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Investors' Tales 投资人的故事 2
世事无绝对
艾隆史坦在华尔街算是思考最有深度的人物之一。他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时候,主修的是哲学和历史。他不像是会在华尔街这么混乱的地方出没的人。他穿的是卡其色的长裤,斜纹软呢料子的西装上衣,而且还打了个领结,看起来很有学者气质,像个大学教授。他认为市场是个教学相长的地方,因此总希望能从市场上学到新的东西。在这方面,他是非常谦虚的。不过,当话题转到整体情势的时候,他对自己就充满自信了。他和交易商以及选股专家不同,他是运用“由上而下” (邮—山川m)的方法来进行投资。过去那么多年以来,这种操作策略对他来讲还蛮好用的。
所谓由上而下的操作方法,就是投资人必须观察国际经济动态,并且评估全球利率、经济成长、以及通货膨胀的走向。同时,他还得比较一下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看看哪一种投资比较具有吸引力。在把这些都搞清楚以后,采用这种方式的投资人,就会从所有的投资渠道里作个选择,然后对着上帝祷告,希望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在80年代,艾隆史坦是著名的坎博投资顾问公司(0)nlsLo山Partners)的股东,他拥有1/3的股权。这家公司是由几个曾经在美林证券担任分析师的人建立的。这几个人后来决定自己出来闯,希望能像19世纪的坎氏(G)nDt州2k)一样,挖到丰沛的矿脉。不过,他们后来不是靠银矿来发财,他们靠的是美国国债。80年代中期,这家公司手里操控的30年期长期国债,一度占市场所有的流通筹码的2%。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资金由他们来掌理。除了艾隆史坦以外,公司的另外两个股东是萨维森(St抓肋vi8Mn)和阂德(Chglie她nter)。他们之所以买进大量国债,是因为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在经历了80年代那种既强劲而又有投资味道的扩张之后,将会进入紧缩期,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之下,债券的购买力和价值都会上升。
在作了整体的分析和历史研究之后,他们认为美国在80年代的经济状况,和20年代那个时候非常相像,利率不但低,而且是非常低。由于钱实在太便宜,因此更助长了经济成长的功能。其力道之强,在近代很难找到第二个例子。然而,这种状况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却被认为是温和的,因为它是反映在不动产价格、股票价格、以及债券价格上面。这种通货膨胀,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担心。例如,道琼工业股价指数就连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1986年和1987年,走势更是强劲。同时,企业的获利也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尽情地享受经济带来的欢乐,并且大肆地扩张信用,其狂热的气氛几乎史无前例。此外,美国的不动产价格也是一飞冲天。20年代如此,80年代也是一样。然而,这种泡沫经济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虽然债券市场在1982年已经走过了大多头行情,不过,当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债券依然会是最佳的投资选择。坎博投资顾对债市所下的大注,到了80年代中期证明是押对了宝,因而让他们获利颇丰。
另外,坎博的这批人也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之前,就先退出了股市。当时,这些人在华尔街可真是最热门的抢手货。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一直都像希腊神话里的麦德斯(Mid朋)一样,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事实上,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他们的表现就不怎么高明。
这几个人后来对于“由上而下”的见解,在理念上有了争议。于是艾隆史坦在几年前离开了坎博,自己在外头开了一家西方投资顾问公司。这家公司的规模不大,目前手里管理的资金大约是1亿美元。艾隆史坦在华尔街仍然是思想上最有深度的投资人之一,有趣的是,他认为自己学到的最好教训,不是从赚到很多钱的经验里学来的,反而是从赔钱的经验中得到。幸运的是,这些教训大都是在他出道初期时学到的,因此冒的风险没那么大。
艾隆史坦在投资和交易方面,出道的时间很早。他从哈佛毕业以后,就参加了美林证券的培训计划。从那时候开始,这个主修哲学的年轻人就在金融市场找到了他的信仰。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年薪是1万美元。等到训练结业之后,一年的薪水增加到12000美元。他的办公室过去是卫佑德(Wyatt Weld)专用的。这个人过去在美林证券是个颇为知名的人物。至此,艾隆史坦已经作好了准备,马上要在华尔街大显身手。
艾隆史坦很快就溶入了华尔街的工作步调。和其他的证券公司一样,美林证券的职员每天上午的头一件事,就是召开晨间会议。经济学家、分析师,以及交易商,都会在开会的时候把他们对当日走势的评估提出来。他们也会预测利率的动向,并且把新的热门股消息,或是当天股市的开盘预期告诉销售部门的人员。在艾隆史坦开始工作几个月以后,有个美林证券的技术分析师在晨间会议里,从技术线型的角度对个股提出了分析,艾隆史坦回想当时这个分析师所说的话,就像是昨天晚上才在鸡尾酒会里听到的一样。
“我告诉你,我发现了一档股票,是我所见过最强而有力的东西。”
艾隆史坦还记得,那位分析师说完以后,整个办公室一片静默。经纪商和交易商都爱死了百分之百确定的东西。因此,当有人发现了这样的东西,整个办公室里的人都正襟危坐,拿出纸笔把重点写下来。美林的职员们也都把咖啡杯放了下来。这时候,这位分析师开始描述这档股票的情况。
“目前的价位是44。375,看起来在42美元有绝对强而有力的底部支撑,这玩意儿的走势看起来不会停下来,就像个火车头一样”。
那个时候,艾隆史坦不过25岁,以一个领固定薪水的年轻人来说,他存下的钱已经不算少。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头,他就攒下了1000美元,相当于六或七个星期扣税后的薪水。他决定把这笔积蓄拿来投资那位分析师强力推荐的股票。他心里想,一定可以很快就大捞一笔。
于是,他根据这个分析师的建议,买进了世奇科技(StorageTecho吨y)的买入期权,这家公司是个电脑记忆体制造商。买进价值是45美元,买入期权的意思,就是投资人在未来一定的期限之内,有权以某个事先决定的价格,把这档股票买进来。如果这档股票的价格上扬,那么买入期权的价值也会跟着增加。以艾隆史坦的例子来看,每一张期权合约,可以让他在未来的到期日以前,以每股45美元的价位买进100股世奇科技的股票。每买100张合约,他得付7/8点的费用。因此,整个加起来,包括佣金在内,这项投资总共花了他937美元。也就是说,他把6个星期的薪水拿来当成赌注,就押这一档股票。以他那时候身上所有的钱来讲,这笔投资所占的百分比是相当大的。
不幸的是,世奇科技再也没升至44。735美元,它的股价头也不回地连续跌了整整15年。艾隆史坦的期权头寸只维持了5个星期,就因为到期没执行而失效了。于是,他在自己的头一笔大买卖里,就赔掉了身上所有钱的一半,但他以后再也没赔过那么多了。
不过,他从这次的教训里,学到了人类几千年来早就知道的事情。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税赋。他同时也了解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老谚语之所以会成为老谚语,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事情看起来太好,好到不像是真的,那么这事儿就不是真的。
计程车司机的明牌
瑟土(MartinSass)在证券投资这一行,已经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70年代的时候,他曾经在亚哥斯公司(吨usRe测rch)担任过分析师,专门分析“热门股”。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瑟土投资顾问(M。D。Sa朋&Co。)公司,手下管理的资产有20亿美元,瑟士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风流潇洒,样子有点像是杰科(Gc的皿Gekko),也就是奥利佛·史东导演的《华尔街》电影里的那个坏蛋。不过,瑟士可一点也没有杰科那种恶毒的坏心眼,也没有电影里坏人都有的坏习惯。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做什么都一副从容的样子,一点都不急。他最擅长把市价过低或过高的股票给找出来,他在这方面的本事,在华尔街可是属一属二的。
开始的时候,他也是从基层的工作做起。现在,则已经成了华尔街最受尊重的投资人之一了。他经常受邀在电视的商业频道上担任嘉宾,各种财经媒体也常在报道里引用他的话。他目前最专精的,是把一些原来经营岌岌可危的公司买下来,然后想办法让它们的营运重新上轨道,并且能有盈余。不过,他当初能在业界把自己的名号打响,凭藉的却是刚好相反的本事。他是在市场上发现了价位过高的股票,然后要投资人把持股抛掉。他那次让他一炮而红的过程,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在60年代初,瑟士就是个志向很高,而又积极进取的年轻小伙子。他在布鲁克林学院(Br01dynbll职)念的是会计,毕业后就在华尔街找到第一份工作。1963年开始在亚哥斯公司做事,担任的是初级分析师,每星期的薪水是60美元。对一个梦想着过好日子而又精明干练的年轻人来讲,这样的收入实在不算什么大钱。他当时新婚不久,太太是他高中时候的女朋友。因此,这年轻人不能再过着“一人吃饱,全家吃饱”的日子,更让他急着想闯出点名堂来。
现在让我们打开一页沧桑史,回到60年代初期。当时,看电视几乎已经成了全国民众最重要的休闲活动,对二战后出生的那一代来讲,生活正快速步向繁荣,电视节目抓住了他们的心,抓住了他们的头脑,也抓住了不少的广告预算。电视的黄金时代现在已经算是过去式了,但在60年代,电视仍是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它不断渗透到老百姓家里,一户接着一户,直到全国每个家庭都装了电视为止。电视不仅让人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影像,当时虽然还是黑白电视的时代,但活生生的影像仍然深入到全国的每一个家庭里。
就在电视节目全面渗透各个角落之际,电视机的销售也逐渐进人了成熟期,当家家户户都装了黑白电视之后,接着又发生了另一次的革命。彩色电视机的出现,马上就让黑白电视变得过时而且没有人要。
瑟士是个很快就能看准机会的人。因此,他要求亚哥斯公司的主管让他来负责分析彩色电视的行业。那个时候,家里有彩色电视机的比例,占全美国家庭的3%,而有黑白电视机的比例则是100%。当时民众最喜欢的节目,包括《苏利文剧场》(Ed SM她2D22SAmo)在内。瑟土认为,彩色电视机应该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消费性电器产品的主流。因此,他研究的对象,就是未来在这个行业可能成为领导者的公司。那时候,在彩色电视具主导地位的美国公司,有摩托罗拉、RCA,以及增你智(Ze血th)等。
于是,瑟士开始去熟悉这些公司。他到工厂实地访问,也把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拿来仔细研究,他做的事情,就像是个财务分析师一样。有一天,他和摩托罗拉的主管约好要见个面,于是飞到芝加哥。这趟旅行对瑟士来讲,后来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次出击。该公司设计制造了一款取名为“星球”(QuaRr)的电视机,并且在电视上大作广告。瑟士想知道这批电视的销售状况,以及制造商还有多少库存等。他可以藉着这些点点滴滴的资讯,来判断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未来有多大的获利潜力。
后来,瑟士在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方面,的确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不过,发现这些状况的地方,倒不是在公司主管的办公室里,而是在一部计程车的后座。话说瑟土抵达芝加哥欧海尔机场(O,H跳)以后,随手叫了部出租车。这趟车程对他来讲实在重要,一辈子大概只能碰到一次这样的机会。说来真巧,这个出租车司机原来就在摩托罗拉的生产部门做事,但后来被资遣了。原因是,该公司生产过量,制造了一大堆彩色电视机摆在那里,而当时买的人还很少。于是,工人们在工厂里闲置了一段时间后,就被迫离开了。那个时候,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一样,已经在市场上出现饱和的现象。因此,虽然这种产品仍在萌芽阶段,但销售量还是不可避免地降了下来。对瑟士来说,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说法是一个警讯,如果销售减缓的消息传了出去,那么满怀雄心壮志的彩色电视机制造商,只怕马上会在华尔街摔得鼻青脸肿。
到了以后,他谢谢这位出租车司机,然后下了车,和摩托罗拉的主管会面去了。瑟士记得那次会谈的情况。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