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saï;gh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僧。怀疑佛陀的弟子们是不是真的已经断除了烦恼?是不是佛陀的弟子们也能够证悟呢?或者僧团是不是真的属于圣者的僧团呢?这是对僧的疑。

第四、sikkhàya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学。这里的学用sikkhàya,它是指诸学,包括戒学、定学、慧学。例如:现在有些人会怀疑说:“依照戒、定、慧是不是能够断烦恼?依照戒、定、慧是不是真的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还能够证悟涅槃?是不是这个时代还能够证得禅那呢?这种摇摆不定或者怀疑,称为疑学,就是疑戒、定、慧三学。

第五、pubb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际。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有些人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过去世?有没有前世呢?我的前世、我的过去世是怎么样的呢?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是对前际的疑。

第六、a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后际。就是对未来世的怀疑。有没有未来世?我死了是不是一了百了?我死了之后将要到那里去?这就是对后际的怀疑。

第七、pubbantà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前、后际。前面第五种是专指只是怀疑前际不怀疑后际,后面一种是只怀疑后际不怀疑前际。但是在这里就是对前、后际都怀疑。例如有些人虽然信了佛,但是他对过去、对未来世还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一种称为疑,这种疑也是属于不善心所。

第八、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ï;khati vicikicchati,疑惑、怀疑此缘性、缘生法,就是对因果法则,对缘起法的怀疑。到底是不是造了善的业能够带来福乐的果报?造了不善业是不是能够带来恶报?这是属于对缘起、对因果的怀疑。

这里讲到的疑和邪见有什么区别呢?例如:我们讲到的对过去世和未来世,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烦恼,他不确定,你说现在没有过去世但好像又有过去世,你说有过去世好像又没有过去世,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疑是种不善心所。如果一个人已经相信了、接受了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个就叫做邪见。

邪见已经比疑造的恶业更重。例如:到底人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没有呢?为什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那些作恶的人却飞黄腾达?那些善人却贫困潦倒呢?这样的话天理何在?因果何在?难道真的有因果法则吗?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但如果一个人相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没有因、没有果,你造了善造了恶也不会带来果报,你现在的这种善恶的福乐果报也不是你过去造的因,或者人纯粹只是偶然生的,他没有结生或者他不是由业结生。当他相信了、接受了这叫做邪见micchà…diñ;ñ;hi,如果还是处于摇摆不定叫做疑。疑和邪见就是这么样区别的。

如果一个人要彻底地断除这八种疑,他惟有证得了初果, sotàpatti…magga(入流道)才能够彻底地断除。即使一个人修到了缘摄受智,他可以观照过去世、观照未来世,由于这种观智只能够镇伏疑,由于他已经见到了过去世、见到了未来世和它们的因果关系,就不会再有这种疑,但是要完全把它连根拔除惟有是出世间心,出世间的圣道才有这样的能力,而断除疑、断除邪见的就是入流道。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了十四种不善心所,这十四种不善心所,第一是通一切不善心的心所:即痴(moha)、无惭(ahirika)、无愧(anottappa)和掉举(uddhacca);还有十种杂不善心所:即贪(lobha)、邪见(diñ;ñ;hi)、慢(màna)、嗔(dosa)、嫉(issà)、悭(macchariya)、恶作(kukkucca)、昏沉(thã;na)、睡眠(middha)和疑(vicikicchà)。在我们讲了这十四种不善心所之后,现在我想来问一问大家:这十四种不善心所大家有没有?哪一样没有的?请举一个例子哪一样没有的?有没有没有的?我想这十四种不善心所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承认吗?承认吗?对。这十四种不善心所我们说到的都是一种心理的体验、一种心理的作用。十四种不善心所哪一种大家没有体验呢?哪一种没有体验?也可以说,我们平时讲到的烦恼都离不开这些,它的表现就是这些。

例如:我们讲的烦躁、愤怒、紧张、悲痛这些是属于嗔;如果我们讲到喜欢这个,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这个是什么?这是贪。认为有一个灵魂、有一个我、心在轮回或者有时候我们不相信因果法则,这个是属于邪见;而我们经常都会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如果我们自己稍微有一点点的成就的时候,我们就会怎么样?会慢;但是一但我们遭到了挫折之后就会怎么样?很自卑,自卑也是属于一种慢;别人修得比我好,我感到自己很不舒服,这是什么?这是妒嫉;别人得的比我多,甚至别人经常很乐意做善事、你少一点做善事,你也感到很妒嫉;悭也是,别人向你要东西你舍不得给,这也是属于悭;追悔,就是后悔做了事情,这些属于恶作;昏沉和睡眠就是当我们在生起被动的不善心的时候,这两种心就会生起;对疑也是,我们经常都会生起。在生起这些不善心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痴、无惭、无愧和掉举。痴就是由于我们没有透视到世间法的真相,没有透视到诸法的真相,由于无知,我们才会生起贪、才会生起嗔、才会生起痴。我们在做这些不善事,生起这些不善心本身就有无惭、无愧在,同时心处于散乱、摇摆的状态,这属于掉举。

我们再回到之前讲到的七种遍一切心心所、六种杂心所,每一样是不是大家都能够体验到的呢?是不是?例如: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和欲,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体验。

我们学阿毗达摩只是怎么样?只是分析我们的心理而已,让我们更有条理地认知自己的内心,更重要的就是“阿毗达摩”所讲的每一样东西最终都是为了指导实修的,在我们修名业处的时候就要观照这些,这些是我们到时分析所见到的究竟法要认知的对象、要观照的所缘。

在修观的时候由于不如理作意仍然还会有不善心的生起,即使一个人修到维巴沙那还是有不善心生起。当生起不善心的时候他也应该如实地观照,他观照的就是这些不善心。正如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有贪心时他了知我有贪心,离贪心时他了知我无贪心;有嗔心时了知我有嗔心,无嗔心时了知我无嗔心;有痴心时了知我有痴心,无痴心时了知我无痴心。是不是?这些就是佛陀在教导修观的方法。

讲了这十四种不善心所之后,我们接着再来讲美心所(sobhanacetasika)。为什么称为美心所而不称为善心所呢?为什么要这么样叫呢?这里的美sobhana,意思就是好的、美丽的、庄严的、光辉的、漂亮的。美心所和善心所有点相像,不过美心所涵盖的面更广。因为善心所只是生起在善心里面,善心是一种能够造业的心,但是美心所既可以生起在善心里面,也可以生起在善果报心里面,还可以生起在唯作心里面。唯作心就是佛陀和阿拉汉圣者所生起的那些相当于善心的那种心,但是由于佛陀和诸阿拉汉已经不会再造业了,所以那种心我们不能够叫做善心,而称为美心。

因此美心包括三类的心即:善心、善果报心和唯作心。

美心所一共有二十五种:即十九种通一切美心的心所。

这十九种通一切美心的心所即: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和心正直性。这十九种之所以称为通一切美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一切的美心里面这些心都会生起,而且一生起就一起生起的。就犹如不善心里面有四种通一切不善心的即是痴、无惭、无愧和掉举。同样的在美心里面一旦生起了美心,那么这十九种心必定是一起生起的。

而剩下的六种美心所分别是三种离心所,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还有两种无量心所即:悲悯和随喜;最后一种是无痴,也就是慧心所。加起来就是二十五种美心所。

在这里我们先讲第一种,信(saddhà)。这里的信的意思是信仰、有信心。其特相是信心,对应该相信的事情有信心;作用是净化,犹如净水珠,能够让浊水变得清澈、澄清;表现为不迷蒙,即能够去除疑等心的不净;近因是八种应当相信之事或者听闻正法,透过听闻正法来相信应当相信的事情。

是哪些应当相信的事情呢?一共有八种,这八种称为当信之事,也就是我们在讲到疑,就是怀疑这八种,而信就是相信这八种。即:第一、导师;第二、法;第三、僧;第四、戒、定、慧三学;第五、前际,就是过去世;第六、后际,就是未来世;第七、前后际,也就是对过去、未来世都相信;第八、此缘性、缘生法,就是对业果法则能够相信。这八种是值得相信、应当相信的事情,而且这八种是一切圣者所坚信不移的对象。

如果一个人透过听闻佛法,或者透过修行而证得了初果,那么他对这八种事情就是决定不移的相信。如果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初果,这种人就称为具见者,就是他拥有正见的,拥有正见的人惟有证得初道、初果或以上的人才能够称为具见者。在中部的《多界经Bahudhàtuka suttaü》里面,就讲到了一个初果圣者,一个具见者不可能造作六种逆罪。有如在《宝经》里面讲到的:

catå;h'apàyehi ca vippamutto;
cha càbhiñ;hànàni abhabbo kàtuü。
idam'pi saï;ghe ratanaü paõ;ã;taü;
etena saccenà suvatthi hotu。

对于一个初果圣者来说,他绝对不会再堕落到四恶道,同时也不可能再造作六种逆罪。

哪六种逆罪呢?第一、弑母,就是杀害亲生母亲;第二、弑父;第三、弑阿罗汉;第四、恶心出佛身血;第五、分裂僧团。这五种称为五逆罪,又称为五无间罪,又称为五种重罪,这是作为一个初果圣者是不可能造作的。所以佛陀在《多界经》里面这样讲:「对于具见者是不可能造作弑母的,但是对于凡夫来说还有可能。」

对于分裂僧团也是这样。对于第六条:作为一个已经证得了初果的圣者,他如果还会对三宝之外的,另外去求皈依(它的原文是:以此内另求应施者),这个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经典里面把一个初果圣者所建立的信心叫做什么信?叫做不坏信。不坏信就是绝对不会受到破坏的、绝对不会动摇的信心。不坏信有多少种呢?有四种,哪四种呢?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僧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且他的圣者的德行已经成就了,称为圣戒成就,也就是他不会在任何情况下故意造作杀生、不予取、欲邪行、虚妄语和服用麻醉品。即使是一个在家众,当他证得了初果,他也自动会具有这样的素质、这样的功德,他不会再故意造作这些。

对于佛陀呢?如果一个初果圣者他会对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什么是佛陀呢?

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õ;a…sampanno; sugato; lokavidå;; anuttaro; purisadamma
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

对于世尊,他已经是阿拉汉、已经是全自觉者、已经是明行具足、是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他对佛陀有坚定的信心,对我们的佛陀他的信心决定不会动摇。

对法呢?

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sandiñ;ñ;hiko; akà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ü veditabbo vi¤¤å;hã;'ti。

法是世尊所善说的;是自见的、就是在今生可以证得的;是无时的,一旦证得圣道,立刻圣果就不用再拖很久了;是Ehipassiko,欢迎大家来体验的、来见的;opanayiko是导向灭苦、导向涅槃的;paccatam veditabbo viñ;ñ;uhi'ti智者们可以透过实证而能够各自证知的。这个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法的六个特质。

对于僧呢?

S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uj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