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结出动,那也是要耗费时间的。
倘若他就坐镇在顺天,军情一到,他马上就能够知晓。然后下旨集结军队。那样的话,可能从事到明君迎敌,恐怕一天的时间都用不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当他宣布了准备迁都的打算之后,大殿之上还是跪满了大臣,吵着嚷着不让朱棣迁都,理由就是这祖宗的基业碰不得。甚至还有已经迂腐到了极致的大臣,摘下乌纱伸着脖子让朱棣砍了,就为了让他不要迁都。
朱棣虽然生气,但是面对这么多人他也是没有办法,就反问他们倘若鞑子来了该怎么办。
结果居然有人说,让他在封一位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句话,气的朱棣是浑身抖,最后竟然是笑了出来。再找个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简直是开玩笑。想想看他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难道还想要再来一次靖难不成?
朱棣虽然嗜杀,但是他终究是没有杀掉这个口出馊主意的大臣,因为他也明白,这些人都是读书读坏了脑子,根本就分不清楚情况了。
而如今的情况,跟那时候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那时是迁都,这时是要改朝廷的律法。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同的,全都是大事。
可想而知,即便张居正所提出来的这《考成法》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它要改的可是朝廷的律法,是祖制。而祖制这东西,在这些大臣心目中是绝对不能动的东西。所以说,张居正将来将要遇到的阻力,可以说是可想而知的。
这也正是他非常需要找葛守礼出面帮他游说的原因了。一来,葛守礼资格够老,而且在朝廷中是三朝元老,名望朝野上下皆是知道的。由他出面,就算是那些古板到了极点的人,也不得不给他三分薄面,最起码不会刚听到这个话题就要否定,而是会想一想在说话。
二来,就是葛守礼虽然老成持重,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读变通的人。他虽然也是敬畏先祖,但是并不代表着,他对先祖的所有一切全都是无条件的认同的。新的东西,不管是对或者不多,葛守礼在没有经过三四之前,那是绝对不会妄下定论的。
在《考成法》这件事情上面,自从张居正的提议在朝廷中传出来之后,葛守礼就已经开始思索了。为此,他曾经还特意找来张凡问了问具体的情况,包括张居正的打算,以及《考成法》当中的具体都有些什么。
经过葛守礼的这一番思索,更是显出其人格魅力的所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张居正污蔑葛守礼之后的事情了。但是葛守礼永远都能够冷静对待,从来是对事不对人的。即便张居正曾经对他不利,但是他没有将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三四之后的他现,张居正的《考成法》的的确确是大大的有利于朝廷的。
对此,他就曾经在张凡面前言明,他是赞成这件事情的。而对于葛守礼的这种气度,张凡也是敬佩不已。
张凡也曾经自己考虑过,倘若自己遇到了同葛守礼这样相同的情况,他会怎么做。他现,自己或许也会如同葛守礼这般,对事不对人,不计前嫌,面对好的事情也是会大家支持。但是张凡的心中并不肯定,仅仅只是或许而已。他毕竟是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又会怎么样。
所以,对于葛守礼的这种肯定,张凡当真是佩服无比的。
现在,张居正也是明白。即便是自己如今的权势巨大,这《考成法》凭着他和李太后如今的关系,即便是不在意这些事情,硬是要朱翊钧颁旨执行《考成法》也是可以的。只要是有皇帝的旨意下来,朝中的人即便是再反对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圣旨是必须要执行的。
然而,他也明白,倘若当真是那样的话,其中所会遇到的阻力究竟有多大。若是没有经过朝中的商量,就贸然让朱翊钧颁这道圣旨的话,那些大臣会觉得张居正想要将整个朝廷都囊括在自己的掌中。等到那个时候,这些人绝对是会一起站出来出言声讨张居正的。
张居正虽然不怕这些,但是也绝对会烦恼。而且到时候,有那么多的大臣一起站出来说话,而且又是朝中的清官,别说朱翊钧如今年幼,就算是换成了谁,也会觉得头痛的。
如今,让葛守礼游说他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将来不要遇到太大的阻力。!
第六百一十一章所谓勇气
“瞧这模样,看来葛大人当真是已经开始帮着老师游说那些人了。”张凡一边看着葛守礼那边的情况,一边对身后的张居正说道,“就是不知道,葛大人出马,那些人能不能听他一句,不让他们说同意,最起码也是不要反对才是。”
“到时候会怎么样,你就算是问我,我现在也不知道。”张居正倒也是实话实说,“不过,反正现在看起来,希望倒是不小。”
“真的吗?”这句话就连张凡自己都没弄清楚,到底是自己说出来了,还是只在心里面默念了一番。目光再次看向那边,似乎葛守礼身边的人也是感觉到了,有几人也是回过头来看向张凡这边。
倒也没有什么不友好的表情,只不过,他们的眼神中却是带着怀疑的模样。张凡也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最起码,也不像是坏事。
不过,接下来,张凡倒是现了一些很不同寻常的东西。他看到,那些人的目光虽然是看向这边,不过一开始,那绝对是盯着自己身后的张居正的。那怀疑的目光,也是冲着张居正而去的。只不过他们到底是在怀疑什么?是在怀疑张居正本人,还是说在怀疑张居正所提出的《考成法》。不过张凡并没有打算思索这些东西,老实说,他们到底在考虑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也都没有露出嫌恶的模样,那就足够了。
而接下来,这些人的目光离开了张居正。虽然张凡距离他们很远,但是他也看得很是清楚,那些人的目光的的确确是离开了张居正。只不过离开了张居正的目光,也还是一直盯着这边。
而这边,就只有张居正和张凡两个人。如果这些人不是在看张居正,那就一定是在看张凡了。虽然知道,这些人既然连看张居正都用了那么中正的目光,那么看自己就更是不会带着什么别的意思了。但是,看到自己被这么多人看着,换了谁也会心里觉得不舒服。
不过,就算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张凡倒是也没有回避他们的目光,毕竟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需要回避的。
但是,渐渐的,张凡现,他们看着自己的目光生了改变。不,不应该说是改变,是自从他们看向自己的时候,目光就透露出了一种情绪。只不过之前,张凡因为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没有注意到。如今镇定下来了,自然也就是看出来了。
那十余道目光中,包含着很多东西,不过大都可以归纳为可惜,或者是怜悯。这不禁是让张凡觉得有些纳闷了。可惜什么?怜悯什么?自己有什么好可惜的?自己又有什么好怜悯的?
可惜自己出身不错,连中三元的状元出身,却是要干着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么一个让百官们讨厌的角色吗?不像是,毕竟如今,他也算是熬出了头,朝廷的侯爷,又是当朝的一品太傅,而且还如此年轻。要说这样都需要可惜的话,恐怕这满朝上下全都是要失意到死的人了。
怜悯?自己又有什么可以被怜悯的?而且特别是怜悯这个词语,让张凡是怎么想都没有想明白。如今的自己,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而且也不失本性,没有被眼前的华丽迷惑了方向。而且他又是如此地得到皇帝朱翊钧的信任与肯定,这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不是心中一团浆糊的“瞎子”,全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一点。虽然说如今的朱翊钧因为年幼,还不能够临朝亲政,权力都掌握在李太后的手中。甚至于,朱翊钧的这个皇帝,却是还要惧怕身边的一个做奴婢的太监冯宝,是在可谓是有些太窝囊了。但是谁都知道,朱翊钧不是个没本事的人,特别是有了张凡的教导之后,更是不同凡响。
将来有一天,朱翊钧必然会真正地将皇权是完完全全地握在手中。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就连如今执掌大权的李太后都是毫不怀疑地深信这一点。当然,张居正也不例外,所以这一年当中,张居正要求重开经筵,又是对朱翊钧的诸多要求,简直可以说是苛刻了。这正是因为张居正明白朱翊钧以后必然会亲政的道理,所以现在的张居正这么做,就是想要让朱翊钧养出一种“习惯”,对自己惧怕的“习惯”。如此一来,就算是以后朱翊钧临朝亲政了,也会习惯性地对张居正惧怕三分。那样一来,他张居正想要行事,有个这么听自己话的皇帝在身边,那可就相当地方便了。
当然了,就算是张居正包藏着如此的心机,就算是知道的人都觉得张居正将来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但是,最起码的一点,张居正自己明白,朱翊钧将来总是会有独掌大权的,他从来都没有否定过这一点。
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整个朝廷都已经是认同了这样一件事情的前提下,似乎总是有一个人不信邪。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冯宝。他冯宝如今是如此行事,根本就不把朱翊钧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行事乖张至于,对于朱翊钧更是毫不客气。虽然他们也毕竟是皇帝和太监的关系,不可能动手动脚,但是冯宝动不动就会去找李太后告上朱翊钧一状。
对此,朱翊钧是毫无办法。现在的朱翊钧对于冯宝,怨恨是少,但是恐惧为多。可是将来,等到朱翊钧独揽大权的时候,等他明白自己再也不用去惧怕任何人的时候。即便是那个时候的冯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偃旗息鼓起来也是没有用的。他不可能永远都不见朱翊钧,就算能成,朱翊钧也不可能永远都想不起来这个曾经如此欺辱过他的大胆太监。
只要朱翊钧一想起来他,心中所有的恐惧和怨恨,绝对是会翻倍地烧着他的心,让他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而所谓的吐,也就是抱负了。一个皇帝对于一个太监的抱负,可想而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朝中的所有人都明白,有些更是跟冯宝有着很大的仇怨,并且也是被冯宝对付过的人,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这些人如今都已经是被贬官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了,继续做官简直就是比赋闲在家还更要难受。但是他们依然是硬撑着,不过他们硬撑着并不是为了等着有一天,自己还能够再起来。他们硬撑着,就是为了身为一个官员的身份,而看着冯宝到底是如何倒霉的,想要看到那个时候的冯宝究竟是一副什么样的凄惨模样。可见这些人对于冯宝的怨念到底有多大,而冯宝又究竟造了多少仇怨。
不过这些也是闲话。正题就是,朱翊钧总是有一天会执掌大权,亲政临朝的。那么那一天,也将会是张凡再次飞黄腾达的时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张凡也丝毫是看不到,自己有什么好被这些人怜悯的地方。
“远德。”正在张凡疑惑的时候,身后却是传来了张居正的声音,“他们在看什么,怎么眼神这么奇怪?”显然,张居正也是看到了对面传过来的目光。只不过,张居正是更加地想不明白为什么了。
而张居正的这一开口,倒是提醒了张凡。瞬间,他也就是明白过来这种眼神到底是因为什么了。原因,就是在张居正的身上。
他们是在可惜、怜悯张凡,想他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如今居然是和张居正这么一个人搅合在一起。
说到底,这实际上跟张凡一点关系都没有,原因还是在张居正身上而已。
只不过,这个现,让张凡意识到,张居正如今的处境究竟是多么的尴尬。他当真是再也回不到往日的时刻了,如今的张居正,因为一些已经生了的事情,已经是被朝中这些清正的官员打上了“奸佞”的记号,并且恐怕是永远都甩不掉了。
想到这里,张凡的心中倒也是有些悲哀的感觉了。是的,悲哀,他就是在为张居正悲哀。但是也不完全是悲哀。
毕竟,张居正倘若不做这些,不联合冯宝,不打压别人,以他的能力或许也能够独自完成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是,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而张居正选择了这么一条捷径。虽然是让他更早地能够成功,但是却是抛却了自己的名声。将来的史,明朝有个张居正,是个中兴之臣,正是他让这个已经是有些垂暮了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出了青春。
但是当有人想要对张居正进行研究的时候,随着掘,也必然会现。张居正,并没有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所说的那么好,那么完美无缺。他的下场惨淡,即便是在为官的时候,也算不得是一个好官,也是做出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被其他的官吏所鄙视。
但是,张凡无权是评论这些。他倒是觉得,张居正早就知道这些。而既然早就知道还要做,最起码,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