句,目光重新坚定。目光扫过山下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雪景,轻声道了句,“江湖,我来了!”
------------------
这周又没官方推荐了,再次恢复到每天保底一更。
再次感谢绫绝恋书友的打赏。
第三章 第一目标 嵩山少林
尹治平这次下山行走江湖,有几个主要的目的。首先,就是多与高手切磋,磨练自己的武艺,增长经验,jīng进武艺。其次,便是要想办法取得与《九yīn真经》齐名的《九阳真经》。三则,是看能否寻访到天龙时期逍遥派的三大绝学奇功。还有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也要试试看能不能得到。
找高手切磋武艺,尹治平对此倒也没有特定的人选,就打着随行而遇的主意。走到哪儿就打探附近有无高手,遇得到就打上一场比一比,遇不到就继续行路。
不过,《九阳真经》、逍遥派三大绝学和《六脉神剑》都是有地方的。《九阳真经》就在嵩山少林寺;逍遥派三大绝学则应往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寻找,就是不知神雕世界里,这灵鹫宫还存不存在;《六脉神剑》则多半在大理天龙寺中,但也不能确定还有没有。
三者中,唯一保证有并确切知道地点的,就是《九阳真经》。这般一对比,尹治平自然是先往河南嵩山少林寺而行。何况,这三者中,也是少林寺离得最近。灵鹫宫远在西域天山,大理虽比天山近些,但也是僻处西南,与陕西隔得颇远。唯有嵩山少林寺,那是离得最近,河南与陕西就是毗邻交界的。
而三者中,最为容易获得的,也就是《九阳真经》。这部经书就藏在达摩祖师手书的四卷原本梵文《椤枷经》中,现在张君宝还没出生,这个世界上除了管理少林寺藏经阁的觉远和尚外,也就尹治平这穿越者知晓这个秘密。而觉远又是个十分诚厚老实乃至迂腐的人,很好骗。原著中,尹克西与潇湘子两个都能把《九阳真经》偷骗到手,尹治平对于自己自然是更有信心。
灵鹫宫这时如果还在,那定然是高手如云的地方。而大理天龙寺,乃是大理皇室的宗族祠庙,也是高手众多。最重要的是,这几部绝学人家自己都知道是绝学的,定然是全力保护,藏的也很隐秘。而《九阳真经》则不同,这部神功藏于《楞枷经》中,除了觉远和尚外,少林寺的其他人都不知道有这部绝学。就连觉远和尚自己,也不知自己所练的是盖世神功,只道是强身健体之学。
尹治平早在山上时,就早已为自己这次的出行做好了规划。第一站,便是先往嵩山少林寺去取《九阳真经》。第二站,则是往西南大理一行。最后,再看情况是不是要去天山。
因为天山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这里可不是现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没火车没飞机。要远赴西域天山,不知得走到什么时候了,而且他也不知道缥缈峰灵鹫宫的具体所在,去了后只能在庞大的天山山脉中满山地找,那又不知得找到什么时候了。况且,神雕世界里还有没有灵鹫宫也是两说,就是有能不能从中得到逍遥派的绝学,更是未知数。为了可能不存在的东西而大费时间,尹治平实在觉得有点儿不大值得。
所以,最后的这一站他是要看情况而定。行走江湖时,就多注意打探一下天山灵鹫宫的消息。如果还在,江湖上多少总该是有些消息流传的。如果半点消息也没有,那这一站就还是算了罢。
至于对付李莫愁之事,就按掌教马钰的意思来,遇上了就出手;遇不上的话,那也就算了。其它行止,则都看情况而定。但嵩山少林寺与大理天龙寺,是这次下山两个必要去的目的地。
不过,下了终南山后,尹治平却也没有立即就径直前往嵩山少林寺,而是先往长安一行。少林寺不会跑了,《九阳真经》也不会长腿跑了。他这次下山,也有游历这古代世界之意,领略没被科技时代破坏污染的山川美景、人文风情。
长安乃是离终南山最近最大的城市,终南山也是这座汉唐古都的天然屏障。在长安城中,向南遥望,便可望见终南山的山脉。而在终南山巅,向北瞭望,亦可见长安城的轮廓。
诗仙李白有一首写终南山的诗云,“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sè难为名,苍翠rì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李白的这首诗,便是在长安所写。这“出门见南山”,便可见距离极近了。
《九阳真经》就在少林寺里,不会长腿跑了,所以尹治平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决定先往这个世界的古时长安一游,顺便也在长安买匹马代步。
因终南山与长安城离得很近,所以,尹治平于当rì午后便赶到了长安城中。长安城中便有全真派的一处分道观,尹治平也不用去找客栈,可以投宿于此。
但尹治平进城之后,并没有急着先去找这座道观,而是先独自一人在这座长安古城中信步而行,四下游览了起来。
长安乃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的盛唐,先后有十三个朝代以长安为都城,故长安被称作十三朝古都。
北宋时长安隶属永兴军路,称作京兆府。南宋时被金人占领,金延称京兆府,并改置为京兆府路。这时金国被蒙古所灭,这座十三朝古都便也落在了蒙人的手中。
长安在唐末时,历经五代战事之乱,早已十分破败。北宋建立后,又以其为军府,为与西夏兵事的后方基地,已不复盛唐时作为都城的荣耀与繁华。北宋时期,长安本来便没怎么建设与恢复。到了此时的南宋,又先后沦陷入金人与蒙人的手中。蒙古从金人手中夺取长安,也是免不了一场战事的。
这时,长安落到蒙古人手中也不过几年,那场夺城的战事结束未久,影响还在。所以,这时的长安显得十分破败萧条。城外,到处可见残砖破瓦与破败的房屋,十室九空。就连城墙上也残留着许多战事的痕迹,破损、焦痕等等,都还没有修复。城内,行人寥寥,市井萧条,路人大多行sè匆匆。虽然大城的规模还在,可却已显得暮气沉沉,早不见汉唐时的繁华与朝气。
尹治平随意逛了几条街后,便不由大失所望,也没兴趣再游览,寻人问过了路后,便往全真派长安城中的那处分道观而去。
---------------
三谢绫绝恋书友的打赏,不过那两张更新票,恐怕要辜负了。
第四章 全真分观 一马难求
全真派在长安城中的这处分道观,叫做京安观。这座京安观,是一座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老观,原本并非归于全真派下,观中自有其道法传承。但因后来这座道观维持rì艰,又恰逢全真派崛起壮大,观主便带同观中弟子连同道观,都尽数转投全真派下,于是这京安观便成了全真派下辖的一座分观道院。
主持这座京安观的道士名叫于道显,也算是全真派的三代弟子,是掌教真人马钰的门下。但于道显却并非“志”字辈的弟子,他乃是从别家道派转投而来,又是带艺投师,并未改名,所以非是全真教的正传弟子,算作是教外别传。
其实这于道显就正是原本京安观的观主,也正是他于十多年前作出决定,全观上下连同道观,都转投于全真门下。他自己本人,则拜了掌教马钰为师。
于道显这种原本就是道士,自别家转投而来的,在全真教中,其实也算不少。京安观也并非个例,全真教各地的分教观中,这种举观自献而投的也有不少。还有就是全真教自家购置或是自行修建的,也有信徒捐献等等。来源不一,但也不外就这几种。
这种别家转投而来的道士,不愿更改法名,从头学习全真道法的,都不能算作是正传弟子。自行献投的道观中,也并非都是如京安观这般维持不下去的。其中不少,根本就是存着托廦于全真派门下之意,好能在这战乱的年代里,受到全真教这棵大树的保护。
尹治平找到京安观的时候,已是将近傍晚时分。京安观的观门尚还开启,尹治平跨步进去,即有迎客的道士立即迎出来。
尹治平报上自己的名号,那道士连忙行礼,然后立即通传进去。不久,便见一名年过五十,须发半白的老道士带领一众道士迎了出来。
尹治平识得当前那名年过半百的老道士,正是京安观的观主于道显。于道显当年率众举观而投,拜了马钰为师后,曾上终南山重阳宫学过五年的道法与武功,所以尹治平与他识得。五年之后,马钰又把他派出来,仍就执掌长安的京安观。不过观中的弟子,却已换了不少。
“原来是清和真人来访,请恕老道有失远迎。”于道显虽已年过半百,但身体仍旧健朗,面sè红润,中气充沛。像他这种别家转投而来的,虽然辈份儿相同,但身份上总是比正传弟子低了几分。而尹治平去年又已被封为三代弟子的首座,身份比寻常正传弟子可又更高了几分,是以于道显虽然年长,却也不敢妄自尊大,对尹治平用上了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