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当时,缔约的双方,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书写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中国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侯建新:
《大宪章》里有两条最著名的条款,以后呢,就写进了英国的大法里面去;第一条就是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另一条是,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这两个条款表明,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所以国王也不能剥夺它。
在大英图书馆的珍品展厅里,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当年用羽毛笔书写的字迹也早已模糊,却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
它一共只有63款,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
在约翰王签订城下之盟后,英国的历代君主,不断地将《大宪章》稍加修正后继续颁布。几个世纪下来,《大宪章》前前后后总共颁布超过了40次。尽管在很多时候,《大宪章》并不被大多数英国人明确感知,但是,这种长期的重申和普及,却积累起深厚的传统力量,将契约和法制的基本精神,注入到英国人的思想根基。
这条宽阔平缓的大河就是泰晤士河,一条被丘吉尔称作“穿过英国历史的河流”。英国的议会大厦就是泰晤士河畔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就在《大宪章》签订21年之后,英国的官方文件中出现了“议会”这个词。这个由贵族和国王的议事会转变而来的机构,逐渐成为依靠《大宪章》的法制原则来限制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笨钟,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它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误差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给英国带来早期的辉煌,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她像这大笨钟的指针一样,遵守了《大宪章》的约定,维持了王权和贵族议会之间的平衡。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 副主席 哈里·狄更斯:
伊丽莎白(一世)是个威权主义的君主,但却不是一个暴君,也不是一个企图为所欲为的人。她试图在公认的法律和常规下统治。她经常召开议会——不是每年都召开,但是后来她每年都召开——实施大多数人,尤其是有影响的人想要的政策。
在伊丽莎白一世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地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
22年之后,又一位对英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国王登基了。这是一位既会驾驭烈马、又能射箭打枪的年轻君主,他的称号是查理一世。
在伊丽莎白一世用君主制把英国带入强国之列后,查理一世能否将女王开创的有利局面延续下去?他能带领英国继续前行吗? 这里是伦敦白厅大街,英国主要的政府部门几乎都集中在这条街的两侧。在白厅大街,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建于1619年的宴会大厅,根据记载,它是当时的伦敦城最高大的建筑。在大厅宽阔的天顶上,油画大师鲁本斯的作品仍然鲜艳,一位年迈的国王被天使授予皇冠的故事,还在散发着人间的生动气息。据说,当年郑重邀请鲁本斯来创作这些油画的人,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18位国王查理一世。
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向荣:
这位国王特别相信君权神授,在宴会大厅里他请画家把他的父王描绘成为一个圣徒,他还请鲁本斯把英国的对外扩张,描绘成按照上帝的意志所进行的一种征战。那么在他心目中这些油画,那么一方面是寓意着上帝赋予的神授君权,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对外扩土开疆的一种野心。
面对伊丽莎白一世的王权所带来的荣耀,这位站在先王威权之上的年轻君主深信:自己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拥有无上的权力。但他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这个常常出现在伊丽莎白一世脑海中的概念,在查理一世的思想中逐渐消失了。
查理一世继任后,很快就遭遇了财政危机。那些由他个人主导的,英国与西班牙、与法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宗教战争,使得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为了维持战事,查理一世想到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增加税收。
不过,英国国王在这件事上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因为自《大宪章 》签署开始,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属于议会。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向荣:
这个时候的议会,没有批准查理一世婚约中,所要求的足够经费;另外还驳回了国王因为战争要求增税的提议;不仅如此,议会还规定国王只能征收一年的关税,不得终身享有征收关税的权利。
一心想创造和伊丽莎白一世同样成就的查理一世,被议会发出的一道道紧箍咒逼急了,
他开始不经过议会,自行向商人征收新税,向乡绅强制性贷款。
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激烈较量开始了。
1629年,查理一世派军队强行解散已经在英格兰召开了三个多世纪的议会。但是,在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里,英国人并没有忘记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规则。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钱乘旦:
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第二呢,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可是呢,查理一世的做法就是把这样的两个原则全都给破坏了。因此呢,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对立也就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在1642年爆发了战争,而这个呢,就是近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英国革命”,也叫“英国内战”。
这是一场争夺谁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战争。在战争中,一位叫奥利弗·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将领脱颖而出,在他的带领下,国王的军队被彻底击败,英吉利共和国成立,查理一世被俘。
白厅大街的宴会大厅没有成为查理一世实现宏图霸业的见证者,却见证了英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就在鲁本斯的画作完成不久,查理一世本人,就在这座自己精心营造的宴会大厅外,甚至就在那位被描绘成圣徒的父王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悲伤、恐惧、兴奋、茫然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挂在他们的脸上。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表现得很沉着。在踏上刑场之前,他坚持要穿两件衬衣,这样就不会冷得发抖,让围观的人误以为他在害怕。在留下遗言和做完祷告之后,这位49岁、已经临朝24年的君主,将头放在垫头砧上,伸手向刽子手示意,可以落斧了。
1649年发生的这件事,对于刚刚入关五年的中国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欧洲大陆则完全不同。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都被震惊了,当时这些宫廷不是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就是正在渴望实行君主专制。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钱乘旦:
归根结底,查理一世是违背了英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所谓的自由的传统,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呢,所谓自由是指贵族对抗国王,可是后来呢,它逐步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反抗国王的暴政。在几百年的时间当中,王权和民权之间的这种斗争啊,是英国政治史发展的一个主线。那么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抗争之中,英国走出了中世纪,走进了现代世界。
查理一世死后,议会把行政权力交给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务会议。但是,英国人期盼的新生活却没有来临。
很快,克伦威尔开始实行军事独裁。英国内战推翻专制王朝的成果,就像附在玻璃板上的水彩画,被克伦威尔的独裁和社会动乱冲刷得了无痕迹。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护国主”克伦威尔成为一个没有国王名号的“国王”。1653年,议会再次被解散。
事情总是物极必反。克伦威尔去世后,已经倒下的王朝又被用盛大的仪式请了回来。1685年,在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权轮替后,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对父王悲剧铭刻于心的詹姆士二世,不想重蹈覆辙,他准备扩充军队,试图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时代。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 副主席 哈里·狄更斯:
人民不想冒可能发生内战的风险,而且他们希望詹姆士二世做一个可敬的理智的国王。但事实证明他是个很差劲的国王。他一意孤行,脱离议会统治,威胁到伦敦城和许多其他城镇的利益。表现的像一个专制独裁君主。他让英国多数有产精英觉得他们必须推翻他。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
一个国家的政治选择,常常受到传统和某些重大事件的影响。
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因为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于是,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来结束王权的专制。
美国耶鲁大学 教授 保罗·肯尼迪:
光荣革命中,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英国历史学会 主席 巴里·考沃德:
他(詹姆士二世)拥护者中的一些主要成员给詹姆士二世的女婿; 荷兰的一位新教君主威廉写了一封著名的信。他们邀请他来帮助反抗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此后迅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威廉和平地入侵了英格兰,没有遭到反对。詹姆士的军队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已解散; 威廉到达伦敦; 詹姆士逃跑。 没有发生战争。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中国南京大学世界历史系 教授 陈晓律:
英国的君主他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是呢,他实际上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他必须任命一个首相;由这个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那么,这个首相呢;必须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这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就是依法治国;也就是谁都不能高居法律之上;谁都不能为所欲为。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英国人赶走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没有发生流血,这是它被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的一个根本原因。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钱乘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