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爱的,秦怜芳能感觉得到,宛如那夜在地窖中手牵着手,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但心却是相通的。
……………
涉足房地产,并不一定要大张旗鼓地买地盖楼,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孟有田在寻找大举进入的时机,也没忘了借鉴历史上名人的成功经验。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悄然成立,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绝非易事,官卖的土地有限,且价格又十分高昂,现在并不是大举购买的时候。而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便能取得最优化的效益。时间可能要花得长一些,可孟有田等得起。
他盯上的旧楼绝大部分是在市区,发展潜力十分惊人。而他的办法是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先出租,然后再想方设法陆续买下全楼,然后再逐渐买下周围楼宇,无声无息地扩充。这样算下来,即便在收购后期的价格较高,也要比官地竞投合算。
尽管这几年来孟有田干得风生水起,但他知道,在香港藏龙卧虎,不是他这个暴发户可以轻视的。比如当时香港最有名的便是被称为“四大世家”的李石朋家族、何东家族、利希慎家族、罗文锦家族,都是树大根深,富可敌国。
但孟有田虽然谨慎,做事隐秘,却并不害怕。那已经是老一辈的人物,观念陈旧,新人不振。而新一代的风流人物,行将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崛起闪亮,他也自诩是其中之一,并且已经先行一步。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随着中国出兵朝鲜参战,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实施全面禁运。禁运令下达,沉重打击了香港的支柱产业——转口贸易,连带着各行各业也遭到很大的牵连,因生意萎缩而引起減产、载员、停业和倒闭。
同时,在港外商及港英官员都怕解放军南越深圳河,解放香港,引发了一股外资逃离潮。几乎全部的外资都在撤侨,家眷先走,只有政府官员同做生意的男人留下来维持,市面立时冷清了很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孟有田的积累和布局终于等到了难逢的机遇。出于对时局的担忧,为了减少风险,香港最大的英资财团——怡和洋行开始出售地皮,为孟有田进军房地产,提供了最好的时机。
百德新街,本来是渣甸东仓,现以二十八万一平方米出售,还可以分期付款;附近的渣甸山,更以五万一平方米的低价公开出售。
敌退我进,人弃我取。孟有田果断出手,买下了这两块地皮,终于拥有了自己成片的土地储备,率先吹响了华商进军香港房地产的号角。
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实力买下地皮的并不少,但没有一个象孟有田这么有信心,有胆量,而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一九四九年不解放香港,维持现状,此时禁运令一下,香港这个窗口作用更加凸显,就更不会动手了。
而此时的孟有田却并不高兴,因为他和秦怜芳之间又暴发了一场辩论。所谓本性难移,秦怜芳虽有所转变,但在思想上还是与孟有田存在着差异。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是是非非很难定论。
第二十八章走私
(更正:前一章买地的价钱有误,应该是百德新街以二十八元一平方英尺出售,渣甸山以五元一平方英尺出售。没搞清楚香港的“蚊”表示的是元,而不是万,说声抱歉。)
*****************************************************************
“你还赚钱了?”秦怜芳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好象不认识孟有田似的盯着他的脸,“你知不知道这是在发国难财?”
“别扣大帽子。”孟有田的脸色阴沉下来,一屁股坐在椅子里,生气地说道:“差点被澳门的大老二(黑社会)给劫了,还被水警勒索了一笔,赚的那点钱刚够租船和雇人的费用。你还要我怎么做,不知道这是冒风险的事情啊?”
秦怜芳听孟有田诉苦,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不是没出事吗?以后小心点就是了。可你运过去药品本来是好事儿,干嘛要赚钱呢?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知道的是你爱国,不知道的只当你是为了发财。现在国家有困难,咱们应该慷慨相助才是。”
孟有田沉思了一会儿,断然摇头,“不对,虽然可能被人误解,但按你说的那样做肯定不行。你听说过孔子的徒弟买奴隶回国的典故吗?偷运物资的并不是咱们一家,咱们要是这样做,不是把别人都推到那个。那个发国难财的一类人当中去了。那些人没有了积极性,这不是反倒坏了国家的大事了吗?”
秦怜芳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太明白,试探着问道:“有很多人走私吗?”
孟有田点了点头,说道:“说实话,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个发财的机会,也是谋生的手段。你没看见满大街都是失业的工人,总有些人会选择冒险,为了养家糊口嘛!其实,偷运物资赚的并不太多。除去船租、伙計、海关、水警之类的。所剩很少。而且多数人也是有良心的,多采取合理、公道的方法。咱们当然算是最好的了,药品都保质保量,而且价格还是之前的。”
“可。可我总觉得不太舒服。”秦怜芳皱起了眉头。还是表示了疑问。
“现在还不是最难的时候。咱们得图个长远。”孟有田叹了口气,说道:“等到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禁运令,那才是最艰难呢!不过。从香港政府的角度出发,大概也不会过于严格,或者是时紧时松,总还是有办法的。只是去澳门有些远,如果近一些就好了。”
“国家会想办法的,难关总会过去。”秦怜芳似乎不再纠结于赚钱和发国难财的事情,转而担忧地说道:“联合国会通过禁运令吗?”
孟有田看着秦怜芳,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以为联合国出兵朝鲜的决议是怎么通过的?苏联,哼,还有金胖子,算是把中国给坑了。”
“那你能不能改变?”秦怜芳有些心虚地说道:“你不是很厉害吗?”
“我要有那么厉害,当年就一个屁把鬼子都蹦回老家去。唉——”孟有田欲言又止,苦笑着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身子向前倾,很神秘地低声说道:“其实我还干了一件大事,嗯,还有你,这个贡献可是天大的,能让你满意。”
秦怜芳见孟有田贴过来,心不由得乱跳了几下,嗔道:“又哄我,什么大贡献,说给我听听。”
“听完就烂在心里啊,可不敢说给别人。”孟有田在秦怜芳的耳旁低语了一阵,然后把身子重重靠在椅子上,满脸得意的神情,冲着惊愕的秦怜芳挑了挑眉毛。
秦怜芳瞪着猫眼看着孟有田,片刻后才缓慢地眨动了一下,回过神来,难看地笑了一下,说道:“我也不问你为什么了,反正你也不会说实话,我知道你厉害,知道这件事情对国家好就行了。”
嗯,孟有田伸出大拇指晃了晃,夸道:“这才招人喜欢吗,其实我就是说了实话,你们也不会相信,就这么糊涂地过下去好了。好了,这下你该安心了,我也得去忙活工作了。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不想解雇工人,可也不想自己赔钱,所以得多花些精力。”
秦怜芳轻轻点了点头,目送着孟有田转身离去,微皱眉头,陷入了长长的思考。
从孟有田目前的经济情况来说,他已经不必用走私来积累财富,何况走私风险较大,利润也并不丰厚,他还对日后是否会有发国难财的罪名而感到担心。所以,他尽管在做,却做得很隐秘,而且很公道。一支盘尼西林可能就意味着一条生命的获救,每想到此,他又会觉得喜悦,觉得应该放开顾虑。
当然,这种走私也可能被称为冲破“禁运”,为祖国做贡献,而被称为爱国行为。对大多数从事这个行当的人来说,或许纯粹是在商言商的行为,还谈不上是自觉地支持中国政府;但事实上,这种商业行为,确实是对当时遭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和制裁的中国政府的极大支持。
事实上,在朝鲜战争时期,除了港澳华商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这些国家的商人也以港、澳为基地与中国进行公开或秘密的贸易。而香港的不少英资公司,那时也秘密与内地有频繁的生意往来。名列香港“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一家英资公司,那时就大发其“战争财”。甚至,连当时的港督葛量洪及其夫人也涉嫌参与海上贸易,并发了大财。
因为物资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特别是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香港商业凋零、工厂倒闭、物价猛涨。港府对联合国的“禁运”规定,也就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一方面它不断颁布法令,扩大禁运范围;但在美国的压力稍微放松时,对商人申请出口的“特定物品”,又暗中批准出口。在对向中国内地走私的管制方面,港府采取的是时紧时松的灵活政策。
再加上当时的港英警政紊乱,贪污盛行,地下活动人物只要持有足够资本,任何关卡皆可打通。也就是说,用金钱开路,走私可以在军警眼皮子底下进行。唯一麻烦的是澳门海域的黑帮人物,他们持械抢夺,给海上走私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
第二十九章趁低而入
走私是普遍的,许多从事海上运输的香港商人在反禁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大陆运送“禁运物资”既是为了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之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是在进行一场反对美国禁运的斗争。
而禁运使香港商业萧条,失业剧增,社会动乱,也使港英当局采取了两面派态度。同时,包括港英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内的工商署、政治部、海关以及专门检查贪污的“反贪部”,他们很清楚把禁运物资输往内地获利菲小的情况,也有很多办法将禁运物资输往内地。
所以朝鲜战争以后,这些机关都经常包私出口。其它部门从上到下,也都将禁运视为中饱私囊、发财图富的良机,因此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缉私”中去。香港港务局还默许与大陆进行贸易,由港来津船只,出口关手续皆准备两份,一份是伪造的(如出口到日本门司),一份是真的,到中国港口,以防万一。
有钱能使鬼推磨,孟有田可以把自己走私所获的利润大部分或者全部都填补进去,买通或交结香港海关和水警。生意可以不亏也不赚,反正他有别的产业,不象很多人是为了养家糊口。
但朝鲜战争对香港的影响是严重的,不仅是香港在战后刚恢复和发展起来的转口贸易急转直下,一落千丈。由于战略物资禁运令也针对香港和澳门,很多原材料缺乏并且价格猛涨。使香港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织造业、运输业、五金业、仓库业、银行业、橡胶业、洋行业等各行各业都遭受了严重打击。
虽然买了地皮,但孟有田知道现在还不是全面大开发的时候。具体的规划他已经心中有数,百德新街将是以后铜锣湾的商业购物区,开发商用写字楼和中等住宅比较适宜,而渣甸山由于景色优越,则是将来的豪宅区。
相对来讲,禁运令对孟有田的工厂影响不是很大,特别是方便面厂,开发出了纸桶锡箔的包装,以此打入了欧美市场。而服装厂和玩具厂的困难是暂时的。赚的少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坚持下来。孟有田知道不久之后港府便会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蓬勃兴起的加工工业将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尽管如此,孟有田的目光主要还是盯在房地产上。趁着禁运造成的商业萧条。工厂倒闭。他动用资金购买下几家纱厂,把自家的企业搬了过去。这有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来有了自己固定的地方。不必给自家的工厂再交租金;二来这三家工厂地点颇佳,等到房地产复苏,便又能赚大钱。
五十年代初,香港的地产市场本不活跃,加之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更是不景气。地价尤其便宜,孟有田趁机囤积地皮,尖沙咀、土瓜湾、西环等地盘被纳入了囊中,每平方英尺只有十几块的价格,买一块地只花几十万,简直是太便宜了。
洋商退,华商起,这是那个年代香港最主要的特点。因为相对于华商,洋人对新中国政策没有信心,对gcd的恐惧更加强烈。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做撤资撤侨的准备。
孟有田买下这块地皮后,便授意海沙公司向建筑业进军,招揽了一批建筑工人后,开始在西环建设住宅楼宇。这批住宅楼宇多数是五层,也有一些是六层,在当时的香港也算是比较高的住宅了。
建设周期一两年,等到这批楼宇全部建完,差不多也是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了。然后便是香港经济的全面复苏,而房地产业更是红火起来。回顾香港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香港经济的腾飞,最后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