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匮》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枳实五枚,大黄三两。治酒疸,心中懊憹,或
热痛者。酒疸湿热郁蒸,故心懊憹。甲木冲击,故生热痛。香豉、枳、黄,降浊而泻
热,栀子清心而除懊憹也。
茵陈蒿汤,方在茵陈。治太阴病,身黄腹满,小便不利者,谷疸同此。大黄硝石汤,方在
大黄。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皆用之,以清乙木之郁蒸,泻膀胱之湿热也。
栀子苦寒,清心火而除烦热,烦热既去,清气下行,则浊瘀自涌。若热在膀胱,
则下清水道,而开淋沥。盖厥阴乙木,内孕君火,膀胱之热,缘乙木之遏陷,亦即君
·
21 ·
长沙药解
火之郁沦也。善医黄疸者,以此。
■香豉
【本经】无。
味苦、甘,微寒,入足太阴脾经。调和脏腑,涌吐浊瘀。
《伤寒》栀子香豉汤方在栀子。用之治伤寒汗下后,烦热,胸中窒者。土湿胃逆,浊
瘀凝塞,香豉扫浊瘀而开凝塞也。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则反覆颠倒,心
中懊憹者,以腐败壅塞,浊气熏冲,香豉涌腐败而清宫城也。瓜蒂散方在瓜蒂。用之治胸
中塞瘀,心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以寒瘀胶塞,阻碍气道,香豉荡腐物而清胸
膈也。《金匮》栀子大黄汤方在栀子。用之治酒疸,心中懊憹热痛,以湿热熏冲,心君郁
痞,香豉排郁陈而宁神宇也。
香豉调和中气,泻湿行瘀,扫除败浊,宿物失缘,自然涌吐,实非吐剂。肃清脏
腑,甚有除旧布新之妙。
■瓜蒂
【本经】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
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生平泽。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利水而泻湿淫,行瘀而涌腐败。
《伤寒》瓜蒂汤,瓜蒂二十枚。水一升,煎五合,顿服之。治太阳中暍,身热痛重,而脉微
弱。以夏月汗出,浴于冷水,水入汗孔,而行皮中。窍隧冷闭,郁遏阳火,而生内热。
壮火伤气,故脉微弱。瓜蒂决皮中之水,开窍而泻热也。
瓜蒂散,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为散,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服
取吐。不吐,加之,得快吐乃止。治胸有寒瘀,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心中
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以胃土上逆,碍胆经降路,二气相迫,结于胃口,故
心下痞硬。降路梗塞,则肺气逆冲,咽喉阻闭。肺气郁遏淫蒸,而化痰涎,隧道皆填。
是以胸膈壅闷,不得喘息。小豆、香豉,行其瘀浊,瓜蒂涌其痰涎也。治厥阴病,邪
结胸中,心下烦,饥不能食,手足厥冷,脉乍紧者。以痰涎在胸,郁阻肺气,不能四
达,瓜蒂涌痰涎以通气道也。治宿食在上脘者。宿食上停,浊气不降,郁闷懊憹,头
痛发热,其状甚似外感,瓜蒂涌之,则浊降而病除也。
瓜蒂苦寒,泻水涤痰,涌吐腐败,以清气道,荡宿食停饮,消水肿黄疸,通脑闷
鼻鼽,止咳逆齁喘。湿热头痛,风涎喉阻。一切癫痫蛊胀之病皆医。
亡血家忌之。
·
22 ·
卷一
■蜀漆
【本经】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
鬼注。生川谷。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阳胆经。荡浊瘀而治痎疟,扫腐
败而疗惊狂。
《金匮》蜀漆散,蜀漆、云母、龙骨等分。为散、未发前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
匕。治牝疟多寒者。寒湿之邪,客于少阳之部,郁遏阳气,不得外达。阳气发于阴邪之
内,重阴闭束,莫能透越,鼓搏振摇,则生寒战。阳郁热盛,透围而出,是以发热。
阳气蓄积,盛而后发,故至期病作,应如潮信。阳旺则蓄而即盛,故日与邪争,阳衰
则久而方振,故间日而作。阳进则一郁即发,锐气倍常,故其作日早,阳退则闭极方
通,渐至困乏,故其作日晏。作之日早,则邪退日速,作之日晏,则邪退日迟。作晏
而退迟者,阳衰不能遽发,是以寒多。阳败而终不能发,则绝寒而无热矣。云母泻其
湿寒,龙骨收其腐败,蜀漆排决陈宿,以达阳气也。
《伤寒》救逆汤方在龙骨。用之治伤寒火劫,亡阳惊狂,起卧不安者。以阳亡湿动,
君相离根,浊阴上填,心宫胶塞,蜀漆除道而清君侧也。
蜀漆苦寒疏利,扫秽行瘀,破坚化积,清涤痰涎,涌吐垢浊,是以善医痎疟惊狂
之病。
洗去腥用。
■黎芦
【本经】藜芦。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搔,恶创,
杀诸蛊毒,去死肌。一名葱苒。生山谷。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涌胸膈之痰涎,定皮肤之瞤惕。
《金匮》黎芦甘草汤,黎芦、甘草。原方失载。治病人手指臂肿动,身体瞤瞤者。以手
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经气郁遏,故结而为肿,郁而为动。郁极
则身体瞤动,不但指臂而已。此缘胸有瘀浊,阻隔经气往来之路,是以如此。甘草培
其中气,黎芦吐其瘀浊,以通经气也。
黎芦苦寒毒烈,善吐浊痰,兼治疥癣,杀诸虫,点痣,去瘜肉。
■升麻
【本经】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久服
·
23 ·
长沙药解
不夭。一名周升麻。生山谷。
味辛、苦、微甘,性寒,入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肿毒
而排脓血。
《金匮》升麻鳖甲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雄黄五钱,蜀椒一两。水四
升,煎一升,顿服。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阳毒之病,少阳甲木
之克阳明也。手足阳明,皆行于面,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火之色赤,故面见赤色。
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胆胃壅迫,相火瘀蒸,故咽喉痛而吐脓血。其病五日
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缓急迫,鳖甲、当归,消凝瘀而排脓血,
雄黄、蜀椒,泻湿热而下逆气也。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治阴毒为病,面目
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阴毒之病,厥阴乙木之克太阴也。厥阴乙木,开窍于目,
木之色青,故面目青。脾主肌肉,足太阴之脉,上膈而挟咽,肝脾郁迫,风木冲击,
故身及咽喉皆痛。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缓急迫,鳖甲、当归,破结滞而润风木也。
阳毒、阴毒,病在肝胆,而起于外邪,非风寒束闭,郁其脏腑,不应毒烈如是。
升麻清利咽喉,解毒发汗,表里疏通,是以奏效也。
《伤寒》麻黄升麻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厥阴病,咽喉不利,吐脓血,以清咽喉而排脓
血也。
升麻辛凉升散,清利咽喉,解肌发表,善治风寒侵迫,咽喉肿痛,呕吐脓血之病。
最能解毒,一切蛊毒邪秽之物,入口即吐。避疫疠烟瘴之气,断泄利遗带之恙,止吐
衄崩淋诸血,消痈疽热肿,平牙根臭烂,疗齿疼,医口疮,胥有良效。
手阳明自手走头,足阳明自头走足,二经升降不同。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阳明为
顺,入足阳明为逆。咽喉之病,以及口舌牙齿,其位在上,须用升麻而加清降之药,
自高下达,引火归根。若足阳明他病,悉宜降药,不宜升提,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
后世庸工,以之升提足阳明胃腑清气。足阳明顺下则治,逆上则病,何可升乎!
■葛根
【本经】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
主下利,十岁已上。一名鸡齐根。生川谷。
味甘、辛,性凉,入足阳明胃经。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
降冲逆而定喘。
《伤寒》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治伤寒太阳
阳明合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阳明胃经,自头走足,行身之前。背者,胸之
·
24 ·
卷一
腑也,《素问》语。太阳经病不解,内侵阳明,阳明郁遏,不得顺降,冲逆胸膈,胸膈莫容,
遂后壅于项背,故项背强直,几几不柔。寒闭皮毛,故无汗恶风。姜、甘、大枣,利
中宫而补土,桂枝、芍药,达凝郁而泻热,麻黄散太阳之寒,葛根解阳明之郁也。治
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以经气郁遏,则腑气壅迫,不能容受,未消之食,必至
上呕,已化之谷,必至下利。麻黄发表而泻郁遏,葛根疏里而达壅迫也。又治太阳病,
欲做刚痉,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以过汗亡津,筋脉不柔,复
感寒邪,闭其皮毛,则病刚痉。足阳明脉循上齿,手阳明脉循下齿,筋脉燥急,故口
噤不开。麻黄泻闭而散寒,葛根降逆而润燥也。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葛根四两。煎服。治太阳阳
明合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风泄皮毛,故汗出恶风。桂、芍泻太阳而达营郁,
葛根解阳明而降气逆也。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半斤,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中风,下后,下利脉促,
喘而汗出者。以下伤中气,脾陷为利,胃逆为喘。上热郁生,窍开汗出。连、芩清君
相之火,葛根降阳明之逆也。
《金匮》竹叶汤方在竹叶。用之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胃气上逆,肺
郁生热,故气喘头痛而发热面赤,葛根清胃而降逆也。
奔豚汤方在甘李根白皮。用之治奔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以风木勃发,则生烦躁,
生葛清风而润燥,泻热而除烦也。
葛根辛凉下达,除烦泻热,降阳明经腑之郁。经腑条畅,上脘之气不逆,则下脘
之气不陷,故呕泄皆医。生津止渴,清金润燥,解阳明郁火,功力尤胜。
作粉最佳。鲜者,取汁用,甚良。
■赤石脂
【本经】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味甘平。主黄疸,泄利,
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创,头疡,疥搔。久
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山谷中。
味甘、酸、辛,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
护心主而止痛楚。
《伤寒》桃花汤,干姜三两,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用一半研末。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温服七合,
入赤石脂末方寸匕。治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以水土湿寒,脾陷肝郁,
二气逼迫,而腹为之痛。木愈郁而愈泄,水道不通,则谷道不敛,膏血脱陷,凝瘀腐
败,风木摧剥,而下脓血。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
25 ·
长沙药解
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一斤,禹余粮一斤。治伤寒下利不止,利在下焦,服理中汤,利
益甚者。己土湿陷,庚金不敛,则为泄利。而己土湿陷之利,其病在中,理中可愈,
庚金不敛之利,其病在下,理中不能愈。石脂、余粮,涩滑而断泄利也。
乌头赤石脂丸方在乌头。用之治心痛彻背,以其保宫城而护心君也。
赤石脂酸收涩固,敛肠住泄,护心止痛,补血生肌,除崩收带,是其所长。最收
湿气,燥脾土,治停痰吐水之病。更行瘀涩,破凝滞,有催生下衣之能。兼医痈疽、
痔瘘、反胃、脱肛之证。
■禹余粮
【本经】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癥瘕,大热。炼饵
服之,不饥,轻身延年。生池泽及山岛中。
味甘,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经。止小便之痛涩,
收大肠之滑泄。
《伤寒》禹余粮丸,原方失载。治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者。以发汗太
多,阳亡神败,湿动木郁,水道不利,便后滞气梗涩,尿孔作痛。禹余粮甘寒收涩,
秘精敛神,心火归根,坎阳续复,则乙木发达,滞开而痛止矣。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在石脂。用之治大肠滑脱,利在下焦者,以其收湿而敛肠也。
禹余粮敛肠止泄,功同石脂,长于泻湿,达木郁而通经脉,止少腹骨节之痛,治
血崩闭经之恙,收痔瘘失血,断赤白带下。
煎汤,生研。作丸、散,煅红、醋淬、研细用。
■鸡子黄
【本经】无
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
《伤寒》黄连阿胶汤方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