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杂牌军对中央军的防范意识很深。即便是上官云相命令他们拦截我军,恐怕出工不出力的方面极大。如果相比中央军来说,说一四四师与新七师是杂牌部队。那么这个只下辖一个新编二十一师的八十八军,则是杂牌中的杂牌。”

“相对于身为川军精锐,装备和战斗力都绝对是川军一流的一四四师,以及川军嫡系部队组建的新七师来说。这个由川军内战败将召集旧部组建,所辖兵力不过是两旅四团的八十八军,与中央军之间相互提防的心态,甚至要远在其上。我认为这个八十八军,绝对不会拼死力。”

“更何况上官云相的三十二集团军司令部就驻扎在宁国境内,这个八十八军他还留着给自己护驾。如果我们进入宁国境内,这位总司令不会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将八十八军这个自己身边唯一留下护驾的部队派出来。他可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

“而驻溧阳、郎溪、广德一线的第二游击区,虽然下辖兵力众多,但是距离宁国一线路途相对遥远。只要我军动作迅速,等他们赶到我军已经进入了宁国的山区。至于孝丰一线的第一游击区,虽是湘军战斗力相对比较强,装备也仅次于中央军。但同样存在着路途遥远的问题,其主力还远在浙西一带。虽然正在昼夜兼程向这里赶路,但路还是要一步步赶的。”

“我们如果选择这条路线,关键的问题就在两个字上,那就是迅速。只要我们动作快,决心坚决。集中兵力,攥成拳头。在第一游击区反应过来之前,进入宁国境内。按照宁国现在兵力空虚的情况来看,我们安全突围的把握相当的大。”

杨震的分析,让军长陷入了沉思。尽管对杨震的这个建议有些不以为然,但长期以来的压制让他在沉默良久之后还是点头道:“我认为政委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我看还是按照政委的决定办。”

军长的表现,让杨震微微一愣。军长语气之中的不以为然,他不是没有听出来。他明白军长之所以同意自己的建议,还是对以前的遭遇仍旧心有余悸而有意的避让,还是把自己摆在了战地指挥官的位置上。而不是作为一军统帅履行自己的职责。

让杨震有些不明白的是,自己到皖南以来也算是下了苦心,为什么还是没有能够改变这位军长过于谨慎的作风?从自己到皖南以来,尽管自己百般努力。但是这位军长的工作与其说恢复信心,还不如说是一直在被动配合。甚至自己主动将自己的位置放在了参谋长的位置上。

尽管军长的表现让杨震很是不理解,但在眼下局面之下,也无暇在与其长谈的杨震,也只能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军长,现在形势不利。为了便于指挥,是不是将军部分为两个部分,你我各带一部分。”

“这样一来,即便你我之间有人出了意外,全军的指挥也不见得中断。这样,你带先头部队按照我们商议的路线先冲出去,为全军打开通道。我就地留在星潭收拢后续部队,尤其特务团和教导总队一部,以及军部后卫部队。”

杨震的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上。谁都知道,在敌军四面合围的情况之下,留下来收拢后续部队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事情。相比目前最兵力雄厚的北线部队以及中路部队,正由牛栏岭一线向星潭靠拢的南线部队兵力也是最单薄的。

教导总队原本兵力就是皖南各部之中最少的,总共不过八百多人。在牛栏岭一线的说是两个营,实际总兵力还不到五百人。而特务团的兵力除了留下一个担任全军总后卫之外,还留下了几个连在皖南就地坚持游击战,实际上兵力不足六个连。

南线两部加在一起,还没有一个团的兵力。一旦在南线部队靠拢之前,敌军重新封闭突破口,留下来的结果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清楚的人。指挥这么一点部队为全军担任总后卫,无疑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事情。所以杨震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军部各个高级首长的坚决反对。

面对着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杨震却是坚持道:“我之所以提议我和军长分别组建两个指挥部,就是担心敌军推进速度会过快,一旦在后续部队抵达之前,星潭的突破口被重新封闭,我们可以分别指挥部队作战。而不会出现有一方面失去指挥。”

“皖南部队是新四军的根本,任何一支部队都是极为宝贵的。我们不能轻易的损失掉任何一支部队。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全部的带出去。我在东北打过游击战,游击战经验相对军长来说,比较丰富。”

“就算老三团无法阻击住五十二师南下,突破口被重新封闭。我可以利用我的经验,带领后续部队寻找缝隙突围。所以我留下收拢后续部队,军长指挥已经渡过徽河的一纵队以及军部主要人员,先行渡过徽河。”

“我决定以军长与政治部主任、东南局副书记、副参谋长组成第一梯队。由军长与小姚同志分别负责军政指挥。袁主任与秘书长统一指挥军部跟随第一梯队行动。所有军事行动与部署由军长统一指挥,任何人不许干涉。”

“我留下,挑选军部部分精干人员组建第二指挥所,留下收容后续部队。在星潭以南的那个营就留给我指挥。第一梯队渡过徽河后,无论河西出现什么事情,都不许停留全力向东北方向猛插过去。”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军部中听到自己决定后,表情严肃的各位,笑了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的安全。牛栏岭距离星潭不过七八公里远。而我自丕岭带领军部前移之前,已经命令南线部队放弃阵地,交替掩护向长坑山、星潭一线撤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抵达长坑山一线。”

“而长坑山距离星潭也不过是近在咫尺,说话间就能到。所以你们也不要担心我的安全,现在最重要的是军部马上必须抢渡徽河,穿过榔桥至三溪的公路。只要越过这条公路,我们就算突破敌军第一道封锁线了。”

第702章最终决定权

杨震坚持自己留下收拢后续部队,军部的几位首长,尤其是那位东南局副书记坚决不同意。别人不好开口,但是那位东南局副书记却直接开口道:“杨震同志,你的想法我反对。你现在是新四军政委、东南局书记、军分会书记,也就是说你现在是皖南部队的最高统帅。”

“你不是纵队司令,更不是团长。收容后续部队的这种事情,在现在的局面下由你亲自带队不合适。你要对中央负责,对目前在皖南的部队全军负责,而不是对单独那一个方面的部队负责。”

“你要留下一个高级干部收容后续部队,这我没有意见。但是你要亲自留下,我认为不合适。杨震同志,你这是本末倒置。杨震同志,如果你要继续坚持这个决定,我将会立即如实上报中央的。”

这位东南局副书记的话,立即在军部的所有人员之中引起共鸣。看着几个人坚决反对,杨震皱了皱眉头,却是坚持的对军长道:“军长,这事情就这么定了,你马上带着军部所有人员以及其余部队,抢渡徽河。”

“我带一个营留在这里稳住突破口,接应特务团与教导总队。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了,敌军推进的速度很快,天亮之后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我们必须要行动速度,不能有半点的犹豫。”

对于杨震的坚持,那位东南局副书记道:“杨震同志,对于你的想法我还是坚决的反对。我是军分会党委委员,东南局的副书记,我有权也有义务反对你这么做。”

“杨震同志,我虽然长期从事地方工作,不明白怎么带兵,更不明白怎么去作战。但有一点我还是清楚的,在这个时候你留下接应后续部队是不合适的。你是一军之首,这么做你要考虑后果的。”

“还有,杨震同志你要相信你的部下。现在指挥南线部队的无论是周桂生同志,还是冯达飞同志,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同志。实战经验丰富,你要相信他们能够将特务团以及教导总队带出来。”

相对于一些人的激烈反对,军长却沉默了一会道:“这样,我们先派人与特务团取得联系,看看他们到那里了,然后再做决定。如果他们已经到了长坑山一线,那么政委坚持就留下。如果他们还在牛栏岭一线,那么政委坚决不能留下。”

军长提出的这个折中意见,获得了军部其他人的赞同。只是事与愿违的是,军部与南线部队的电台始终无法联系。派出的几批通讯员去找,又几乎都是一去不回。面对紧张的局面,杨震索性直接终止了会议。第一次行使了自己的政治委员最终决定权。

面对杨震的固执与坚持,军部的几个人无奈之余也只得服从。在军部挑选了一批精干人员以及留下一步电台之后,带着军部跟在五团的身后,冲破了四十师的炮火封锁区,涉渡徽河向泾县东北部山区冲去。

为了尽量部队在通过火力封锁区时的减小伤亡。在军部突围之时,杨震亲自带着李明博,赶到一线阵地。指挥留下来的三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两门九十毫米迫击炮,压制星潭南部山头上的敌军。

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劣势,但杨震指挥留下来的两门迫击炮,利用后发制人,机动灵活性的战术,打出了一场精彩的迫击炮对战。以两门迫击炮,却压制住数量占据优势的星潭南面山头上的四十师炮兵。

在炮战之中,利用日式迫击炮的射程优势,敲掉了四十师炮群之中威胁最大的那门意大利造四七平射炮,并死死的压制住几挺重机枪。使其封锁突破口炮火威力大幅度的减弱,大大的减少了通行部队的伤亡。待军部顺利的通过炮火封锁区后,杨震才返回星潭。

送走军长和军部后,杨震就坐镇在星潭,一方面利用电台不断的呼叫南线部队。一边密切的关系着周边的敌情进展。尤其是北线的五十二师和南线的七十九师,这两个推进速度最快的中央军嫡系部队的进展。

虽然在带着军部转移的时候,与军长失去联系长达四个小时。但杨震对整个战局还是比较准确的。到了下半夜,正如他所料,在主力走后星潭周围的战局在不断的向着恶化方面发展。

到凌晨三时左右,星潭周围已经是枪炮声越来越密集。南边聚集在几个山头上的四十师部队在发现星潭的部队已经冲过徽河,当面与自己对峙的新四军已经大部撤离之后,不顾一切的发动反击。试图重新封闭突破口,将还在河西的后续部队吃掉。

而继四十师集中兵力向星潭发起反击,南边榜山一线的五十二师主力,同样在发现当面的新四军部队已经撤离后,不顾其不擅长夜战的缺点,明显加快了推进的速度。已经在榜山至三溪的公路沿线,与担任军部侧翼掩护的老三团断后部队发生激战。

三战区临时配属给五十二师的炮四十五团一个营,装备的射程高达九千多米的德式博福斯山炮的炮弹,已经开始落在星潭一线。而星潭周边也出现了绕过老三团阻击阵地,渗透进来的五十二师小股部队。

与此同时,西面的一四四师也在三十二集团军总部的催促之下,加快了东进的步伐。已经进抵高坦、石井坑一线。而之前推进速度明显最为缓慢的一零八师,此时也进抵丕岭以北。而此时杨震手里面加上目前还没有进抵星潭的后卫营,也不过两个多营的兵力。外加被军长留下的军部警卫连、工兵连以及一个通讯连。

面对着持续恶化的局势,与杨震一同留在星潭军部作战科副科长叶超、侦察科副科长殷杨两个人明显有些沉不住。在简单商议一下后,由叶超劝杨震道:“政委,按照五十二师的推进速度来看,最迟天明将会赶到星潭一线,突破口随时有被重新封上的危险。您看,是不是我们也该撤了。”

“按照五十二师的推进速度来看,甚至不到天亮就能赶到星潭一线。再不走,等到天亮我们就走不了了。我们手头就这么点部队,星潭南边的制高点又在四十师手中。在继续耽搁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叶超的劝说,杨震看了身边被军长留下来,面带焦急情绪的这两个人后,语气却是显得很平静的摆了摆手道:“还没有到火上房的时候急什么?继续等。不联系上周桂生和冯达飞,我是不会走的。”

见到两个人还想劝,杨震身边的李明博将两个人拽出了临时作为杨震指挥所的那间屋子道:“两位科长,你们还是不要继续劝了。一号的性格我比你们了解的多,这个时候是劝不动的他的。他说不联系上南线部队不会走,那就绝对不会走的。”

“而且我有一种感觉,他留在星潭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收拢后续部队,应该还有别的想法。现在当务之急,是联系上南线部队。只要联系上南线部队,一号也就没有理由留在这里继续冒险了。”

听到李明博的说法,叶超不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