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携带6枚反舰导弹,多用途战斗机受航程限制,只能携带4枚反舰导弹),有理由相信,印度洋舰队的攻击力不在美军舰队之下。
相对而言,美军的优势只有一点,那就是7艘航母的出动率肯定比3艘航母高。
14点20分,第二架远程海上巡逻机被美军战斗机击落。
在接下来的10分钟之内,又有3架远程海上巡逻机遭到攻击,而且无一例外的被美军战斗机发射的拦截导弹击落。
到这个时候,印度洋战区海军指挥中心已经能够大致计算出美军舰队所在海域了。
14点35分,印度洋舰队收到了攻击信息。
因为还没有得到美军舰队确切的位置信息,所以印度洋战区司令部没有下达命令,而是把攻击决策权交给了舰队指挥官。这也是共和国海军的规定,即在没有完全掌握目标信息的情况下,战区指挥官不能越级下达作战命令。当然,作为战场指挥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作战行动。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万幸的是,印度洋舰队指挥官不需要面对这个考验。
14点40分,一架到达甘岛南面大约700千米处的远程海上巡逻机打破无线电静默,用长波电台发出了一组带有特别含义的信号。
电报非常短暂,内容却异常重要。
不管怎么说,一组方位信息肯定不需要太多的字符来表述。
因为电报是以海军侦察通信频道发送的,所以印度洋舰队直接收到了消息,不需要由印度洋战区司令部提供情报。
14点41分,第一波攻击机群的第一架战斗机从“重庆”号上起飞了。
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2个攻击波次的324架战斗机依次起飞。因为有2架战斗机在起飞之后出现故障,被迫在海上迫降,所以飞往美军舰队的只有322架战斗机。如同前面提到的,因为第二波攻击机群的战斗机均以最大重量起飞,而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战斗机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空战,起飞重量都轻了好几吨,航飞行速度快得多,所以在起飞后不久,第一波攻击机群就与第二波攻击机群拉开了距离。
这个时候,美军舰队里也拉响了战斗警报。
不是说美军的无线电探测设备发现了共和国舰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而是发现了那架巡逻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虽然美军不可能破释巡逻机发出的电报,但是从这组有规律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得知,巡逻机已经发现美军舰队,而且报告了美军舰队的大致方位。
可以说,真正面临考验的是美军指挥官。
毋庸置疑,共和国舰队的攻击即将到来,而美军的战斗机却在航母上。如果不能迅速做出决策,美军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68章 最重要的战果
不管是谁,都不能否认运气在海战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任何一场能够写进史书的海战,都有运气成分,而且运气产生的作用往往超过了其他因素。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利根”号巡洋舰上的一架水上侦察机因为机械故障未能按时起飞,而美军舰队就在该侦察机的侦察线路上,日本联合舰队也因为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近在咫尺的美军舰队,遭到对手的突然袭击,最终惨败而归。
在“马尔代夫海战”中,运气也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印度洋舰队指挥官在犹豫着是不是要按照印度洋战区司令部提供的目标信息派出攻击机群的时候,一架透过防空网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发现了美军舰队,并且在被击落之前发出了目标坐标信息,使印度洋舰队指挥官不用再犹豫,也让印度洋舰队的攻击机群能够直接飞向目标。
毫无疑问,这就是运气成分。
反过来,当难题出现在美军身上的时候,运气因素也不可忽视。
当时,美军指挥官确实很犹豫。原因很简单,在无法确定目标所在海域的时候,如果盲目派出攻击机群,很有可能在搜寻目标的时候浪费太多的燃料,或者朝着错误的方向飞得太远,最终导致攻击无果、或者攻击后无法返回舰队。美军舰队指挥官在乎的不是几百架战斗机,而是数百名飞行员。要知道,培养一名优秀的、具有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员,要比造一架战斗机困难百倍,甚至可以说,如果在战争初期损失太多的飞行员,必然会对海军的战斗力产生影响。
就在这个时候,美军的无线电探测设备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弱的信号。
没到半分钟,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就对该信号做了全面分析,并且确定为接共和国海军舰载战斗机上的求救设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信号就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不但非常接近,而且与美军舰队的距离不会超过2000千米,很有可能在1800千米左右。
不得不承认,美军的电子侦察设备的探测精度非常高。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处于安全考虑的设计反而会成为安全隐患。
那2个无线电信号确实是由共和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发出来的,而且就是由那架在起飞后因故障坠毁的战斗机发出来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肯定不是飞行员为求救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原因很简单,舰队指挥官没有宣布解除无线电管制,战舰之间都是用激光定向通信系统进行联络。更重要的是,战机在起飞之后就出了故障,而且严格按照守则,在舰队后方的海面上进行紧急迫降,而在正常情况下,舰队肯定会出动垂直起降飞机,在附近巡逻待命,而这些飞机的任务就是救援落水飞行员。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2架战斗机迫降后就有2架垂直起降飞机赶了过去,并且救起了飞行员。2名飞行员在随后递交的报告中也提到,他们没有在坠机之后启动无线电呼叫系统。由此可见,肯定是战斗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启动了无线电呼叫系统,发出了无线电信号。
这也很好理解,早在2030年,美国海军就在舰载战斗机上安装了自动起降系统,起飞与降落都不再由飞行员控制,从再大大提高了起降效率与起降安全性。在2040年之前,也就是建造“上海”级航母时,共和国海军也在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上使用了这种系统。因为起飞与降落时出故障的概率远高于正常飞行,所以在这个时候,自动控制系统都会启动战机上的紧急求援设备。
虽然从技术上讲,可以以手动的方式关闭无线电呼叫系统,但是2架坠毁的战斗机都是在执行攻击任务,不管是飞行员、还是航母上的航空勤务人员,都不可能关闭战斗机上的无线电呼叫系统。原因很简单,如果战斗机在战斗中被敌机击落,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处坠海,就得高这套系统来发送方位坐标,以便执行搜救任务的飞机能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救走飞行员。
正是如此,无线电呼叫系统的工作距离非常远,即便信号强度不大,也很容易被发现。
这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接近2000千米外的美军舰队能够发现这2个十分微弱的信号了。
当然,美军旗舰的中央计算机也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分析结果。
对美军舰队指挥官来说,还得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即印度洋舰队的指挥官故意摆了个迷魂阵,想用这2个无线电呼叫信号把美军舰队的攻击机群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从而使美军错失反击机会。
问题是,美军指挥官还有别的选择吗?
前面已经提到,从概率上讲,共和国印度洋舰队出现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的可能性高达八成,而且美军侦察机已经搜索了群岛以东海域,并没发现共和国舰队。虽然单纯从理论上讲,共和国印度洋舰队也有可能向西航行,即追着第四舰队与第八舰队的航迹,绕到战场西面。可是在南海舰队的方位大致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别说是海军将领,就算是最普通的海军士兵也知道,印度洋舰队不会向西前进,因为那边是部署在吉布提与塞舌尔群岛的美军岸基远程海上巡逻机的搜索范围。
更重要的是,从2个信号出现的时机来看,也可大致断定,那确实是2架失事的战斗机发出的无线电呼叫信号。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美军指挥官没再犹豫,在15点整,也就是印度洋舰队派出的2支攻击机群出发后不到4分钟,下达了攻击命令,让停在7艘航母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以最快的速度升空。
当然,美军指挥官没有调整之前确定的攻击战术。也就是说,首先起飞的是防空战斗机。而在美军指挥官下达攻击命令的时候,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42架防空战斗机已经组成7个机群,转向北上。虽然这些战斗机的剩余燃油都不足以返回舰队,但是美军指挥官已经安排护航战舰上的垂直起降巡逻机携带伙伴式加油吊舱起飞,为前出的护航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提供燃油补给。
从时间上看,美军出动的时间只具共和国舰队晚了大约20分钟。
即便算上执行攻击任务的美军多用途战斗机直到15点10分才全部起飞完毕,也只比共和国舰队的攻击机群晚了30分钟。
如果在21世纪初,这点时间根本算不了什么。
问题是,在21世纪50年代末,30分钟足以决定两支舰队的命运了。
对于巡航飞行速度达到4马赫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来说,在24千米的高空飞行1500千米也就是20多分钟的事情,即便把起飞后爬升与加速的时间算上,也不会超过30分钟。由此可见,美军的运气确实不错,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军指挥官采用常规战术,即让航母上的战斗机执行前进护航任务,那么在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全部起飞之前,美军舰队就将遭到攻击。更重要的是,提前起飞的护航战斗机最多只能向北飞行400千米,即还未离开舰队防空区域(半径500千米)就将与共和国海军的战斗机接触,从而使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被大大压缩,而这就意味着防空拦截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
问题是,提前北上的美军护航战斗机也很难扭转局面。
集因很简单,数量太少了!
虽然从战场局势来看,优势应该在美军手中,不管怎么说,美军护航战斗机还没有飞多远,身后就有配备了被动探测系统的大型护航战舰与前出巡逻的预警机(按照美军的作战守则,预警机在前出巡逻的时候不会启动探测雷达,远程预警任务由大型战舰上的被动探测系统承担,只有在发现了规模庞大的来袭机群之后,护航战舰才会联系预警机,让预警机启动雷达,为防空战斗机照射目标,并且引导防空战斗机作战。因为预警机的飞行速度远不如战斗机,所以在舰队处于交战状态的时候,都会提前部署),而共和国海军的舰载预警机却不可能跟随战斗机行动。但是巨大的数量差,加上重型战斗机都具备完善的拦截系统,能够在一次交战中拦截10多枚远程空对空导弹,而能够携带10多枚远程空对空导弹作战的战斗机却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在重型战斗机主导的空战中,视距外空战所占比重并不大,大部分时候都会打到视距内,并且以格斗的方式决胜负。几天前,共和国海军已经与美国海军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上交过两次手,而双方舰载航空兵的两次战斗都证明,在格斗空战中,数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当时,美军的问题还不止数量偏少。
因为派出了70多架侦察机,所以美军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数量一直偏少。为了确保能够在舰队上空始终维持一支数量可观的战斗机群,也就只能压缩机群规模。更重要的是,美军指挥官下达了战备命令之后,7艘航母都对防空战斗机做了调整。为了确保让停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的战斗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起飞,美军舰队上的42架防空战斗机是由7支航母分别派出来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由2到3艘航母派遣。也就是说,42架战斗机隶属于7支航空联队,而这些战斗机在奔赴战场的时候,自然是以3机编队、2个编队前后照应的方式组成了7个编队,而每个编队之间的间隔超过了20千米。
结果可想而知,与共和国舰队派来的战斗机遭遇的时候,美军战斗机非常分散。
在42架战斗机都嫌少的情况下,以6架为一个机群的方式投入战斗,美军战斗机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当然,美军战斗机拥有一个共和国战斗机无法拥有的优势:背靠舰队作战。
说得直接一点,在打不赢对手的情况下,可以撤回舰队防空圈,只要不进入舰队的内层防空圈,就不会遭到舰队防空系统的攻击,而尾随进入美军舰队防空圈的共和国战斗机肯定会遭到攻击。
正是如此,在双方遭遇之后,第一波攻击机群里的共和国海军战斗机立即提前发射了携带的反舰导弹(因为当时距离美军舰队里的航母超过了500千米,所以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战斗机