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药学第6讲寒凉药-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明砂
夜明砂为明目、消翳障的常用药。性味辛寒,能清肝经血分之热,散瘀血。
对于肝热所致的目昏、夜盲、青光眼等症,可以本品配合草决明、生地、枸杞子、菊花、谷精草、密蒙花、生石决明、白蒺藜、黄芩等同用。
夜明砂有散瘀血、消疳积的作用。对于目生内障、外翳,而致目盲、羞明久不愈以及小儿疳眼等症,可以本品配朱砂、密蒙花、草决明、望月砂、木贼草、蕤仁、羊肝、鸡肝等同用。
用量一般为2。5~9克。

                           银柴胡
银柴胡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是凉血、清虚热。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 骨蒸劳热:阴虚火旺而骨蒸劳热,症见下午潮热,骨蒸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渴,面黄白而颧红,脉细数者,可用本品与胡黄连、秦艽、生地、鳖甲、地骨皮、元参、青蒿、知母等同用。常用方如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2.疳积发热:小儿因消化不良、虫积而腹大腹胀、面黄肌瘦、毛发憔淬、低热或下午及夜间发热以胁腹部发热为明显者。此为疳积发热,可用本品配合地骨皮、胡黄连、山楂、神曲、麦芽、使君子、槟榔、鸡内金等同用。
北柴胡(一般简称柴胡)退热,主要是解少阳经的实热。银柴胡退热,主要是退阴分的虚热。
青蒿入肝胆,清肝胆虚热,兼治温热留连不退,似表似里,类虚类实,银柴胡入肝胃,清肝胃虚热兼能退疳疾发热。
用量一般2。5~9克。

                         蚤    休
蚤休又名草河车、金线重楼、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咽喉肿痛:对肺胃有毒热而致的咽喉肿痛、单蛾(一侧扁桃体红肿),双蛾(两侧扁桃体红肿)等症,常以本品配合连翘、黄芩、生地、元参、赤芍、射干、山豆根、薄菏、锦灯笼等同用。
2.疔毒疮疡:对血有毒热而致的各种毒疮痈肿、疔毒恶疮,常以本品配银花、连翘、赤芍、归尾、红花、天花粉、炙山甲、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一首民谚:“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说明本品对痈疡疮毒有良好功效。配夏枯草等也可用于淋巴结核。据近代研究。本品有抗菌作用,也有试用于治癌瘤者。
本品解毒、祛毒的作用大于蒲公英、地丁、银花等品,故凡对毒性大的疾病,常用本品解毒护心(可免毒气内侵的意思)。
用量一般为6~9克。用量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一般说并无危险。据前人经验认为体内有毒者,容易发生呕吐,但吐后,毒即可内消。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知      母
知母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热和滋阴降火的作用。
知母苦寒清热,对由热邪盛所致的高热、出汗、口渴、心烦、面红等症,可用本品配生石膏、生甘草、天花粉、芦根、黄芩等同用。由肺热而致的咳嗽、痰黄、口渴、便秘等症,常以知母配合贝母、瓜蒌、黄芩、栀子、生石膏、桑皮、杏仁等同用。
一般苦寒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虽能清热但都有化燥伤阴的缺点。知母则无此缺点,并且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对阴虚发热,骨蒸盗汗,遗精尿黄,五心烦热,肺痨咳嗽、消渴引饮等症,常以本品配合地骨皮、秦艽、生地、白芍、炙鳖甲、元参、黄柏、白薇、麦冬等同用;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入肾。如用黄酒炒也可上行入肺。
黄柏坚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知母滋肾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二药常合用可增强其滋肾、坚肾、清热、降火的作用。
天花粉,知母均能清阳明胃热。但天花粉并能益胃生津,知母兼能滋阴降火。也有人认为知母苦寒滑降,多用可伤胃肠引起泻泄,天花粉甘凉益胃又能生津,对胃有益无损,主张把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中的知母改为天花粉。我也常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改用天花粉或在白虎汤中轻用知母加用天花粉,每取良效,可资参考。
用量一般6~9克。
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有解热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栀    子
栀子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常用于以下情况:
1.各种热性病,几一切由于火热所致的头痈,目赤,牙痛,咽喉痛,口舌生疮,火毒疖肿,发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皆可用栀子清热泻火。常与黄连、元参、黄芩、赤芍、生石膏、生大黄等同用。
2.血热妄行:由于血热而出现衄血、吐血、咳血、尿血等症,可以本品配合生地、丹皮、侧柏叶、白茅根、生藕节、白芨等同用。我曾用栀子炭配生石膏、生地炭、黄芩炭、藕节炭、白芨、生赭石、旋复花、白茅根、元参、知母、杏仁等,治疗较顽固的咳血,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男性患者,患支气管扩张而咳血甚剧,每晚需到某大医院急诊室过夜,咳血时即急由静脉滴注脑垂后叶素而止血,连续多夜,届时即咳血,经用上述汤药随证加减,服用数剂,未再咳血,即正常上班工作),仅供参考。
3.黄疸:由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阳黄),可以本品配合黄柏、茵陈、生大黄、车前子等同用。
4.湿热淋:湿热下注而发为热淋(小便频数、排尿热痛、尿色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可以本品配合黄柏、木通、滑石、萹蓄、车前子、泽泻、猪苓等同用。
生栀子用于泻火;炒栀子、栀子炭(炒炭)用于止血;栀子衣用于清肺及皮表之热;栀子仁用于清内热、去心烦。
黄芩偏用于泻中、上二焦的火热;黄连偏用于泻心、胃的火热,并能燥湿;黄柏偏用于泻下焦膀(胱)、肾的火热;栀子可用于泻上、中、下三焦的火热。
用量一般为3~9克。
注意栀子有使大便溏泄的作用,大便虚泄、无湿热证者均忌用。
据现代研究,栀子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

                       竹      沥
竹沥味甘微苦辛,性寒。为祛痰的重要药物。能祛经络四肢、皮里膜外的痰浊,是其特点。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肝风内动、风痰上扰而发生中风,症见仆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痰声漉漉、半身不遂、言语失利等,可用竹沥9~30克(兑入生姜汁二、三滴),随应证的汤药冲服(不会吞咽者可用鼻饲法)。如神志已清,但痰浊阻滞经络、气血流行失畅而致半身肢体不遂、手足不能自由活动者,可用本品配合应证汤药冲服,以祛四肢经络、皮里膜外的痰浊(加入生姜汁数滴,疗效较好)。我常用竹沥15~60克(兑入生姜汁数滴),分为两次,用桑枝、红花、赤芍、川芎、归尾、桃仁、炙山甲、地龙、胆南星、钩藤、瓜蒌、半夏等煎汤送服,治疗脑血栓形成所致的半身不遂,常取到良效。
2。小儿惊风、大人癫狂:小儿痰热壅盛上扰清窍,痰热生风而致惊风抽搐、咬牙吊眼,口吐痰涎泡沫,可用本品清心胃痰热,化痰以熄风,常用3~6克灌服。或随汤药冲服。
大人肝气郁滞化热,痰热蒙蔽心窍而神明失常,或骂人打人、爬屋上墙,或独自哭笑,自言自语等。本品能清热化痰,滑肠通便,以清心胃痰热。常与郁金、天竺黄、菖蒲、远志、香附、生赭石、青礞石、胆南星、生铁落、黄连、黄芩、大黄等同用。
3.热入心包:高热性疾病在高烧阶段突然出现神志昏迷、痰声漉漉、谵语、烦躁等,可用本品清化胸间及心经热痰,常配合牛黄、广犀角、生地、元参、郁金、黄连、连翘心、远志、菖蒲等同用。近些年来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出现上述症候时,常用竹沥汁送服抗热牛黄散(安宫牛黄散)0。6~1。2克(常用鼻饲法),对祛痰、清热、醒神都有帮助。
白芥子能除皮里膜外之痰,但白芥子性温,竹沥性寒,竹沥偏于除经络之痰。
天竺黄清心经热痰,其性偏燥。竹沥也能清心经热痰,其性滑利。    竹沥性寒滑,最好每两加入生姜汁数滴,既可增加其行经络、达四肢、祛皮里膜外之痰的效果,又可防其过寒害胃。
用量一般9~30克,重症也可用到60克。
寒痰、寒嗽,胃弱消化不好及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竹      茹
竹茹味甘,性微寒。本品有清热除烦,化痰止呕的作用。
胃中有热引起的呕逆心烦,食入即吐,舌苔黄、口渴、脉数等,常以本品配合黄连、橘皮、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中焦痰热上逆,症见呕吐胁胀,惊悸不眠,中焦烦乱,呃逆,口苦,呕吐物呈痰浊样粘液,或带臭味者,可以本品配枳实、半夏、橘皮、茯苓、甘草(局方温胆汤)、黄芩、杷叶等同用。如胃虚有热而致的呕逆、心烦,本品最为适用,味甘能和胃,性寒能清热,常配合橘皮、党参、甘草、大枣(《金匮》橘皮竹茹汤)等同用。
妊娠恶阻,呕吐心烦,常用本品配黄芩、橘皮、茯苓、苏梗、竹叶等同用。
竹叶清上焦烦热,凉心利水。竹茹清中焦烦热,和胃止呕。
半夏温燥,化湿痰而止呕。竹茹甘寒,消热痰而止呕。
枇杷叶清肺胃之热,偏用于风热实火所引起的咳嗽、呕吐。竹茹清肺胃之热,偏用于虚热痰浊导致的心烦、呕逆。
用量一般4.5~9克。

                      竹      叶
竹叶又名淡竹叶味甘淡,性寒。有清热除烦,利尿渗湿的作用。
心经有火,上焦实热而引致的心烦、失眠等症,可以竹叶配合豆豉、栀子仁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心而出现神昏、谵语等症,可用竹叶配合莲子心、带心连翘、郁金、天竺黄、菖蒲、远志等同用。近代用动物实验证明淡竹叶有解热作用。
心与小肠有湿热而致舌尖红赤、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可以本品配合木通、生地、猪苓、泽泻、灯芯、黄柏等同用。
灯芯、竹叶均能清心利水,但灯芯偏治五淋、尿道涩痛而小便不利,竹叶偏治心中烦热,舌红尿赤而小便不利。灯芯兼入肺,竹叶主入心。
淡竹叶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并非淡竹的叶。不宜混同。
用量一般1。5~4。5克。特殊重症也有时用到9克。

瓜蒌
瓜蒌味甘微苦,性寒。能涤荡胸中的郁热,消除肺经的痰结,清上焦之火。主要有清热化痰,宽胸降气、润肠通便的作用,并能治乳痈(包括急性乳腺炎在内)。
1.清热化痰:由于肺热痰多而致咳嗽、痰多黄稠、粘不易出、胸闷气促口渴、苔黄腻等,可以瓜蒌配知母、贝母、黄芩、桔梗、桑皮、地骨皮、枇杷叶等同用。因肺热伤津或肺有燥热而致的干咳少痰、口渴唇燥、咽喉部干呛、大便干燥、舌苔黄燥等症,也可用本品清热润燥,常与麦冬、沙参、知母、梨皮、杷叶、元参、生地等同用。
2。 宽胸降气:痰浊结滞于胸中而致胸中憋闷疼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可以本品配薤白、枳实、槟榔、红花、檀香、五灵脂、焦山查、丹参等同用。如外感证误下而致胃脘部痞硬疼痛,不喜按,胸闷痛者,可用瓜蒌配黄连、半夏(小陷胸汤)同用。
3.润肠通便:瓜蒌不但能润肺化痰并且能润大肠而通利大便。对肺与大肠有热、伤耗津液或久病伤津、或老年津亏等而导致大便干结者,可用瓜蒌仁或全瓜蒌润肠通便。我常用瓜蒌30克配桃仁泥、杏仁泥各9克、槟榔9克,加入应证的汤药中,治疗上述的便秘。如年老或体虚而大便干结、数日不行,又不适用大黄攻下者,可用瓜蒌30克、元明粉1。5~4。5克,同捣(捣至瓜蒌仁碎开为适度),水煎服,或加入应证汤药中使用。通便的效果可靠而性质稳妥,请参考试用。
症情需要时,也可与大黄同用。
4。 消乳痈:产后乳汁不畅,乳积化热,毒热蕴结成痈而乳房红肿疼痛、恶寒、发热等,可用瓜蒌一两配合白芷、当归、乳香、没药、漏芦、银花、蒲公英、炙山甲等同用。
瓜蒌皮偏用于宽胸降气;瓜蒌仁偏用于降痰及肠痈,例如千金牡丹皮散(瓜蒌仁、牡丹皮、生苡仁、桃仁)可用于急性肠痈(包括急性阑尾炎等);全瓜蒌偏用于宽胸降气和润肠通便、消乳痈。
我曾用瓜蒌30克、川椒目5克、桑皮9克、苏子10克、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