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疑案正解-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处心积虑的谋害。因此,真正要害死光绪帝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慈禧太后。 
  据说慈禧太后在病重期间(时太后泄泻数日矣),“有谮(zèn)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所以指使亲信太监李连英下毒手,把光绪帝害死。 
  启功先生在《启功口述历史》一书中说: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作为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要昼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外。其他在京的、够级别的大臣也不例外。就连光绪的皇后隆裕(她是慈禧那条线上的人)也得在这边整天伺候着,连梳洗打扮都顾不上,进进出出时,大臣们也来不及向她请安,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从病危到弥留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候的时间一长,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便纷纷坐在台阶上,哪儿哪儿都是,情景非常狼狈。就在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拉。”“塌拉”在满语中是 
  酸奶的意思。当时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终在慈禧这边忙活。但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 
  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接着这边屋里才哭了起来,表明太后已死,整个乐寿堂跟着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参与主持下举行哀礼。其实,谁也说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也许她真的挺到光绪死后,也许早就死了,只是密不发丧,只有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医院的任何档案也不会有真实的记载。中南海仪鸾殿(今怀仁堂) 
  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拉”,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 
  上引启功先生口述历史中的“乐寿堂”在颐和园,不在中南海,可能是先生口述疏忽或记录疏误。据中南海研究专家吴空先生讲:中南海仪鸾殿被八国联军焚毁,后移址新建的仪鸾殿,为慈禧太后晏驾之所,今殿名为怀仁堂;原址新建的仪鸾殿,改名为海晏堂,袁世凯时改名为居仁堂,今已拆毁。 
  以上四种说法,都有道理,也都不能证实。那么,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这里面有疑案值得探讨。   
  三、死因之疑案(1)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害死?怎样看待这桩历史疑案? 
  上文已经说过,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都表明:光绪帝是病死的。但是,从光绪帝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人们总觉得他死在慈禧太后前面,而且只比慈禧太后早死了不到一整天,仅20个小时,这件事太奇怪了!肯定是有人最后几天在药里下了什么东西。但所有这些猜疑,到今天为止,也只是猜疑,因为至今没有确凿史料证明光绪帝是被害死的。 
  下面排比正史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光绪帝病情变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初一日,光绪帝诣仪鸾殿,问慈禧皇太后安。《清德宗实录》卷五九七记载,自癸酉至戊辰“皆如之”,就是从初一日至十六日,每天都是如此。 
  初二日,奉皇太后御勤政殿,日本使臣伊集院彦吉觐见。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三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四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五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银质四连药瓶初六日,上御紫光阁,赐达赖喇嘛宴。又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七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八日,到仪鸾殿,向皇太后问安。 
  初九日,奉慈禧皇太后“幸颐年殿,侍晚膳,至癸亥(十一日)皆如之”。 
  初十日,慈禧皇太后生日,光绪帝率百官至仪鸾殿行庆贺礼。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一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二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三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四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五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六日,到仪鸾殿问皇太后安。幸颐年殿,侍皇太后晚膳。 
  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医屈贵庭说:他在光绪帝临死前三天给光绪帝看病,病情突然恶化,在御榻上乱滚,大叫肚子疼。 
  二十日,《清德宗实录》记载:“上不豫”,光绪帝病。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二十一日,“上疾增剧”,光绪帝病重。接着,“上疾大渐”,病危。酉刻,光绪帝崩于西苑瀛台之涵元殿。 
  二十二日,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疾大渐,未刻,崩于仪鸾殿。 
  综合以上资料,提出几点疑问: 
  第一,实录记载,值得重视。《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虽然有病、多病,但都是慢性病。临死三天前,仍能进行政事、家事活动。且发病突然,来势急猛,不排除中毒而死的可能。 
  第二,档案资料,值得怀疑。前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随后,又经御医多方努力,却无力回天。依此证明光绪帝是病死的,但要思考一个问题:何为因?何为果?显然,据上述档案判断光绪帝是病死的,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御医张仲元等看到的如果是在光绪帝喝了慈禧太后亲赐他的一碗含毒药的“塌拉”后而出现的症状,怎么能说是病死的呢? 
  第三,口述历史,值得重视。“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拉’,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这是启功先生曾祖父亲见亲问的。启功先生的曾祖父,既是礼部尚书,又是当时亲历者,他的口述历史资料,尤当引起重视。 
  第四,御医著文,值得研究。御医屈贵庭民国年间在《逸经》杂志上说:在光绪帝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皇上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但其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帝便死了。因此,御医根据亲历所写的文章,很值得研究。 
  根据以上四点,我个人认为:不排除光绪帝被毒死的可能性。 
  如果光绪帝确被害死,最大的嫌疑人显然就是慈禧太后。 
  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像慈禧太后这样的人物,台上表演的与台下操作的,可能一致,也可能相悖。为给光绪帝治病,慈禧太后曾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遍求天下名医。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天开始,军机处又不断下发廷寄,征召天下名医急速来京为皇上诊治。于是,先后有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名医来京。其二,遍寻天下名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军机处电告各地迅速贡献上等名药,其中有广陈皮、甘枸杞、苏芡实、北洪参、苡米、桑寄生、杭白芍、茯苓等先后送至京城。人们很难判断慈禧太后这些举措背后的真实目的。慈禧太后是一个权术高明的大政客,即使要毒死光绪皇帝,她不会、也不可能在众人面前,赤裸裸地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由光绪帝之死,人们联想到“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共四条人命同慈禧太后有关系,这就是: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和光绪皇帝。这些历史疑案和难题,供大家思考,望学者研究。 
  光绪帝无子,他死后,皇嗣只能在宗室中选择。慈禧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这就是宣统皇帝。 
  相关推荐书目(1)徐彻:《光绪帝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2)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3)孙孝恩:《光绪评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年(4)冯元魁:《光绪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5)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华书局,1981年(6)陈可冀:《慈禧医案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年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