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行子说:“别人能跑,我不能,我是御前侍卫,皇上到哪,我得跟到哪。”
  马皇后说:“谢谢你,那就拜托了,我把皇上交给你了。我想来想去,只有把皇上托付给你,我才放心。”
  方行子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皇后对她已不存芥蒂,不是托孤,而是把皇上的安危都托付给她了,这是何等信赖呀。但同时也有不祥之感,她仿佛已经意识到了马皇后将要自尽,就急忙说:“娘娘,咱们在一起,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现在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南还有半壁河山呢,你别往窄处想啊。”
  马皇后把宫斗皇子向她跟前一推,说:“宫斗也交给你了,他是你的徒弟,也是你的儿子,你好好待他,我在九泉下也感激你。”
  这一说,宫斗哇一声哭了,方行子也哭了。
  马皇后拍了儿子一下,说:“快给干娘磕头。”
  宫斗真的跪了下去,给方行子连磕三个头,方行子拉起宫斗,把他抱在怀里,已经泣不成声了。
  马皇后揩干眼泪,她已经无所牵挂了。她对宫斗说:“从现在起,你就跟着你干娘走,听见了吗?”
  宫斗又扑过去抱住马皇后:“娘,我要你跟我们一起走。”
  马皇后只得说:“你们先走,娘随后就来找你们。”
  宫斗还说:“娘,那可得快点呀,别让反贼抓去。”
  方行子说还不到这一天,他又劝道:“娘娘,和我们一起走吧,宫斗不能没有亲娘啊,再说,你一个人殉节,又有什么用呢?”
  马皇后怕她纠缠起来没完,不得不说:“我只是防备万一。你看,这宫中都像没头苍蝇一样了,总得有个人张罗到最后啊。”
  知道劝也无用,方行子就不再说什么了。她对宫斗说:“给你娘磕个头。”宫斗又趴下去给马皇后磕了头。马皇后已经哭得哽咽难言了。
  马皇后说:“行子,别再磨蹭了,快走!”
  方行子这才拉着宫斗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回头地走了。
  第六部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4)     徐妙锦的软轿经过皇宫奉天门时,见太监们正乱着往外搬东西,徐妙锦让轿停下,她说:“这是怎么了?皇上要逃走?”
  轿夫说:“你没听见吗?好像是喊杀声从金川门那边传来了,再不走,皇上不就当俘虏了吗?”
  徐妙锦竟向登闻鼓下的卫士走去。
  朱允炆昨夜里就睡在正心殿屏风后的太妃榻上。天刚蒙蒙亮,朱允炆便爬起来了,在殿上踯躅着等人上朝。他还不知道朱棣已从金川门攻进了外城。
  今天的早朝,人更少了,除了方孝孺、程济、柳如烟而外,不到十个人。
  朱允炆一筹莫展地呆坐着。远处喊杀声渐渐由弱变强。听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让人心惊肉跳了。
  大臣们都在侧耳谛听,但谁也不肯说什么。
  这时宁福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上殿来:“不好了,金川门破了,燕逆大军进城了!”
  朱允炆说:“那,李景隆和朱橞呢?”
  宁福说:“别提了,就是他们俩开城门献城的,听说,李景隆是和朱棣并马进城的,有说有笑的。”
  朱允炆说:“众叛亲离!都是奸臣!”
  柳如烟说:“城已破,皇上不走也得走了,不能等着受辱啊。”
  众人附和,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方孝孺主张皇上让城别走,去扑奔齐泰或黄子澄,到江南积蓄力量,总会反攻回来的。
  但朱允炆却说他哪儿也不去,就坐在大殿上等朱棣。
  有人高声说:“对,皇上哪也别去,就坐在大殿上等那个叛逆亲王到来,我看他敢弑君?”
  众人惊回首,此人竟是徐妙锦。
  程济说:“这话也有道理,朱棣敢在大殿上杀皇上,他还能取信于天下吗?”
  朱允炆不出声。
  燕军已经陆续进城,正汹涌而来,满大街涌动着燕军,百姓纷纷关门闭户。
  马皇后在后宫刚刚得到燕军攻入的消息,她显得很镇定,她站在坤宁宫前,指挥宫女太监们把柴草堆在宫殿四周,再浇上油。
  最后分别的时刻到了,背着黄布大包袱的宫斗又从前面溜了回来,悄悄站一旁,马皇后发现了他,厉声喊:“你怎么还没走?不是早就告诉你跟着方行子了吗?”
  宫斗说:“娘,我要跟你在一起。”
  马皇后冷峻地说:“我不是你娘,你娘是方行子,从今往后你也不姓朱而姓方了。走,你给我走。”
  宫斗哭着不肯走,马皇后命令一个太监:“把他拖走,送到方行子那里去。”
  太监拖着哭叫的宫斗走了,一直带到正心殿外,亲自托付给了方行子。
  呐喊声越来越近,正心殿已听得到了。
  有人来报:“皇上,燕军快攻到内城皇宫外面了!”
  朱允炆仍然不知所从地在殿上走来走去。
  殿上只有少数几个人了,连方孝孺都不在了。宫斗就跟在方行子身边。方行子提醒皇上,现在该是打开铁箱子的时候了,说不定太祖皇帝留给皇上一个绝路逢生的机会。
  程济说:“对呀,快打开。”
  朱允炆点点头说:“开吧。”
  宁福叫殿上太监搬来梯子,他亲自爬到大匾后头,取下那个用铁链子拴着的铁箱子。
  箱子摆在了龙案上,一把上了锈的大锁锁着,宁福擦拭着灰尘说:“不知道钥匙在哪里呀。”
  程济说,都到了千钧一发关头了,还找什么钥匙,砸开就是了。
  又一时找不到铁锤。宁福和太监们急得团团转。
  又有门上侍卫来飞报:“快呀,皇上快走,燕军快闯入内城了。”
  方行子抽出宝剑,插进箱子缝隙里,用力一撬,咔地一声,锁头崩开了。打开铁箱盖,人们俯身一看,铁箱中还套着一个沉香木匣子,再打开,黄绢衬底,里面有几个类似奏折类的卡片,还有一把剃头刀,十锭白银,还有四套僧人衣帽,程济打开折子一看,原来是四张和尚的度牒。没有度牒的和尚是没经过剃度的,不算数。
  方行子接过一张一看,上面还有法名呢。一个叫应天,一个叫应济,一个叫应烟,第四个个叫应贤……人们都猜不透,这都是谁呀?
  毕竟柳如烟最聪明,他忽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这分明是让皇上剃度成出家人,穿上僧衣出走啊。
  程济也琢磨明白了,应济是他,应烟是柳如烟,应贤是叶希贤了。
  方行子说:“对呀,都应在你们的名字上了,那皇上就是应天无疑了,天是天子呀。”
  程济感到很神奇,也很不可思议,便吩咐宁福快找个会剃头的,马上剃发,易僧服出逃。再迟了就出不去了。
  柳如烟见朱允炆还在犹豫,就说,还等什么?皇上从现在起就是应天和尚了,这是太祖在显灵,也是天意。
  程济几乎是强行将朱允炆按坐在椅子上,扯下一块桌帷子围在他脖子上,掌刀太监把他头发弄湿,抹上皂水,嚓地一刀下去,朱允炆已成了半个秃头。
  程济和柳如烟商议,除了四个和尚,总还得有几个侍候皇上的人跟着一起出走啊。
  殿上殿下还有大臣、侍卫、太监五、六十人,这时都跪下了。都表示愿跟随皇上出行。
  柳如烟说不行,人太多目标大。他与程济稍加商量,便点名说:“宁福你算一个,你再挑四个手脚利索的,一起走。”
  宁福答应了。
  “四个和尚”分别光了头,迅速换上了僧衣,朱允炆在镜子里看了看和尚打扮,不伦不类,一脸苦相。
  他被人们簇拥着仓皇出殿,但已见有燕军冲进了前殿院子,呐喊声很大:“燕王有令,别让皇上跑了!”
  正在人们慌乱不知往哪里跑时,方行子大喊一声:“前面出不去了,跟我来。”
  人们慌里慌张地跟着方行子左拐右拐,拐入正心殿东夹道,拼命往后面跑。
  第六部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5)     坤宁宫前面广场上,妃嫔、宫女、皇子、皇女们已经站到了一起,她们脚下堆满了柴草,有人啼哭,有人绝望地低着头。十几个手执火把的太监站在宫门外等候最后命令。
  马皇后就站在妃嫔、亲眷面前,她怀里抱着一件皇上大典用的龙袍。还有一方有盒子的印玺,是从前皇上用过的御宝十六字御玺。
  马皇后她脸色苍白,她很镇定,指挥后宫太监、宫女们做最后自焚的准备,和从前一样从容、有条理。
  一个太监跑来,马皇后问:“皇上和宫斗走了吗?”
  太监说:“马上要走了。”
  这时喊杀声大作,有人惊慌来报:“皇后,敌兵打进奉天门了。”
  马皇后闭了闭眼,她走近一个执火把的太监,先将手里的龙袍点着,看着火苗蹿起来,龙袍快烧到一半时,又将它丢到地下踩灭,然后把烧残的龙袍踢到一边。她是要造成皇上自焚的假象。
  就在燕军士兵从两面包抄而来时,马皇后沉静地对执火把的太监说:“点火吧。”像交待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十几只火把丢到浇了桐油的干柴堆上,顿时烈焰腾空。大火霎时吞没了妃嫔们,浓烟大火中传出凄惨的叫声、哭声。
  马皇后是最后一个投火的,她回眸肃穆的正心殿,说了一声“皇上,来生见了。”便抱着御玺盒子向火里一纵,顿时被火舌吞没。
  很快,火借风势,大火上了坤宁宫殿顶,烈焰发出可怕的吼叫声和建筑物断裂的噼啪声。
  来到这里的燕军士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大火炙烤着他们的脸,热浪掀动着他们的战袍,他们一时不知是救火对,还是任其蔓延对。
  在最后关头,朱允炆一行跑到了混堂司夹道。
  方行子把这些出逃的人带到宫墙下,朱允炆一看丈余高的宫墙就打怵了,这么高的宫墙能翻过去吗?
  方行子说不必翻越宫墙,从鬼门走。
  柳如烟不懂,鬼门?鬼门在哪里?
  宁福已经打开了水道的锁,掀开铁板,黑古隆咚的水道里里水声淙淙,里面已经竖好了梯子。方行子告诉大家,从这里下去,宫墙外有出口,直通外城,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出城。
  程济说:“那就下吧,我先下,探路,第二个是皇上下。”
  柳如烟愿意断后,最后一个下。
  程济很快消失在水道底下了,随后传上来瓮声瓮气的话:“皇上下吧,一点事没有。”
  朱允炆在宁福搀扶下,一只脚踩上了梯子,他又停下,看着方行子,凄然地问:“你不跟朕一起走吗?”
  方行子说,她很想跟皇上同甘共苦。可皇后有懿旨,让她带好小皇子,再说,为了江山有主,不得不以防万一,皇上和皇子不应该在一起呀。
  不能在一起,就是避免同时被一网打尽的意思。朱允炆点点头,泪水模糊了眼睛,他对宫斗说:“要听你师傅方行子的话,从今往后,她就是你娘了。”
  宫斗又哭起来,宁福催促道:“快走吧,再不走真的来不及了。”朱允炆这才向下走,逐渐消失。
  轮到柳如烟最后一个下了,他深情地看了方行子一眼,说:“你也得快点走啊,朱棣不会饶了你的。”
  “我知道。”方行子说。
  柳如烟又凄伤地说:“有空打听打听景展翼的下落。”
  方行子又点点头。柳如烟说了一句“这真是国破家亡啊。”他的头也渐渐隐没了。
  方行子把铁板重新扣在下水口,上了锁,在手里掂了掂钥匙,一扬手扔到了宫墙外。
  她看了小皇子宫斗一眼,又指指高墙说:“怎么样?上去上不去?这可是检验你武功到不到家的时候了,上吧。”
  宫斗仰视高墙,有点胆怯,他退后几十步,快跑,纵身起步,却没有达到高度,落了下来,他气馁地说:“师傅,我不行。”
  这时,有一队燕军骑兵冲过来,高叫:“这有人!”
  方行子对宫斗大声激励道:“追兵在后,是死是活,在这一跳。”
  宫斗不知哪来一股神奇的力量,他又一次飞跑起步,向上一纵,顺利地飞上了墙头。方行子叫了声“好样的”,随后也轻轻一纵,跟着飞上墙,当燕军追到墙下时,他们已翻过宫墙,无影无踪了。
  当朱棣来到大火过后的坤宁宫前时,这里已烧成了一片废墟。大火已被先到的燕军扑灭,残火上还笼罩着灰黄刺鼻的浓烟。
  朱棣和道衍、朱高煦等人默默地站在废墟前,这时有人拣起烧残了的龙袍呈送给朱棣:“殿下,看,这是龙袍。”
  朱高煦由此判断,皇上肯定烧死了,不然哪会有龙袍!
  这虽是大家推测朱允炆已葬身火海的根据,朱棣却并不认可,他要审个明白,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唯有朱允炆的生死存亡不能等闲视之。
  李谦便抓了很多藏在各个角落里侥幸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