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6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儿面对冷兵器的对手意义有限,负了轻伤小口的人在冲锋中走动和上百米一样影响战斗力,可要是对方也持有火器特别是远程精确火器,那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在三百米的距离之内,大口径火器的为了优势开始充分的发挥出了来,同时弹道更为平直也更容易造成更多的人死伤,越来越多的有弹丸挂着呼啸的风声穿过三个甚至四个人靶。更近的距离上,威力巨大的线膛抬枪甚至能把四个有一定防护的目标一连打倒,甚至偶尔杀伤能多的人。在“敌群”冲击到大概百米左右的位置上的时候,总共依然有六十个人靶被打倒了。

面对张海这种并非顶级的射手,这后装线膛抬枪竟然在这种形式的杀伤输出上都不逊色于像自己这种水平一个薛项级别的最顶级的弓手,这却是让张海始料未及的。也让张海明白了为何在清末的时候有人发出了“后膛枪后无革命”的感慨。这种感慨虽然被历史证明是个笑话,但也确实说明很多问题。在后装线膛枪之前,弓箭手打不过燧发枪还有可能是“并不够精,武艺没进入相当境界,而到了后装枪时代之后。除非一些夜战或特例场合,否则在可以衡量的角度上火器压倒冷兵器实际上已经成为顶局。

张海又联想到:其实就是夜战,高精度的线膛火器也不是没有效能和发挥的余地了,特别是防守中。当初在叶尔羌的一些作战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测试了常规实弹之后,张海又在一百米的距离内测试了下霰弹的效果。在这个防护装具还没有像清时那样退化的时代,霰弹并不是一种好的弹药选择,通常只会在比较近的距离上使用。

配给张海所用的精制线膛后装火器的霰弹采用类似后世霰弹枪似的增装弹药,一发四两有余的霰弹弹丸内装二十七枚三克上下的霰弹,即便按照后世的标准,也几乎比所有型号的撒弹枪威力都大,甚至比一些“大抬杆”的效能还更强了。这二十七枚霰弹弹丸每一发都都能以超过音速的速度打出枪膛,拥有不逊色于过去寻常鸟枪弹多的杀伤力。一发在一定距离内就能威胁寻常的披甲目标。

不过面对军阵目标测试中,这种总初动能上万焦尔的“超重霰弹”表现并不比单发弹丸强多少,弹发弹丸在近距离能无视防护水平的彻底一次打到数个人,而霰弹枪在最有效的杀伤范围也不过是打中横排的四五个或五六个人靶目标,还并非都能够造成立杆见影的有效伤害。

当然,在模拟对某些目标进行射击的时候效果确实强不少,比如移动的马匹或者分散队形快速包抄过来的横队等。可以说近距离的应对能力或许不足,是这种规格火器的唯一缺点了。

城北的靶场上枪铳声音接连不断的阵阵响起,在完成了几百发弹丸的开火射击这种集群目标之后,张海又换了其他规格的火器来进行打靶游乐;而且还练习用各种规格的后膛火器或者定装火器攻击瞬间靶,移动靶,散兵靶和城墙靶等各种目标。

新水准的火器在射击这些目标的时候所拥有的优势相比弓箭体现的就更为明显了。虽然有过西征乃至不少交战经历的张海早就明白这一点;大威力的线膛火器甚至还能够透过城躲围墙防护打击对手,在远距离上就把厚重的砖石凿穿。

第1373章 再征美洲

新朝十一年,西征大军的回师及其有关西征战时的平定再次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经过扩充的新朝核心兵工的几万工匠在把重点转向非军手工业,尤其是各种水力车床与工农业器具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国内工商业,似乎发展还没有停歇下来的态势。虽然山陕等地的年景依旧不好,但是在开国七八年的时间内,在疏散人口和处理灾荒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而完善的经验,再也没有数年前那样窘迫的事情发生了。

整个夏秋季节的张海再也不像以往那样繁忙,在柳香怀有身孕的消息确定后,多半时间都放在了新落成不久的未名宫中纵情声色。一开始的时候张林杨秋霞等人似乎也有些担心,但是当了解到张海并没有完全不理军政事物,也不是彻底忘记了外出锻炼靶场习武的事情后,也没有太大的再意了。

当然,如果严格的说:新朝十一年的战事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在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改装船只,又有不少懂得操作西洋帆的水手从国内调到泰西之后,留守西域的刘洪涛在迫降了英伦之后终于能够拥有一支可靠的船队和足够的武装力量用于进攻残敌,执行跨海追敌任务的大军以留守西方的暂编师两个旅战斗群为核心,又包括了十个旅群的新编少年义勇部队。

这支力量看起来规模并不是很大,似乎对于逃亡西方的残敌并没有绝对的兵力战力优势,但刘洪涛的想法也很简单:虽然殖民和利用美洲还不是新朝近在眼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可是这些残敌却不能等闲视之任其发展壮大,因此在这次跨洋西征中几乎出动了能够出动的最大规模的力量。

对于这些事情,刚刚回国不久的张海当然也是早有了解的,从东方也准备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再次远征美洲。依旧是南北两个旅群大概一万人左右的兵力,直接由周松和秦涛负责展开针对新墨西哥总督区和秘鲁总督区的远征。吸取上一次攻略美洲的经验教训,除了两个旅群的战斗部队外,还配备了万余名精选出来的军队后勤人员;这两万人还配备了两万匹可以用于山区驮载运输的马匹。

两万左右的骡马化部队在海上要占用相当于十万人的船舶,在七八年前的时候,这几乎要占用新朝所能够动用的全部远洋运力,而在造船业也有不小发展的新朝十一年,这样的行动却根本称不上举国之力了。几乎与当年秘密远征美洲投入的力量占国力比例相当。

这些官兵们的手中所持有的也不是数年前那种在装备精良的敌军面前远距交战如同烧火棍一般的待发枪铳,而是缴获及其为基础改进的定装无后抬炮与重型后装线膛火器,不少志愿望参加战争的神箭队官兵和神射手部队也被允许参加到远征之中,两个旅的人马几乎都达到了去年西征之时还只是近卫部队通过一系列手段才达到的火力配备标准。

这样一来:针对逃亡美洲残敌的最后一轮远征行动从东西两个方向,新朝累计投入了包括两万精锐主力在内的八万人手。考虑到战斗力和装备水平,其实东西两路的力量反而差不多。作战压力最大的反而是刘洪涛所负责的大西洋方向。

从中国沿海出发到南美的距离看似遥远,可在掌握了洋流与相关航线的规律与经验后其实也并不能说远,新大陆西海岸一线也不可能拥有太过庞大的西班牙留守力量,因此张海至少对于太平洋方向上的远征出征没有太大的担心,反倒是对西海岸的新军主力部队的出征有不少担心。毕竟西班牙人最终逃亡美洲的新式力量还是有不少的,如果那些人经过一年的发展和准备,还是一古相当不弱,未必可以轻易战胜的力量。

这此执行美洲攻略的船队没有大张旗鼓的出发,依然如同当年一般在一个并不繁忙的时间段于东海上完成季节并南下向着预定航线的方向行去。

负责太平洋方向美洲攻略的人选是曾经在上一次有过出征经验的人,在新朝开国初年的远征中,美洲行动虽然还算顺利,但战事却可以说的上惨烈,出征的人几乎伤亡损失了一半左右才达到了目的。回国的路途上还屡屡遇险。

而这一次当大军“鸟枪换炮”之后,就连一像行事比较谨慎的周松也对于这次远征行动信心十足。

“如果再遇上敌军的舰队,我们应当再也不用使用那些近乎于自杀般的攻击方法才能脱险了,要是当时。。。”秦涛想起当年的事情却不由的有些感慨起来。

“可惜我们的任务只是要求完成秘鲁矿区及其重要沿海城市的控制,不知道时隔数年,那些西班牙人有没有什么长进。是不是完成了什么新的工事在等待着我们。。。”

“我倒希望那些残敌的主力能知趣的提前退到我们这边儿来,并且还修建了不少像模像样的工事,不然那也太无趣了一些。”

新朝的水手们积累了一定的航海经验之后,再加上安装了人力螺旋桨装置的远洋船只在一昼夜之间就可以完成几百里的航行规避,躲避开一些能够确定危险方向的海上风暴。船队在出海之后似乎格外的一帆风顺。除了在一开始的时候遇到中国周边在秋冬时节常见的不良海况之外,再也没有于航行中遇到过大的危难。

就这样:在顺风顺流外加上足够人力动力的加持之下,大致在新年前后,远征美洲的船队似乎就接近到了目的地那同中土远距不止万里的彼岸。

这七八年的时间,周松所负责的海上力量部门还有外情部的诸单位已经不是积累了一次太平洋航线的航线经验了,因此此时几乎通过六分仪甚至直接看航海日志与天象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出船队所在的大致位置及与目标的大致距离。

第1374章 再征美洲(二)

就在这个时候,船队的前哨船只所发现的几艘西班牙警戒船还是让周松警惕起来:“距离阿卡普尔科港似乎应该还有一段距离,而距海岸线这么远的地方就发现了对手的前哨船又说明了什么呢?”

周松等人并不知道的是,西欧的一系列陆海交锋实际上已经让残余的英国西班牙乃至其他一些势力成为了“惊弓之鸟”,船队的主力并没有集结在以韦拉克鲁斯为核心的东海岸据点群内,而是逃向了美洲南部纵深内陆,逃向了玻利维亚与秘鲁矿区的深山之中。因为除了墨西哥总督区东海岸一带以外,西班牙人在美洲唯一拥有一点儿农业与人口乃至经济基础的地方就是这位于秘鲁纵深的高山矿区了。

规模庞大的英西法等国海上力量也大部逃亡到了南美南部的西海岸港口一带。

虽然说这一带因为洋流的关系,在面对东方威胁的时候好不了多少,但优势却是:通向人烟密集的地带,更处于内陆,从距离和地形来说更有利于防御。历来跨海跨洋,马匹都是不容易携带的,而对于没有太多马匹和后勤能力的对手来说,距离遥远的高原山区攻坚必然是比较困难的行动。这些规模庞大的海上力量,只要花费一定时间和功夫相尽办法把重炮运送到内陆那些据点中去,就有让新朝的远征得不偿失的可能。

因为从常理上来分析:新朝的力量虽然强大,却不可能将全部的精锐来用于远征。

就这样:规模多达一百五十艘主力舰为核心的几百艘军舰,千余艘远洋帆船所携载的几十万上层及其相关人员最终在新朝十年到新朝十一年这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完成了在秘鲁总督区的落户,只有英法的一些船队选择留在美洲北部的东海岸,并打算在强敌可能上岸的情况下向北美深处退去。

尽管地理天赋更好,可如今的北美深处远没有南美西部那样的开发程度,也正是因为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乃至逃亡过去的家底不算太多,才是这些人选择留在中美的重要因素。

而在南美秘鲁总督区最为重要的利马城至阿卡普尔科,云集并随时保持战备的西班牙与法国舰队已拥有多达百余艘主力舰在内的几百艘船只,规模以万计的舰载火炮。这也让西班牙最终在这里安顿下来并加强了力量之后多少有了一些信心。

经过同新军主力部队的多次交锋,如今的西班牙人也长进了不少,用于外围警戒的船只想方设法的减轻载重增加人力,以牺牲自持力为代价使其拥有比较好的航速,还改装了不少人力螺旋桨。

哨戒船按布置了用于远距离传信警戒的烟花,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顺着海风传信几十里的范围,这样就依靠几十艘并不算太的值勤警戒船把重要港口附近几百里内的海域都有效的警戒起来。

虽然对于此时的海上舰队航速来说,这也只不过是一天或半天的备战时间而已,可也显然要好过遭受途袭。

外围警戒的西班牙哨戒船在发现几十里外那朦胧的庞大不明船队之后就迅速的发出了巨型烟花弹以警戒,自身也以最快的速度全力向港口逃去。

在这样的精心准备之下,终于在新军远征南美西海岸的舰队逼近阿卡普尔科港的时候逃到了港口附近的舰之中。

自从当初的海上交锋之后,西班牙人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也再也不敢自大了,在未战之前的预案之中就从来没有打算过于海上同可能远征而来的新军主力舰队进行决战。舰队的主力就定位在依托海上炮垒与据点,重点守卫港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要让那些海兵们随时有逃上岸的机会。

海战原则被确定为“广泛警戒之幕下的海上木墙”

因此,在周松所率领的由三百艘远洋舰队十余万吨总吨位的船队逼近到阿卡普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