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斩后奏的婚姻(2)
1964年8月12日,李小龙与莲达领取了结婚证。这一天,李小龙没有礼服,只能临时租借了一套,而莲达的婚纱,也是临时租借的。根据规定,他们的名字将被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地,他们结婚的事就被莲达的母亲知道了,莲达的母亲立刻召开了紧急的家族会议,几乎所有的亲属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家族会议上,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劝说他们再重新考虑一下这桩婚姻,因为他们两人都太年轻,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很冲动,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莲达和李小龙当着所有亲属的面坦白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表达了自己对彼此的爱意,认为他们能经得起任何考验。他们认为亲属们只是需要时间对李小龙进行深入了解。在这次家族会议上,莲达的母亲被来自东方的小伙子的真诚打动了,她同意了女儿的婚礼。
几天后,李小龙和莲达在亲友的祝福中在西雅图的罗尔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莲达为了丈夫的事业做出一个巨大的牺牲——放弃学业,跟随他去奥克兰,一起去打拼美好的未来生活。
成功背后的女人(1)
李小龙成功的电影事业离不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他的动力;他更离不开妻子莲达默默无私的奉献。
来到奥克兰,由于工作时间紧迫,李小龙原本打算的蜜月旅行也被迫取消了。这对新婚妻子来说,是件沮丧的事,可莲达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她还做了一个重大的选择:随李小龙再次搬家,移居加利福尼亚洲。因为李小龙发现西雅图是个相对保守落后的地方,比较传统。他力图推广的功夫以及像空手道这种外来的东西还属于不能很快被别人接受。于是他们决定去全美风气最开放的加利福尼亚,李小龙对那里的功夫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莲达也很清楚,一个异国人想要在美国开创一番事业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对未来9年时间内他们先后搬过11次家、经济也曾一度非常拮据的情况,莲达从来没有怨言,而是选择和李小龙一起共同鼓励度过。
1965年2月1日,中国农历年的除夕夜,李小龙和莲达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的诞生给李小龙带来难以言喻的欣喜,他给儿子起名为李国豪,英文名字布兰顿·李。儿子的诞生,给李小龙带来更多的动力,他感觉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充实美满了。李小龙初为人父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一周,从大洋彼岸就传来噩耗:他的父亲李海泉于2月8号病逝,享年64岁。李小龙伤心至极,父亲走得如此突然,没来得及看一眼刚出生的孙子。于是他们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定好机票,全家飞往香港奔丧。
丧事办得很体面,一切按照中国的传统的仪式进行。莲达尽管生长在虔诚的基督教家庭,自幼又受到美国式的教育,但她一步不离地陪在丈夫身边,履行着各种各样繁琐的东方礼节。几乎时从这段时间开始,莲达的生活重心和目标确定为:让李小龙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她全部精力投入到照顾李小龙的生活和精神。
李小龙的练功强度非常大,对体能的消耗自然也很大,常常半夜突然饿了,莲达就起身下床给她准备吃的;李小龙有挑食的毛病,细心的莲达就在李小龙的饮食上格外用心,还特意学做中国菜,尤其是小龙喜欢的粤菜,她更是做得有模有样。李小龙外出拍戏时,莲达最挂念的往往也是李小龙的饮食和生活,她一接到李小龙的电话便会嘘寒问暖。1970年,李小龙曾在一次练功中受伤,非常严重,不得不卧床休息。医生向李小龙宣布:以他的伤势以后不太适合做高强度的运动,更别说练功了。莲达知道这对李小龙来说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她像安慰孩子一样安慰他,并以自己的耐心和医学知识精心照料着李小龙,使小龙的伤势恢复得出乎意料。在莲达的建议下,李小龙还利用这段不能练功的时期读了大量的书,这不仅对李小龙的武学上的思考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李小龙的演艺事业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李小龙在一次采访时曾对观众说:“是莲达改变了我,让我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我在修养期间读的书,很多都是莲达帮我介绍的,这些书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为我以后自写自拍自演的电影提供了很大帮助。”
李小龙成名后,莲达还为提升李小龙的公众形象做出了很大努力。她深知,很多名人非常善于经营自己的公众形象,但李小龙性格太急躁,情绪波动大,这样对于维护一个银幕英雄、功夫高手的形象非常不利,所以她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李小龙。有一次,一位李小龙的崇拜者前来找李小龙拜师学武,恰巧碰上李小龙在打坐。崇拜者的贸然前来,打断了李小龙的修炼,这让李小龙勃然大怒,他愤怒地赶走了崇拜者。莲达知道这对李小龙的形象将会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她开车追上那位崇拜者,向他解释李小龙暴怒的原因,并答应会在他下次来访时安排他见李小龙。崇拜者被莲达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打消了对李小龙不良的印象。
在莲达的建议下,李小龙还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她时常帮李小龙举办一些义演义教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帮李小龙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让李小龙接触到了更多对他事业有帮助的人。好莱坞的大制片商温特杜尔和李小龙的认识,就是在莲达举办的聚会上,他后来在好莱坞和李小龙合作了扬名国际的《龙争虎斗》。
成功背后的女人(2)
1973年,成为国际著名影星的李小龙压力非常大,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甚至喜怒无常,常常动不动就发火,并把坏情绪带给别人,影响剧组的拍摄进度。所以,在拍摄电影时,每当李小龙发脾气时,剧组就立刻给莲达打去电话,让她来安抚李小龙。在这段日子里,莲达就如同灭火器,总能帮助李小龙化解与剧组的冲突。温特杜尔就曾经对媒体谈论起莲达和李小龙的关系:“李小龙很自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孤立,如果没有莲达,他的人际关系会非常差,李小龙能够娶莲达这样的女人为妻,是他最大的幸运。”
李小龙和莲达结婚9年,虽然后来李小龙一直绯闻不断,但他和莲达的感情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人说:“莲达的存在,是上天给李小龙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一笔宝贵的财富。”李小龙也深知这一点。他也曾多次深情地对媒体说:“在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并不认为是武道或电影表演,而是娶得了一位好妻子。她为人很贤惠并能处处迁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鼓励我并给予我信心,是她使我成为不平凡的人,假如我是一只鸟,而莲达就是我永远的家。”
的确是这样。在李小龙的人生里,如果没有莲达,他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就;可以说,没有莲达,李小龙的人生将会是不完整的。
2005年7月20日,英国第五频道电视台为纪念李小龙65岁冥寿,连续播映了几部李小龙的旧片和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媒体采访了已步入老年的李小龙遗孀的莲达。这么多年以后,莲达回忆起她19岁时和李小龙的恋爱情景,脸上仍浮现难以掩藏的甜蜜与羞涩。在这次采访中,莲达提到了多年前写的一篇追忆文章,她说:“那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布鲁斯·李!”这篇文章这样写道:
对所有要看这篇追忆文章的读者,我有一点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请你先把所有的偏见与想像抛弃,原原本本地接受李小龙,了解他的为人,认识他自生至死始终是一个男子汉,因为你如果想了解一个人,你就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观察他。相信你绝不至于仅以书的封面去断言一本书,或以一枚落叶去决定一棵大树吧。同理,根据一小部分是无法把一个人的全部加以定论的。请你现在就把有关李小龙的所有想法都抛弃。其实,与别人的人生事实的接触是一件有益的事,或许多少可以受到他影响也说不定。
李小龙是一位非常敏感的人。我们的婚姻属于国际婚姻,但丝毫未曾有过国际婚姻常见的问题。那些人种、文化、教育、习惯上的差异,可以说反而使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我们互相吸取对方文化的长处。我们的婚姻与其说是1+1=2式的结合,倒不如说是两个一半合而为一。换言之,虽然没有喝同样的一杯茶,但茶壶却是由两人所分享的。我们一向都很尊重个人。我们的爱情起初燃烧得非常炽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爱情也变得像静静燃烧的煤炭般,更为深厚。有些人或许会说最大的悲哀在于没有被爱,但我倒觉得不爱才是最大的悲哀,因为如果不爱就不可能给予,也就不可能获得。如果我们的婚姻能被搬上银幕,只有一个地方希望能加以修改,那当然就是结局。与一般的夫妻一样,我也经常为李小龙的事感到焦急万分。但因为看多了小问题演变成两个人决定性的问题的例子,所以我们都努力去避免它。重要的是,互相帮助。如今回想起来,发现有三种因素是支撑我们婚姻最大的力量,其一就是宽容。或许有很多情形使你很难做到以宽大为怀,但这时不妨用忍耐来解决问题。其二就是忍耐。李小龙是个急性子,有时会在矫正他的过错时大发脾气,这是人所皆知的。但在私生活中,他是非常温柔的,他曾经以最大的耐心使我能在香港住得舒适而不至感到格格不入。李小龙曾言传身教告诉我忍耐。宽容与忍耐是只能存在于人与人的结合之中。但率真不同,率真是一种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可以自由而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率真就是支撑我们婚姻的第三个因素。以一个演员也好,以一个真实的人也罢,李小龙在肉体上、心理上都是一个可以表达自我的人,所以才会把观众迷倒。
成功背后的女人(3)
惟有宽容、忍耐、率真,才能获得观众的爱,启迪他们的想法、感受以及自觉。人的心灵是很奇特的,给得越多,所得也越多。当然,去爱一个人既不是期待,也不是施舍。如今回想,我发觉李小龙曾在精神上给予我太多的鼓励。我和他的婚姻生活虽然只是短短十年,但他留给我的是生活中极重要的判断力、生命力以及决断力。我们的两个可爱的孩子,也都承袭了他这种精神。
不过,李小龙却没有把他自己完全地交给任何人,甚至是我。他知道他想要完成一些什么,他的一生就将花在那些事情上。而且,为了要完成那些事情,他也具有必要的能力、创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精力。过去他难免也有抉择的痛苦经验,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的目的在于成为一个演员,透过电影来表现自己。当然,他也具有完成此愿所需的洞察力、献身、勇气、忍耐以及伟大的爱情。在他喜欢讲的话中,有“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要加以应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等话。李小龙一向不坐等机会,而是自己去制造机会。他是把使自己样样要比别人好视为一种义务。
他的目标不在富有或成名,而在于完成高品质的工作。虽然工作完成后而获得财富和声望,但那只不过是副产物而已。但要坚守原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为了要成为一个有自我主张的演员,把全部精神都灌注于工作。李小龙丝毫没有偏见,与所有不同人种、宗教、阶层的人之间都搭上了桥梁,就像对我一样,跟他有过私人交往,一齐分享过人生的人来说,他也许会永远变成我们的一部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而过的是每天均以事实证明这一点的生活。他的33年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人生,要比活了两倍长的人更有所创造,更值得满足。一个人充满生命力而生活时,对死是不感到惧怕的。我相信他自己走过的是正直的人生而安息在平静中。李小龙并不希望我们为了想念他而哭泣,他只为我们能够从他那里学到如何辨别是非而高兴。
我愿意在这里对他表示敬意,给他所应得到的赞美。
第六章:飞龙在天
嘉禾的诚意
1970年,香港电影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直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担任宣传部主任的邹文怀,从邵氏公司辞职离开,自己另立门户,组建了嘉禾电影公司。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是当时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它成立于1958年,从成立后的30年间,几乎垄断香港电影业,影响至今。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邵氏兄弟电影的黄金期,不但它的影片享誉国际,更是培养了李翰祥、张彻、楚原、胡金铨等一批香港电影著名导演。香港有东方影都之称,在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