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德说:“不过主席这次去还是担了不少风险的。很多同志都为你捏一把汗哩!蒋介石的为人大家再清楚不过了。就怕主席成为第二个张学良。”
“成不了。这种时候蒋介石没那个胆子。他不仅没让我成第二个张学良,还大鱼大肉地招待我。你们看,不是又长肉了嘛!”毛泽东指着微微隆起的腹部哈哈大笑。
其他几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几个共产党的领袖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既风趣,又充满智慧。
……
1945年11月,毛泽东病倒了。这可能是毛泽东继在井冈山生病以来的最大的一场病。毛泽东也确实太累了。重庆谈判时,一边要对付处处设陷井的蒋介石,一边又要指导全国的战略布局。另外,林彪在东北打得也不怎么好,而聂荣臻贺龙的绥远战役也陷入了僵局。占领东北、控制绥远可以说是毛泽东的两大战略决策,而现在双双失利,他就在这样的压力下病倒了。此时的周恩来还在重庆和蒋介石周旋。蒋介石要马上召开政协会议,周恩来代表共产党提出,开政协会议之前双方必须停火。就这个问题,双方来来去去谈了好多次,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看着国共关系这副样子,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急得不行。他早就认定了蒋介石是打不垮共产党的。而共产党又是和苏联站在一起的。如果共产党把蒋介石打垮了,共产党必然会带领中国倒向苏联,这是万万使不得的。所以蒋介石就成了美国的一个烫手山芋。扔,扔不掉;不扔,又烫手得很。蒋介石仗又打不好,还不断派第一夫人来要钱要枪。杜鲁门被这个蒋介石折腾得心神不定。但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此时的杜鲁门仍然要做最后的努力。赫尔利辞职后,又一个调停角色出现了。
12月22日,一个头戴礼帽,鼻梁高耸,浑身散发着一种军人气质的人来到了重庆,他将要在下一轮国共关于停战问题的谈判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他就是杜鲁门总统的特使,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马歇尔作为特殊时期的使者,担负了这一特殊的使命。
马歇尔一到重庆,蒋介石就满怀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说了好多寄予厚望的话。蒋介石虽然满面春光,但似乎如鲠在喉。抗日时期,马歇尔与蒋介石之间的一些积怨,使他不免有些难堪。不过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马歇尔决定要完成总统交待的任务。他周旋于周恩来与张群之间,硬是把国共停战协定给谈下来了。当他在停战协定上写下“Marsah Ceorge Catlett”的时候,他觉得他在中国的事业已经超过了史迪威,超过了赫尔利,因为,他改变了一种历史的走向。
但停战协定能保证永远停战吗?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大兵压境(1)
国共双方的停战令于1946年1月14日零时生效。
拿到签有张群、周恩来和马歇尔名字的停战协定,蒋介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皱着眉头看了老半天。不知道此时的蒋介石在想什么,但他立即就下了一道命令:政治协商会议马上召开,我军应于停战令下达前后,全力占领所有地点,行动务须秘密,勿资共方借口。
于是,停战前夜,国民党开始了一场更加疯狂的进攻。
1月9日,国民党向古北口我军进攻,12日结束,以国民党军失败告终。
1月10日,东北国民党3l军一部占领凌源、平泉。华北国民党第94军第5师及伪军一部10日由唐山出发,12日攻占丰润,14日攻占玉田。
11日,国民党军占秀水河子,14日,占辽中。
11日,国民党郑州绥署孙震部占息县。
12日,国民党第35军31师、32师进占绥远陶林、和林。
14日,傅作义部新编第4师等部占集宁,八路军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一部发起反击,随后收复。
……
类似的军事行动举不胜举。于是,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奇特现象:一边停战令满天飞,一边战事不断。
作为停战协定的附属物,军事调停处也随后在北平成立,美方代表饶伯森、国民党代表郑介民和共产党代表叶剑英组成了这个调停处。自成立之日起,这个机构可能是当时中国所有官方机构中最忙的了,天天都有状纸,天天都能接到申诉,受理投诉后又要到处调查取证,忙得不亦乐乎。而往往做出的裁决又苍白无力,让人啼笑皆非。
蒋介石仍然一如既往地和美国合作,继续他的军事部署。到1946年的四五月份为止,蒋介石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提供的13。5亿美元的物资,这是抗战期间美国援华物资的两倍,可见美国在蒋介石身上下的本钱有多大。另外,美国还为蒋介石训练技术军官15万人,用美制装备装备了45个师旅,提供各种战斗机936架,帮助蒋介石运送兵力54万人。至此,蒋介石的战争机器基本上完全建立。
跟共产党真真假假地谈了这么几个月,蒋介石总觉得心里不痛快。谈,谈不好;打,又不能完全打起来。蒋介石很讨厌那些一说话就耸肩的美国人,他们飞来飞去,到处斡旋,先是赫尔利,后来是马歇尔,再后来又来一个艾森豪威尔,他实在不能理解美国人对中国事务的那一份热心劲儿。但到了6月,他是再也憋不住了。什么《双十协定》,全都一边去!此时的蒋介石终于撕下了他伪装和平的面具。
蒋介石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进攻计划,用193个旅、158万的兵力,分别进攻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陕甘宁、东北等解放区。在48小时内消灭中共中原部队,两个星期占领苏北,3个星期打通津浦路和胶济路,3到6个月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攻占东北全境,让青天白日旗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拿着这份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蒋介石似乎看到了国军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宏浩场面。他甚至还想到了继还都南京后,又在一片凯歌声中迁都北平,站在那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天安门城楼上气宇轩昂地检阅他的胜利之师。随着后来战局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蒋介石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他戴着老花镜,在密密麻麻的地图上不断标示,最后,铅笔在鄂豫相接的大梧县落下,在宣化店地区狠狠地画了一个圈。
这是中原军区所在地。蒋介石向共产党展开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选择于此。他要使这个地方从共产党的地图上消失。
1945年10月,从广东北返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与鄂豫边区的新四军第5师和从河南中部南下的嵩岳军区部队在豫西桐柏山区胜利会师,遂组建了中原军区,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委。中原解放区一度发展到60多个县,对国民党的战略要地武汉三镇形成了包围态势。用蒋介石的话说,中原军区“北出黄淮平原,以扰中原;南下武汉,以窥两湖;西进随(县)、枣(阳),以控荆(州)、襄(阳);并可切断我平汉路中原之大动脉”。
如果把中国比做一个人,中原无异就是心脏。蒋介石要还都南京,盘踞华东,控制华北,还要抢占东北,共产党把这么一个拳头放在他心窝子里,他怎么都感到不自在。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国历次改朝换代的史实证明了这么一个真理。蒋介石眼睛睁得大大的,就盯着这么一个地方。那可是“真龙天子”的发脉之地啊!他也希望有一天能成为现代的“真龙天子。”
我中原军区建立之始,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分兵一部,自西北方向沿陇海路两侧东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所部,沿平汉路两侧,自北向南进犯;第六战区的部队自鄂南北进,总兵力约30万人,把中原军区5万多部队压缩到方圆不足百里的鄂北小镇宣化店。
这次蒋介石仍然采用堡垒战术,步步为营,一路上造碉堡,修战壕,在停战期间大搞备战。至4月底,合围中原军区的准备基本就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大兵压境(2)
这一天,蒋介石召集白崇禧、陈诚开了一个短会。
蒋介石的这两员干将心领神会,未等他开口,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说道:“委座,刘峙已经准备好了,就差您一句话了。”
陈诚欠着身子没有说话,蒋介石这位得意门生对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尊重和崇敬。
蒋介石没有立即表态,看着会议室的地板,目不转睛。
此时的蒋介石正感受着东北战场的鼓舞。在东北,杜聿明在与林彪的对决中占得了上风;而与此同时,胡宗南也已重兵围定了陕甘宁;其他战场上,形势也非常看好。蒋介石现在完全有理由相信,共产党不是他的对手。
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再拖了,不能再无休止地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了。
他忽地收起目光,咬着牙齿:“行动吧!”
白崇禧、陈诚立即起立,脚跟一靠,行着标准的军礼答道:“遵命。”
事关中原军区生死存亡乃至整个中国是和还是战的一个决定,就这样出笼了。
次日,国民党国防部长白崇禧和总参谋长陈诚的联合命令发出:“我军陇海线以南之各部队,已奉命整编完毕。而共军李先念、王震部,拒不接受国防部之整编,显系别有图谋。兹命令各军从本令颁发之日起,对他们实行严密监视。如发现其有不轨行动,立即予以全歼之。凡玩忽职守作战不力者,以通共论,按军法惩处。仰我官兵同仇敌伐,奋勇立功!此令。”
国民党大举进攻就在眼前。
李先念此时心急如焚。6月的鄂北并不特别炎热,但此时他心里却火烧火燎。他在宣化店司令部里来回踱步,而后干净利索地对郑位三、王震说:“中原解放区的主要任务是对周边解放区起一个屏障作用,牵制国民党兵力,配合其他战场作战。这个任务现在已基本完成。我认为我们必须迅速突围,不然不仅起不到对其他解放区的屏障作用,自己还会遭受无谓的损失。我建议向军委请示,是否同意立即突围。你们意见如何?”
这几日郑位三、王震也在考虑这件事,一致同意李先念的意见。
收到李先念等人的告急电,毛泽东没有任何犹豫,挥笔就写: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就在李先念等人商量突围的时候,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也在他的官邸开会讨论围攻路线。这位抗战时期的“长腿将军”此时是蒋介石中原围剿的总司令,各路部队归其统一指挥。他正磨刀霍霍,要以与杜聿明在东北一样的战绩来向蒋介石报喜。
他以“总司令”身份在会上圈定了围攻部署:刘汝明部整编第55师、68师和张岚锋部在曹县、民权、考城、兰封一线严阵以待,主力布置在兰封、考城,防止刘伯承邓小平南下;胡宗南部整编第15师、32师、38师、40师、85师、47旅和孙殿英部守卫安阳、新乡、洛阳,主力布置在新乡一线,防止敌逃脱;孙震部整编第3师、41师、47师由北向南、整编66师由南向北推进,将共产党中原部队合围于宣化店,逐步缩小包围圈,用堡垒战术,消灭李先念。
会后几天,几路大军共30万人马向宣化店进逼,杀气腾腾向中原部队扑来。
这一天是1946年6月26日。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突出重围(1)
中原军区司令部里灯火通明,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正围着一张简陋的办公桌讨论突围计划。这次会议少了以前的谈笑风生,几人一落座就直奔主题。
“据可靠情报,蒋介石已经命令刘峙于22日前做好围攻准备。刘峙的部队正分南北两路向我们逼近,这几天他的前哨部队活动很频繁,天天都有飞机来监视我们。他也在防备我们突围。”李先念摇着一把蒲扇,声音很低。
郑位三接过话头:“中央也知道我们的处境,要我们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但现在我们的四周都是刘峙的部队,我们的蛛丝马迹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突围的任务很艰巨,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手段。先期的准备工作必须隐蔽进行。”
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这几位中原军区领导人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正在袭来,包括历尽“南征北返”艰辛的王震。
还是李先念打破沉默:“我看应 该用蒋介石的那一套,一边和平,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