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师读心经+弘一法师+着-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字数最少的佛教经典,也是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佛教经典。
  《心经》历代的译本共有十四种,在大正藏中共收录了八个不同的汉译本。虽然各个译本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义理没有差别。各种译本中,流传最广的是玄奘大师的翻译本,共二百六十字,言简意深,朗朗上口,便于诵记。
  本书十位高僧大德所讲《心经》皆采用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这十位高僧有着极高的佛法造诣,并在佛教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心经》的奥秘。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目录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31 本章字数:228


    目录
    前言/  一
    大颠禅师注心经——'唐'大颠禅师/  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民国'弘一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民国'净空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述记——'民国'太虚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英文版】
    THEHEARTOFPRAJNAPARAMITASUTRA
    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核心





    正文 前言(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33 本章字数:717


    前言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罗马字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摩诃,意即伟大的;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多,即到达彼岸,完成智慧。心经则为“首要之中心教义”,故全名译为“完成至高无上智慧的首要法门”。《心经》属于《大品般若经》六百卷中的一节,乃大乘佛法之深法、《大般若经》之心髓。全经只有一卷;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
    相传《心经》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KushanEmpire,古国名)境内,西元前200…250年,月氏和尚支谦将它译成汉语,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心经》汉译本。《心经》历代的译本共有十四种,其中流通最广的是玄奘大师的翻译本。玄奘的译本,共二百六十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盘,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简短,便于持诵,流行甚广。近现代,玄奘的译本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除了玄奘的译本,还有失译本《摩诃般若波罗密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传为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所译。现存异译本有六种:
    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阙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西天三藏。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正文 前言(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34 本章字数:934


    玄奘译本、失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
    《心经》的现存梵本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摩刻小本。日本手抄贝叶梵本,为609年以后所作。另外,在我国的敦煌还发现了《心经》的七种译本,其中,广本与藏文大藏经所收录的《心经》相同。
    《心经》的注疏相传有两百余种,仅中国撰述即有四十余种。印度提婆的《心经注》、唐朝新罗僧人圆测的《心经赞》等都是著名的《心经》注疏本。
    所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人生在世,为什么烦恼总是紧紧跟随?怎样才能祛除烦恼,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或者,你念诵一遍《心经》就可以马上找到答案。佛经上说,念诵《心经》的功德,不亚于念诵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历代的修行者都通过反复念诵佛经得到殊胜的加持,各家各派更是将之列入朝暮课诵。佛教中以《大般若经》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而《心经》即是将此经典浓缩成最精简的佛教根本思想。
    诵读《心经》可以瞬间抛开烦恼,让心变得宁静,这种宁静可以生出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智慧。净空法师说:“佛法,就是给我们讲解宇宙的真相。”佛法,也可以观照我们的人生。《心经》的经文极其简短,很方便人们随时诵记。我们可以在反复地诵读中,渐渐开启智慧,渐渐领悟宇宙的真相、人生的真谛。
    同道新文图书公司策划出版的《大师读心经》,精选了古今十位高僧讲解《心经》的文章。这十位高僧有着极高的佛法造诣,并在佛教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他们将为读者朋友们深入浅出地详解《心经》的奥秘。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本书能让读者朋友对《心经》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经文的诵念,佛法义理的学习、理解中,以微知著,照见生命的通达与和谐,从容面对这纷扰繁杂的世界。想要进一步交流的朋友,可拨打电话010…84991561,或发送电子邮件至ttodonews@sina与我们联系。谢谢您的阅读!
    编者
    2010年1月21日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36 本章字数:1070


    大颠禅师注心经
    ——'唐'大颠禅师
    大颠幼年即心远尘俗,后与药山、惟俨同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的弟子,受法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创立曹溪派系,成为南宗之祖。此派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钻研颇深。大颠在西岩削发受戒,从惠照处获益不少。
    大颠禅师注心经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字面到字面的惯用解法,而是通过自身修持体验证悟出的结果,文中大颠征引了大量的禅宗公案,以禅解经,别有意趣。大颠是修一心禅的,所说的话,让人感到驴唇不对马嘴,但没有极高的修为,说不出这种禅机,因为觉悟太低是很难证悟到这一步的。
    大颠禅师注心经
    '唐'大颠禅师宝通述
    夫《心经》者,未曾举起,已是分明,何须注解!然而世尊出世,现种种相,谈说种种法。五事①施化,五种②立题,广辟玄门,诱导群品,于第五时说此般若最胜大经,有唐玄奘三藏奉诏译成,流于此土。尽六百卷,谈空一味,显法多门。于其数中,最简要者,五十四句,计二百六十字。其文大直,反成难晓,岂欲传诸达道,庶几接引初机。若能对己返照,穷究见闻,先取见性,次第入顿,后无凝滞,终到牢关。设或未然,且听末后句。
    【摩诃】
    梵语,此翻为“大”,又云“平等”。
    世间最大,莫过虚空。《金刚经》云:“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所以灌溪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大道无边际,虚空难度量。”
    雪峰道:“仰望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虽然恁么广大,谁知有一物,更过于此。且道是甚么物?还识这个◎①么?太虚虽广,不能包其体;日月虽明,不能喻其光。达摩云:“宽则遍法界,窄也不容针。”庵虽小,含法界,放开大者无外,收来小者无内。藏山于泽,藏舟于壑,藏天下于天下。若从这里会得,万象森罗,情与无情,皆同一体。方信道:“满目青山无寸树,极目绿水绝波澜。”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古人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②,尽大地是个法身③王。”经云:“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岂不见。”云门道:“一条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去了也。”山河大地从什么处得来?若从这里,一一明得便了。芥子纳于须弥,须弥纳于芥子。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神通自在,出没自由。或现大身,满虚空界;或现小身,微中极微,细中极细。抛向诸人面前,打鼓普请看不见!
    会么?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38 本章字数:801


    【般若】
    梵语,此翻“智慧”。
    愚痴之人,不见自性,造作粗恶,用事无智,生遭王法,死堕阿鼻①。若能转愚为智,用事聪明,具大福德,知因识果,令人恭敬,不受贫苦。若有人反思从前,所做过恶,逐日忙忙,不觉不知,愚痴颠倒,忽然自醒,念念生死,末后何归,有大苦恼。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舍不得苦。杳杳冥冥,前路暗黑,魂识纷飞,无家可归。依草附木,饥渴苦恼,亲戚不睹,莽莽荡荡,忧愁之苦。或在地狱,一日一夜,千死万生。或堕畜生,久受困苦,无人救济。长劫受苦,忽能自觉,昼夜反思。尘劫以来,前种种苦,但受无常。亲近知识,发大智慧,见自本性,顿悟无生。反前愚痴,智慧福德,皆归空寂。神通妙用,治生产业,治世语言,同归般若。转凡成圣,自知当作佛,是心是佛,生极乐国。念念慈,常谈般若,济诸贫苦。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江为酥酪。一切诸法,无非佛法。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方信道:“无众生可度,无三界可出,无涅槃可证,本来具足。”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为人自肯,决定无疑。说此难信之法,稀有之事,悟者方知。
    更参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如何是末后一句?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波罗】
    梵语,此翻“到彼岸”。
    迷者此岸,悟者彼岸。经云:“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若迷本性,三业①昏暗,六根内盲,妄认四大、六根为己。此是众生颠倒,认贼为子,迷自本性,轮转生死,即在此岸。出壳入壳,辗转不觉。改头换面,长劫受苦,无有休息。若一人反真归源,穷理尽性,亲见本来面目,顿悟无生,便登彼岸。一得永得,一悟永悟,更不复生,轮回永息,生死永断,做一个物外闲人。任性逍遥,寂然快乐,名曰“极乐”。
    如何是极乐?
    除是我家亲弟子,谁人肯向里头行。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1:40 本章字数:945


    【密多】
    梵语,此翻“极则”也。
    “密”者,和也;“多”者,诸法也。“密”之一字,喻于太虚,能包于万法,万法尽在太虚之内。众生一性放开,亦能包于太虚,太虚亦能合于种性。太虚为体,万法为用。太虚之中,森罗万象,情与无情,总在太虚之内。众生佛性,亦能包合于太虚。太虚之内,有八万四千恒河沙异类种性,俱不可说,尽在众生一性之内。一性喻于密,密能均和,和合为一;一性为密,种性为多,故曰“密多”。
    【心】
    “心”者,是众生之本源。一切诸法,同归于心。万法是心之异名,分为八万四千,广则无穷无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所以道:“众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又道:“现前一心,本具千法,举心动念,具大总持。”从上祖师,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五千四十八卷,八万四千法门,多种方便,皆从此个字流出。将须弥做笔,海水为墨,书这一个字,犹不能尽。人人尽有这一个字,所以不能自见,说亦不信,须是亲见,方能信也,唤做一字法门。众生不信“是心是佛”,佛有多种方便指众生见自本性,未能见者,须是一一分明指出。
    教中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须是亲见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须是亲见般若。
    夹山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须是亲见祖师意。
    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又道:“道在瓦砾,道在尿屎,道无乎不在。”
    又云:“唯一紧密身,一切尘中现。”
    又道:“见色便见心。”众生只见色,不见心。为何不见?只为识性昏暗,六根内盲,不觉不知。若能穷究,步步行行念兹在兹,磕着碰着,忽然亲见,名曰“见性”。此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须是左顾右盼,回头转脑。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处处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若能如是会,方得契如如。此性无形无相,于不见之上亲见,于亲见之上不见。离种种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