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旱恼较撸蔽馊鸩磕隙芍螅寰诮钡谋σ跎俳耄蚁衷诨贡匦胗忠稚⒁徊糠荼ψな鼗窗哺灿欣谏碳揖乱徊蕉越闭匠〉那寰兄鸶龌髌啤�

不过虽然商家军伏击尚可喜部取得了胜利,但只是延缓了一下尚可喜部东进的时间,现在尚可喜部仍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迟早还会东进,而且有了上次中伏的教训之后,他一定会小心谨慎,想再次伏击他,恐怕就不容易了,再加上吴三桂部渡江之后,江南战场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起来,因此以后的战局,依然不会轻松。

但这种局面也基本在商毅的预料之中,首先吴、尚二部人马进入到作战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下一阶段自己将退回到浙江作战,而战线将会缩短一些,清军的战线却还会进一步拉长,自己就可以从长江突袭,深入清军的后方作战。因此商毅看着地图,南京、太平州、和州、庐州、池州、安庆府,甚致是湖广,这些长江两岸的地方,都可以是商家军袭击的目标。

而就在这时,商毅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商毅的头脑里成形。

商毅知道,在另一时空的1947、1948这两年里,当时的天朝太祖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军事局面,因此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派遣十万左右的军队渡过长江,在江南地区建立二到三个根据地,一方面是在对手兵力空虚的后方插上一刀,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战火燃烧到敌的后方,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执行,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太祖在江南地区还缺乏民众基础。

而商毅所面临的局势,和当时颇为相似,都是面对着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形势十分严峻,而敌人的兵力也同样过于集中在双方的交界地方,后方十分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派遣一支军队,逆江而上,在湖北一带建立起一个敌后作战区,一定也能够打乱清军的布置。

从地理上来说,湖北地区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地带,四通八达,易攻而难守,由其是在东北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别山区,地势险要复杂,就是出动十万大军,也难以全部驻守得住。因此如果有一支人马以这一带山区为根据地,以游击战的方式,四面出击,不断打击搔扰清军的后方,一定会让清军十分头疼,从而也可以大大减轻浙江战场的压力。

现在商毅占据着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湖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而且商家军在水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双方不仅能够互相呼应,同时也可以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从浙江获得补充,另外如湖北地区的商家军果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把他们接回浙江来。

另外在民众基础方面,商毅面临的局面到是要好得多,因为在当初刚刚南下的时候,商家军曾在湖北驻扎过几个月,在当地的名声相当不错。而且在这个时代,满清是地地道道的异族,商家军不仅是汉族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再加上商家军一惯的群众政策,因此商毅也相信,只要是军队一到,应该能够很快就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站稳脚跟。

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实,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而且现在仅仅只是商毅的一个构想,想要俱体实施,还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同时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好在是现在还有时间,可以让商毅来慢慢思考。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阻击吴三桂的渡江人马。

虽然吴三桂的人马渡江作战,是商毅已经准备好了的,但这并不表示就会轻易的放吴三桂渡过长江,商家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可不能白白的浪废掉,因此趁着吴三桂渡江的时候,袭击他的渡江船队,不仅可以先消灭一部份吴三桂的兵力,另外也可以拖延一下吴三桂渡江的时间,使自己能够有便多的时间准备。就像是伏击尚可喜一样。

因此商毅得知吴三桂的人马在江浦一带渡江之后,也立刻下令水军出击,袭击吴三桂的渡江船队。

江浦在南京上游二十多里的地方,黄震奉命之后,带领水军逆江而上,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达了江浦一带的江面,果然发现了清军正在横渡长江。黄震立刻下令船队排成一路纵队,直插清军的渡江船队,然后左右开火,轰击清军的渡江船只。

清军一来是没有准备,二来用于渡江的船只都是临时租调的民船,根本就没有装配任何武器,因此在江里作战,那里是商家军的对手,在炮火的打击下,一艘一艘的被击得沉入江底。而其他船只见状,也都吓得连忙各自靠岸,不敢再轻易渡江,己经渡过江的船只,也不敢再转回来。

结果这一战清军一共被击沉了五十一条船,阵亡士兵三千余人,但只送过去了五千余人。其他的人马仍然被阻隔在长江北岸。而吴三桂见状,也不敢在江浦继续渡江,只好率军继续向西前进,尽可能的离南京便远一些,再另选其他的地方渡江。而商毅也下令,在沿江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争取再找到袭击清军渡江的机会。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二六九章 新的监国

顺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商毅收到了杭州发来的消息,明朝已经又有人被推立为监国,而且这回居然一下子推出了两位监国,一是潞王朱常芳,在徽州被推立为监国,另一位是鲁王朱以海,是在处州出任监国。

其实不仅仅是史可法和吴氲揭屏⑿戮院帕钅戏娇够髑寰胁簧俦b朝的官员为想到了这一点,在南京城破之后,还有一批官员既没有投降清军,也没有依附商家军,但依然趁着当天的混乱逃出南京,聚集到徽州,因为许多官员都知道,潞王朱常淓就被安置在徽州。

而在十多天之后,南京城破,朱由崧身亡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并且传遍了整个南方。而且又有许多的官员也都陆续聚集到了徽州,其中大部份都是东林一系的官员,包括黄宗羲、黄震周等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还有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地方派势人。因为朱常淓本来就是东林党推崇的皇帝人选,现在朱由崧己死,那么再拥立朱常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拥立朱常淓为监国,号令南方,另外还有原明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手下约有一万多兵马,也来到徽州,拥立朱常淓。

结果等史可法一行到达徽州的时侯,己经晚了一步,就在前一天,朱常淓己经正式出任了监国,并任命张秉贞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吏部尚书、黄宗羲为礼部尚书、袁宏勋为户部尚书,方国安为左督都,总理军务。

不过史可法等人到来,还是受到朱常淓的欢迎,因为现在史可法的名望不小,而且朱常淓也知道,在史可法的背后,还有商毅的支持,现在谁都知道,整个南方,只有商毅的商家军,才能够抵抗清军。由其是史可法还带来了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原来南京竟然还没有完全失守,商毅依然还在南京城里与清军对持,坚守着南京,而且还在南京周边地区多次打败清军。

这个消息确实让徽州的众官员都振奋不己,也包括朱常淓在内。因为朱常淓出任监国本来就十分免强,他当然知道在这个时侯出任监国,甚致是称帝,可不是天下掉下的馅饼,而是被架到火上烤,一但清军杀到,恐怕就会首先拿自己开刀。而现在看来,南京居然还守得住,只要南京不失,清军就无瑕南下,而自已也就能够保住现在的位置,另外商毅也明确表示,支持自已监国,当然也舒心了不少。

而其他官员也都有差不多的想法,因此尽管黄宗羲、黄镇周等人曾在南京和史可法斗得不亦乐乎,但在这个时候,也都对史可法等人表示了欢迎的态度,众人相见之后,先是互相大哭一场,悲痛朱由崧架崩,史可法也知道,现在不是翻旧怅的时侯,众人团结一致,抵抗清军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双方都非常有默契的没有提在南京顺逆之争的那些事情。并且都表示一定会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清军。

但表面文章虽然是做得十足,一涉及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官员们就立刻旧病复发,当史可法向众人提议,请朱常淓立刻到杭州去坐镇,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黄宗羲、黄镇周等人马上都顾左右而谈他,并不做正面的答复。

因为生存的危机得到了缓解之后,各人立刻都开始打各人的小算盘,杭州可是商毅的地盘,而且史可法这一行人显然都己经和商毅结成一伙,一但朱常淓到了杭州,肯定成为商毅的傀儡,而史可法、吴热耍惨欢ɑ岢晌鲁⒌哪诟笾爻迹敲茨抢锘褂凶约旱奈恢媚兀飧隼碛墒敲环ㄋ党隹诘模虼艘捕挤追渍医杩谕拼牵凰凳鹿刂卮螅Φ贝映ぜ埔椤J房煞ㄒ簿筒缓迷偎凳裁戳恕�

而在私下里,有不少官员都向朱常淓进言,千万不要去杭州,因为商毅为人飞扬跋扈,桀骜不驯,而且又手握重兵,素有野心,决不可信任,一但去了杭州,就会被商毅架空成傀儡。

朱常淓其实到是很想去杭州,一来杭州是个大地方,肯定出征州要舒服,二来直接在商家军的保护之下,也更安全一些,致于成为商毅的傀儡,朱常淓到并不太在意,因为现在朱常淓手里也没有什么实权,都是由张秉贞、黄宗羲、朱大典等人说了算。而且朱常淓也没有多少政治野心,如果一定是要当傀儡的话,那么宁可给一个实力强的地方势力当傀儡,起码也能过得舒心一些。但去不去杭州,并不是由朱常淓说了算,因此他也无可奈何。

就在第二天,黄镇周上奏,称弘光架崩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建议朱常淓立刻在徽州称帝,也好名正言顺,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

这个建议也得到众官员的一致赞同,当然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一但朱常淓在徽州称帝,正好可以借此为由,暂时不去杭州,而称帝的仪式虽然单简,但前前后后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拖上一个月,至于一个月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史可法多少也了解一些众人的想法,心里当然也非常不痛快,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心争权夺利。但这话也不好直说,而且他到也不反对朱常淓称帝,因此也借机建议,请朱常淓到杭州称帝。

就在这时,史可法收到从杭州发来的消息,鲁王朱以海,在张国维、方逢年、钱肃乐、张名振、张煌言等人的拥立下,在处州出任监国。

原来南京被攻破的消息传开之后,在浙江处州府定居的明朝原兵部尚书张国维汇同一批聚集在浙江的官员们商议,认为急需迎立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监国,然后号招南方抗击清军。而因为当时消息不通,朱常淓刚刚出任监国还没几天,内部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也没有来得通告各地,因此只能在浙江一带选择,被安置在温州平阳的鲁王朱以海,也就成为他们拥立的惟一人选,被接到了处州龙泉县。

虽然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但实际上现在他手下只有十几名大臣,数百士兵,完全是一个地道的草台班子。而拥有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县城,处州本来是商家军的管辖地区,官员和百姓对鲁监国并不感冒,没有商毅的命令,谁鄀不敢去搭理他们,处州知府虽然接到了发来的公文,但也装不知道。

因此在朱以海被拥立为监国之后,立刻派张煌言为使,赶到杭州,来见商毅,通告此事,当然是希望得到商毅的支持。毕竟他们也知道,现在整个南方,只有商家军靠得住。

不过等张煌言赶到了杭州之后才知道,现在商毅并不在杭州,而是在南京坚守,继续和清军作战,接待他的是王夫之。而留守杭州的叶瑶瑱也以此为借口,对是否支持鲁王监国也不置可否,推说要请示商毅,才能做决定。张煌言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留在杭州等着。

而留在杭州的吴蚕帕艘淮筇绻弥煲院G懒讼龋强删吐榉沉耍獠皇怯峙隼匆桓雎硎坑⒌诙穑恳虼艘哺峡炫扇烁房煞ㄋ托牛盟彀阎斐E接到杭州来,免得夜长梦多。

这个消息立刻在徽州引起了一阵喧哗,因为在徽州的这些官员看来,自己拥立的朱常淓当然是代表着正统,而朱以海算什么,凭什么也能被立为监国,从血缘上来说,朱常淓也比朱以海占优。因此有不少人都上言,应该派人立刻去温州,要求朱以海取消监国的称号,还有人主张发兵去打朱以海。

这时史可法又再次建议,朱常淓应该立刻赶去杭州继位,因为只要朱常淓到了杭州,商毅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朱以海的要求,同时朱常淓还可以借助商毅的兵势,迫使朱以海取消监国。

在这个时候,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