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不是用事实说服,根本不要想把人拉回来,且先由得人去再说。等到这病好了,他自然会把徐勋放出来,但若是有个万一……他好歹也给朱厚照留了个忠心耿耿可以随其成长的臣子

尽管是东厂督公,但王岳踏足北镇抚司锦衣卫诏狱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这会儿他在叶广的亲自陪侍下从大门下了地牢,借着那一条长廊中的松脂火把,顺利寻到了那监房前。见张永和徐勋竟然关在一块,他忍不住斜睨了叶广一眼,却姑且没逮着这事做什么文章。

“徐勋,张永,司礼监王公公来了。”

徐勋和张永又不是眼神不好,早就看见王岳来了。这时候两人对视一眼,徐勋就弹了弹衣角先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而张永则是慢吞吞跟在了后头。

王岳对东宫那几个太监素来看不惯,此刻见张永这怠慢样子心中就不喜,口气中不免多了几分冷峭严峻:“咱家今次来,奉的是皇上口谕。如今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朝中沸沸扬扬,你二人且写一份请罪折子,皇上自会斟酌。”

徐勋和王岳不熟,只听萧敬捎过话,道是此人曾有跟着李荣兴风作浪。这会儿王岳甫一照面就是这样硬梆梆的话,原本就心怀郁气的他更是恼怒,不知怎的竟险些按不住这股邪火。然而,他沉默着还不曾质疑这道口谕,外头的人竟是比他反应还激烈些。

站在木栅栏外的王岳见徐勋久久不答,不禁沉声喝道:“怎么,你还敢质疑皇上口谕不成?”

“徐指挥自然不敢质疑,只王公公可敢说,这些话一字不差都是皇上口谕?”张永那会儿亲自跟着朱厚照走的斋宫,此时此刻根本不能相信这是皇帝口谕,一句话噎了回去,他就冷笑道,“皇上就算是让我二人上书请罪,也必然还有其他话,王公公莫要说半截藏半截”

王岳原是要解说皇帝苦心的,可被张永这品级差着十万八千里的一顶,他顿时怒火中烧,不禁气极反笑道:“好,好,果然是狼狈为奸,好一张利口既是你二人不领皇上口谕,那咱家也不和你们磨蹭时间,立时就去回禀了皇上”

撂下这话,他便扭头看着叶广说道:“叶大人,这锦衣卫诏狱也不是头一次关着犯人,从前可有两人一监的规矩?而且看犯人在狱中便好似在家一般逍遥,你这提点北镇抚司的未免太过纵容了吧?”

“王公公言重了,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下官这些年办过那许多案子,除却郑旺这等无赖刁民,其余的下官秉公处断不说,就是在狱中也是从不难为,家属送来的东西只要没有夹带,亦不会克扣半分。”叶广不卑不亢地解说了这两句,见王岳面色发僵,他这才略微躬了躬身道,“至于两人一监,确实是下官疏忽,立时让人把隔壁一间监房收拾出来。”

“哼”

王岳一时心中更怒,可却找不出理由驳斥叶广这话,当即拂袖而去。然而,他还没走出几步远,长廊另一头就传来了一阵说话声。这下子,他立时停下脚步,转头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叶广说道:“叶大人,这锦衣卫诏狱也能随便进人,这就是你的秉公处断?”

叶广不料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一时心中大为恼火。然而,等到眼力极好的他一下子认出那下来的前后两个人影,立时微微笑了起来:“王公公说笑了,锦衣卫诏狱当然不能随便进人,但若是如同王公公这样带着圣意来的,北镇抚司中人岂敢阻拦?”

王岳这时候才刚刚看清跟着掌刑千户李逸风下来的人竟是乾清宫答应孙洪,这一惊顿时非同小可。他自恃刚正,最讨厌那些蛊惑挑唆太子的佞幸,因而刚刚对徐勋张永才没有好声气,这会儿孙洪下来,他不禁猜度起了其人究竟什么时候来的,一时颇有些不安。

而孙洪见着王岳还在这儿,忙客客气气叫了一声王公公,又和叶广厮见之后,这才主动解说道:“王公公一走,皇上又记起一件事,这才差遣我来一趟。”

解释了这么一句,孙洪就冲着李逸风微微颔首,见后者立时眼疾手快上前打开监房的木门,他就弯腰走了进去,面北立定之后,他才开口说道:“皇上口谕。”

王岳刚刚才传了一次口谕,这会儿孙洪一来又是口谕,不但监房里头的徐勋和张永大为狐疑,就是叶广和李逸风也忍不住瞥了一眼王岳,暗想这位是不是真的假传圣旨。至于王岳就更不用提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上下翻腾。

见徐勋和张永慌忙行礼,孙洪才不紧不慢地说:“皇上口谕,传与府军前卫掌印指挥使徐勋。与他说,朕记得他尚未有表字,这二字表字送他,让他自个去好生琢磨”

说完这话,孙洪就把手中纸卷郑重其事地双手捧了过去,见徐勋连忙接过,他才笑呵呵地说:“皇上赐徐世子表字世贞,满朝文武当中,有这份殊荣的,我可没听说过第二个”

这边让人写请罪折子,那边使乾清宫答应颁赐表字,哪有这等道理

已经觉察到不对劲的叶广免不了死死盯着王岳,而后者脸色更加黑了。这时候,大为解气的张永不禁哂然笑道:“这倒是怪了,刚刚王公公到这儿对咱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训斥了一大通,还说是皇上口谕令我二人写谢罪折子,切勿自误,怎么这会儿孙公公却来颁赐表字?”

王岳险些被张永这话气得七窍生烟:“孙公公,咱家不过早走一步,皇上既是改主意,怎不叫人把咱家追回来”

“王公公走得太快,我已经是紧赶慢赶,这不是才刚到北镇抚司?”孙洪知道王岳刚刚指不定说了什么过头的话,可他虽犯不着得罪这位司礼监秉笔,可也更犯不着得罪东宫,于是忙干咳道,“皇上是说让二位写谢罪折子,但这是保全之意。皇上说,朝中沸沸扬扬,二位上书请罪之后,此事便能暂且压下。若是群臣再过不去,顶多放世子一个外官,贬张公公一级,过一两年事情就过去了。”

这本当是要王岳所传的话,可孙洪觑着那情形就知道,王岳肯定是态度生硬,只逼着两人上书请罪,没说另半截更要紧的,于是索性就当不知道似的笑眯眯说了出来。紧跟着,他就仿佛没注意到王岳那尴尬愠怒似的,以乾清宫还有要务为由匆匆告辞。

他这一离去,王岳自觉得留下更没意思,冷哼一声扭头就走。李逸风斜睨了一眼叶广,跟在后头大声叫道:“王公公慢走,下官送你……”

口中说送,李逸风脚下却没挪动半步,等人已经没影子了,他才嘿然一笑,扭转头冲着徐勋张永竖起大拇指道:“王公公平时那样说一不二的人,今天却在这里栽了个大跟斗。刚刚孙公公算是说对了,皇上钦赐表字,这还真是听都没听说过,只要这消息传出去,外头那些揪着你不放的大臣,料想也该知难而退了……”

“不,这事情还请叶大人和李千户替我暂且保密,千万不可泄露出去”

叶广多年执掌北镇抚司,要说老谋深算决计不亚于那些文官,他和徐勋关系本就亲近,眼下就笑道,“今天这事除了皇上,只有王公公孙公公和我们四人知道,绝不会再有人知。”

“多谢叶大人”

“谢我作甚我还担心你乍得殊荣把握不住,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倒是颇有大将之风。皇上钦赐你表字,不外乎是褒奖你此前的勤勉,而让你上书请罪,却是压一压朝中如今的势头。”

“皇上一片苦心,我自然铭感五内。”口中这么说,徐勋心里却怎么想怎么觉得今天这大起大落来得诡异,再加上他根本不愿意在这节骨眼上离开京城,于是索性又对着叶广和李逸风说道,“叶大人,李千户,我还有一件事想要求二位。若是宫中有什么消息,二位可否先给我二人透个信?若是干系重大也就罢了,但若不是……”

话还没说完,叶广就打断道:“此事你尽管放心,我会让人留意”

李逸风也忙附和:“哪有什么干系,这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你们在这儿缺什么要什么,尽管说等到你们出去的时候,破财消灾摆上一桌请叶大人和我吃一顿就成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召见阁臣,天子苦心

宫城东南文渊阁,三个平素还算和睦的阁老这会儿各在各的直房,四下里鸦雀无声,可忙忙碌碌的文书官却都忘不了刚刚那番纷争。

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揭帖一事,三人各持己见,刘健觉得是看不惯徐家暴发户的科道言官,也该是时候杀一杀任由太子妄为的这股风头;谢迁却觉得罪及徐勋一人足矣,捎带上王守仁却是池鱼之殃,那些东宫讲官气量狭隘;而李东阳则是力持己见,以为此事需得速断速决,不可在皇帝病倒期间闹得沸沸扬扬,有个结案的由头就可以把事情暂时揭过去,须知弘治皇帝的中旨毕竟比当年成化皇帝少多了。

于是,首辅刘健罕有地大发脾气,道是李东阳就知道左右逢源,于是首辅和次辅竟是闹了别扭,这会儿谁也不理谁。就在这一片静悄悄的时候,外间一个文书官蹑手蹑脚地进来,将一封奏折小心翼翼地摆在了刘健的案头。

“元辅,这是刚刚转来的。”

刘健瞥了那文书官一眼,知道这当口上来的东西多半是司礼监转来的,于是信手拿过翻开一看,眼神立时定住了。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来,本要按照习惯命人去请李东阳,可想想刚刚那一番争执,他索性拿着东西径直出门到了谢迁那里。一到地头见谢迁起身要叙礼,他没好气地摇了摇头,信手把奏折撂在了谢迁的面前。

“看看这个”

请罢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陈宽王岳……

才看清了头几个字,谢迁立时大吃一惊,也来不及去看刘健什么表情,展开来仔仔细细看了起来。待到咀嚼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便面色凝重地说道:“元辅怎么看?”

“那上头一串名字,要是全都撤下去,司礼监换谁来主持这些个言官说得简单,监火药局和军器局的内官失职,司礼监难辞其咎,必得要他们担责。可他们也不想想,皇上一年到头能见咱们几次,这些太监却都是日日在皇上跟前,哪里可能说换人就换人”

“说是换人,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应该只有萧敬一个吧?看来人家不止是对徐小子看不惯,连萧敬都惦记上了。”谢迁眯了眯眼睛,却说出了另一句话,“元辅觉得,之前焦芳众矢之的,这回却换成了徐勋,会不会是这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龃龉,于是互相打嘴仗?要知道,焦芳和司礼监秉笔李公公之间的关系,可是暧昧得很。”

“你提醒了老夫,确实有这可能”

刘健一下子想起这一茬,一时立即计上心头,“不管是不是如你所料,先让他们两边去斗你我约束门生故旧,切勿掺和进去……”

这话还没说完,外头就传来了一个书吏急切的声音:“元辅,谢阁老,司礼监来人了,是司礼监的戴公公”

闻听此言,刘健和谢迁同时愣住了。天顺年间还好,可从成化开始,皇帝就鲜少召见阁臣,就连那些司礼监顶尖的大珰也极少到文渊阁来,有什么事就是司礼监文书写字居中传话,又或者是直达天听的密揭。今天这是为了什么事,竟然劳司礼监秉笔太监戴义亲自前来?

久经风雨的两人想起皇帝病了,同时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对视一眼就慌忙往外走。谢迁步子太急,甚至带着那把太师椅挪动了,那刺耳的声音更让他一阵心烦。等到了前头的大厅,见李东阳已经陪着戴义等在了那里,刘健也顾不上先前那点小龃龉,快步走上了前。

“戴公公,今天你这是……”

一见刘健谢迁出来,戴义就再也坐不住了,霍然站起身就急匆匆地说道:“首揆,李阁老谢阁老,皇上口谕,宣你三人去乾清宫”

宣见乾清宫

这样从未有过的事情,无论是急躁的刘健也好,求稳的李东阳也罢,亦或是洒脱的谢迁,全都是大吃一惊。只这会儿没有丝毫犹豫的功夫,三人当即齐齐答应,先出来吩咐了那些文书几句,立时就跟着戴义出了文渊阁。尽管从文渊阁到乾清宫的距离并不多远,可大热天再加上三人之中最年轻的谢迁也已经奔六了,一路走到乾清门的时候已经完全汗流浃背,好在马上有人送了凉毛巾来伺候三人擦脸,收拾齐整了才由戴义引进了西暖阁。

尽管不过是六七日朝会不见,可当看到坐在御榻上的皇帝时,已经心里有些准备的内阁三老全都是心中咯噔一下,旋即强自镇定上前行礼。虽是酷暑,西暖阁却不曾用冰,甚至还比不上文渊阁中的通风凉快,可当他们见皇帝取水饮用后却依旧呼热时,那股惊惶就别提了。

“朕如今三十六,嗣位大统已经十八年,没想到如今这一病,竟是几乎不起,这才召来三位先生托之以大事。”

尽管是托之以大事而不是托之以后事,可领头的刘健仍是心惊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