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难以想像这人竟会是波士顿市望族出身的人,说他是个海盗也许更能使 人相信哩!他有好几个秘书,他经常以“小伙子!”“年青人”或“混蛋小 子”称呼他们。
1928 年时,有个华盛顿的新闻记者问一个工人道:“你认为奥立佛·温 迪尔·霍姆兹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工人露齿一笑道:“你是说最高法院的那个年轻法官吗?他经常反 对那些老法官。”
霍姆兹听到这话不禁捧腹大笑,因为那时他已经 87 岁,在都是老人的最 高法院中,他是年纪最长者。
霍姆兹经常说:“在神要我辞职之前,我永不辞职。”到 91 岁,体身终
于逐渐衰弱,甚至需要两位同事扶他走下法官席。有一天,他对书记说道:
“明天我不会来??明天再也不来了。”果然如其所说,这一天就是他到法 庭的最后一天。
过了两年,在霍姆兹 93 岁生日那天,甫就任总统职位的富兰克林·提拉 诺·鲁兹维特特地到他家作礼貌拜访。当时霍姆兹正在书房看柏拉图,总统
便问他:“霍姆兹法官,你为什么要看柏拉图呢?”
“为了修养。”霍姆兹回答道。
想想看!他已经 93 岁高龄,竟然还为了修养而看柏拉图,美国虽大,但 却很难找到像霍姆兹这样的人。而霍姆兹对美国法律影响之大,也无人能与
之相提并论,在今后的数十年间,美国人民必然仍将受其判例的影响。
最后还有一件有关其人的参考资料——
霍姆兹法官的遗产总额约有 25 万元,悉数赠给美国政府,藏书也全部捐 给国会图书馆,以供他服务了一生的美国国民阅览。
'补注——霍姆兹法官于 40 几岁时引进有关法之起源及特性的新观念, 从此遂成为国际闻名的法律学家。他为拥护言论自由而奋战不懈的行为最为
众人所敬仰。著书甚多。Oliver Wendell Holmes(1841—1935)'
二十六、罗尔·杰克森·托玛士
虽然没什么钱,但却具备一切成功的条件,曾对 400 万人演讲的冒险家。
1916 年春天,一位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法律的男士,打电话约我见面, 原来他准备做一场附幻灯片的演讲,想要找一位助理。第二天,我和他见面
之后,就立刻喜欢上他,他具有能获得他人好感的性格,以及极为吸引人的 热情,而且精力充沛、有无限的野心——这些都是获得成功人生的必备条件;
我敢预言他获得财富或名声,乃是早晚的事。
我的预言虽不是每次都应验,但这次却很灵验,这位男士后来果然成为 美国的知名人物。
他的名字是罗尔·杰克森·托玛士,他太太及亲密的朋友,则昵称他为 汤米。汤米自 1930 年以来,每周 5 天未曾休止地在无线电台,向美国东半部
播送新闻,由广告商提供的无线电节目中,从无一个节目维持得这么久。于
1934 年,又以福斯有声电影的新闻影片,向全国观众播报每周新闻。 在十余年的播报生涯中,他曾说过数千次“明天请继续收听,再见!”
而在节目中所说过的话,可能有数百万句,将之集结成书,也许将近 100 本 之多。
在我首次见到罗尔·托玛士时,他已四处从事演讲,一晚可得两、三元 的演讲费,内容为阿拉斯加之旅,当然他的主要职务还是普林斯顿大学老师。
自他默默无闻时代到登峰造极时期,我都一直注意着他,发现不论是过去或 现在,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诚实的态度,绝不装模作样,而且极具关怀心。我
从未听过别人批评他,但听说他有一个敌人,不过我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罗尔·托玛士的一生受其父母的影响至深。父母都是教师,但父亲后来
成为医师,现已 70 几岁,目前还在纽泽西州亚士贝理开业。 汤米自小就喜欢看游记及冒险故事,例如马可波罗、麦哲伦或开拓者达
内尔·卜恩等人的传记及“鲁宾逊漂流记”等,而且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 到世界各地旅行,并将冒险经验写成一本书。在实现梦想方面,很少有人像
罗尔·托玛士这么成功。
他曾在欧洲、亚洲、阿拉斯加、澳洲等地旅行数年之久,也曾陪英国皇 太子前往印度,并被邀请到阿富汗拍摄许多照片,他是第一个有此经验的美
国人!当时印度政府、缅甸政府及马来联邦还提供特别列车、舟艇及好几只 大象,供他使用,使他能顺利拍摄有关当地风俗习惯的照片。
他过去出版的著作共有四十部之多,仅看它们的书名就能令人热血沸 腾,例如《与劳伦斯共赴阿拉伯》、《越过开伯尔山口》、《行军冒险》及
《永远杀不死的人》等。 他小时候的愿望不仅是旅行而已,还希望做有关旅行的演讲,他知道要
达成此愿望需要相当的学问,所以积极地接受教育,分别从印第安那州的法 帕莱索大学、丹佛大学、芝加哥市的肯特法科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四所大 学获得学位。
事实上,不要说四个大学,连一个大学的学费他都付不起,因此一到暑 假,他就前往科罗拉多州的乌托印第安保留地养牛或割苜蓿,也曾到科罗拉
多州的克里波克里当金矿工人,后来又到芝加哥及丹佛的报社当见习记者。 到冬天,为缴付房租及餐费,就到餐厅当暖气管理员、侍者,或者是速
食店的厨师,也曾为他的教授照顾牛只、挤牛奶,偶尔也兼销房地产、教书
或演讲。
1915 年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再也没人前往 欧洲旅行,罗尔·托玛士认为这是以美国各地风光的照片进行演讲的绝好机
会,但必须有足够的旅费、住宿费及照片费才能实践此构想,于是就鼓其三 寸不烂之舌说服铁路公司及轮船公司,供应他前往遥远的西部或阿拉斯加旅
行的所有费用。我曾听过他有关阿拉斯加的演说,内容极其生动,照片也栩 栩如生。
威尔逊内阁的内政部长富兰克林·L·雷恩也曾听过他的演讲,对其内容 及口才都相当欣赏,所以当 1917 年美国宣布开战之后,雷恩即说服威尔逊总
统,请他派罗尔·托玛士到海外拍摄战场照片,再以这些照片对国内国民演 讲,以提高全民的战斗意识。
他接受了这项任务,但却碰到一个大的难题——不仅没有薪水,也不提 供经费。
罗尔·托玛士说服了芝加哥市的 18 名富豪,共借得 10 万元的资金,带 着这些资金到海外各地,拍摄第一次大战各前线的照片。18 个月后回到美
国,不但拍得许多生动照片,也拍摄了影片,地方包括法国、比利时、意大 利及巴尔干半岛等;另外,还有亚兰比将军在巴勒斯坦战场的现场照片。在
这场战役中,土耳其军从耶路撒冷开始,被逼得节节败退,最后被赶到拿撒 勒。最可惊的是,连“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活跃情形也因他而传到美国,“阿
拉伯的劳伦斯”是个内向寡言的年轻考古学家,他鼓动阿拉伯沙漠的酋长展 开游击战,将土耳其境内的铁路炸毁,切断他们的交通网。他可说是第一次
大战中最多彩多姿的浪漫英雄。
罗尔·托玛士附有照片的演讲,在纽约市的第一剧场延续了数月之久。 然后又被邀到伦敦,演说以美国人之眼所看到的英军,在近东各地壮烈作战 的情形。
当时,我因工作关系而和罗尔·托玛士有所接触,所以曾目睹大群的伦 敦市民为购买入场券,而在售票口排了好几个小时的盛况,并且这种情形并
非只是两个晚上而已,而是每天都如此,演讲会场的 Covent Garden 歌剧院 每天都是高朋满座,不得已只好延长一个月,但还是欲罢不能,只好把会场
迁移到 Royal Albert Hall,结果每天还是引来 1。5 万至 2。5 万的听众。英
国国民从他的演讲中,首次知道“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活跃情形。
罗尔·托玛士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说了大约 10 年,直接听过他演讲的约有
400 余万人,在地球上使用英语的国家共举行 4000 次以上的演讲会。
1930 年,罗尔·托玛士一生中最好的机会来临了,即每天播报由读者文 摘公司提供的新闻节目,结果使他在社会上更加崭露头角。他除每周播报 10
次新闻之外,每星期二晚上还得为福斯有声电影新闻影片的播出,一直忙碌 到深夜,并为无数的听众回信,而且一年至少有一、两本著作出版。
这么多的工作,他是如何妥善地处理呢?首先,他聘请许多优秀的助理 协助他,而他自己则紧紧地把握住每一分一秒。记得有一次,他要从伦敦前
往澳洲时,我准备送他上船,结果发现他不仅在开往码头的车上不断地口述, 让助理速记下外,在堤岸上时,也隔着铁丝网向助理口述一封信,一直到两
分钟后舷梯即将拉上为止。
他对夜总会、宴会等社交场合兴味索然,他的兴趣是骑马和滑雪,其中 最喜欢的是滑雪,为了滑雪,他甚至不辞辛苦地到 5000 英里之遥的地方去。
罗尔·托玛士的太太法兰西丝·莱恩,是丹佛大学的校花,托玛士是在 丹佛大学就读时认识她的。他们的儿子罗尔·托玛士二世也是著名的旅行家、
探险家,而其滑雪技术更是超出其父。
在罗尔·托玛士的广播生涯中,曾发生过一件事,当他正对着麦克风播 音时,突然发觉新闻稿缺了 5 张,而播送时间仍有 5 分钟,只好临时播放音
乐,勉强地拖过 5 分钟。这次的差错出自于秘书的大意,但托玛士并未责备 秘书,只对低头似乎很感惭愧的秘书说:“你的平均打击率一向很优秀,所
以我不会怪你的。”他从没有大声吼叫过,也绝少发脾气,在人际关系上, 他的手腕相当高明。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当他在波士顿进行巡回演讲时,有几名债权人在他 刚步下讲台时走了进来。他虽在 20 几岁时就已赚得好几百万,但因运气不好
而亏损甚多,最后不得不向人借贷。那些债权人准备将摄影机、底片及放映 机都一并带走,但托玛士不慌不忙地笑着迎接他们,且诚心诚意地说,他们
的举动没有错,但他必须借演讲才可能还清他们的债务,而他们要拿走的东 西都是演讲时的必备道具,所以请他们高抬贵手,再宽限一段时间。结果,
原本怒气冲冲而来的债权人,在离开时却好像是罗尔·托玛士的朋友一般, 一一与他握手道别。
后来,罗尔·托玛士果然一分钱也不少地还清所有的债务。
二十七、鲍勃·霍伯
为了传送美国式笑话而绕赤道 3 圈的英国人。
飞行 8 万英里去使人发笑的人——除鲍勃·霍伯外,再无第二个人了。8 万英里比绕赤道三圈还要远,但为使出征的美军官兵快乐,他不辞辛苦地飞
行这么远的距离。
当阿尔吉利亚遭敌人轰炸时,他正被困在遭到轰炸的意大利机场及弹药 库之间,进退不得,但为了慰问前线的将兵,乃想尽办法搭乘卡车、坦克车
及吉普车到达目的地,用他那一流的笑话消解美军官兵的思乡之情。
在英国发生过这么一件事。600 名士兵为了看鲍勃·霍伯的首日演出, 长途跋涉地走过 10 英里的荒野,到后来实在再也走不下去了,只好中途折返
回去。鲍勃·霍伯听到这件事后,在最后的掌声都尚未停止时,就已经带着 团员坐吉普车追赶而去了;当追到后,就在下着雨的荒野中,为那 600 名士 兵表演。
在美国的演艺人员中,可能没有一人能及得上鲍勃·霍伯的纪录,他是 艺人中第一个将幽默当作战争必需品,而快速地将它送到前线。并非仅限于
国内各演习地,而是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甚至远达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的司令官是西蒙·B·巴克纳中将,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奇妙的 电报:“歌、舞说话,穿礼服。要否上演?”发信人的名字是鲍勃·霍伯。
接到“要”的回答后,鲍勃·霍伯一行人开始在阿拉斯加各地的军营及 前哨部队活跃,他们就如同在纽约皇宫剧场表演一般,使出浑身解数地尽情
表演。他们也曾到阿留申群岛表演,在铺着洋铁皮的小房子里,没放假的士
兵们一个个都捧腹大笑,震耳的笑声几乎冲破屋顶。 鲍勃·霍伯是以美式的滑稽表演而出名,事实上他出生于英国,后来才
随双亲移民到美国克里夫兰德,那是他才只长一颗臼齿时的事。当他 7 岁时,
就已显露出表演的才华了。 当地的一所教堂在草莓节时都会举行游艺会,当时叫做兹里的鲍勃·霍
伯上台吟诵一首诗,他不但发音不正确,连句子也都念错了,惹得台下的观 众哄堂大笑。换是别的孩子,可能早就红着脸跑下台,但鲍勃却仍站在台上,
也和台下的观众一样开心地笑着,然后翻个筋斗向观众鞠躬——就在这一瞬 间,他发现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使人发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