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郎咸平经济论文76篇-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涨而囤积的现象。

  这个预言只对了一部分。所谓“对了一部分”,是因为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占总人口比例不到10%的高收入家庭对食物等基本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根本不在意。但问题在于,中国人还有将近一半人生活在日均消费2美元这条线之下――世界银行曾制定“高贫困线”与“低贫困线”两条测试贫困的标准,衡量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水准用的是人日均消费2美元这条高贫困线,而衡量中国民众生活水准用的是人日均消费1美元这条低贫困线。对中国采用低贫困线标准是否出于中国当局的要求不得而知,可知的是由于采用了低贫困线标准,中国的穷人数量由将近7亿减至1。35亿人,大大有利于提升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但对于占人口将近一半的中国人来说,物价上涨过快却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因为他们将被迫把有限的钱更多地用于食品消费而不是其它消费。

  如果说贫富差距过大、穷人过多、失业率居高不下、贪腐肆虐等是中国经济大厦的内部景观,那么产品质量与通胀指标则是这座大厦的外墙,两者共同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质量问题。当中国人在为内部景观不佳所苦之时,外人还在欣赏外墙的景观。如今外墙已开始剥落并露出内在的不堪,对中国经济质量的深层思考才可能真正开始。





谁爱有谁有,股民没有。对于投资无门的储户来说,哪怕是财富大门的露出一隙微光,也会引来无数的飞蛾扑火。

  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的账户数占到总数的99。4%,持股市值占50%,由此可见,中小投资者仍旧是市场投资主体。
  2007年,新入市的投资者平均每天13万户,最多单日开户数达到90多万户。目前,这些新股民(入市两年以内的)所占比例已达22%。

  但这些散户带来的蜂拥资金,在世界证券历史中有一个非常弱势的名称——“笨钱”,它们就如非洲大草原上数量庞大、汹涌而来的羚羊,不断遭到市场中凶猛机构的“鱼肉”。
  “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专家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如此经典的描述。

  他们天真地以为,来到这个市场就一定会赚钱,根本不考虑亏损问题,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做好亏钱的准备,买入卖出完全是人云亦云。或许会有盈利,但改变不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许多散户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更偏好持有和交易小盘股、低价股、绩差股、高市盈率股、频繁交易。如湖南娄底的一位股民,在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到不足7000元,亏损达97%;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


几番跌撞,几多被套。于是,人生的第一条“股经”总结出来了:“大家都赚钱,不一定意味着你也能赚钱。”


  一项调查显示,从2006年11月开始算起,亏损的人高达70%,而赚钱的人只有21。45%。深沪两市总市值从2007年11月最高的33万亿元大关跌破24万亿元,只用了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总市值已经蒸发了近10万亿人民币,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每人损失人民币7000多元。


  潮起必有潮落,对于正在“朝觐”股市的投资者来说,也许你可以在这场盛宴中饕餮而归,但股市毕竟不是财富的正门。
  再牛的股市,总有不涨甚至亏损的股票,须知证券市场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别人赚的钱是什么钱?是“笨钱”;别人投机的成功,是建立在有“笨钱”的基础上的,“笨钱”羊群迟早会被机构吃掉。


现在许多股民被深度套牢,或收益腰斩,或本金亏空,很多散户亏到不敢看自己的帐户。现状如此,开户的热情也急剧下降,一个营业部员工在一个月内开了3个户,竟得到表扬,和去年排队入市的情形相比,恍如隔世。

机构们在闲着吗?明着唱空,暗中重仓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如上轮牛市,1300点的三年大底击穿,公募基金割肉,老QFII抄了底。据报道,截止今年1月底老QFII仓位甚重,一些老QFII仓位高达九成。现在,国内A股跌破3700点时,又将有200亿美元新QFII额度准备入市。


为什么机构总能抄底,成熟的股市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如在美国,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基本上以长线投资为主,持有股票的时间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有的长达数年。我国的投资者还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数据显示,我国股民的平均持仓时间只有20天。据心理学家对我国股民的心理承受力测定,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若3个月不涨,就会产生换股的心理欲望。这使得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更为敏感与直接。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是巴菲特的名言。而我国的散户投资者往往是:在别人贪婪时贪婪,在别人恐惧时恐惧。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尤其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投资更需要专业的视野、精神和素养。对于当前的股市暴涨暴跌的现状,温总理说:“政府密切关注”。政府在培养成熟的股市,也需要股民在成熟中走向理性。

中国股市为什么毁人不倦作者:刘兆辉 

天来自全景网络的消息:“08年入市基民全线套牢”



你也许很难相信,在中国股市有吏以来的大牛市中,竟然套牢了绝大多数股市投资者。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一个口口声声要教育投资者的市场里,管理层竟然不止一次的制造着系统性风险。而从来没听他们说过,中国股市最应该接受教育的是管理层!而且管理层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推托掉所有责任之后,还放出话来说“股市不是人人都能炒的”中国股市岂止是不是“人人都能炒的”,就是号称专家理财的基金经理,不也把基民的钱亏的一踏糊涂吗?根本上而言,中国股市根本不是常人能炒的,只有那些有源源不断的外来财富的贪官污吏,他们才是能来这炒的。因为这些人亏了钱从来不会心痛!



一个交易成本过高的市场,在股市上涨的时候,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提高印花税的政策制造系统风险教育投资者。而相反在股市持续阴跌需要管理层给予安慰的时候,管理层连最起码的安慰都没有,更别奢望管理层纠正以往错误的政策,提高市场的效率了。



中国股市始终在重复着一个游戏,那就是用更多的钱来解放以往少数的投资者,然后更大规模的套牢,来牺牲更多的投资者。说白了中国股市到现在还是一个资金推动的市场,是一个基本不创造财富的赌场。而这个赌场总是以套牢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为代价。



为什么此次下跌管理层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表示呢?是不是另有苦衷?



是不是管理层又认识到中国股市估值过高,必须用下跌才能跌到一个合理的估值水平呢?这已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问题了,想当初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这个问题就存在。中国股市估值过高,发起人股东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成本不统一。中国股市01年2245点下跌到05年的998点这个过程中不是也没有实现吗?



尽管现在管理层进行了所谓的股权分置改革,但还是没有实现中国股市从政策市向市场市的转轨。如果放任股市继续下跌,那么是不是要承认以往的股权分置改革就压根没有成功?新股发行发起人股东一元钱成本的东西,往往要二级市场投资者用几元钱甚至十几元钱来购买?否则为什么大非、小非的变现欲望如此之大?在香港一港元发行的中石油,国内投资者一级市场用了16元人民币,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竟然用48。60购买? 股改成功后的合理定价,市场询价果真合理?



我认为当前管理层最应该做的就是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因为今天我在银行网点已经看到了大跌到现在唯一一次开始排队赎回基金的现象。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早在07年10月9日,笔者就写了一篇题为:《基金做庄的大牛市早晚以套牢最后一批基民为代价》的文章,今天的结果不幸被笔者言中。股市继续下跌,基民由于经不起亏损大规模出逃,那么来之不易的大牛市就会一下子转化为大熊市。



对于中国股市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通过降低印花税(印花税应该改为单向征),来恢复市场的信心。这无论从提高市场效率,从保持市场繁荣,从管理层掌握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目的,都是首要之选。对于股市上的财富增值和区区几千亿的印花税那简直是西瓜和芝麻的区别。



而对于试图靠下跌来规避经济风险的高层们,我希望他们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股市是虚拟经济,是信心经济。靠下跌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的。无论解决股市问题,无论是为国有企业圈钱,无论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更无论是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和谐都需要一个让投资者有信心的市场。需要有一个让投资者可以信赖的管理层。



对于中国股市,对于当下管理层最好的选择,那就是继续试错,直到有一天试对为止。这大概符合无神论者生物自然进化的原理。

**************************************

中国股市何时跳出“暴涨暴跌”的惯性轮回?

作者:郑慧清  

这是中国股市1990年12月以来的七次心惊肉跳的暴涨暴跌轮回──

中国股市第一轮暴涨暴跌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中国股市第二轮暴涨暴跌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中国股市第三轮暴涨暴跌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中国股市第四轮暴涨暴跌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中国股市第五轮暴涨暴跌 

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中国股市第六轮暴涨暴跌 
正当欧美股市早已回调一年有余之时,中国股市莫名其妙地滞后发动“全民总动员”,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