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钊怂偷铰逖舭苍帷?酌鞒没宜韭碥捕氛蠓ǎ韭碥才懦觥盎煸黄蟆保豢酌魇镀啤<逃煽酌髋懦觥鞍素哉蟆保韭碥惨豢幢阒次薹ㄆ平狻N壕舐遥郎耸摺K韭碥餐嗽谖窖菽习断抡铝罴崾夭怀觥
  曹叡用这两人正副搭档,原来就不妥当。孔明若是利用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激起他们的内斗,岂不是更好?孔明对此,不但胜如指掌,而且善于灵活运用。现在一封信气死曹真,反而便宜了司马懿,是不是隐秩序那一只看不见的手,透过孔明,在帮司马懿的忙呢?
  就显秩序来看,我们可以骂司马懿。孔明也打从心里头不喜欢他。然而隐秩序居于平衡的立场,应该帮忙的时候,他会不知不觉中,让司马懿从中获利。
  35。刘禅为人才召孔明回成都?是谁在搞鬼呢?
  孔明打败司马懿,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米到军中交割。苟安喜欢饮酒,一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孔明大怒,说误了三日,便该处斩!如今误了十天,还有什么话说?便叫推出斩了。长史杨仪说苟安是李严的部属,杀了他,以后找不到送粮,怎么办?孔明改口打苟安八十大板,叫他以后务必守时。苟安心中怀恨,连夜逃到魏寨投降。司马懿要他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怨上,早晚要自己称帝。并说如果刘禅召回孔明,即保苟安当上将。苟安回成都,见了宦官黄皓。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刘禅于是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孔明不得已,用减兵添窜的方式,使司马懿不敢来追。安全退回汉中,不曾折了一人。
  刘禅原来对孔明十分放心,受了黄皓百般挑拨,这才下诏。李严自持是刘备托孤的第二号人物,对孔明并不知尊重,致使部属苟安也不在乎时限,延误运粮。以孔明的感势,要除掉黄皓和李严,显然轻而易举。但是,真的这么做,难道和曹操有什么两样?对孔明来说,曹操是一面镜子,使他谨慎而且客气。从隐秩序来看,刘禅、黄皓和李严,对孔明都有好处,让大家看出孔明不同于曹操。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大家又如何证明,权大势大名声也大的孔明,会经得考验,和曹操不一样?
  世间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不相同的看法。但是两边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想事情时,最好正反两面都想一想,才能发现真正的道理。
36。魏延怎么能杀死张郃?他不是打不过张郃吗?
  刘禅向孔明道歉,说自己误信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十分后悔。有了这些证据,孔明将妄奏的宦官杀掉,就不是曹操了。凡事处理得合乎时机,大家都没有话说。苟安逃往魏国,一时无法捉他。孔明复到汉中,仍令李严负责粮草。杨仪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两班轮流出击,以减少疲乏。孔明大喜,先带一班出征。司马懿因曹真已死,向曹叡保证愿尽一已之力,剿除寇贼。请张郃为先锋,料定孔明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乃派张郃结营守祁山,自己引大军望陇西而去。孔明当然要割取小麦,却已料定司马懿会来阻挡。因此装神弄鬼,要姜维准备三、四个孔明的塑像,装在车上,好像真的一样。司马懿看见孔明,追赶了好久,才发现有好几个孔明。以为是神兵,赶快又躲起来。
  孔明割了小麦,忽报东吴有意联魏来犯。赶紧分兵两路,徐徐退兵。张郃见司马懿按兵不动,自告奋勇要去追杀。司马懿指挥他这样、那样、结果中了孔明的埋伏。被魏延逼得走投无路万箭齐发,射死在木门道中。
  司马懿悲伤不已,仰天感叹:张郃之死,吾之过也!论武艺,魏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论作战,他也不在司马懿之下。但是,天色昏黑,山上火光冲天,两边皆是峭壁。插翅难飞,却又进退无路。孔明原本是用来对付司马懿的,却误射了张郃,这难道也是天意?张郃不死,司马懿要抓权,势必多一个阻挡。他不能杀死张郃,却有意无意让张郃代替他送死,是不是有点奇怪。
  37。张郃一生的曹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张郃守隽乂,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际。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后: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
  我们的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远、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宫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结果由他自行判断,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们命令。这才为乱箭杀中,当然十分冤枉。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好坏,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曹操一家人,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惟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惟一真实的要务。
  吕布武艺起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吕蒙、陆逊联手矇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惟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位修养。赵云留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的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觉。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
  38。孔明为什么什么制作木牛流马?后果如何?
  司马懿打不过孔明,利用孔明远来,粮食难以支援的弱点。采取坚守不出的原则,使孔明大伤脑筋。负责军粮的李严,由于军粮不济,怕孔明见罪。推说东吴即将联魏来攻,孔明回成都,查明实情,要将他斩首。姑念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所以革职回乡,成为一般百姓。然而长期作战,粮食的运送,毕竟十分困难,固此制作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方便粮食的运输。
  制造木牛流马很不容易,仿造却十分快速。司马懿命兵士抢夺几匹回营,照样仿制,也拿来运送粮米。孔明吩咐王平引两千兵士,扮成魏人,混入魏军的运粮队伍,将护粮的军士杀散,夺回木牛流马。待魏军赶来,便将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加以扭转。牛马都不能走动,魏军牵不动也带不走。又唤张嶷引五百军士,扮成鬼头兽身。于魏军惊惶失措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军必疑为神鬼。结果不出孔明所料,夺取很多魏军粮草。司马懿损兵又丢粮,被困在上方谷。
  制作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等待魏军仿制后再连牛马带粮食一并抢回来。这种计策,现代用得十分熟练。先创造一批新品,引诱他人仿冒,然后告进官里,索回高价赔偿。发明某些东西,登记好智慧财产权。等待有人盗用,立即法律申告。孔明和司马懿,正在做最后的竞赛。两个谁活得久,所代表的国家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孔明为什么这样急于北伐?很可能有感于自己的年岁不轻,而体力日衰。才不停地变花样,求突破。
  39。孔明送妇人衣服给司马懿,效果如何?
  孔明再三用计,总是死伤无数,而逃掉司马懿父子。难怪他感叹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也。司马懿算得了孔明,却打不过孔明,只好坚守不出。
  他这种忍耐功夫,使孔明十分无奈。岁月不饶人,一天天快速过去。面对这种激之无效、攻之不获的人,拿他实在没有办法。他终于想到一计,把一套妇女衣服,装在大盒子里。写一封信,叫人一并送给司马懿。
  司马懿当然很生气,但是他的忍耐功夫,确实无人可比。他接受下来,好好款待来人。问说:孔明忙吗?吃得好吗?来人告以十分忙碌,吃得很少。司马懿转向诸将说:食少事烦,能活得久吗?来人回蜀营,一五一十,都向孔明报告。孔明十分伤感,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而不敢进兵。魏将们知道这件事情,都很愤怒,认为大国名将,不应该忍受这样的侮辱。纷纷请求出战,以决雌雄。司马懿不得不上书曹叡,请求准予出战。
  曹叡这一次,表现得非常有默契。他想司马懿坚持不战,怎么忽然改变主意?莫非是请将强烈要求,才借用他这一块盾牌,要抵挡诸将的压力?于是下令不得出战。这时传来东吴的讯息,说原本陆逊上表吴王,要和蜀军前后夹攻曹魏。不料中途奏表为魏兵所护,因此暂时不采取行动。孔明长叹一声,昏倒于地。气人的人,遇到不生气的人,往往更加气愤,反过来把自己气得半死。孔明的修养很好,想气他并不容易。现在司马懿忍辱功夫比谁都高。孔明气不动他,怎么能不生气呢!
  40。同样面对孔明,司马懿为什么比周瑜高明?
  周瑜究竟是不是被孔明气死,我们实在不必加以追究。但是,司马懿在情绪管理的功夫,毕竟比周瑜要高明得多。周瑜心中,抱持“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果然不幸而心想事成,终于怀恨而死。司马懿一句“诸葛亮真神人也”,表示了“吾不如”的自谦。言为心声,同样能够心想事成,顶着敬贤的光环,而心安理得。
  倘若当初诸葛亮过江,舌战群儒之后。周瑜能够接受鲁肃的建议,抱持共同努力,齐心夺斗的心情。促使孙权和刘备精诚合作,联合抗曹。我们对周瑜的观感,必然大为改变,认为他比司马懿还要高明。因为在那种孙权势力远大于刘备的时刻,能够有这种胸襟和肚量,当然更为难能可贵。周瑜一生的结局,也不致那样悲惨。年纪轻轻,便怨叹“每争必高我一筹,天意乎?人力乎”?紧紧抓住小乔的手,伤心而亡。
  司马懿和周瑜一样,在数度较量之下,孔明好像都计高一筹。但是,他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远比周瑜高明。我们可以说周瑜逆着走,而司马懿则顺着来。是不是由于周瑜向前车之鉴,司马懿才发挥逆向思考,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司马懿遭受孔明散发的流言,而削职回乡,到头来对司马懿都有利无害。可见凡事批发它当成好事看,它就是好事;把它当做坏事看,它便成为坏事。果然心想事成,值得大家好好去体会。同样一位孔明,周瑜把他当做敌人,结果被活活气死。司马懿把他看做高人,从他身上学得很多东西。使自己更安全,更持久!
41。孔明为什么作法延长阳寿?结果如何?
  孔明自知劳累过度,体力日衰。昏倒加上吐血,都是命在旦夕的征兆。他想利用人生最后的时间,做出最有利的冲刺,心虚此生。他终于想出一计,想以他的死亡,来激发魏、蜀双方的行动。对外,他希望司马懿知道他的情况,出来攻他,制造反击的作战机会。对内,看看诸将的反应,以便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为蜀国安危做出最后的贡献。在当时科学并不发达,以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