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东晋末年-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治通鉴》有云: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李世民使用玄甲军主要是以侧翼突击、埋伏与正面冲击为主,所谓侧翼。未必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军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军阵后,通过正面部队与敌接战,待敌锐气受挫之时,李世民率玄甲军或突击敌阵的薄弱环节,或迂回,前后夹击,往往会给予致命的打击,使敌就此崩溃,而正面突击,以玄甲军为前锋,大军为继,直接对敌阵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敌的目标。

相对于李世民,卫风以骑兵克敌制胜的手段过于单调,他缺的正是一支军中的灵魂,甲与马槊可以花时间、花费大量财物制造,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今日之前,卫风没有冲击力强悍的战马啊,蒙古马种吃苦耐劳,对草料与环境的要求不高,易于饲养,耐力强悍,唯一欠缺的便是西域大马的爆发力,卫风之前剿获来的十余万战马,全是蒙古马种,因为秦、燕、魏三国的马匹都是蒙古马种或与之相关,这也是他迟迟没有把亲卫组建为玄甲天军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如今,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了。

“将军,将军,捉到一条大鱼!”卫风的思绪被蓦然打断,不禁回头看去,几名亲卫绑着一名年轻人扭送了过来。

这人浑身骚臭难当,脸面强作出一副不屈的姿态,但是眼神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

卫风皱了皱鼻子,嫌恶的问道:“你是何人?”

“哼!”这人怒哼一声:“孤乃大魏朝幽州刺史、督河北、辽右杂夷诸军事、嗣卫王、卫将军拓跋篡!”

“哦?”卫风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就是那死鬼拓跋仪的子嗣?”

“正是!”拓跋篡胸膛一挺,怒目瞪向了卫风!

在他眼里,既然没逃掉,落卫风手里断无生理,倒不如气势十足的去死,这样死讯传回平城,拓跋珪于情于理都该赫免他的兵败之罪,说不定还能另给加赠、追封,死了也能落个好名声。

孰不料,拓跋篡的话语刚出,便是啪的一声脆响,脸颊顿时火辣辣的胀痛,原来被人呼了一耳光。

李驻破口大骂道:“你他娘的算什么鸟玩意儿?正是你麻比!卫王与卫将军是你配拥有的称号?你胆子倒不小啊,呵呵呵呵~~”

李驻阴笑了几声之后,向卫风拱了拱手:“将军,把这小畜生交给兄弟们修理,末将定教他乖乖的去掉卫王与卫将军称号!”

卫风摆摆手道:“不急,先把拓跋篡浸河里洗洗干净,召来追击的弟兄们,尽快收拾好回营再说,冯跋与高谈德也该来了。”

“遵命!”几名亲卫把拓跋篡如拖死狗般向河边拖去,全军上下也进入了紧张的忙碌当中。

不多时,追击的骑兵相继回返,在把剿获物资与阵亡将士的尸体带上之后,大军向着西面快速奔驰,据大略清点尸体与人头估算,禁军约逃出了两千余骑,仆军与具装重骑全军覆没,这宣告了自此之后,魏国将永远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但对于卫风更可喜的是,还是获得了五千匹西域良马,使得他也可以组建自己的玄甲天军!

。。。。。。

在平原地带,尤其是随时会发生交战的区域,军队的移动一般是构成一个或数个方阵前行,以尽量避免遭受敌军突袭时,被截为两段的危险。

燕国与高句丽的援军就分成为了两个军阵,左右相隔五里,给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

高句丽军四万人,轻骑三千,虽然有了燕人提供的部分装备,但三万多步卒仍有半数身着粗布土衣,武器也参差不齐,甚至还不如卫风之前接触过的高句丽军。

想想也不奇怪,在平壤一战中,高谈德的主力大部被歼,损失及其惨重,不是几年内可以恢复的,更何况,以往高谈德可以很轻易的从新罗、百济获取给养,但如今,这两个国家几乎被卫风灭去了,相当于断去了高句丽的财源!

燕军则是五万人,有轻骑三万,其中包括禁军五千,燕国的禁军远不如魏国强悍,这没办法,持继不断的战乱与宫庭政变,使得燕国的禁军大多消耗在了内斗当中。

冯跋亲领禁军五千殿后,两翼各一万两千五百骑护翼着两万步卒与粮草辎重前行。

燕军虽然有所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高句丽军的区别,就相当于朝庭官军与农民军的区别!

潞县距蓟百里左右,距离适当,原本是个理想的屯粮地点,可是冯跋害怕啊,害怕被卫风断了粮道,因此足足带上了可以食用三个月的粮草。

冯跋看了眼边上的高句丽军,目中一丝阴霾闪过,高谈德不但拒绝了合兵一处的提议,还连龙城大门都不进,分明是对自己存有深深的忌惮。

其实冯跋也能理解,如果双方实力相当还好说,可是高句丽也太上不了台面了,起初冯跋还存有与高谈德精诚合作的心思,但当高谈德领军来到龙城之后,立时心里拨凉,他没法想象,这种兵甲不全,又以步卒为主的军队也能拉出去作战,这摆明了是浪费粮食啊!

务银提也看了眼高句丽军,转身拱了拱手:“天王,高谈德虽然军容不盛,时机成熟时却可以拉来当先登使用,请天王放心,高谈德不足为惧,臣有八成把握让他来得去不得,但臣不安的是,至今仍未见着晋军影踪,晋军于昨夜出发,按常理来说早该到了。”

拨营之后,冯跋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晋军越是不来,他心里越是不安,总感觉前方有圈套在等着自己,因此把斥候散开,全军严加戒备。

冯跋自从称了天王,威严日增,这时的他,正眉心紧拧,目光闪烁扫视着四周。

“嗯?”冯跋突然转头望去,一名斥候绝尘而来,很快钻入了军阵当中。

这名斥候来到近前,施礼道:“禀天王,西北方向十五里处有一战场痕迹,陈尸数万,以兵器、甲胄与血迹尸斑判断,当是魏军,约于一个时辰至一个半时辰前死亡!”

“哦?”冯跋神色一变,目中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莫非是魏人偷偷潜入的伏兵?”

斥候没有答话,他知道不是问自己,果然,务银提接过来道:“请天王容臣问他两句。

冯跋略一点头。

务银提又问道:“周边你可曾细细探察?有无敌踪?有何处利于伏兵?”

“回天王与上大将军!”这名斥候拱了拱手:“战场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无名小河展开,河西有片树林,河东十里有山丘,要说藏兵,当以此二处为佳,但末将曾进去看过,如今已无一兵一卒,且数十里之内再无活人。”

务银提略一沉吟,便道:“天王,如臣没料错,或是魏主明面拒绝来援,实则暗潜伏兵欲收渔人之利,而卫将军寻出了魏人,并设伏诱歼之,此去不远,且无人踪,不如过去看看,以判断双方的损失情况,天王以为如何?”

ps:谢谢神机妙算ca的月票~~~~

第五零五章战场所见

冯跋略一迟疑,便唤道:“传令,暂停行进!”

一道道命令向四周散出,燕军旋即止步不前,从这方面看,燕国虽然实力大有下降,但燕军仍是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高谈德也投来了警惕的目光,大声问道:“燕国天王,为何停下?”

冯跋拱了拱手:“西北方十五里有一战场,似为晋魏交战之处,孤欲前往见识一番,永乐太王可有兴趣同去?个中详情,孤于途中,再与永乐太王分说。”

高谈德的心里有些挣扎,他担心中了暗算啊,其实从抵达龙城的那一天起,他心里已生出了丝悔意,在他想来,燕国接连易主,又被卫风生俘过慕容熙以下两万余众,理该军心涣散才是,可是事实所见与他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只是来都来了,高谈德的四万人马是孤军深入,由龙城往丸都有一千三百里,他没把握在触怒冯跋之后还可以平安回返,只能硬着头皮一路西行。

如今冯跋邀他离军,心里难免会暗暗盘算。

高谈德不自禁的向冯跋望去,刚好接触到了那似笑非笑的目光,立时暗哼一声!

‘无非是想拿我高句丽当先登,莫非孤还怕了你不成?未到蓟你怎敢下手?’高谈德心念一转,毫不示弱道:“也好!”

冯跋微微一笑,把视线收回,随即点起了一千禁军,高谈德也喝止住队列,同样点了一千骑。与冯跋一起向西北方向驰去。

十五里的距离并不远,高谈德与冯跋是由河东向河西行进,刚刚钻出卫风藏兵的那座山丘,一股浓郁的血腥味瞬时扑面而来。

由于时间紧迫,卫风并未掩埋魏人尸体,入目所见,遍地都是人尸马尸,鲜血早已凝成了硬块,由于天气炎热,战场上吸引来了成群结队的苍蝇。甚至还有野狗、狐狸在啃噬着尸体!

牵着马匹。漫步在尸体堆中,那千奇百怪的死状,可以感受到交战时的惨烈,冯跋与高谈德的面容都布上了一丝凝重。

冯跋突然倒吸了口凉气:“这是魏国禁军。永乐太王。他们的甲与魏人普通骑兵的甲略有不同。在肩部稍有突起,并且在臂膀的叶摆刻有各自的官阶与名姓,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甲都是独一无二,升迁需将原甲交还以换取新甲。”

说着,冯跋蹲下身体,翻过一具死尸向臂叶看去,肃容道:“魏羽林郎贺兰恭,天赐二年寅月(公元405年正月)!

永乐太王,魏国羽林军依汉制,设羽林左、右监各统率羽林左骑八百与羽林右骑九百,担任宿卫侍从与出充车骑,羽林左、右监是羽林郎的下属,魏主竟连羽林军都派了出来,可见魏国的衰弱与对伏击晋军的重视程度,但还是不敌卫将军啊!”

叹了口气之后,冯跋吩咐道:“你们去左右看看,尽量分辨战死魏军的身份,大约有多少人。”

“遵命!”除了留下了百来人,其余的燕国禁军走入深处翻看起了尸体。

高谈德也遣了八百余人去战场探查之后,目光凝视在了这名叫做贺兰恭的死尸身上,这人中了三矢,一是左肩,一是左臂,致命的则是左胸,这一箭击穿了护心铜镜,直接贯穿心脏,外余两寸。

高谈德把这支满是血污的箭矢用力拨出,顿时心中一惊!

箭头上带着些碎肉与骨片,很明显是穿透护心铜镜之后又击碎了肋骨,但这不是他心惊的重点,而是血污下隐隐散发出的银光!

高谈德单手一招,从亲随手上接了块软布,细细擦拭起了箭矢上的血污,渐渐地,一枚通体亮银的八寸短矢呈现在了眼前,箭头除了稍有些变形,并没有过多的弯曲,要知道,这可是连续两次击穿硬物之后的箭头啊!

冯跋也看向了高谈德的手上,面色越来越沉,好半天,才不敢置信道:“永乐太王,这。。。。这莫非是通体精钢打造?”

高谈德的脸面浮上了一抹苦涩,略有些失魂的点了点头:“这正是精钢,孤可以确定,这不是锻打成形,而是一次性浇铸再经打磨,当初那姓卫的于平壤破我援军,射出的尚是铁矢,想不到才短短几年,他的军中已更换为了钢矢,他是如何做到的?”

没有人能回答高谈德的问题,锻打出钢刀钢剑不难,可是越小的构件锻打越是困难,以锻打的方式制造短矢几乎难于登天,卫风却独辟蹊径以浇铸的方式制造短矢,要知道,浇铸的前提是必须有钢水,钢水又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明白把铁矢更换为钢矢的严重性,打个比方,如果晋军依然用铁矢,这名叫做贺兰恭的羽林郎多半不会被射穿心脏,虽然很可能还是死,但当场死亡的可能性很低,因为铁矢击穿了护心铜镜,箭头多少都会有些变形,很难继续把肋骨击碎再一鼓作气射入心脏,而钢矢则完全不同!

务银提似是想到了什么,连忙从附近的几具尸体上把短矢拨出,但无一例外都是钢矢!

其实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卫风会着人把钢矢尽量拨走,可是这一次由于九万大军就在附近,由于连续作战的疲劳,也由于箭矢的消耗量过大,战士们携带的已经没多少了,因此卫风并没有连破冯跋与高谈德的把握,只得以最快的速度避了开去,这才把箭矢留在了战场上。

“再往前走走罢。”冯跋也叹了口气,招呼上高谈德向前走去,或许是钢矢的出现使得高谈德暂时抛去了对冯跋的忌惮,一名天王,一名太王竟肩并肩走了一起。

二人一路指指点点,交换着对于此战的看法,也不知过了多久,已接近了河边,“嗯?”冯跋目光一凝,他发现在一滩辨不出面目的肉泥中有一卷黄颜色的绢册,于是唤道:“那定然是魏主的诏书,取出来看看。”

“遵命!”一名亲随把诏书扒出,以清水洗了洗之后,展开在了高谈德与冯跋的面前,这正是拓跋珪授予穆崇可于必要时剥夺拓跋篡军权的密诏。

数息之后,冯跋收回目光,神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