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商家军的步枪射程在清军之上,但清军现在都是躲在城墙上或是掩体后面,双方对射的时候,商家军给清军造不成大的伤害,而且清军还能够用各种火炮来攻击商家军的进攻部队,因此想到攻破盱眙,还是必须要靠近城墙,进行强攻。
在以往商家军攻城,基本不会在城墙上和对手多作纠缠,直接用火炮轰开城墙,然后杀进城里去。但现在敌人也大量使用火器,而且顽固的驻守着城墙的战斗,商家军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战斗,也缺乏这样的作战经验。
尽管商家军的士兵们表玩得十分英勇,毫不畏死的冒着清军的火力向前突进,但却还是接二连三的倒在进攻的途中,有些士兵虽然冲到了城墙边,但城墙的毎一个缺口都有清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驻守,就这样盲目的向缺口硬冲,也使清军的防守针对性强,只用全力守住几个缺口就行了,商家军根本就无法攻进城里去,反而给自身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罗远斌见战况对商家军实在太不利了,再继续进攻,只是白白浪废兵力,因此也只好下令暂时收兵。而在这一战中,商家军付出了一共一千三百五十一名士兵战死,另有五百一十三人受伤的代价,而清军的伤亡是七百二十二人,伤三百四十二人。但对盱眙依然没有任何办法。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十五章 淮安战役(三)
就在罗远斌进攻盱眙受挫的时候,付责牵制清军,配合进攻的第四军,在军长周少桓的指挥下,到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这个时候,周少桓己经在山东独当一面快两年时间,除了在弘光元年(1645年)初,阿巴泰率军进取山东,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清廷的主要目标就放在江淮和江南战场,急于南下消灭南京的弘光朝孜。而对山东战场,以固守济南,挡住商家军从山东北上的路线就行了。并不要求能够马上夺取山东。
驻守山东的清军主将阿巴泰也领教了商家军的厉害,虽然现在山东的兵力有近七万人,但真正有战斗力的满汉旗军只有一万多人,其他都是降军或是山东的地方军队,连绿营都不如,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火器,因此阿巴泰也没有再向商家军发动进攻,只是利用手头上有限的实力,守住济南和青州。不过也在尽力的挑选精壮年轻士兵,加紧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而随后江淮战役发生,山东商家军的主要精力是配合江淮战场作战,吸引和牵制清军的兵力,并且趁机在山东扩大领土,北方难以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南方的鲁南地区。
在商毅扩军的时候,山东战区编制了第四、第五两个军,共计约四万五千左右的兵力。尽管在名议上,周少桓兼任这两个军的军长,但实际的分工是,周少桓带领第四军在鲁南地区配合江淮战场作战,并寻找机会扩大山东根据地的面积。而童大勇以第五军副军长的名议,带领第五军,驻守青州北部,和阿巴泰对持。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周少桓指挥着第四军,转战鲁南地区,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战斗,虽然战斗和规模都不大,但却是屡战屡胜,夺取了沂州、费县、峄县、郯城、赣榆等地。现在商家军在山东地区占领了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大部,充州府东南部,一共约有近八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约三百万左右。并且成立了一系列的工厂,基本可以做到自己自足。
同时山东战区的兵力,也增加到了五个师,四个旅、一个特种兵团,总兵力己经超过了八万,另外还有三个预备旅。其中第四军辖第二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二、四旅、骑兵旅和特种兵团。第五军辖第八师,第十师、第七、十二旅。
而这一次,第四军的任务是配和江北战区,进攻海州,再度打通苏北和鲁南的联系。周少桓也出动二个师、二个旅、一个特种兵团,共计三万部队。
海州江淮战役之后,一度被商家军占领,成为由浙江通向山东的海路航线上的一个中转站,但在南京战役其间,又被清军夺走。现在商家军要再度夺回海州。
而这时在江北战场的清军实力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吴三桂渡江支援江南战场,清军在江北的兵力锐减了四成,由余兵力不足,多铎也不得不收缩防线,集中力量守卫黄河南岸和淮河两岸的地区,而对黄河北岸的沿海地区,只能放弃。因此清军和商家军不同,并不重视沿海地区。
因此周少桓的部队打到海州之后,十分轻松的攻破了海州的防线,又一次把海州夺回到商家军的掌握之中。随后周少桓又指挥部队,攻取了海州西南的沭阳,从而也巩固了海州地区。并且也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淮安战役的配合任务。
但就在这时周少桓又收商毅的命令,得知现在罗远斌进攻盱眙的战斗进行得非常不顺利,恐怕清军会趁机出兵来进攻扬州,因此命令周少桓继续进攻宿迁和邳州,迫使清军把兵力北调,纣减缓苏北战场的压力,当然这一次作战的目地并不是一定要攻取宿迁、邳州,因此不要与清军硬拼,只要调动了清军的兵力就算完成了任务。
接到命令之后,周少桓也立刻开始准备新的战斗,尽管宿迁和邳州也在黄河北岸,但这两个地方己经是徐州的外围,由其是邳州,可以说是徐州东面的门户,因此清军对这两地还是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而第四军虽然连夺了海州、沭阳,但都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无论是体力还是兵力,都没有消耗,同时战士们也都赞足了劲,希望能够好好打一仗。
宿迁位于沭阳西面约八十里的地方,因此周少桓也首先把目标放在宿蓿�
这时宿迁城里有守军一万多人,主将是原来左良玉部下的大将李国英,现在被封为汉军正红旗甲喇章京。他当然知道宿迁是决不容有失的,因此一面派人向多铎求救,一面在城中死守。
而周少桓到了宿迁城外之后,立刻分兵两路,分从宿迁的南北两面发动进攻。不过宿迁毕竟不是盱眙,有足够的火器守城,因此在商家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城墙赶快就失守了,而商家军的士兵从南北的突破口里杀入了城中,和清军展开了巷战。尽管清军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无论是兵力和武器,都和商家军相差太远,终于还是抵挡不住商家军的攻势,纷纷弃城而逃。主将李国英也战死在城里。
不过在攻下了宿迁之后,多铎的援军也渡过了黄河,这一次带来了大量的火器,在得知宿迁失守之后,清军的援军都留在邳州驻守。
现在周少桓也知道了,第二年进攻盱眙的战斗进行得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军在守城时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因此在得知清军的援军带着大量火器进驻了邳州之后,也决定放弃继续进攻邳州的计划,反正调动清军的目地己经达到了。
罗远斌收到商毅的命令是在进攻旴眙的第四天,这时商家军为了攻取盱眙,己经伤亡了四千多人,但仍然没有攻下盱眙,而商毅也意识到,如果继续进攻盱眙,就算最终能够攻下,但也必然会使第二军损失巨大,从而影响整个江北战场的大局,因此下令罗远斌,停止进攻盱眙,撤回扬州暂时修整,等待命令。
到这时,淮安战役也全部结束,尽管周少桓在北线连继夺取了海州、沭阳、宿迁等地,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战线甚至都己经推到了南直隶的范围内,但由于商家军在进攻盱眙的战斗受挫,鲁南和苏北仍然没有重新打通,因此这次淮安战役的目地最终还是没有达到。
不过通过这次淮安战役,商毅也发现了商家军存在的最大弱点,现在商家军的阵地战、遭遇战、野战、巷战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战绩,但现在还缺乏打攻坚战的经验。虽然在过去的战斗中,商家军也攻克了不少城池,但主要是依靠火器的优势进行战斗,一但敌人也大量使用火器守城,商家军的优势缩小之后,就显得十分不适应,并且出现大量的伤亡。
当然从战争向常规道理来说,攻城战从来都是进攻方付出的代价大于守方的战斗,因此就是出现较大的伤亡,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不过就商家军目前来说,还是应该以运动战为主,调动清军的兵力,寻找战机,以迁灭清军的有生力量,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为主要目地。而并不适合多打这种伤亡过大的攻坚战,消耗自己的实力。因为和清军拼消耗,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也是给自己敲响了一下警钟,现在的清廷,可不是二百年后那么腐朽、保守、落后又盲目自大的腐败朝廷,八旗劲旅还处在自己的颠峰时期,还保持着勇武、好战的游牧民族血性,并没有堕落成八旗子弟。像多尔衮、多铎、阿济格、洪承畴、吴三桂还包括孝庄太后,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不要以为自己是现代人就小看了他们。
同时这个时候的清廷也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和进取精神,对先进的事物,由其是与战争有关的事物,仍然俱有效强的学习和仿造能力。在战场上发现了火器的巨大威力之后,清廷一定会加大发展自己的火器研制工作,事实他们上也正在做。虽然还无法超过自己,但也能缩小和自己的差距。
而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条件来看,武器的发展在短期内基本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顶多只是局部的改进提高,达不到升级换代的目地,因此以后一定要减少对武器的依赖,多在战略战术上下功夫,毕竟人的因素才是主要的,后世商毅的天朝太祖不就是充份发挥了人的因素,才在武器、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最终仍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也绝对值得商毅学习的。
因此商毅以统战部的名议,通知全军,主动承认这次淮安战役的失利,自己和统战部要付主要责任,表现为因为前一阶段的战绩,产生了轻敌思想,对清军的实力,和战斗的困难估计不足,求胜心切,才急于发动淮安战役。要求罗远斌总结。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十六章 湖北援军(上)
商毅主动承担淮安战役的责任,在《杭州时报》上正式刊登之后,确实在商家军和整个浙江地区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在中国,由其是居上位者,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责任的人绝对不多。
而且现在的商毅相当于就是浙江的土皇帝了,仍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不易,绝大多数人在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之后,选择的往往都推御责任,找替死鬼,为了掩盖错误,而做出更多错误的事情。这种现像,在帝王中也由为显着。能够做到主动承担失败的人,往往都是公认的明君。
因此这一事情,不仅没有影响商毅的名望,相反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第二军的军长罗远斌在接到公告之后,也不禁感激的热泪盈眶,因为这次发动淮安战役是由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且战斗也是自己指挥的,因此把这一战的责任推到自己头上,也是完全正当的。罗远斌甚致都已经做好了受降职处罚的打算。
但商毅却把主要的责任承担下来,自然让他感动不已,对商毅提出的认真总结的要求,自然也十分认真的照办,不仅把战斗的过程写得十分详细,而且也认真分析了这一战的得失,清军的战术变化和使用的武器特点,和自己在这一次指挥战斗中存在的错误,以及自已对这一战的结果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而罗远斌的总结报告也和过去一样,传示全军,商毅也要求全军,都要认真的学习,同时又告戒全军,以后一定要对清军提高警怫,不得再有任何的轻敌思想。
其实商毅知道,承认错误实际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有些属于业务能力上的错误,是完全可以大方的承认,相反还会给人留下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印像。但如果是思想,路线上的错误,则是不能承认。
就像这次的淮安战役就是属于业务能力的范围内,因为胜败是兵家常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百战百胜的名将,因此打一二个败仗是完全正常的。而且淮安战役也并不算是绝对失败,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叫做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实际上如果当时第二军继续进攻盱眙,仍然有很大的希望攻下盱眙,取得一场惨胜,那样一来,结果也是大不相同了。而商毅之所以断然下令停止进攻盱眙,是因为他己经收到了李定国从湖北发回的告捷,进驻湖北的商家军打败了清军,取得了一场大胜。正是有这一场胜利打底子,淮安战役的失利造成的影响,也就被冲淡了许多,不会打击军心士气。
而且在湖北地区开避新战场,同样也是商毅做出的决定,也证明淮安战役的失利,只不过是一次偶然的事情。当然李定国的这场胜利的意义重大,丝毫也不逊色于淮安战役,至少湖北战区的局势己经能够初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