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会历史-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中,我们便看到有测试使徒与先知的真伪的规定。有趣的是,初期教会没有现今教会般浓厚的宗派观念,虽然不同地方建立了不同的聚会点,彼此没有任何行政上的联属关系,但它们仍自觉属於同一个教会:因某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基督的身体只有一个,故信徒不能因地盘或门户之见,而分裂基督的身体。保罗不是单写信给那些由他一手建立的教会,也写信到一些他不曾牧养过、甚至不曾到过的教会,做鼓励、劝勉、警诫、责难等工作;他完全没有顾虑过这样做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地盘,会不会冒犯了当地的监督和长老。在使徒心目中,教会只有一个,并且是信奉同一位主,无人可以将教会据为己有,视作自己的禁盈,不让别人奉基督的名介入。干涉别的教会的内务的做法,绝不限於一世纪的使徒,在第二世纪时若干著名的教父(例如伊格拿丢(Ignatius,35-107)],亦不时写信给各地教会,予以教导及提醒。那时真是一个教会、一个信仰、一个圣灵。
  2.末世意识。
  谈到宣教工作,不能不顺带一提初期教会的末世意识。早期的信徒有浓厚的末世意识,相信主会很快再来,这是促使初期教会积极从事布道的重要因素。在哥林多前书中,我们看到保罗的末世意识是极其强烈的,他甚至劝人宁守独身,不要改变自己的婚姻状况;这不是说他觉得婚姻本身有甚麽不对,而仅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既然主快回来,结束地上的一切,那结婚便是虚耗时间的无谓之举了。他说:'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林前七26)保罗认为信徒的当务之急,是积极传扬福音,其馀的想法和做法,皆是无意义的末节。他相信耶稣基督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驾云再临。末世意识推动了初期教会,积极从事宣教工作。
  B.各地教会的建立。
  1.各地会堂成为首先的传教中心
  使徒的宣教策略大抵是这样的:他们首先利用各地的犹太会堂向同乡传教:这也是环境因素使然,他们总不能在街头派发福音单张吧(虽然保罗也曾在雅典广场上宣传上帝的信息)!犹太人原本就在会堂里敬拜聚集,故会堂因利成便成了传教的中心:同样地,当信徒受到犹太教当局的逼迫时,会堂自然成了信徒首个受难地。
  2.在城市中建立教会。
  初期教会多数在城市中建立,因为城市乃人口聚集之地,亦篇商贩往来必经之途。使徒的传教活动普遍集中在各个城市,他们建立了不同的信徒群体。当时的教会模式与我们今日的有很大的差别:一来基督教尚未成为合法宗教,不能太公然地活动;二来加上福音主要在基层中传播,教会经济实力薄弱,故根本不可能建筑宏伟的教堂。信徒仅在家庭中举行聚会,聚会场所不会很大,能挤上数十人便很不错了(那时举行聚会尚要兼顾与会者的膳食)。由於一个聚会点所能容纳的人数有限,一旦信徒人数增多,便要增加聚会点;放在同一个城市,往往有一个以上的聚会点。它们彼此间未必有行政上的统属关系,但信徒在意识上却清楚知道,他们是同属於一个教会,不分宗派,亦无山头派别。保罗在书信中,恒常提到他是写信给在某个城的众教会的,例如:「保罗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上帝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林後一1)。
  3.建立以监督与长老为主的领导层。
  使徒一旦在某个城市里成功发展、建立聚会点後,便立即对新葡展开栽培工作,巩固他们的信仰,并奠立教会的各项事工的规模。过了一段时间後,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就在信徒中间选立一些有管理及教导恩赐的人,按立他们为监督(主教)或长老,让他们可以接续教导及牧养信徒的工作;然後使徒便可以安心离开当地,到别处开拓新的传教工场。使徒为地方教会建立了以监督与长老为首的领导层。我们在保罗的教牧书信里也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教导。在第二世纪使徒尽皆逝世以後,各地教会以主教为首的领导层,便全面肩负起掌舵的任务。他们且成了使徒的官方接班人,拥有正统信仰的唯一诠释权,藉此判定真理与异端。
  4.教会的礼仪。
  正如前文所述,教会在第一世纪时主要在犹太人中间传播;但到了一世纪末,犹太人教会却逐渐过渡成为非犹太人的教会。
  因篇幅所限,有关教会的崇拜礼仪,这里不能详论。按第二世纪的一位教父游斯丁(Justin,165殉道)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主日崇拜的仪式包括了读经、讲道、祈祷、圣餐、奉献等。除了没有唱诗以外,大抵与今天更正教的崇拜无异,都是以宣讲上帝的话语为主,礼仪的成分并不强。
  至於圣礼方面,水礼与圣餐是最早期执行的两个礼仪,较後的有悔罪礼与告解礼。今天有不少关於水礼的神学论争(譬如说,究竟该用浸礼还是洒水礼的问题),只要我们回到教会历史,以事实来评鉴之,便可厘清真相。初期教会的信徒,要是条件许可,多数是在河边接受水礼的。不过,这与其说是由於他们偏好浸礼的形式,不如说是为了方便的缘故,因为既然有现成的水源,又何须另外找水来施行圣礼呢?但是我们要留意,巴勒斯坦地的河流甚少,大部分地区都是难以在邻近找到河流的。这从约翰福音四章耶稣在叙加城外的雅各井旁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中可见一斑,妇人误会耶稣所谓的'活水'是指河流,便说当地根本没有活水,否则他们的祖宗雅各就不用千辛万苦地挖口井,留给他们使用了。
  也许有人说:信徒可以在教会或家中挖凿浸池,专供水礼之用啊!这说法在当时是匪夷所思的。教会基本上是以家庭作为聚会地点,并无宏伟的礼拜堂,也无法挖凿大型的浸池以供浸礼使用。这除了是建筑上存在的困难外,也是因著在巴勒斯坦,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要打满一个可以让身高五尺的成人全身浸入的水池(不论如何设计),所需的水大抵便足供一个五口之家整个月的用度。而在主後70年以後,教会遭受罗马帝国逼迫,被迫转移到地下聚会,就更不可能广泛地公开施行浸礼。考古学家在近东发现了早期家庭教会遗下的好些浸池,阔度大概有二、三英尺的直径,但却极其低浅,即使灌满了水,水深也仅及人的脚踝而已。这样的浸池根本无法叫人全身浸入,只能用来盛回洒水礼用过的水。所以初期教会普遍采用洒水礼的形式,是无可争议的。今天我们可以在神学上辩称侵礼更符合与基督同死的含义,并且坚持全身浸入的形式:但要说『水礼』一词就其字义自是指浸而非洗,所以使徒及初期教会必然采用侵礼云云,就是胡说八道的。他们根本没有我们今日的字义执著与神学关怀呢!
  C.西方教书与东方教会。
  1.福音最主要的发展地区在东方
  我们常常会听到'西方教会'及'东方教会' 这个分类。在罗马帝国时代,西方教会指的是意大利半岛以西的地区,如今日的法国及西班牙,以至地中海南岸的北非;东方教会则指意大利半岛以东的地区,如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整个近东,乃至埃及。那时候,西方大多数地方均属蛮夷之地,文化非常落後(罗马在军事和政治上强盛,但文化却颇为落伍。今天的法国、德国等地,在当时全由半开化的蛮族所盘据),东方许多国家则为文化的发源地,包括小亚细亚、巴比伦、波斯等。保罗主要的传教地区是在东方而非西方,初期教会也多是在东方拓展它的传教工场。东方有很多古老民族和文化,基督教便是在这些民族中间流播;经过二、三百年的努力後,这些地方逐渐建立了具影响力的基督徒群体,例如亚历山太、安提阿教会等。亚美尼亚全国皈信基督教,较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参第二课)领导下接纳基督教为合法宗教还要早。并且,这个国家一直播奉基督教,直到如今。
  不幸地,在第七世纪,由於伊斯兰教的崛兴与扩张,大部分东方的基督徒群体纷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伊斯兰教徒仍然容许这些基督徒群体存在,只是禁止他们组织传教活动,亦断绝教会与外界的联系。平情而论,伊斯兰教对基督徒是颇为宽容的,至少比基督教对待其他的异教要好得多;所以在与外界中断关系这么多年後,这些小教团仍然可以保存下来。今天我们提及基督教,大多只想到天主教、更正教及东正教三个传统:但事实上,在今天的叙利亚、约旦、亚美尼亚,甚至伊朗、印度,都存在著一些与上述三个主流传统无关的基督徒群体。这些遗世独立的基督徒群体,已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民族宗教,保存著独有的礼仪与属灵传统。
  2.不同的传统文化。
  由於基督教首先在东方传播,而东方又属传统深厚的民族:所以,基督教就著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出不同的思想、礼仪习俗。
  这里我们无法细说不同教会的不同传统模式;只须知道多元化是自初期教会以来,便存在著的事实,就已经足够了。教会的普世性与大公性,与其多元化是不相冲突的。我们可以执著并坚守自己的传统,却须具有广阔的胸襟,去理解并欣赏上帝在不同的民族与文化中的带领,从而发现教会的属灵遗产原来是如此的丰富。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虽然最多使徒聚居的耶路撒冷教会,在最初数十年间,扮演著领导各地众教会的角色;但并无证据证明,当时各地教会存在著任何行政上的联系或权力上的隶属关系,使徒是以他们个人的权威而非组织上的位置,获得各地教会的顺服。在使徒尽皆离世以後,耶路撒冷教会的超然地位便告失去;而在耶稣撒冷城被毁、信徒被赶散後,这个基督教发源地的象徵性影响力亦不复存在了。各地的基督教会大致上是各自独立且平行地发展的。它们在真理上必须固守使徒的传统,维持合一;但在礼仪及其他信仰的表达上,却用不著事事与人一致,亦没有任何外在的权威规范著它们,迫使它们与人同步。所以,不同地区的教会,可以自由地按著信众的民族与文化特色,发展出它们的礼仪与属灵传统来。
  D.众教会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所建立的教会,彼此之间存在著怎样的关系呢?
  1.各地区平行发展,并无相互隶属。
  初期教会的传教工作,并无任何策略或组织,纯粹由基督徒自发地推动,各地区的教会也是自发建成的。它们与耶路撒冷教会维持一个平行的关系,互不隶属。方是时,教会乃处於半合法的位置,根本不可能有一教会设计出有系统而具规模的宣教计划,从而拥有领导地位:而使徒行传及保罗书信显示出,即使是耶路撒冷教会,亦只是一个力量非常薄弱的群体而已,它甚至需要接受其他教会的周济呢(保罗曾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赈灾)!事实上,由於初期教会的信众大多为妇女及奴隶,经济能力有限,各地方的教会也不见得富裕。要是教会有充分的能力支持宣教事工,保罗也毋须放弃自己的权柄,不靠福音养生,而自食其力了。
  由於地理阻隔,教会便按著其地区的文化特色与人口成分,而有不同的发展,不少神学争论遂因而产生。譬如说,外邦人为主的基督教会,是否必须遵照以犹太人为主的教会模式?——这是初期教会一个主要的争论。关於割礼的遵行与否、复活节的节期计算等问题,教会间也曾经产生了不少争论。
  2.教会的非犹太化。
  基督教打从建立之初,便已面对著与犹太教之间的继承与割断的问题;特别在外邦人信主以後,他们是否得先做犹太教徒、再做基督徒,便成为使徒的争论焦点。对於这个问题,保罗的立场是坚定的,他护卫外邦基督徒,不让他们成为犹太教的附庸,为他们竭力争辩,甚至不惜与耶路撒冷的使徒对立。保罗不认为外邦基督徒需要恪守犹太教的律法,不单是因为他认为基督已成全或废弃了律法;更重要的是,他相信上帝分别为犹太人与外邦人各自开启了两个不同的救赎计划,故外邦人毋须要以先成为犹太人作为得救赎的先决条件。不过,在第一世纪,有关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争论,并未就此平息,彼此的张力仍然存在。
  在第二世纪以後,基督教已大致成了外邦人的宗教,犹太籍的基督教群体即或存在,亦再无影响力了。此时期教会关注的是,如何将信仰中浓厚的犹太教色彩洗刷掉,好让这个根源自犹太教的信仰,更容易为外邦人所理解和接受。有关基督教的'非犹太化' 工程,包括:藉灵意解经对旧约重新诠释,使其能承载耶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