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东晋末年-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榍昂笙嘀兀讲喽加幸淼睿砘褂行╁删幼〉钠渌矣牖ㄔ埃跎癜幼≡谙匝舻钅凇�

显阳殿主殿正中靠墙部位,在重重布幔的掩映下,竖立着一尊阿弥陀佛,左手持莲,右手下垂作与愿印,高约丈许,通体檀香木雕成,发散着一股神秘的香味,烘托出了佛像的庄重与慈悲,令人禁不住的生出向佛之心。

佛前的蒲团上,跪立一名身着粗布麻衣的女子,约十七八岁,双掌合什,美眸微眯,嘴唇喃喃似在心诵,一头乌发仅以木钗束住,不施粉黛。

这正是当今皇后王神爱,在不上朝的日子里,陪伴她的只有青灯古佛,非如此,不足以打发无聊时光。

显阳殿安静无声,王神爱有如一根木头桩子一动不动,时间也缓慢流逝,不知不觉中,已过了正午,这时,一名宫女蹑手蹑脚的走来,小心翼翼唤道:“皇后殿下,陈郡谢夫人求见。”

第三零零章谢道韫的愧疚

ps:谢谢峰霞爱的打赏~~~~

“嗯?”王神爱稍稍一怔,谢道韫是她的伯母,这个伯母可不比王蔓那般随意叫叫,而是真正的伯母,她是王凝之的侄女,在父亲王献之与母亲新安公主相继病逝之后,伯父如父,同理,伯母也如母!

王神爱虽一心向佛,却并未斩断尘缘,否则,就不是带发修行,而是剃度为比丘尼了,这没办法,身为一朝皇后,即使有心剃度,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因此,她虽说拜在了大德道人慧远座下,但慧远只敢收她为记名弟子,而不是入室弟子。

谢道韫来访,王神爱不敢殆慢,连忙起身,吩咐道:“请谢夫人前来!”

“遵命!”宫女施了一礼,匆匆离去,王神爱则立于殿门等候,不多时,两名并排行走的女子在十来名劲装女人的陪伴下出现在了眼帘当中,对于谢道韫,王神爱虽有数年未见,却一眼就可以认出,只是谢道韫身边那名与自已年岁相当的女子,似是有些面熟,一时又记不起究竟是谁,不由把目光投了过去。

这正是王蔓,王神爱在打量着她,她也在打量着王神爱,王神爱虽然穿着简朴,不施粉黛,可那秀美的容颜浑若天成,仿佛天生就不需要任任脂粉的修饰,若论起清秀,竟比双双姊更胜一筹,而恬淡沉静的气质,也力压娇娇姊一头。

在美貌方面,除了褚灵媛与自已难分轩致。王蔓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但这份美貌,仍属于人世间的绝色,而王神爱的美貌中多出了一份神圣庄重,似乎不属于人世间,只有来自于九天之上的仙女才能勉强拥有类似于王神爱的美貌!

王蔓禁不住的暗暗赞叹,同时,心里还生出了一丝怜悯,仙女又如何?不也是摆脱不了命运的控制,嫁给了一名傻子?而自已呢。上天于最危难时刻赐下了如意郎君。显然,与王神爱相比,自已才是更加的受上天眷顾啊!

伴着纷来沓至的思绪,王蔓随着谢道韫行至宫门。王神爱盈盈施了一礼:“侄女见过伯母。不知伯母入宫所谓何事?”

谢道韫的美目中闪出了一抹几不可察的苦涩。当初嫁给了平庸无为的王凝之,谢道韫认为自已很不幸,可至少。王凝之还懂得关心、呵护自已,渐渐地,也就放下了芥蒂甘为王家妇,而王神爱,嫁的却是个傻子,口不能言,不辨冷暖,恐怕成亲五年时间,司马德宗都未必能认出王神爱是何许人也,这样的皇后当来何用?

对于王神爱,谢道韫没有任何办法,尤令她担忧的是,一旦桓玄代禅,恐怕王神爱的处境会更加不堪,难道这就是命?

暗暗叹了口气,谢道韫强笑道:“侄女不用多礼,伯母今早刚从山阴回返,先进去说话罢?”

“伯母请!”王神爱把谢道韫与王蔓迎入了殿内。

首先,落入眼中的便是那尊阿弥陀佛,谢道韫不由一怔,忍不住问道:“侄女,这是。。。。”

王神爱若无其事的淡淡道:“两年前,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禅师入京弘法,侄女有幸聆听,深有所感,因此厚颜求拜于禅师座下,被禅师收为记名弟子。”

这话一出,谢道韫的心头酸涩交加,好好的一个妙龄女子,竟循入了空门!在当时入空门的比丘尼,以年老色衰的青楼女子与歌舞姬妾为主,她们见多了男人的丑恶嘴脸,不认为色相松驰的自已可以获得夫家宠爱,与其婚后遭受凌侮非议,倒不如把平生积蓄的财货连同已身舍入佛寺,为前半身赎去罪业。

只不过,王神爱不信佛还能如何?释道教人修来生,无论如何也有个精神寄托,至少有青灯古佛陪伴。

谢道韫情不自禁的拿王蔓与王神爱做起了对比,这两个女子都有着惊人的美貌与显赫的出身,在才情方面,王蔓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她清楚并不逊于王神爱,再说到身世,尽管王蔓家族被诛,却寻到了个好男人,可以为她挡风遮雨,可以带来幸福,而王神爱,只能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跟着傻皇帝品味一生的苦痛。

一瞬间,谢道韫的心里充满了浓浓的愧疚,她认为王神爱之所以会落到这般田地,与自已和王凝之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王献之于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郁郁而终,而王神爱于太元二十一年嫁给了司马德宗,这十年内,自已夫妇并没有尽到一个伯父伯母应尽的责任,尤其是孝武帝下诏立王神爱为太子妃时更没有半句反对!

是什么使得自已如此麻木?莫非预见不到王神爱嫁了个傻太子的后果?谢道韫暗暗摇了摇头,那么,便是高门甲族与皇室之间的相互联姻使自已司空见惯,根本对当事女子的酸楚视若无睹?

谢道韫突然意识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便是万恶的联姻,人人都认为联姻天经地义,可是,联姻真的合适吗,有征求过当事女子的意见吗?

自然而然,道韫想起了自已的小叔叔王献之,假如王献之坚决不奉诏与郗道茂离婚,莫非还能被下狱治罪?无非是终生不用罢了,可惜王献之的反抗不彻底,拗不过孝武帝另娶新安公主为妻。

孝武帝固然强势,可王谢也不是软柿子,在王神爱的婚事上,如果自已当年能与王郎上表反对,也许王神爱的命运有可能被改变,就算无功而返,但至少反抗过了,心里的愧疚会少一些,然而,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后悔又有何用?

谢道韫生出了种无颜相对的感觉,下意识的向四下里望去,几案上的几本佛经令她的心里更添酸涩,分别是《明报应论》、《三报论》与《妙法莲华经序》,虽是慧远的经论,字迹却娟秀传神,颇得王献之遗风,显然是王神爱亲笔抄录。

仅一扫便收回目光,谢道韫勉强保持面容不变,赞道:“慧远禅师弘护佛法,尊严僧格,道隆德盛,威神莫测,启建莲社,上品往生,乃大功德道人,侄女能以慧远为师,甚是令旁人羡慕,来,不说这了,伯母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太原王蔓,王孝伯的遗女。”

面对着王神爱,王蔓什么赞美客套话都说不出口,王神爱的活死人模样如何赞美?度把握不当反会被认为是讽刺。

卫风的任何一个女人,包括最心不甘情不愿的褚灵媛在内,王蔓能都在短时间内拿出应对方法,偏偏对王神爱束手无策,只得中规中矩施了一礼:“太原王蔓见过姊姊。”

第三零一章一口应允

ps:谢谢劳资大种马与峰霞爱的打赏,还有最爱初音妹子的两张月票~~~~~~~~~~

听说是王蔓,王神爱的美眸中讶芒一闪,她幼年时曾与王蔓有过数面之缘,难怪会如此面熟。

这倒使王神爱颇为百感交集,太原王氏的惨剧她曾有耳闻,也为之叹息,可眼前的王蔓,身着盛装,白晰的肌肤透着健康的红润,眉眼间洋溢着开朗乐观,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子浓浓的幸福味道,哪里有半分家破人亡的落难女子模样?

由于锁闭深宫,上朝也只起个传声筒的作用,因此王神爱对外界的形势变化知之甚少,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零零碎碎的片断,由她自已分析得出,并没有专人给她传递。

比如对于卫风的印象,卫风在建康的士人中大名鼎鼎,但王神爱知道有这个人仅仅来自于陆仲元在去年大朝会时提议由卫风入京勤王,其他方面一概不了解,再比如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之死,她只知道是死于兵败身亡,中枢落入了桓玄手里,却不清楚这二人的死因,可以说,她的世界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丈许宫墙有如一只鸟笼,她则如一只美丽的金丝鹊,与外界隔绝开来!

可是,这有什么呢?相对于王神爱,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处境不会有任何改变,她只是由王蔓联想到了自身,自家事自家清楚,信佛纯属习惯使然。一方面打发无聊时光,另一方面寻找心灵寄托,既然今生不幸福,那就修个来生,下辈子宁可做一个普普通通,哪怕容貌也普通的民女,也绝不投入高门甲族!

至于慧远描绘出的莲华佛国,她虽然向往,却有自知之明,殿中的这尊阿弥陀佛造像。右手下垂。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与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与愿众生!手持莲华,是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胎生。而是莲华化生。有愿力和佛菩萨的悲愿加持。不须父母为缘化生于莲华中,莲华出淤泥而清净,离一切烦恼得身心清净成为圣者。修念佛生净土即化生莲华,阿弥陀佛以莲华接引众生来住此国佛刹!

王神爱的问题在于,她的清净只是表面的清净,实则内心灰暗,没有欢喜,也没有愉悦,有的只是自艾自怜与对不公命运的怨愤,修佛修的一颗心,心里有怨,如何离烦恼?又如何清净?不净,则入不了莲华佛国!

这时见着王蔓,王神爱的心里就有一股自艾自怜的情绪正在蔓延开来,抛去王蔓洋溢着的幸福感不谈,人家可以自由自在的往来于宫禁之间,而自已呢,只能困守三层高墙动弹不得,同时,她对于王蔓的心态也很不理解,究竟是什么使一名家破人亡的女子抛去仇恨?难道仅仅是由于相王父子之死?那么,冤死的族人,失去的一切呢?

王神爱有了片刻的愣神,随即收拾起心绪,淡淡道:“原来是王家妹妹,不用多礼,请与伯母随便坐罢。”

“多谢姊姊了!”王蔓称了谢,与谢道韫坐下,王神爱也陪坐在另一边。

三个女人相继落座,谁都没有开口,王蔓与谢道韫是由于王神爱表面上的淡漠不知从何说起,王神爱则是出于长时间的封闭式独处,使她的交际能力大为退化,每月两次上朝,只说几个字,首先是众聊免礼平身,然后是准,最后退朝!

退朝之后,除了青灯古佛,也没人与她光流,因此,虽然谢道韫来来访令她感受到了一丝亲情,心里也起了些波澜,却无从表达,一时之间,气氛略显得凝窒。

谢道韫与王蔓交换了个隐秘的眼神,大致能理解王神爱的处境,均是暗感同情,只不过,同情归同情,正事还得办啊,开门见山直接道出目地似乎不大妥当,总得有个话引子,令人为难的是,该如何引出话题呢?

王蔓与王神爱几乎没有交集,由她挑头显然不合适,这副担子只能落在谢道韫肩上。

谢道韫也是念头电转,按理说,王神爱修佛,应该从佛法着手,奈何王谢世奉五斗米道,对于佛法,虽然不排斥,但只取其新义以作玄辩之用,具体到慧远开创的莲台净土宗,实属一知半解!

“哎~~”谢道韫没话找话般的叹了口气:“侄女,这些年可苦了你了,都怪伯母当时没能阻止孝武帝。。。。”

谢道韫的自责刚刚脱口,王神爱已跟着打断道:“家母生前贵为孝武帝亲姊亦是无可奈何,伯母又何必自责?神爱有今日,皆是由于前世恶报返照今生,命中注定,如之奈何?幸得禅师点醒,才能以佛法赎自身罪业。

佛祖有云: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方能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又所谓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神爱罪孽深重,唯以佛法清洗满身罪孽,将来或可化生莲胎,因而每日诵念佛号,诚心侍佛,倒也不觉烦闷。”

谢道韫与王蔓面面相觎,彻底的无语了,王神爱能有什么罪孽?前世业报她们是不信的,如果非要说有,那便是她父亲王献之与郗道茂离婚,致使郗道茂死于困苦之中,可是冤有头债有主,罪魁祸首是新安公主啊,如果这也要报应在王神爱头上,那么天道循环简直是让人不寒而栗!

王蔓禁不住的暗暗思忖,假如自家夫郎在场,会如何挑起王神爱的话头呢?卫风在她眼里,几乎是无所有能,尤其是口才更是能把死人说活,她相信卫风一定有办法!

谢道韫也是念头再转,寻思着下一个话题,王神爱已问道:“伯母与王家妹妹前来,只为专程探望神爱?”

“这。。。。”谢道韫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